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计数,门静脉、脾静脉管径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PSE术后白细胞、血小板高于术前(P<0.01),红细胞升高(P<0.05),脾亢纠正;门静脉、脾静脉管径较术前缩小(P<0.05),再出血发生减少。[结论]PSE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结果可靠的抢救和预防再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近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对照组,17例)、PSE+普萘洛尔组(联合组,18例),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象变化,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变化,治疗后3、6及12个月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观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12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2组均出现了相关并发症,但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观察期间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较单独使用普萘洛尔更佳。  相似文献   

3.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预防是该病的治疗重点。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PTVE联合PSE术,术前、术后行门静脉系统多普勒超声和血常规检查,记录超声血流变化和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年,观察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VE联合PSE术后,患者门静脉主干较术前明显变细,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术后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0.0%,其中1例复查见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0%。该例患者术后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未再复发。结论:PTVE联合PSE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组织黏合剂(TH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和贲门胃底周围血管为靶血管,将TH胶灌注至食管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内,使曲张静脉永久性闭塞,并联合PSE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4例,18例患者行急诊栓塞治疗。结果(1)81例栓塞成功,成功率96.4%,3例术后1个月因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和脑出血死亡。(2)TH胶栓塞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及胃底周围血管者38例;栓塞冠状静脉及胃底贲门周围曲张静脉但未达食管下段者31例;仅栓塞到胃冠状静脉主干者9例。术后其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71.1%(27/38)、35.5%(11/31)、0(0/9),χ^2=18.3105,P〈0.01。(3)随访6~47(31.0±16.5)月,13例患者再出血,总出血率为16.7%。其中食管胃底型栓塞再出血率为7.9%(3/38);胃底型再出血率为12.9%(4/31);主干型再出血率为66.7%(6/9),χ^2值分别为12.6603和8.0765;P值均〈0.01。结论经皮经肝TH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不仅可控制急症出血,还可预防再出血,是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术中应尽量将TH胶注射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和贲门胃底周围静脉内,以确保介入栓塞治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0%,传统的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不能永久性栓塞曲张静脉,术后再通率高。我们设计了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TH胶定位栓塞技术,达到了急症止血、预防再出血的目的。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减少脾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弥补单纯PTVE后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不足,同时缓解了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41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21例行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术(A组),另外20例患者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B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改变、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门静脉自由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变化。结果 A组曲张静脉消失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术后门静脉压力亦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白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以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纯心得安、套扎+心得安、硬化剂+心得安二级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探寻心得安二级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最佳组合。方法7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6例,止血后分别给予心得安(心得安组)、套扎+心得安(套扎组)、硬化剂+心得安(硬化剂组),比较各组12个月内再出血率、死亡率,以及各组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结果12个月内再出血率套扎组为30.77%,明显低于心得安组(53.85%)及硬化组(42.31%)(P均〈0.05);套扎组和心得安组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相似,都明显低于硬化组(P均〈0.05);而食管静脉曲张再发率高于硬化组(P〈0.05)。结论在应用心得安的基础上进行套扎治疗可能是目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的二级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观察近期止血效果、远期出血率、脾脏厚度和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联合术后病人脾功能亢进缓解,远期出血率降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VL+PSE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方法 对20例既往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以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TH胶)为主要栓塞材料的PTVE治疗,观察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和肝功能的改变,以及侧枝静脉栓塞前后脾静脉压力.结果 (1)在平均8.3个月的随诊期内,患者再出血率为15%,无死亡病例.(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和外周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3)PTVE治疗前,未经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者脾静脉压力显著高于接受过手术治疗者,PTVE治疗后2组患者的脾静脉压力均有显著性升高.结论 PTVE可能对肝硬化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症,甚至并发活动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心得安、硬化剂及两者联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接受心得安治疗40例,硬化剂治疗35例,硬化剂联合心得安治疗40例,比较三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2年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个月和6个月内三组患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和2年内硬化剂联合心得安组再出血率均低于心得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硬化剂组与心得安组的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2年内硬化剂组再出血率低于心得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化剂联合心得安预防再出血疗效最好,硬化剂次之,心得安最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普萘洛尔联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Ⅰ)组,普萘洛尔加常规治疗(Ⅱ)组,复方丹参滴丸加常规治疗(Ⅲ)组及普萘洛尔与复方丹参滴丸联用加常规治疗(Ⅳ)组,每组2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并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随访1年,动态观察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EVB复发情况。[结果]用药后,Ⅱ、Ⅲ、Ⅳ组Dpv、Dsv均较Ⅰ组减小(P〈0.01,〈0.05),DsvⅣ组与Ⅱ、Ⅲ组比较均减小更明显(P〈0.05)。Dpv,Dsv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组Qpv、Qsv显著降低(P〈O.05,〈0.01)。Ⅳ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普萘洛尔联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预防EVB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滴丸或普萘洛尔。复方丹参滴丸与普萘洛尔组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根治性治疗联合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观察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08例,根据患者意愿及之后的随访资料将其分为3组: A组:内镜下根治治疗+心得安序贯治疗组,即根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行内镜下治疗,直至曲张静脉消失或不能再行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结束后开始序贯口服心得安行降低门脉压治疗; B组为内镜下根治治疗组,未服用心得安; C组:一次内镜下治疗+心得安序贯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随访,随访时间为3年,分别记录静脉曲张消除例数,近期出血、远期出血例数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9%、4.5%、3.6%),而根治性治疗的静脉曲张消除率A、 B组(89.9%、89.5%)显著高于仅行一次内镜治疗(39.3%)。在远期再出血率方面,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根治治疗 A、 B 组(40.6%、53.7%)显著低于一次内镜治疗组(76.8%),而根治治疗联合序贯心得安治疗(89.9%)与仅行根治治疗(89.5%)比较,静脉曲张消除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远期再出血率最低(40.6%、53.7%、76.8%)。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根治性治疗联合序贯心得安疗法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静脉曲张消除率及远期出血率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邓梨平  于淼  张宏文  吴清  阳学风 《肝脏》2009,14(5):367-370
