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作用.[方法]将6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治疗组给予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 CD28+T细胞亚群,Th1型细胞因子IL-2与IFN-γ,以及IL-12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藤龙补中汤可以增强Th1型免疫反应,并可能与升高IL-12促使Th1细胞分化,分泌Th1型细胞因子促CD8+T执行细胞免疫功能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Th1/Th2漂移与冠脉病变特点及胸痹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及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内科病房就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的患者66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P)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1例、稳定型冠心病(SAP)患者33例,健康对照组20例。所有纳入对象均应用ELISA监测血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 (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分析冠脉病变特点,并进行胸痹的辩证分型。结果: ①UAP组、AMI组患者IFN-γ、IL-2水平较SAP、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且存在AMI组>UAP组>SAP组,然而,各组间IL-4、IL-10水平均无明显差异。②ACS组Gensini积分与SA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UAP组、AMI组、SAP组患者IFN-γ、IL-2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IL-4、IL-10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③1支病变组与2支病变组之间IFN-γ、IL-2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均较3支病变组细胞因子水平低(P<0.05)。2支病变组与3支病变组之间IL-4、IL-10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均较1支病变组细胞因子水平低(P<0.05)。④中医虚证组IL-2、IFN-γ水平及Genisi积分均较实证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①血Th1/Th2向Th1方向的漂移与ACS发生有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是相关的。②虚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实证患者严重。③IFN-γ、IL-2水平增高,可作为中医胸痹虚证微观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猪带绦虫不同虫期抗原刺激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囊虫病免疫调控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囊虫病患者新鲜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以猪带绦虫六钩蚴抗原或囊尾蚴抗原刺激囊虫病患者PBMC,分别在刺激的第0d、5d、10d和15d时检测Th1/Th2细胞因子(IFN-γ及IL-4),对分泌IFN-γ或IL-4的不同细胞群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囊虫病患者新鲜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与CD4+细胞较正常人升高,CD4+/CD8+较正常人升高,分泌IFN-γ及IL-4的CD3+细胞百分率较正常人升高;猪囊尾蚴抗原刺激囊虫病患者PB-MC第0d、5d、10d和15d时,分泌IFN-γ的CD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42%±5.53%,30.46%±4.94%,36.52%±4.73%,38.69%±5.58%;分泌IL-4的CD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2%±0.52%,3.00%±0.57%,3.81%±0.70%,5.03%±0.73%。六钩蚴抗原刺激囊虫病患者PBMC分泌IFN-γ及IL-4的CD3+细胞百分率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囊虫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PBMC中存在T淋巴细胞的极化水平异常,CD3+与CD4+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免疫功能紊乱;随着囊尾蚴抗原刺激外周血PBMC时间延长,分泌IFN-γ和IL-4的CD3+细胞百分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初诊T2DM患者,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T2DM接受单纯胰岛素(Ins)治疗12 w,于治疗后分别采血,运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和IL-4在Th1/Th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T2DM Ins治疗前表达CD4+IFN-γ和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1.99±0.28)%和(2.82±0.35)%,Th1/Th2比率为0.76±0.06,治疗后表达CD4+IFN-γ和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89±0.31)%和(2.23±0.27)%,Th1/Th2比率为1.35±0.08,治疗前后相比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有所下降(P>0.05),治疗前后Th1/Th2比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DM Ins治疗后Th1、Th2细胞、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oma B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能调节T2DM患者Th1/Th2的免疫失衡,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陈晴清  张静 《内科》2007,2(4):588-590
目的研究脾胃湿热证中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改变的情况。方法病例为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人,共57例,分为脾胃湿热证(33例)及脾气虚证(24例)两组,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值。结果脾胃湿热组IL-4值均较脾气虚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脾胃湿热组IFN-γ值和IFN-γ/IL-4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脾胃湿热证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紊乱,以Th1细胞反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扩张型心肌病(DCM)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DC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2、IL-4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DC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IFN-γ、IL-2、IL-4及IL-10mRNA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DCM组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L-4和IL-1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IFN-γ和IL-2较对照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DCM组存在Th1细胞向Th2细胞漂移现象,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DCM发病机理中起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重症胸部创伤大鼠受伤后7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研究其Th1、Th2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创伤组,创伤组大鼠进行胸部撞击建立重症胸部创伤模型,对照组进行假撞击。