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文 《颈腰痛杂志》2002,23(4):310-311
目的 研究滑脱腰椎过度复位纠正椎弓钉复位固定术后滑脱椎体发生再滑移。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 1987.1- 2 0 0 2 .1,132例腰椎崩裂性滑脱病人行椎弓钉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 2年的情况 ,其中滑脱椎体过度复位固定 植骨融合术 2 1例 (平均复位至反向滑脱 10 -2 0 % )。结果 术后 2年脊柱滑脱程度 :一般复位组为 15 .9% ,过度复位组 - 7.9% ,一般复位组植骨融合率为 92 .2 % ,过度复位组为 10 0 % ,并发症发生率两个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椎弓钉腰椎过度复位固定 后外侧直骨融合术能更有效矫正腰椎滑脱 ,增加植骨融合率 ,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Paget病由于临床上很像湿疹,故又称湿疹样癌,是比较少见、生长缓慢的皮肤恶性肿瘤,为皮肤原位癌的一种特殊类型.Paget病主要发生在乳房,乳腺外的Paget病以女性会阴部多见,男性外生殖器受累很少见.阴茎Paget病是乳腺外Paget病的一种,为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多为老年人.我院自2002年至2012年共收治了5例患者,利用阴囊皮肤带蒂转移皮瓣一期重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24例(66个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别行全身核素骨显像和脊柱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椎体发生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以受累椎体个数为统计单位,在胸腰椎范围内,共66个椎体确定为责任节段,行椎体后凸成形术;MRI诊断60个节段,核素骨显像诊断58个节段,将两者的诊断个数进行Kappa检验,两者一致性较高,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2,P=0.000)。结论:在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核素骨显像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责任节段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4.
1945年Smith-Petersen首次应用腰椎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胸椎或胸腰椎后凸畸形[1],此法的原理是通过截骨造成腰椎的过度前凸来代偿脊柱上段的后凸畸形。由于该手术死亡率高,且常有严重并发症,四十多年间,不少外科医生对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但都没有超出腰椎截骨的范围[2-9]。有的作者报告死亡率高达13%[3],有的虽减少了并发症,但矫正效果不够满意[6-7]。 我科自1985年开始设计并采用直接以后凸弧顶为中心的多节段脊柱截骨技术并辅以Luque棒内固定治疗了41例脊柱后凸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就该手术要点作一介绍 (图1)。 手术适应…  相似文献   

5.
正Paget病是一种好发于女性乳头、乳晕、乳腺部位的湿疹样癌。乳腺外Paget病(extra 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最早于1889年由Croker[1]首次报告而得名,是一种好发于腹股沟、阴囊、会阴部、肛周等大汗腺较多部位的低恶性癌,而肛周Paget病(perianal Paget’s disease,PPD)则非常罕见,由Darier和Coculillard在1893年首次报道[2],国内迄今报告甚少,真正的发病率很难评估,它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和邻近附属器官的肿瘤或  相似文献   

6.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infantile cortical hyperostosis,ICH)又称Caffey病,由Caffey于1945年命名[1],是-种罕见的婴儿时期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累及长管状骨和扁平骨,通常在骨膜下形成新生骨[2].最近本院诊断1例全身骨骼均受累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改良经椎弓根入路与传统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单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改良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30例)和B组(采用传统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30例)。记录两组术后冠状位、矢状位骨水泥分布率,骨水泥渗漏率,术后1年伤椎、邻椎再骨折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冠状位骨水泥分布率A组明显高于B组(P 0. 05),矢状位骨水泥分布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1年邻椎、伤椎再骨折发生率A组均明显低于B组(P 0. 05)。结论 与传统经椎弓根入路相比,改良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和伤椎、邻椎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型可膨胀椎弓根螺钉(Thunder钉)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中固定的可靠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hunder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各种腰椎疾患42例(236枚螺钉),其中腰椎退行性疾病24例,腰椎结核二期后路融合手术8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例,腰椎翻修手术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查,患者腰椎骨密度平均下降2.6个标准差.术后处理与其他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相同.术后1周、3个月、半年、1年及2年随访患者,摄X线片并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获平均16(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3、6、12及24个月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Thunder钉位置良好,无螺钉松动、断裂迹象,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0、3.0、2.9和2.9.脊柱骨融合于术后随时间延长趋于完善,骨融合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3、2.5、3.0、3.0.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Thunder钉具有良好的钉-骨界面结合,能够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固定强度,为脊柱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正Paget骨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局限性骨代谢紊乱,以过度骨吸收和骨形成为主要特征,临床可表现为骨痛、骨折、骨畸形、继发性骨关节炎等。