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6例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血尿酸和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血管狭窄组患者总胆固醇(5.04±1.23 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99±1.01 mmol/L)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患者(分别为4.60±1.12 mmol/L和2.59±0.69 mmol/L,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颅内血管峡窄与高血压史(r=0.206,P=0.005)、糖尿病史(r=0.238,P=0.001)、总胆固醇(r=0.181,P=0.01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27,P=0.003)及尿酸(r=0.132,P=0.016)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进入回归方程,它们对颅内血管狭窄的OR值分别为2.345、2.554、1.764和1.006(P<0.05)。结论除高血压和糖尿病外,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亦是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并利用了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以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AⅤ含量,进而观察健康中国人群中血清载脂蛋白AⅤ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血脂用酶法及匀相测定法测定;应用针对不同抗原位点的抗重组载脂蛋白AⅤ单克隆抗体配对,形成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以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AⅤ。结果92例健康中国人群血清载脂蛋白AⅤ浓度为182.7±104.7μg/L(5.4~455.6μg/L)。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225,P=0.031),在女性中更为显著(r=-0.496,P=0.001)。所有研究对象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453,P<0.001),在女性中更为显著(r=0.617,P<0.001)。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不相关。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0.345,P=0.001),在女性中更显著(r=-0.456,P=0.002)。结论人血清中载脂蛋白AⅤ含量极低,并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1,AT1)mRNA表达、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水平的影响及降脂治疗的作用,探讨高脂饮食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电脑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治疗组。高脂血症组持续高脂喂养,高脂血症治疗组4周后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辛伐他汀10mg/(kg·d),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第20周末检测3组的血清脂蛋白浓度及AT1mRNA表达水平、血清AngⅡ和NO浓度。结果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治疗组第4周末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0周末,高脂血症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于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20周末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14)mm Hg vs.(127±13)mm Hg vs.(125±13)mm Hg,P0.05;1mm Hg=0.133kPa]。方差分析显示,3组第20周末血清NO2-/NO3-浓度[(38.0±9.9)μmol/L vs.(29.6±7.2)μmol/L vs.(35.8±9.5)μmol/L,P0.05]、主动脉组织AT1mRNA表达水平(0.66±0.05vs.0.75±0.08vs.0.70±0.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血清Ang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T1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08,P0.05;r=0.656,P0.05)。结论高脂可能通过上调AT1受体表达和抑制NO活性而损伤血管,他汀类药物则可逆转这种状态,有利于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到2005年12月收治的256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血清尿酸浓度及其它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尿酸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冠状动脉组[(351±85)μmol/L∶(305±75)μmmol/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Wald=16.15,P<0.001)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1.011)。结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且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是否有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13名观察对象,采集身高、体重、血压、既往病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的人群具有更高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更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P0.001)。当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为连续变量时,随着Hcy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升高。当Hcy为分组变量时,相较于低组,中组人群L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升高,高组人群HDL水平降低、LDL升高。结论 Hcy水平增加是LDL及TCHO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女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同时了解这些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分析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9月~2008年1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共139例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成两组:冠心病组(n=49)及对照组(n=90).分别收集下列参数:吸烟、月经状况、原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人数比例,血清三酰甘油、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a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和血管病变支数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三酰甘油和脂蛋白A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4)mmol/L vs.(1.7±0.7)mmol/L,P<0.05;(3438.0±4393.0)αmg/Lvs.(1436.0±1287.0)αmg/L,P<0.05; (1.1±0.31)mmol/L vs.(1.3±0.9)mmol/L,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血管支数相关(β=1.579,P=0.01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是本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且糖尿病是惟一与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一般人群湿热质、平和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基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中医体质辨识为湿热质(140人)、平和质(140人)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中医体质之间血压、尿酸、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等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湿热质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体重指数、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超重/肥胖率、高尿酸血症率、高脂血症率明显高于平和质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平和质组(P0.05)。