分别于受伤前及受伤后第1、3、5、7天取全血各1.0ml,分离PBMC体外培养72h,收集上清液冻存,ELISA法集中检测IFN-γ、IL-4浓度。结果两组大鼠伤后IFN-γ、IL-4水平均迅速升高,但创伤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4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大鼠IFN-γ上升倍数/IL-4上升倍数(△IFN-γ/△IL-4)比值伤后均升高,创伤组在伤后第3天恢复1.0左右、并继续降低至0.34,对照组伤后7d内始终高于1.0。结论轻度创伤可以诱导大鼠Th1细胞功能加强;重症创伤大鼠在伤后早期以Th1细胞功能增强为主,创伤急性期后随着Th2细胞功能持续增强、Th1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发生Th1细胞向Th2细胞的漂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Th1/Th2漂移的影响及胸痹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参芪扶正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术前1d开始连续用药10d。两组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10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并进行中医胸痹辨证分型。结果两组术前血清中INF-γ、IL-2、IL-4、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d、3d、10d血清IFN-γ、IL-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相同时段治疗组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在术前、术后无显著性改变。虚证组IL-2、IFN-γ水平均较实证组明显增高(P<0.05)。冠脉介入术前、术后证型虚实分布存在差异,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Th1细胞因子水平,使Th1/Th2细胞恢复至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h1/Th2比值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后第3、6、9、12月时的血清IFN-γ和IL-4水平。选取2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LAM治疗前ALT高水平组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较高,完全应答率较高,无应答率较低;治疗后完全应答组IFN-γ/IL-4水平接近或高于对照组,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IFN-γ/IL-4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加Th1类细胞因子IFN-γ分泌,抑制Th2类细胞因子IL-4分泌,治疗后Th1/Th2平衡的恢复与抗病毒疗效有关。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5例HBeAg阳性CHB患者及3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者,根据ALT、TBil、A、A/G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观察轻、中、重度组及对照组间的Th1/Th2细胞因子水平(IFN-γ、TNF-α、IL-4及IL-10),并观察IFN-γ、TNF-α、IL-4及IL-10分别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肝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IFN-γ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IL-4及IL-10与其呈负相关,TNF-α与其无相关性。结论 Th1/Th2细胞因子相关水平(IFN-γ、IL-4及IL-10)可以反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作为病毒治疗时机选择的免疫学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1.
魏燕  向旭东 《国际呼吸杂志》2014,(23):1803-180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经典的Th1/Th2细胞失衡被认为是过敏性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Th17/IL-17轴被证实与重症哮喘、激素抵抗型哮喘、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内存在一种不同于目前已知的Thl、Th2、Thl7、Th9等的新型CD4+T细胞,被称为Th2/Th17双表型记忆性CD4+T细胞群(简称Th2/Th17细胞群)。在哮喘发病机制的探讨中发现,Th2/Th17细胞群既能分泌Th2表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也可以分泌Th17型细胞因子IL-17、IL-8、IL-22等;且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发生不一样的生物学效应,这显示了Th2/Th17细胞群可能在哮喘发生发展(特别是重症哮喘)及各亚型相互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就Th2/Th17细胞群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次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对大鼠Th1和Th2轴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HU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第4代hUMSCs表面抗原的表达;特异性诱导染色并鉴定第4代HUMSCs分化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②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182203g,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液组;干细胞移植组,每组10只。干细胞移植组:1次/w经尾静脉注射3.5×107/kg的HUMSCs,连续3次。第三次移植HUMSCs后11d,各组经腹主动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的IFN-γ和IL-4阳性率。结果:3次注射干细胞后实验动物全部存活,干细胞组的Th1、Th2阳性率较0.9%氯化钠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比值、血清IFN-γ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组的心、脑、肺、肝及肾等脏器未发生病理改变。利用红色荧光蛋白转染的HUMSCs示踪,发现移植的HUMSCs大部分归巢于骨髓中。结论:多次尾静脉注射HUMSCs,未引起大鼠Th1、Th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的变化,Th1/Th2轴无明显改变。移植的HUMSCs能较长时间的存活于大鼠骨髓内,具有较好的免疫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LC)、乙肝肝癌(HCC)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至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变化研究提供线索,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40例CHB患者、40例LC患者、53例HCC患者,用Luminex技术检测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水平,并将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除TNF-α外,CHB组、LC组和HCC组Th1类IL-12、IFN-γ和Th2类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HB组中大部分Th1类和Th2类细胞因子都高于LC组和HCC组;HCC组中TNF-α细胞因子水平要高于CHB组、LC组。结论 CHB、LC和HCC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受到抑制,Th1/Th2平衡发生漂移,对HBV病毒的清除作用受到抑制。TNF-α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发病及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关系。 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5例Mtb潜伏感染者、45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强度。