双膦酸盐治疗在降低患骨转换高发生率和缓解骨痛方面疗效优异,但帕米膦酸盐和利塞膦酸盐的药物治疗反应通常相对较短,一段时间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易升高,骨病复发较为常见。本研究对2005至2009年间采用单次静脉内注射唑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间盘影像改变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椎间盘影像的改变,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爆裂骨折与椎间盘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处理受损椎间盘的重要意义.方法 收集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根据Atla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方法评估患者的骨折类型.结合其受伤椎体邻近椎间盘的Oner椎间盘损伤分级,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在Atlas分类A型骨折中,所有受累下位椎间盘损伤级别为2型而其相应的上位椎间盘损伤级别为3、4、和5型.在Atlas分类B型骨折中,所有受累下位椎间盘损伤级别皆为1型而其相应的上位椎间盘损伤级别都高于下位椎间盘.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间盘终板的损伤与椎间盘的损伤密切相关,受损椎体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更易损伤且损伤程度更重.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前路手术较后路手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共22例26个受累椎体,其中胸椎11例,腰椎8例,胸腰椎两个椎体受累共有2例,胸腰椎3个椎体受累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较重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2例有轻度神经根症状.对治疗后1周,3月,6月,12月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s,VAS)进行评估,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及病椎的形态学变化和骨密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6个椎体全部穿刺成功,骨水泥渗透4例,椎间盘及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根症状.患者PVP手术后1周,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均大于80%,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内生存患者有19例,胸腰椎疼痛未见加重,病椎高度未见明显压缩,亦未见肿瘤浸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未见加重,5例由OP好转为骨量减少.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具有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止痛效果显著,手术简单,相对安全,可以预防病椎的进一步骨折和塌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疗效满意,是综合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2.
<正>Paget骨病是1876年由英国病理学家James Paget首先报道并命名的一种骨骼畸形疾病,又称畸形性骨炎[1],是一种以无症状或疼痛、弓形畸形或非特异性风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骨老化局灶性病变[2]。几乎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病,但以长骨、脊柱等部位为主,偶有多发对称性[3]。患者常因为疼痛、畸形或合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其他症状而就诊。Paget骨病具有一定地域性,在欧洲和北美较多见,在中国则较少见[4]。Paget骨病容易被误诊,且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被阐明,因此对于Paget骨病的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2022年7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Paget骨病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和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皮肤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较少见.我院1988年6月~1999年1月共收治阴囊Paget病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腰椎MRI检查,并进行腰椎JOA评分,分析神经肌电图的临床特点及与腰椎MRI、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肌电图异常37例,其中L5、S1神经根较常受累,其次是L4神经根受累,多累及1~2个神经根节段,与腰椎MRI所示的受累神经节段一致。神经肌电图与腰椎MRI结果完全符合34例(85%),不符合6例(15%),其中3例(7.5%)神经肌电图正常,但腰椎MRI有椎间盘突出表现,另外3例(7.5%)均表现为腰椎MRI L3/4、 L4/5椎间盘突出,但神经肌电图显示S1神经根亦受累。神经肌电图评分与腰椎MRI分级呈正相关(OR=0.436,P=0.005),而与JOA评分呈负相关(OR=-0.424,P=0.006)。结论神经肌电图与腰椎MRI反映腰椎间盘突出症受累神经根节段一致性较高,能弥补腰椎MRI检查的不足,反映神经根受压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结构植骨融合或单纯多节段椎管开窗减压手术治疗中老年退变性腰椎小稳症代偿性再稳定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04年2月-2008年7月,对腰椎不稳再稳定治疗57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内固定组和多节段开窗减压组.分别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360°结构植骨融合及单纯多节段手术椎管减压治疗中老年退变性腰椎再稳定.全组平均年龄55.3 (50-65)岁所选样本出现不稳在如下节段:L2,3腰椎者,L3,4腰椎者,T4.5腰椎者,L5S1,腰骸椎者.全部患者有腰痛或伴有下肢痛,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结果)本组平均随访41个月( 27-50个月),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无内固定物折断,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植骨愈合时间平均14周.椎间隙高度恢复,融合节段稳定,开窗减压组未出现进一步腰椎不稳症状.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进行评定,术前(JOA)评分平均3.32分,术后平均13.46分,症状体征改善率87%.