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伸筋草挥发油成分的固相微萃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伸筋草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98个组分,鉴定了81个组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7.80%。结论:主要成分是癸酸(10.63%)、β-马榄烯(6.60G)、反-石竹烯(7.29%)、白菖蒲油烯(23.77%)、旷古芸烯(3.38%)、α-姜黄烯(1.38%)、α-蛇床烯(1.67%)、δ-杜松烯(2.16%)、α-雪松醇(15.50%)等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当归各药用部位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当归各药用部分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含量。结果:最终确定条件为称量量0.5 g,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20 min,解吸附时间3 min。全当归药材粉末出峰94个,当归头药材粉末出峰64个,当归身药材粉末出峰62个,当归尾药材粉末出峰73个,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和当归尾定性成分含量分别为99.994%,99.747%,97.754%和99.988%。结论:当归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藁本内酯且藁本内酯含量: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全当归。  相似文献   

3.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云木香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云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云木香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提供新方法。方法: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样品在110℃下平衡30 min,吸附15 min,100μm PDMS纤维头能有效地吸附云木香挥发油成分。GC-MS共鉴定出52个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7,10,13-十六碳三烯醛(40.06%)、去氢木香烃内酯(17.60%)、α-芹子烯(4.05%)、α-姜黄烯(4.22%)。结论:云木香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全面快速地获得其组成信息,可应用于云木香挥发油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4.
固相微萃取-GC-MS法分析火麻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火麻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火麻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54个组分,鉴定了41个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组分总含量的90.07%。结论:本方法快速方便、样品用量少、富集组分多,是一种无需溶剂的环保型分析方法,适用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对不同年份陈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为陈艾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不同年份陈艾的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89种化合物,其中从二年陈艾中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9.01%;三年陈艾中鉴定出44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6.24%;4年陈艾中鉴定出47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94.1%。三者的共有成分有15种,但共有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结论:二、三和四年陈艾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丁香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并比较不同产地丁香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萃取丁香中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丁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5个不同产地的丁香药材挥发性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丁香酚,其次为石竹烯、α-葎草烯;不同产地丁香挥发性成分中共有成分为α-蒎烯、丁香酚、石竹烯、α-葎草烯和δ-杜松烯。结论:运用HS-SPME-GC-MS能够快速获取丁香的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信息,不同产地丁香中挥发性成分中丁香酚和石竹烯两者的含量之和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丁香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周涛  邱红汉 《中国药师》2017,(2):235-241
摘 要 目的:分析苍耳子生品及炒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GC MS)联用技术对苍耳子的生品及炒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苍耳子生品和炒制品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6种和27种化合物,共有成分19种,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8.69%和90.08%,其中生品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桉叶油醇(15.3%)、樟脑(9.6%)、冰片(6.89%)等,炒制品中成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薄荷醇(24.09%)、冰片(18.48%)、桉叶油醇(7.19%)等。结论:炒制品中薄荷醇、冰片等具有治疗鼻炎作用的相对含量较生品有明显提高,采用HS-SPME GC MS联用技术分析苍耳子生品及炒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变化,可以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面为苍耳子生品及炒制品的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其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对怀牛膝生品、盐制品和酒制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 SPME)分别萃取怀牛膝生品、盐制品和酒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联用技术对怀牛膝生品及其盐制品和酒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从怀牛膝生品、盐制品和酒制品中分别鉴定出23、16和15种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79.14%、49.80%和44.57%,三者含有共同挥发性成分4种。与怀牛膝生品相比,盐制品中新增了10种化合物、减少了17种化合物,而酒制品中新增了9种化合物、减少了17种化合物。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怀牛膝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一定影响。采用HS SPME GC MS联用技术能快速有效地分析怀牛膝不同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怀牛膝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及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黎强  余凡 《中国药师》2018,(5):840-846
摘 要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山柰的挥发性成分,为后续药理活性研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 SPME GC MS)技术分别对广西、广东及云南山柰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鉴定,并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烃类、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从广西山柰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78%;从广东山柰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0.49%;从云南山柰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31个色谱峰,鉴定出2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4.72%。结论:广西、广东及云南山柰的挥发性成分总体差异不大,3个产地的特征性成分均为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肉桂酸乙酯及十五烷,但3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广西山柰中三者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5.02%、17.18%、9.08%;广东山柰中三者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1.08%、16.25%、8.04%;云南山柰中三者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0.78%、15.66%、7.89%。其中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为山柰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此可推断广西、广东山柰质量优于云南山柰。本试验同时为山柰的道地性提供了佐证,并为山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野生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雪英 《中国药房》2008,19(30):2380-2381
目的:分析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各成分并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野生茅苍术挥发油中分离出44个成分,鉴定出其中33个,主要成分为β-桉叶油醇、苍术酮、茅术醇和苍术素;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含量,分别为18.894%、13.707%、11.053%和6.815%。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栽培茅苍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江香薷籽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香薷籽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2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06%。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荆芥酚(57.01%)、百里香酚(30.72%)、乙酸百里酚(2.56%)、乙酸香荆芥酚(2.14%)、α-石竹烯(1.62%)。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江香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江香薷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甜橙果皮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橙干燥成熟果皮的挥发油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从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83.64%)、β-蒎烯(6.24%)、芳樟醇(2.07%)、α-蒎烯(1.6%)等。已鉴定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85%。  相似文献   

