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能够寄生于人和40多种哺乳动物门静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1-2].根据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和地理分布等特征,将其分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菲律宾、日本和印度尼西亚5个地域品系(geographic strains);但对于分布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中国大陆品系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SSR-PCR 对日本血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学者根据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和地理分布等特征,将其分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5个地域品系。对于分布在中国大陆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中国大陆品系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ⅩⅢ.总结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多学科手段,从形态水平到分子水平的不同层次,对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四川和云南5地自然隔离群的日本血吸虫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和比较。首次阐明了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并非是单一的中国大陆品系,而是由若干不同分化的品系所组成的品系复合体(straincomplex)。至少包括:云南、广西、四川和皖鄂4个不同地域品系,每一品系具有各自特定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对中国大陆境内日本血吸虫的种内和品系间的分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制备能检测日本血吸虫种内多态性的rDNA探针,以用于不同地域日本血吸虫品系间差异的研究。方法根据曼氏血吸虫大、小亚基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4kb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安徽品系的rDNA片段,经纯化后克隆入pUC18质粒。结果得到了2个转化成功的含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rDNA基因的重组质粒的JM103菌落。结论我们采用的方法,使获取目的基因片段的手段更为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6种哺乳动物于人工感染安徽、湖北、广西、四川和云南5地日本血吸虫的虫体回收率及其虫卵开放前期。结果表明,C57BL小鼠、金黄仓鼠、长爪沙鼠、家兔和恒河猴均是中国大陆上述5地日本血吸虫的可容宿主,大鼠则是不可容宿主。各种动物感染大陆上述5地日本血吸虫的虫卵开放前期平均天数表明,C57BL小鼠、金黄仓鼠或恒河猴感染云南或广西两地血吸虫的虫卵开放前期均较四川的为长,差别显著。本文指出德国汉堡热带医学研究院提供的或由其转种而传代的日本血吸虫的平均虫卵开放前期明显地较中国大陆各地日本血吸虫自然隔离群的长5~8d,它已不能代表中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建议将其称为“中国大陆Vogel品系”,以资与中国大陆的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以pSM889为探针,对分布于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云南、四川5地日本血吸虫自然隔离群的雄虫DNA进行了杂交,分析其长度多态性差异。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BamHI酶切的杂交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强杂交带虽相同,但在EcoRI酶切的杂交图谱中,分子量分别在4.4-9.6kb和2.3-4.4kb的上述5地隔离群的弱杂交带上却呈现明显的差别。这表明5地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DNA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异,此结果进一步为中国大陆境内日本血吸虫存在品系差别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pSM889为探针,对分布于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云南、四川5地日本血吸虫自然隔离群的雄虫DNA进行了杂交,分析其长度多态性差异。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BamHI酶切的杂交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强杂交带虽相同,但在EcoRI酶切的杂交图谱中,分子量分别在4.4-9.6kb和2.3-4.4kb的上述5地隔离群的弱杂交带上却呈现明显的差别。这表明5地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DNA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异,此结果进一步为中国大陆境内日本血吸虫存在品系差别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免疫小鼠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是否也能诱导出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经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6 d观察减虫率、粪卵减少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肝表面虫卵结节数、肝脏各期虫卵数及各期虫卵构成比。结果 SIEA免疫后粪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4.45%,23.69%(P<0.05);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下降29.03%(P<0.05);肝组织内虫卵减少29.07%(P<0.05),成熟虫卵减少48.41%(P<0.05)。肝组织内成熟虫卵比例下降,未成熟卵比例增加(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原性较强,小鼠经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也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卵胚发育及抗雌虫生殖免疫力,结果提示将来在中国大陆使用SIEA疫苗时,似可不必考虑血吸虫品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若干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同一实验室中比较和分析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相同可容宿主和同等条件下,对中国云南、中国广西、中国四川、中国皖鄂、中国台湾、日本和菲律宾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若干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亲动物的中国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的哺乳动物开放前期最长,平均为45.1±3.2d,而其它亲人体的6地域品系均在39.4±1.4d以下,两者差别极显著。在形态度量学方面,菲律宾、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云南品系的尾蚴明显地较其它品系的为短小,且其成虫,尤其雌虫的平均体长也较短。菲律宾和中国云南品系雄虫含7个睾丸的百分比显著地较其它品系的为低。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卵指数平均为67—77。结论: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哺乳动物开放前期及若干形态度量学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
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在中国、日本、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与地区都有分布,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流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陆,钉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至2002年全国共有钉螺面积351 885.06 hm^2.湖北钉螺不仅在我国分布较广,而且在形态学、遗传学以及钉螺对血吸虫易感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对湖北钉螺亚种的分类,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以前主要是依据钉螺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对寄生虫的易感性等方面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免疫小鼠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是否也能诱导出免疫保护效果。方法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经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6d观察减虫率、粪卵减少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肝表面虫卵结节数、肝脏各期虫卵数及各期虫卵构成比。