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法:12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依达拉奉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滴。疗程14天。并在确诊后24 h和治疗14天测定两组血清hs-CRP、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4天后, hs-CRP下降幅度、VEGF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提高VEGF及降低hs-CRP水平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血压控制、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压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疗法,对照组仅服用氟伐他汀,两组均治疗2W,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W、治疗后2W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改变.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4.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d、治疗后1W、治疗后2W的血清CR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丁苯酞软胶囊与氟伐他汀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本院 2020年 12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87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42 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5 例(丁苯酞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状态(美国国立卫生院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型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18-12恩施亚菲亚妇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患者血清MMP-9、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血清指标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降低或升高,且研究组降低或增高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龄老年(≥80岁)脑梗死病例22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抗组、双抗组、丁苯酞+单抗组、丁苯酞+双抗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血浆C反应蛋白(plasma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对比4组间的NIHSS评分差值、CRP差值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各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CR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浆CRP水平差值变化趋势一致:丁苯酞+双抗组与其它3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丁苯酞+单抗组与双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丁苯酞+双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抗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和双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能显著提高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动静脉溶栓,观察组实施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残余狭窄率(≤30%)、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3 m病死率、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 w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与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丁苯酞(Butylphthalide,NBP)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1年8月我院收治172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BP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NBP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BP静脉滴注(100 mL,Bid),疗程持续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采用凝结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bg)水平并比较其差异;随访患者3 m,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期及治疗后3 m内病死率,发病后3 m采用脑卒中评估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BNP、Fbg、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NBP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EGF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NBP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3 m,NBP治疗组患者回访病死率、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BP治疗心源性脑梗死能显著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及VEGF水平,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08-2021-12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溶栓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率、治疗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治疗过程中出血性转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后NIHSS评分下降≥4分的发生率和治疗90天后mRS评分≤2分的发生率分别为86.00%和7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和5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Hcy、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天、90天NIHSS评分、mRS评分下降(P<0.01),血清Hcy、NS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血性转化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和18.00%,与对照组的12.00%和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rt-PA溶栓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降低Hcy、NSE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使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丁苯酞软胶囊0.2 g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丁苯酞软胶囊0.2 g+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治疗.治疗4 w后比较两组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CD40配体(CD40 ligand,CD40L)、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一氧化氮(Carbon mon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ygenas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结果:治疗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SE含量较对照组低,NTF、NGF含量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IL-18、CD40L、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NOS、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炎性反应,有效缓解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同时用碳酸氢纳片、依托考昔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金黄膏、口服加味四妙汤治疗。观察2个疗程(14天)后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随访治疗有效患者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0.00%)(P0.05);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UA、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EPs检查,根据其异常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即重度异常、轻中度异常和正常组。在入院及发病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分析SEPs利NIHSS的关系。结果:71例患者中,SEPs异常者46例(64.79%),其中轻中度异常者27例(38.03%),重度异常者19例(26.76%);3组患者SEPs异常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Ps检查可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13。(TGF.13.)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66例肝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100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及TGF.B,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及TGF-13,浓度为(110.87±22.64)ng/L和(15.08±3.2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5.98±4.75)ng/L和(7.17±1.86)μg/L(t值分别为20.166、11.066、P均〈0.001);观察组s1、s2、s3、及S4期患者血清VEGF分别为(84.25±16.86)、(101.87±26.70)、(118.04±20.75)、(134.65±25.73)ng/L(F=15.689,P〈0.05),TGF-β1分别为(10.87±2,64)、(13.06±2.74)、(17.87±3.28)、(22.76±4.75)μg/L(F=12.438,P〈0.05);肝纤维化患者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532,P〈0.05)。结论:血清VEGF与TGF-13,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检可作为诊断及判断病情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EGF,sFlt-1,NO三种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在潍坊市妇幼保健住院分娩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实验组40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组1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5例),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sFlt-1及NO的表达水平。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l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子痫前期组三种因子的变化最明显。3.实验组sFlt-1/VEGF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实验组NO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sFlt-1表达水平升高,游离VEGF及NO表达水平降低,其升高与降低水平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大血管病变发生及病程进展过程中相关多肽生长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将40例DM2患者按不同的病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和非血管病变组进行研究。同时设置体检健康人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采用RIA测定;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oluable P-selectin,sP-selectin)、白三烯B4(leukotrieneB4,LTB4)水平均采用ELISA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DM2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大血管病变组则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1)。HGF水平显示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大血管病变组与非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sP-selectin含量大血管病变组显著地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大血管病变组则显著地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1)。LTB4水平的变化为两组DM2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大血管病变组则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四项指标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关系密切,其测定对DM2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创通气治疗、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方案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有创-无创通气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25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Ph)、心率(HR)及收缩压(S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7天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改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首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肺炎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通气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双侧下肢ASO患者,以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前列腺素E1 20μg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口服加味四妙勇安汤,1剂/天,早晚各1次。30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白介素-17A(IL-17A)、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6.67%vs 68.33%,P0.05)。两组治疗后IL-17A、全血表观黏度、血浆黏度和FIB水平(除对照组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ASO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后48h血清钙调蛋白(CAM)水平变化及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急性IS患者(IS组,n=120),入院时采用NIHSS进行评分,并按NIHSS评分5分(A组,n=51)和NIHSS评分≤5分(B组,n=69)分为两个亚组,于IS后48h测定血清CAM值;另取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n=100)平行测定血清CAM值。比较IS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NIHSS评分IS患者血清CAM水平差异,分析IS组CAM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IS组血清CAM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15.34,P0.01);A组患者CAM水平明显高于B组(t=10.51,P0.01);急性IS患者血清CAM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1)。结论:血清CAM水平可反映IS患者急性期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重度子痫前期(Sever pre—eclampsia SPE)患者及正常孕妇母一胎界面表达水平,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种因子在两组孕妇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探索导致患有SPE产妇所产新生儿肺发育较差,NRDS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以期最终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方法①实验对象: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患有SPE的孕妇及正常孕妇各20人,两组孕妇均为初产妇,孕妇年龄、孕周及体重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对实验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及评估:取母亲外周静脉血、新生儿脐带血、胎盘组织标本一块,采用经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母血、脐带血、胎盘组织匀浆中的VEGF和TGF—β1两种因子的含量。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SPE组与对照组母体外周血VEGF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带血VEGF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胎盘匀浆VEGF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SPE组;两组母体外周血、脐带血、胎盘匀浆中TGF—β1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复流产(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其与体内抗微淋巴细胞毒抗体(APCA)和T细胞亚群(TH1TH2)的关系。方法对50例RSA患者进行APCA检测,并对APCA阴性者主动免疫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APCA水平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1(IL-2、IFN-γ)和TH2(IL-4)细胞因子水平。结果RSA患者中APCA阴性者占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动免疫后RSA患者体内APC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水平相近;经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71.19%,新生儿健康。结论RSA患者体内存在低水平的APCA和TH1/TH2平衡失常;主动免疫可有效提高APCA水平和纠正TH1/TH2平衡失常,提高母胎免疫耐受,防止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