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高5~10倍[1],而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因其呼吸道疾病可通过飞沫传染等特性,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本科自1996年成立RICU以来,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止院内感染. 1 完善各种制度加强人员培训 1.1 完善RICU病房管理、探视管理等制度,规范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建立细菌监测、感染登记制度,制度上墙,工作登记入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期间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集束干预策略,比较分析2组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气管插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公示重症监护室护理内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家属思想负担重,又由于ICU的管理规定,禁止陪护,严格限制探视,造成患者.家属心理上的“分离”。虽然ICU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但患者在ICU治疗恢复时间长,家属对患者信息需求沟通不及时,常引起误解或不配合ICU的管理,甚至护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不高。因此,护士的自身专业价值和辛勤劳动未得到正确的评价与认可,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为改善这一局面,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全国医院管理年的推动启示下,我们认真分析原因,从管理效果上采取措施,自2005年2月推行了ICU护理内容公示制度,实施一年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由急诊科转运至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24 h内发生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转运至ICU的危重患者25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命体征数据,并计算患者离开急诊时和到达ICU时的国家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正>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加之手术、创伤等引起机体蛋白和能量代谢的改变,这些都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作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实行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结果层级管理有利于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充分发挥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结论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使护理质量管理达到更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由于经常面临危重症患者的濒死状态甚至离世,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而且ICU护士自身的死亡焦虑水平会对所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均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对重症患者及家属的死亡焦虑水平国内已有大量研究,但对ICU护士这一特殊群体死亡焦虑水平的研究国内鲜见报道。本文在对死亡焦虑的本质、测量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分析目前ICU护士死亡焦虑的研究现状,并在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唐河县人民医院ICU的78例VAP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精细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精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精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较常规组短(均P<0.05)。精细组干预结束后满意度(94.87%)高于常规组(76.92%)(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ICU的VAP患者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 unit,ICU)清醒的危重症患者及家属125例,分成两组,即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入ICU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依据本院拟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而对家属实行常规的入室宣教,实验组对病人和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2周后由专职护士对两组危重患者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疾病的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让家属来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增加了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更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协调、融洽,提高满意度,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0.
马燕飞  杜蔷  禹锦  向皓  唐嘉鸿  杨东秀  文丹  杨秀茹   《四川医学》2024,45(6):675-679
<正>焦虑(anxiety)可定义为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担忧或担忧的感觉[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已成为危重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要地点。在ICU,以抢救患者生命健康为第一目标,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陌生且封闭的治疗环境、隔离和缺乏家人陪伴以及各种侵入性治疗,甚至直面其他患者的抢救过程等,ICU患者常处于焦虑情绪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磷酸盐水平与短期(<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ICU/R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通过Logistic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血清磷酸盐水平是否为ICU/RICU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磷酸盐浓度对患者进行分类,探讨血清磷酸盐水平与短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对生存组54例患者和非生存组46例患者入院时各项基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存组与非生存组间血清磷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8,1.2)mmol/L比1.2(0.9,1.5)mmol/L,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血清磷酸盐水平升高是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磷酸盐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能力与肺炎严重指数(pneu...  相似文献   

12.
高峰  罗羽  石磊磊  刘丹 《当代医学》2022,(13):192-194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常以患者为中心,忽视了患者家属的需求,而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需求已成为临床危重护理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4种重症监护室家属需求测评工具的内容、信效度、评估对象以及5种重症监护室家属需求,提出国内外评估重症监护室家属需求最常用的工具及最常见的家属需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应及时了解并关注患者家属的需求,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镇痛效果、ICU入住时间、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以上各项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赢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和信任。  相似文献   

14.
曾登芬  杨文群  程丽霞  黄青青 《重庆医学》2012,41(15):1550-155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造就一批综合素质全面,技术水平过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护理人才,已成为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1]。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适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清醒患者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ICU 70例清醒患者出现的典型文化休克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70例重症清醒患者所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采取心理干预后,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达到97%。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的心理特征,巧妙运用心理护理,能增强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减轻文化休克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202例,根据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n=101)和研究组(n=101),对照组予常规干预,研究组予常规干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出、入ICU时血气分析指标、急性生理紊乱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PPUS-FM)。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P发生率(3.96%)低于对照组(13.86%),护理满意度(91.09%)高于对照组(81.19%),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出ICU时的PaO_2/FiO_2、PaO_2水平较入ICU时升高,PaCO_2水平、APACHEⅡ评分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较入ICU时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PaO_2/Fi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APACHEⅡ评分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风险,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康复进程,降低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在内科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完善护理模式及排班模式,拟定护士绩效考核计划。比较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前后护理质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患者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开展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和身体约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而研究组则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开展干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身体约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睡眠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约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约束及其他替代方法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患者,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开展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身体约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根据小儿危重评分进行护理资源配置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小儿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研究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定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及护理需求情况,然后安排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责任制小组护理模式.两组患儿入院时、入院1、3、7d均进行小儿危重评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并统计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多器官功能障碍(MSOF)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住P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入院时及入院1d的危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7d时研究组患儿危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MSOF发生率、住PICU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危重评分可有效指导PICU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对提高危重患儿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例疼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应激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疼痛(NIPS)评分、体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科时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新生儿疼痛患儿开展重症监护时,给予其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可强化护理效果,缓解疼痛,缩短重症监护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