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简便易行的尿道螺旋式导管留置法近年来,对于不适应手术的前列腺肥大患者实行尿道内移植片固定物的留量,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尿道内移植片固定物,在日本出售的有金属螺旋式俯冲型和聚氨基甲酸酯制的双maleco型两种。作者等就这两种的有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普及,脑外科领域的手术疗效有了明显的改善,手术适应症也不断扩大,已能在直视下安全地进行手术。然而也必须认识到,临床上尚存在着不适于手术及发病率、死亡率均高的病例。在30年代就开始施行的脑动脉栓塞术这种血管内疗法或血管内神经外科(intravascular neurosurgery)’至今仍然是治疗此种病例的不可缺少的根治性和辅助性疗法之一。本文简述血管内神经外科的应用现状。对象:血管内神经外科主要适用于脑脊髓的血管  相似文献   

3.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0):468-468
利用针对血管的狭窄性病变的导管 ,行血管整形手术 ,正在对冠状动脉、末梢动脉等多种血管进行着。其中冠状动脉的血管整形手术 (PTCA)是 1 977年由Gru entzig最先进行的。现在全世界每年进行 40万例以上 ,已成为对缺血性心脏病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但是 ,术后再次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3 0 %~ 40 % ,为防止其发生 ,试行了多种疗法 ,至今 ,还没有找到能完全满足需要的疗法。血管内放射线治疗 ,作为防止这种再狭窄发生的方法 ,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再狭窄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血管内膜增生 ,而放射线可以抑制这种增生。血管内放射…  相似文献   

4.
近十多年来,随着导管和套管器械的改良,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开发应用,使脑神经外科范围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已占重要地位。血管内治疗常见疾病和方法是:①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膜动静脉瘘采用栓塞术;②脑梗塞采用溶栓术和血管扩张术;③脑肿瘤用营养...  相似文献   

5.
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发于多种疾病(原发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血液凝固,继之激活纤溶系统,结果全身的微血管出现多发性血栓形成,损伤多种器官的功能,同时由于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倾向的特异病症。一般对DIC的诊断,重要的是首先确定原发疾病,再研讨作为DIC的临床症状,然后进行凝血学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呈明显出血症状和  相似文献   

7.
近来认为冠状血管痉挛可造成心肌缺血,并且在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959年Prinzmetal将ST段抬高的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并且曾推测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其原因。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对冠状动脉痉挛的研究又有进展。现在认为不仅是在变异型心绞痛,就是在伴ST段抬高或下降的劳累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冠状血管痉挛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能引起冠状血管痉挛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有关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方法也很多。如:刺激交感神经的寒冷升压试验,运动负荷试验,拟副交感  相似文献   

8.
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枢神经疾病的介入放射学历史,出人意料的悠久,早在1960年,Lussenhop等就用硅球对脑动静脉畸形进行了栓塞。方法是用外科方法暴露颈内动脉,顺血流使硅球流入病变部位,当然由于流入正常血管时造成的合并症很多,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忘却了。一段时间之后,介入放射学在其它领域又有了迅速的发展,而在中枢神经领域却令人感到停滞不前。但近年来,新开发出的许多物质,如能够到达颅内血管的微导管系统、数字减影、高解像度的透视系统和以离脱式线圈为主的栓塞物质等,加上血管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累积,使介入放射学在脑神经领域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一些疾病而言,现在介入放射疗法已经取代了过去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9.
10.
11.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消化系疾病中心的高峰健助教授与齐滕明子等人的研究组,开发了将CO_2气直接注入血管,早期发现肿瘤的方法。CO_2气聚集在肿瘤病灶,用超声波在体外检查,肿瘤部位可见到发光图像,小的肿瘤检出率比过去的血管造影法提高20%,而且安全性高,不论良恶性肿瘤均可作出诊断。此法是用5~8毫升CO_2气体注入靠近需要了解部位之血管内,由于肿瘤组织有密集的血管,CO_2气呈  相似文献   

12.
顺行导管法经支气管镜测定气道内压的价值过去气过狭窄程度是通过呼吸摘记法、呼吸阻抗和气过阻力测定或影像学检查等获得的,但这些检查均为间接方法,不能区分出狭窄部位是在中枢气进抑或是在末梢气过.此外,也有人行逆行导管法,测定气过内压,尽管该法可直接测定气进...  相似文献   