结果SIEA免疫后粪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4.45%,23.69%(P〈0.05);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下降29.03%(P〈0.05);肝组织内虫卵减少29.07%(P〈0.05),成熟虫卵减少48.41%(P〈0.05)。肝组织内成熟虫卵比例下降,未成熟卵比例增加(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原性较强,小鼠经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也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卵胚发育及抗雌虫生殖免疫力,结果提示将来在中国大陆使用SIEA疫苗时,似可不必考虑血吸虫品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卫星锚定PCR研究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对中国不同自然隔离群的日本血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 ,并为中国日本血吸虫地域品系的划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卫星锚定PCR(SSR -PCR)技术对中国 7省 10地日本血吸虫标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根据扩增产物 ,计算遗传距离 ,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各地域标本PCR扩增产物均呈多态性 ,其中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日本血吸虫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16± 0 0 6 7(0 176~ 0 378)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山区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6 7;湖区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6 3~ 0 176 ;山区型与湖区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6 7~ 0 2 5 0 ;湖北省境内 4个地域的日本血吸虫 ,其遗传距离为0 0 6 3~ 0 111。结论 根据我们所采集的日本血吸虫标本和SSR -PCR的实验结果 ,认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在基因分类水平上至少可分为不同层次的 5类 :①云南洱源、四川天全为一类 ;②安徽贵池、湖南岳阳为一类 ;③湖北武汉、湖北钟祥为一类 ;④江西新建、湖北阳新为一类 ;⑤湖北松滋单独为一类。其中①与②③④⑤在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②③④⑤又可再分为②③与④⑤两类 ,②③与④⑤还可再各分为两类 ,此外 ,中国台湾日本血吸虫单独列为一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对宿主的致病性。方法 :应用相同宿主 C57BL小鼠在同等条件下感染亚洲 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后 ,观察和比较其肝虫卵肉芽肿体积大小。结果 :虽然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对小鼠肝组织所致的虫卵肉芽肿体积大小有异 ,但以亲动物的中国台湾品系所致的单个卵的增生期虫卵肉芽肿平均体积为最小。它与亲人体的中国云南、中国广西、中国四川、中国皖鄂、日本、菲律宾 6地品系所致的增生期虫卵肉芽肿平均体积具有显著性的差别。结论 :中国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后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可能具有某些独特性 ,或存在免疫应答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对宿主的致病性。方法 :应用相同宿主 C57BL小鼠在同等条件下感染亚洲 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后 ,观察和比较其肝虫卵肉芽肿体积大小。结果 :虽然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对小鼠肝组织所致的虫卵肉芽肿体积大小有异 ,但以亲动物的中国台湾品系所致的单个卵的增生期虫卵肉芽肿平均体积为最小。它与亲人体的中国云南、中国广西、中国四川、中国皖鄂、日本、菲律宾 6地品系所致的增生期虫卵肉芽肿平均体积具有显著性的差别。结论 :中国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后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可能具有某些独特性 ,或存在免疫应答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三大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卫生问题。人体血吸虫主要有4种: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和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每一虫种又由若干地域品系组成复合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1.7kDa分子的编码基因。方法 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中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和克隆,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NDA中扩增出1条单一的DNA条带、大小约为500-600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1.7kDa分子了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558bp,与日本血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知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TPI序列,设计合成一对5’端分别带有BamH1,Sal1酶切位点的引物P1和P2,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中国大陆株)m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mRNA中扩增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TP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TPI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全长为759bp,与曼氏血吸虫TPI基因的同源性为84%。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TPI基因的同源性为99.7%。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回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1.7kDa分子的编码基因。方法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中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和克隆,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中扩增出1条单一的DNA条带,大小约为 500~600 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1. 7 kDa分子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558 bp,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21. 7 kDa分子基因完全同源。结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1.7 kDa膜蛋白基因克隆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分子用作疫苗的潜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域品系的日本血吸虫对钉螺5个亚种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作者深入观察了台湾品系的日本血吸虫对实验室饲养的湖北钉螺5个亚种的感染性。5个实验所用钉螺分别为带病亚种、湖北亚种、夸氏亚种、台湾亚种和邱氏亚种。由于成螺比幼螺易感,因此用于研究的螺全为成螺。台湾品系的日本血吸虫从彰化地区感染螺中获得,在实验室用湖北钉螺台湾亚种及小鼠维持生活史。每个螺在分别有1,3,5条毛蚴小试管中置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微卫星DN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微卫星 DNA基因变异。方法 日本血吸虫种群取自中国大陆 7个流行省现场 :浙江省 (嘉善 ) ,安徽省 (贵池 ) ,江西省 (永修 ) ,湖北省 (武汉 ) ,湖南省 (岳阳 ) ,四川省 (茅山 ,天全 ) ,云南省 (大理 ) ,以及菲律宾 Sorsogon省。对每一种群2 0个样本的 DNA,用 6个日本血吸虫微卫星 :M5 A,J5 N,MF1,RRPS,2 AAA和 MPA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存在高水平的多态性 ,进一步证实中国株和菲律宾株分属不同虫株 ,在中国大陆不同种群间也存在明显遗传变异。结论 证明了用微卫星对日本血吸虫进行种群基因学研究的可行性 ,并提示中国大陆存在日本血吸虫不同的虫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