结论湿热质是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的危险体质,应加强湿热质人群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尿酸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尿酸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高尿酸血症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且已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但对于血清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目的 研究不同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5~2006年间在全国9省市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社区进行横断面调查.从中选取了7839名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并根据尿酸的四分位数将该人群分成4组(<209、209~262、262~324、>324μmol/L),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下尿酸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根据不同性别下尿酸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成不同的组别:男性(<250、250~306、306~366、>366μmol/L);女性(<193、193~236、236~285、>285μmol/L).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尿酸水平与发生高血压前期的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尿酸水平下,患有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是不同的,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0.01),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女性人群中(P=0.04),但男性未见显著趋势(P=0.66);相关分析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尿酸与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肌酐,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呈强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TC,FPG,BMI等危险因素后,尿酸的最高四分位组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是尿酸最低四分位组的1.3倍(95%CI,1.1~1.5,P=0.04),且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3).结论 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高血压前期发生率的增加有关,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他多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城乡结合部中老年居民血清尿酸的分布特点,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广州城乡结合部石牌村现居住村民进行调查, 以该人群中55岁以上男女性642人为研究对象,对血清尿酸及其它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血清尿酸水平男性(357.30±66.77)μmol/L,女性(299.80±59.64)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30.26%,女性30.82%;②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P<0.001);③血清尿酸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及体重指数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④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该人群中有聚集现象。结论血清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标志。该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出率高于一般人群,检出高危人群并进行相应干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同期体格检查的高血压患者164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56例为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组),108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36名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分别为(6.0±1.1)、(1.7±0.9)、(3.8±0.9)mmol/L和(437±115)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5.4±1.1)、(1.7±1.0)、(3.3±0.9)mmol/L和(372±78)μmol/L;对照组为(4.9±0.5)、(1.1±0.5)、(1.42±0.26)mmol/L和(324±5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总胆固醇、LDL-C、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2、P=0.002、P=0.000)。结论血浆总胆固醇、LDL-C、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444例老年人群,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GGT、BMI、SBP、DBP、TG、ALT、UA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减低(P〈0.01);随着GGT四分位间距的递增,MS发生率、MS各组分(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GT与DBP、TG、ALT、uA、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T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08,95%CI1.0001.024,P=0.046)。结论老年人群血清GGT水平与MS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反映MS的发生风险;在排除肝脏疾病以后GGT可以作为MS发生风险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记录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4965人的性别、年龄,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进行血生化检测,按年龄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P<0.01)。女性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的幅度明显,各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50岁以下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1),与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70岁以上人群中血尿酸与年龄、性别呈正相关(P<0.05),与血糖成负相关(P<0.01)。结论:中青年人群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相关,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与中青年不同,在干预上应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生情况以及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2894名,收集各项临床资料,根据其尿酸(UA)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血尿酸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0.80%(602/2894).高血尿酸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静脉血糖(FBG)水平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23.9±5.1)kg/m2比(19.2±3.2)kg/m2(P=0.020)、(146.2±12.8)mm Hg比(134.8±8.6)mm Hg(P=0.029)、(89.7±7.2)mm Hg比(74.8±6.5)mm Hg(P=0.016)、(3.18±0.69)mmol/L比(2.13±0.58)mmol/L(P=0.035)、(6.79±1.28)mmol/L比(5.05±1.12)mmol/L(P=0.039);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组[(1.19±0.28)mmol/L比(1.58±0.35)mmol/L(P=0.041)];两组血甘油三酯(TC)、血胆固醇(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尿酸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总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超重及肥胖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10.5%比2.8%(P=0.002)、5.1%比2.9%(P=0.026)、8.6%比5.0%(P=0.031)、4.7%比1.8%(P=0.013)、46.2%比24.8%(P=0.02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与BMI、SBP、DBP、T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尿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高血压病发病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入选NAFLD的患者125例(NAFLD组);体检正常者105例(正常对照组)。