13.
脑外科手术的进步──血管内手术等高桥明脑卒中是脑的血管性疾病。从血管内利用导管进行治疗的血管内手术,作为侵袭性小的治疗方法颇引人注意。在脑神经领域,血管内脑部神经外科或作为介入神经放射学也已取得显著进展。应用DSA可得到实时(realtime)且能在...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痉挛是变异型心绞痛的病因,目前已无异议。近年来已证实休息时心绞痛及劳累性心绞痛也都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最近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进步,在心肌梗塞后不久即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从而使部分心肌梗塞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得到了证明。同时还发现,在心肌梗塞后不久发生冠状动脉血栓者也较多。对这些冠状动脉血栓,经试用血栓溶解疗  相似文献   

15.
问世不久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以下简称TAP)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经济的特点,受到世界医家的关注,被认为将是取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最理想的方法。历史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历史已50余年。其发展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切断心脏神经以解除心绞痛症状,此种方法已被放弃。第二阶段是间接地增加心肌血液循环,其中采用最多的是胸廓内动脉移植法,至今还有人坚持此种方法。第三个阶段是冠状动脉的直接手术,如内膜切除、扩大补片等方法,目前已趋向放弃。近十余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术”盛行,但是对患者创伤大,有一定的危险,加之术后心肌梗塞,移植血管的闭塞或术后肝炎等并发症也屡见不鲜。1964年Dotter 和Judkins 等医生,在X线透视下,使用导向套管经皮穿刺进入周围动脉,然后将扩张用的导管沿导向套管透入狭窄部进行扩张,治疗一例周围动脉硬化性狭窄病例。在此例启发下瑞士Gruntzig 又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最初在猫、大鼠及人脑中发现肾素。由于肾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且摘除肾脏后脑内仍有肾素存在,因此脑内的肾素不是来自外周,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脑肾素的活性较肾皮质的弱,但较血浆中的强。脑内除了松果体、小脑及垂体活性特别强外,其他部位的活性大致相同。脑肾素来自线粒体部分或突触小体部分。此外,在脑内还可能存在肾素样称为组蛋白酶D(Cathepsin D)的羧基蛋白酶。这种酶存在于核蛋白体中,具有类似于胃蛋白酶底物的特异性,最适pH 为3~5.5,能把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其生理意义不明,在脑脊液中含量非常低。脑内肾素虽与肾脏肾素有几点不同,但类似点很多。脑内肾素由于醛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近年动物实验,证实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关。PIM是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的细胞群,MPS具有对入侵体内的细菌、异物颗粒及老化的血细胞进行处理的功能,肺泡巨噬细胞(PAM)属于此系统,与排除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有关。MPS在不同的动物体内有所不同。猫、牛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紧密相连。Croker等向猪体内注入绿脓假单胞菌,72~80%进入肺脏,肺内95%的绿脓菌被MPS捕获,说明MPS属于巨噬细胞。羊亦有PIM,占肺毛细血管容量的15.3%。狗无PIM,关于鼠有争议。临床上不少ARDS病人是由脓毒症继发来的,  相似文献   

18.
19.
一般高龄者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一向是外科开胸实施动脉导管的切断和结扎。另一方面 ,近年来在小儿科领域一般是采用弹簧圈 ( coil)经导管堵塞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此经导管治疗法是不开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术后数日可出院 ,因此有住院期间缩短等优点。在身体方面因左心功能低下或手术危险性大的高龄者也适用实施本法治疗。因此 ,今后适应证将有所扩大。本文根据作者等治疗 62岁女性动脉导管未闭的经验概述经导管治疗法。1.对象 弹簧圈堵塞术的对象为伴有右左分流的动脉导管未闭病例 ,不拘年龄大小皆可用。高龄者的动脉血管壁钙化或因并发…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经常遭遇到的心脏异常 ,其中致死性心律失常 ,由于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发生晕厥、猝死 ,危及生命。近年 ,有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治疗 ,均有令人瞩目的进展。《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0卷第 7期 ,特集———不整脉———致死性不整脉の最新治疗法を中心に ,用整集 ,分总论、最新基础研究进展、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对策和各种病态时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四个主题 ,载文共 2 7篇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际对心律失常 ,尤其致死性心律失常做了系统、细致地探讨 ,颇值得心血管内、外科医生的参考。本杂志选择其中 2 0篇 ,分两期刊完。全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