[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与后外侧联合结构植骨融合治疗对腰椎不稳代偿性再稳定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单纯多节段椎管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不稳后机体自身代偿性再稳定的患者治疗同样取得较好疗效.丘述两种方法可有效的维持脊柱三柱的稳定性,能够解除患者临床症状,对于腰椎不稳代偿性再稳定治疗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继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自2019-01—2020-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2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将术后非手术椎体继发骨折患者与未继发骨折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抽烟史、过度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糖皮质激素应用史、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纳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3例中63例术后非手术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为28.3%;36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为16.1%。胸腰段椎体(T11、T12、L1)继发骨折33例,发生率为1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继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有骨水泥注入量较大、椎体骨密度较低、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不均匀、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继发骨折与骨水泥注入量较大、椎体骨密度较低、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  相似文献   

17.
阴囊皮肤湿疹样癌(阴囊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阴囊皮肤恶性肿瘤,易被误诊为湿疹、皮炎或股癣[1].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及治愈率,现将我院1984~2006年收治的23例阴囊Paget病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Bera.  RS  陈鲳 《国际外科学杂志》1989,16(3):155-156
乳外型佩吉特氏(Paget)病临床上比较少见,受累部位主要局限于肛周区伴肛门直肠癌或不伴癌则更少见。Paget虽然描述此病主要在乳头,他还指出此病也可累及其他部位。乳外型Paget氏病引起外科、病理科和皮肤科医师的广泛兴趣、猜测和议论。临床资料本文复习文献有关肛周乳外型Paget氏病86例的报告。患者平均年龄64.7岁;最幼40岁,最长85岁。伴肛门癌与伴直肠癌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2.9及72.4岁,75例在51~80岁之间,2例在80岁以上。男性52例,女性34例,男女之比为1.5:1。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有的无症状,有的呈红色湿疹。45例最常见症状为肛周搔痒,其中18例伴出血,多属局部小出血;12例可摸及肛周或肛直肠肿物。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以及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1例,共163个椎体,其中胸椎101个,腰椎62个.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临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1级充填比例<25%,2级填允比例25%~50%,3级填充比例51%~75%,4级填充比例>75%,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评价骨水泥的渗漏、疼痛缓解情况及脊柱的稳定性.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21例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2±0.8)mL.骨水泥填允比例具体分布为1级64个,2级72个,3级27个椎体,胸椎注射1~2 mL 18个,腰椎注射2~3 mL 11个椎体.1、2、3级椎体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8.8%、29.2%和48.1%.121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患者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者消失.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填允比例为2、3级患者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及Cobb角在于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的注入量与临床效果之间无必然联系,从治疗的安全性考虑,手术时应适当限量注射骨水泥(胸椎1~2 mL,腰椎2~3 mL),且应使骨水泥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以及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1例,共163个椎体,其中胸椎101个,腰椎62个.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临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1级充填比例<25%,2级填允比例25%~50%,3级填充比例51%~75%,4级填充比例>75%,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评价骨水泥的渗漏、疼痛缓解情况及脊柱的稳定性.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21例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2±0.8)mL.骨水泥填允比例具体分布为1级64个,2级72个,3级27个椎体,胸椎注射1~2 mL 18个,腰椎注射2~3 mL 11个椎体.1、2、3级椎体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8.8%、29.2%和48.1%.121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患者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者消失.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填允比例为2、3级患者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及Cobb角在于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的注入量与临床效果之间无必然联系,从治疗的安全性考虑,手术时应适当限量注射骨水泥(胸椎1~2 mL,腰椎2~3 mL),且应使骨水泥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