NAFLD组按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分为两个亚组:A组(ALT≥40IU/L)60例;B组(ALT〈40IU/L)65例。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血尿酸(SUA)、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清ALT水平,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高血压病发病率、血清FBG、UA、CRP、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IMT明显增加,HDL—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B组相比,A组SUA[(360.2±118.3)umol/L比(420.8±111.3)umol/L]水平明显升高、IMT[(0.76±0.03)mm比(1.29±0.06)mm]明显增加(P均〈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ALT水平与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r=0.419、0.381,P〈0.05)。结论:①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其血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可能是促使高血压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常高值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选择正常高值血压者(≥120/80mmHg)109例及正常血压者(〈120/80m/nHg)49例,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VBS)、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EusA法)等,并做比较。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3.08±1.58)mg/L比(3.86±1.7)mg/L,P〈0.01],CHO、TG、HDL—C和L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压、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77,P〈0.05;舒张压r=0.252,P=0.001;空腹血糖r=0.279,P〈0.01。校正年龄、性别、血脂、体重指数偏相关分析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血糖水平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56,P=0.055;舒张压r=0.233,P〈0.05;空腹血糖r=0.251,P〈0.05。结论①正常高值血压组尿微量自蛋白水平较高,血糖、体重指数有异常变化,但血脂无异常变化。②尿微量白蛋白发生与舒张压、血糖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25(OH)D3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51例(A组)及血尿酸正常患者259例(B组).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同时测量两组患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并检测TC、HDL-C、LDL-C、TG、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钙、磷.结果 A组血清25(OH)D3水平为(33.02±11.60) nmol/l,B组为(37.77±14.51) nmol/l,两组比较P<0.05;两组25(OH)D3不足与缺乏的构成比比较P均<0.05.血尿酸水平与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BMI、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6、0.184,P均<0.001),与HDL-C、血清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2、-0.114,P均<0.05).结论 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低下,低水平血清25(OH)D3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血清尿酸水平是否与代谢综合征(MS)的组成成分有关,明确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这一高危人群中尿酸能否成为预测MS的独立因子。方法招募年龄在40~70岁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322人,其中男性119人,女性203人,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肝功、肾功、血脂以及口服糖耐量试验,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MS的诊断标准(2004)诊断MS。结果在全部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与身高、体质量、BMI、餐后2h血糖(2h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关(r=0.376、0.450、0.285、0.127、0.244、0.225、0.395、-0.184,P<0.05),尿酸水平为365~537μmol/L(男性)及283~411μmol/L(女性)的MS患病率(男性62.1%,女性32.7%)明显高于0~274,275~320μmol/L(男性,30.0%,26.7%)及0~188,189~230μmol/L(女性,7.8%,9.6%),尿酸水平在MS人群中明显高于无MS人群[(315.83±83.97) vs (251.80±75.21)μmol/L,P<0.0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尿酸平均水平随着MS组成个数的增加而增高(P<0.05)。尿酸对MS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为男性1.008(1.002?1.013,P=0.005)、女性1.010(1.004?1.01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对MS的作用则不显著。结论尿酸与MS大部分组成部分相关, MS患者有较高的尿酸水平,但尿酸可能不是预测MS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淑嫒  赵仁亮 《山东医药》2009,49(27):30-32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变化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抵抗素、瘦素、胰岛素、空腹血糖(FBG)、TG、TC、H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BMI及腰臀比(WHR)。对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脑梗死组血清抵抗素、胰岛素、FBG、瘦素、LDL-C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UICKI和血清HDL-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与年龄、抵抗素、瘦素、hs-CRP、TG、LDL-C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QUICKI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胰岛素、FBG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QUICK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与糖代谢指标密切相关;此可能在脑梗死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近5年在内分泌科住院60岁以上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统一方法测量血压,空腹静脉抽血检查血糖、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纳入资料完整的454例,根据尿酸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高尿酸组82例(18.1%)和非高尿酸组372例进行分析.结果 (1)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指数、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等均高于非高尿酸组,糖尿病病程、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高尿酸组;(2)高尿酸血症与年龄(r =0.115,P<0.001)、体质指数(r=0.159,P<0.001)、三酰甘油(r=0.179,P<0.001)、24 h尿蛋白定量(r=0.168,P<0.001)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r=-0.136,P<0.001)、肾小球滤过率(r=-0.274,P<0.001)呈负相关;男性高尿酸血症者多于女性;(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指数、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8.1%.应控制体质量、降低三酰甘油、关注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积极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RHR分为RHR1组(≤69次/min)、RHR2组(70-79次/min)和RHR3组(≥80次/min)。结果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