目的探讨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在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5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用TH胶进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并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分析术中造影情况,随访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止血效果、血小板及白细胞上升情况。结果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手术成功率100%;栓塞前门静脉压在35~55cmH2O,平均43.2cmH2O,栓塞后门静脉压力在25~38cmH2O,平均28.5cmH2O。栓塞前可看到明显增粗的胃冠状静脉以及曲张静脉团,栓塞后则消失;所有患者中10例有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道出血0例。10例出现左上腹脾区隐痛不适,10例出现反应性左胸腔积液,2例出现脾脓肿;18例急性出血者术后出血皆停止,2例6个月内再出血,重行胃短静脉栓塞,术后未再出血;术前血小板50×10^9/L以下12例中2例3个月内没有明显上升,余血小板异常者3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效果显著,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引起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IS)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组织黏胶内镜下注射联合EIS治疗,术后给予心得安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止血成功率为100.0%,33例EGVB1型患者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而静脉曲张复发率显著低于2型或1型/2型患者(P<0.05);不同类型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例再出血患者男性占(85.7%),明显高于85例未再出血组的49.4%(P<0.05),年龄明显大于未出血患者(P<0.05),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1.5±0.5)cm和(10.3±2.1)分,显著高于未出血患者[分别为(1.1±0.2) cm和(7.3±1.3) 分,P<0.05],而血清白蛋白和血钠浓度分别为(23.4±5.5) g/L和(124.67±31.47) mmol/L,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33.6±6.7)g/L和(137.5±36.2) mmol/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是诱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713(1.253~10.999)、OR=4.267(1.311~13.886)],而白蛋白水平和血钠浓度是再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6(0.062~0.902)、OR=0.143(0.026~0.785)]。 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对EGVB1型患者疗效最好。门静脉内径宽或Child-Pugh评分高说明肝储备功能差,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就大。因此,针对这样的患者,更应该做好防治再出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以组织胶为主要栓塞材料,采用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和预防门奇静脉断流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8年9月,对22例曾行断流术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PTVE组织胶栓塞(n=10)或内镜下硬化剂(EIS,n=12)治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治疗前后静脉曲张和肝功能以及PTVE治疗组患者在曲张侧支静脉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①在平均12.5个月的随访期内,PTVE治疗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0和0;EIS治疗组随访13.4个月,患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12和3/12,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TVE和EIS治疗均可显著减轻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③对有门静脉血栓患者,PTVE联合门静脉球囊成形术,可以改善肝脏门静脉血供.④PTVE和EIS治疗均未加重肝功能损伤.结论 对门奇静脉断流术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以组织胶为主要栓塞材料的PTVE治疗的疗效优于EIS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首次出血就诊于包头医学院二附院并采用内镜下治疗的患者资料,依据术后6周内是否再出血分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门静脉血栓、门静脉异常分流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内镜治疗EV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1)入组患者共450例,治疗后6周内出血27例,止血成功率94%;(2)单因素分析AST、GGT、TBIL、ALB、PTA、T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EV程度、门静脉血栓、门静脉异常分流在出血和未出血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等是影响EV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ALB、门静脉异常分流是影响EV术后再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AST、GGT、PTA、T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EV程度、门静脉血栓是影响EV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ALB、门静脉异常分流是影响EV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体静脉分流程度在评估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以金山医院经临床证实的33例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29例血吸虫病肝硬化非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上腹部128层螺旋CT扫描。采用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TSMIP)、多平面重建(MPR)对门静脉系进行血管重建,对两组患者门-体静脉分流程度进行评分和比较,分析各侧支血管分流程度与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结果 3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侧支血管发生率如下:胃左静脉曲张86.4%、胃短静脉曲张68.2%、食管静脉曲张50.0%、食管旁静脉曲张50.0%、胃底静脉曲张37.9%、胃肾静脉69.7%、脾肾静脉51.5%、腹壁静脉曲张25.8%、网膜静脉曲张15.2%、脾周静脉曲张63.6%、附脐静脉曲张34.8%、腹膜后-椎旁静脉40.9%、肠系膜静脉曲张36.4%。出血组食管静脉、食管旁静脉、胃左静脉和胃底静脉的发生率和分流程度均明显大于非出血组(P值均0.05)。结论 CT门静脉系成像可精确显示各类侧支血管的部位、程度及走向。食管静脉、食管旁静脉、胃左静脉和胃底静脉能较准确地预测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情况,上述侧支血管分流程度越高,上消化道出血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8.
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后复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复发出血的规律及有关因素。对26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患者,追随观察6到72个月,对反复出血的5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本组复发出血率为21.2%,一年内复发出血占69%,52例再次接受硬化治疗,急诊止血率为96.1%。追随期中,死亡8例,其中3例死于出血。存活47例,生存期1~6年。结论:1.复发出血与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宽度无明显关系,而与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率低以及其他门体静脉侧支未建立有关。2.复发出血者小中量占多数。3;对复发出血的规律及如何预防复发出血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不同原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PSE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3、6个月血常规、肝功能、脾脏厚度、脾静脉和门静脉内径、Child-Pugh分级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SE后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1个月患者脾静脉和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P0.01),术后6个月脾脏厚度明显缩小(P0.05);术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总胆红素升高(P0.01),但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ChildPugh分级变化PSE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E后并发症较多,但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