14.
GC-MS法分析两产地蛇床子中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缨  顾瑶华  朱磊 《中国药房》2008,19(33):2603-2605
目的:分析安徽和河南两产地蛇床子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蛇床子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检测两产地蛇床子中挥发油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用毛细管GC法分离并鉴定各峰对应的化合物。结果:安徽产蛇床子鉴定出36个成分,河南产蛇床子鉴定出45个成分,二者只有28个成分相同,差异较大。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床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有柄石韦和绒毛石韦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5MS石英弹性毛细管(30.0m×250μ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0mL.min-1,电离方式为EI源,电离能量为70eV。结果:首次从有柄石韦叶中鉴定出39种化合物,从绒毛石韦叶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中有12种二者是相同的。结论:2种石韦属植物叶的挥发油成分有明显的相同点,但是二者的主要成分有着根本的区别。有柄石韦叶中的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绒毛石韦叶中的石竹烯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HRCGC-MS分析中药桂枝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HRC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中药桂枝挥发油成分,鉴定了44个成分,含量在1%以上的有9个,其中以桂皮醛(cinnamicaldehyde,62.4%)为最多,已鉴定的成分占所得挥发油总量的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 GC/MS/DS 分析了江苏连云港海州山产海州香薷 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ex F.Maekawa.挥发油成分,分离并鉴定了以香薷酮 Elsholtzia ketone.(85.27%)、去氢香薷酮 dehydro elsh-oltzione(2.00%)、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2.20%)、γ-榄香烯γ-element(1.54%)、3-辛醇3-Octanol(1.36%)、优葛缕酮 Eucarvone(1.04%)、波旁烯 Bourbonene(0.75%)、γ-木罗烯γ-muurolene(0.88%)、为主的37个成分。  相似文献   

18.
荆芥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荆芥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体积流量为2 ml·min-1,采用程序升温对10批荆芥油的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指纹特征峰,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60 min内荆芥油成分出峰完全,建立的荆芥油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3个特征峰,相似度高。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较为简便,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特征明显,可作为荆芥油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9.
闽产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兰瑞芳 《海峡药学》2004,16(2):73-75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SE-54石英毛细管柱共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其中的2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45%.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黄花蒿是优良的药用植物,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金银花挥发油的增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飒  刘小平  唐静  韦敏艳 《中国药房》2008,19(18):1377-1378
目的:研究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金银花挥发油的增溶作用及包合物的稳定常数。方法: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试验,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金银花挥发油的浓度。结果: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加,金银花挥发油的溶解度增加。中性条件下,金银花油与HP-β-CD形成的包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40.79,在pH值为3时,金银花油的溶解度可达到最大,且包合物性质稳定,受温度影响小。结论:对于金银花挥发油,HP-β-CD是较理想的增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