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信阳信钢医院收治的137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接受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时间、住院用时。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16.17%(11/68)、2.90%(2/69)。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有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患者恢复,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腹股沟疝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88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44例.研究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江斌 《中外医疗》2012,31(34):32+34-32,34
目的研究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总结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手术平均时长36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7h内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d后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术后随访仅有3例复发,复发率1.7%。结论经腹膜前间隙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操作简单、经济、高效,术后复发率较低,应当在临床治疗上加以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TFH)对成人腹股沟疝(I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武陟县中医院收治的90例成人IH患者,接受疝环充填TFH治疗的44例为A组,接受前入路腹膜前间隙TFH治疗的46例为B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尿时间),统计术后1、2、3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尿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术后1、2、3 d 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6.52%(3/46)]较A组[27.27%(12/44)]低(P<0.05)。结论对成人IH患者实施前入路腹膜前间隙TFH,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应用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83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患者 ,男 79例 ,女 4例 ,年龄2 1~ 83岁 ,平均年龄 6 9 7岁。腹股沟斜疝 80例 ,腹股沟直疝 3例 ,其中复发腹股沟斜疝 13例 ,复发直疝 1例。术前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症、习惯性便秘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共 13例。1 2 材料 :均采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成型补片 ,为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 ,具有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1 3 方法 :本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 :常规取腹股沟区疝切口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腹股沟疝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5~55分钟,平均50分钟.围手术期无死亡,伤口Ⅰ期愈合,平均住院7±2.2天,随访9~36个月无复发,无术后慢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疝环或腹横筋膜缺损较大及复发的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7.
黄传江  连彦军  徐宁  王元杰 《海南医学》2014,(19):2911-2912
目的观察采用超普网塞(ULTRAPRO Plug,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后6 h开始下床活动恢复饮食,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异物感1例,平均住院时间7 d,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UP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习忠  邓宏达  梁仁致 《广西医学》2009,31(10):1471-1472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8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25—80min。平均35min,术后6h下地活动,术后疼痛轻,无明显异物感。术后尿潴留4例,阴囊水肿5例,并发症发生率10.5%(9/86),随访6—3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手术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绝大部分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需要接受疝修补术,而传统的疝修补术因其高复发率等缺点已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其中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全腹股沟区修补,具有复发率低、异物感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5~90 min,术后6~12 h可下床活动,无明显慢性疼痛及异物感。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2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6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目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孙桂莉 《求医问药》2014,(19):278-279
目的 :探讨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6例患者,对照组有38例患者。我院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住院的天数、生存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费用低,患者恢复快,且术后不适感轻等优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行TAPP术患者(TAPP组)及同期70例行Lichtenstein术患者(Lichtenstein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Lichtenstein组比较,TAPP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局部疼痛不适感的发生率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13.
蒙斌  何海平 《当代医学》2021,27(3):118-120
目的 观察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治疗满意度,效果优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刘文进 《大家健康》2016,(3):154-155
目的:探究老年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老年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23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15例,Ⅰ组给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Ⅱ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Ⅰ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d,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12d,Ⅰ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8%(4例),Ⅱ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20例),经比较,Ⅰ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镇痛效果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老年患者行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时采取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且经济、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善愈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对102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平均住院日进行观察。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40分钟,近期术区疼痛轻微能忍,远期无明显慢性疼痛和不适,复发2例,平均住院日3天,平均住院费3500元。结论:善愈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是一种安全可靠,易于其掌握运用,其操作简便,对机体的损伤较小且术后利于机体的恢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濮阳市公安医院收治的81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4.8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ETHI-CON,INC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塞及补片为63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63例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为一期愈合,3~8天出院。随访2~24个月,切口无牵扯痛,无排异反应,无复发。结论 应用聚丙烯网塞及补片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0年~2007年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2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8min,术后18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阴囊血肿,2例术后出现伤口疼痛。术后7~9d出院,随访6~60mo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