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后期阶段 ,因其临床病死率高、治疗棘手而成为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故而近年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得到广泛开展。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做一概述。1 病因病机慢性心力衰竭 ,属于中医“痰饮”、“水肿”、“心痹”等病范畴 ,也有并称“肿喘”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阳虚衰为本病的病理基础 ,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是其主要的病理环节。病变脏腑以心为主 ,涉及肝、脾、肺、肾四脏 ,为本虚标实之证。每因感受外…  相似文献   

2.
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主要研究,对中药复方、中成药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治疗心力衰竭的进展进行多方面阐述。目前临床上许多病人经过规范化西医治疗后,仍存在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临床症状。中医药根据病人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选方用药并结合针灸、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诊治,通过大量基础实验以及临床试验证明,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逐渐明确,并且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约占全部心力衰竭的一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药物,其治疗已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药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在治疗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从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为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中医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许多的中医临床大夫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从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医药的治疗三个方面,总结了各个医家学者的经验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力衰竭作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吸引了现代医学防治研究者的目光,中医药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和治疗研究均有一定的积累,在临床疗效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同时尚存在相关问题.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认识及临床治疗研究概况,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严重危害病人机体,常合并抑郁等心理障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发病率不断升高,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增加病人住院率和死亡率。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具有独特优势,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领域中,心力衰竭是一项重要且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辅助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病人预后。本文从三个中医分期,初期、中期、终末期阐述中医对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柴胡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疾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多数患者为轻症(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有自限性,但仍有20%~30%患者为重症(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经过凶险,其中超过50%的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目前A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也缺乏特异和有效的措施,总体疗效欠理想,病死率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中医对AP的认识可追溯到汉代,张仲景曾指出“呕不止,心下急”、“按之心下满痛”等应属于AP主要症候,认为“当下之”,“下之则愈”。目前中医多认为AP属少阳、阳明病变,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等发病。中焦湿热,气滞血淤,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最新的AP治疗指南已提出:中医药是AP规范化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中医药通过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泻里通下,活血化淤等综合作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近来研究发现,柴胡及以柴胡为主要组分的中药复方在AP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多样化、个体化特点,但缺乏规范的诊疗标准。介绍中医药精准医疗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势,即充分考量病人基因、环境及生活方式存在的个体差异,应用精准医学技术和方法,建立心力衰竭多层次、多系统的"病证-临床表征/方药结合的分子生物学网络",实现对心力衰竭个性化、精准化的诊治。现介绍中医精准医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上主要因劳累、情志内伤加上外邪侵袭所导致,有多重症候分类方法,并形成了多重行之有效的治则和方剂.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有认识,且治疗经验丰富,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死因,因此从心力衰竭不同分期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尤为关键。中医“治未病”思想历史悠久,已广泛渗透于慢性疾病的临床预防及诊疗中。通过分析健康人群及慢性心力衰竭病人A期、B期、C期共4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从中药、中医非药物疗法、运动和康复锻炼、膳食调理、调畅情志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促进“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理念在这4个阶段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中医“治未病”诊疗水平,发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医气血理论在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气”“血”中包含着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此外,“气”“血”与免疫系统具有功能一致性,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自稳是气血功能的具体体现,故调和气血即为调节免疫稳态。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因此,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注重调和气血;同时也通过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调和气血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在心力衰竭免疫调节中通过恢复免疫细胞/分子的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最终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心力衰竭免疫调节疗法提供新思路,并丰富气血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医对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概况 ,从病证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现状做了较客观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思路设想  相似文献   

14.
从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类型、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中医药在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取得较大进展,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与西药合用可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15.
肝癌患者约90%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无法手术而接受中医药治疗,或在姑息性治疗中配合中医药。中医学虽无肝癌病名,却早有类似症状、体征,如“脾积”“肝积”等记载。认为该病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气乘袭,蕴结于脏腑,血行不畅,痰瘀毒结,形成肿瘤。中医健脾益气治疗对肝癌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现就脾虚与肝癌的病因证治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一种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远端神经及组织周围血管病变,严重时以足部组织破溃感染为特征的并发症,中医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脱疽”“痈疽”等范畴,古籍中记载其发病机制多与肝、脾、肾等脏腑相关。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现状,为糖尿病足在中医脏腑理论指导下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隶属于中医“心悸”“喘症”“水肿”“痰饮”等范畴,最近《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进一步提出了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它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咳嗽气喘、不能平卧、腹大胫肿、烦躁不安、小便短少,伴有恶寒肢冷、颜面发绀、舌淡胖紫、  相似文献   

18.
尽管治疗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但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被广泛应用。鉴 于业内对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仍存质疑,相关研究正在逐步采用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建立适合中医药的临 床评价体系,旨在获得可靠的临床证据,文章就相关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现代风湿病在中医多属“痹证”范畴。中医药治疗痹证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即详细记载了中医对痹证的基本认识。在随后的《伤寒杂病论》则奠定了痹证辨证治疗的用药体系。再经后世医家的不断实践 ,中医治疗痹病的方法及疗效渐趋提高和完善。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在我国风湿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就目前中医风湿病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 ,做一简单的评述和探讨。1 几种常见风湿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1 1 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近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经方、成药、辨证、协定方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