结果以x±s表示,所有数据均使用Prism 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IL-17表达为(3.25±1.6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62±1.46)%](F=6.633,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IL-17表达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4.17±2.27)%]、治疗6个月[(5.58±1.66)%]时的检测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时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44,P=0.057);而治疗6个月时明显高于治疗前(F=12.244,P<0.0001)和治疗3个月时(F=12.244,P=0.004)。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为(4.97±1.60)%,与Mtb潜伏感染组[(5.00±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6,P=0.93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表达为(6.59±1.7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Mtb潜伏感染组(F=11.986,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8.28±2.04)%]、治疗6个月[(7.46±1.87)%]时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现治疗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F=6.458,P=0.001);治疗6个月时的表达低于治疗3个月时(F=6.458, P=0.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58,P=0.068);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6.255,P<0.0001)。 结论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减少,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Th17细胞逐渐增加,表明Th17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经抗结核治疗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逐渐减少,进一步说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机体的细胞免疫间的关系。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高功能Graves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CD8-/IFN-γT(Th1)细胞和CD8-/IL-4+T(Th2)细胞的百分含量。(2)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s-TSH,放射免疫法检测TRAb、TGAb、TMAb。(3)应用逐步回归分析,以FT3、FT4、8-TSH为因变量,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Th2细胞百分含量、Th1细胞百分含量、Th1/Th2比值、TRAb、TGAb、TMAb滴度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1)Graves病患者的FT3,s—TSH、TRAb、TGAb、TMAb滴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2)Graves病患者较正常人群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增高;Th2百分含量增高;而CD8+T细胞、Th1细胞及Th1/Th2细胞比值下降(P均〈0.05)。(3)CD4/CD8+T细胞比值、Th1/Th2细胞比值以及TRAb、TGAb、TMAb成为影响FT3、FT4、TSH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Graves病患者机体的T细胞免疫调节失衡不仅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还影响了甲状腺激素功能。CD4+/CD8+T细胞比值、Th1/Th2比值可作为临床治疗的监测高功能Graves病活动及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变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健康人(对照组)、44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增生组)、61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ELISA法检测三组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类细胞因子IL-6水平;分析CD4+CD2+5Treg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TNM分期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0~Ⅱ期患者、对照组和增生组,且术后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乳腺癌组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低于0~Ⅱ期患者、对照组和增生组,IL-6水平则反之(P均〈0.05);乳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IL-2、IFN-γ、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579、-0.607、-0.691),与IL-6呈正相关(r=0.804),P均〈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机制为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参与机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4、CD8及其胞质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患者外周血Th细胞(CD;CD4+)百分率无显著差异,Tc细胞(CD;CD;)明显升高(P〈0.05);Th1细胞(CD3^+CD4^+IFN-γ^+)百分率明显升高,Th2细胞(CD3^+CD4^+IL4^+)无显著性差异;Te1细胞(CD3^+CD8^+IFN-γ^+)百分率明显降低,T02细胞(CD3^+CD8^+IL4^+)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S患者外周血T细胞Th1/Th2、Tcl/Tc2亚群比例失衡,呈Th1、Tc2优势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建立小鼠Thl7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培养方法并探索刺槐素(Acacetin)对Th17细胞的分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索。方法分离、纯化BABL/c小鼠脾脏%细胞,用转化生长因子8、IL-6、IL-23等促进%细胞向Thl7细胞分化。培养的Th17细胞分为五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Acacetin1μM组、Acacetin10μM组、Acacetin30pM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hl7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7A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17AtuRNA及ROR-γtmRNA的表达。结果该培养方法可使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cacetinlμM组、Acacetin10μM组、Acacetin30肛M组的Thl7细胞的比例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值均〈0.05)。IL-17A蛋白的表达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值均〈0.05),IL-17AmRNA和ROR-γtmRNA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以Acacetin(30uM)组最明显(P〈0.01)。结论Acacetin在体外可以抑制小鼠脾脏%细胞向Thl7细胞的分化,并抑制IL-17AmRNA和IL-17A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孤儿受体ROR-γ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