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熔点铅挡块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伟  张恩罴 《癌症》1995,14(5):392-394
低熔点铅挡块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罗伟,张恩罴,钱剑扬,钟宁山,卢杰,黄劭敏,黄晓延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广州·510060)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为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为非特异性治疗,射线使肿瘤细胞得到杀灭的同时,正常...  相似文献   

2.
低熔点铅挡块验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达宜  梁俊斌 《癌症》2000,19(10):935-935
低熔点铅挡块(简称挡块)在我院已作为肿瘤放射治疗常规应用于临床.国外一些模拟机都附有挡块验证装置,价格比较昂贵.本文介绍利用"低熔点铅挡块支架"和"模拟光拍片盒"(见图1、图2、图3)作为挡块验证的方法.该验证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鼻咽癌放疗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是否符合临床治疗计划要求,分析挡块产生偏差的原因,完善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患者在模拟定位机下面罩固定定位并拍摄模拟定位片,物理师根据医生勾画的形状制作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而后把固定好的铅档块在模拟机下拍摄模拟验证片。通过与定位片的对比,观察挡铅的范围与医生所勾画的挡铅轮廓是否一致,并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结果:随机选取252块挡块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定位机验证,有220块合格,合格率达87.3%;另有32块挡块不合格,偏差率为12.7%。结论:用低熔点铅制作的不规则挡块方便、准确、偏差率较低,能提高挡块的质量。它不仅符合临床治疗计划设计要求,而且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是一种目前鼻咽癌常规放疗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鼻咽癌放疗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是否符合临床治疗计划要求,分析挡块产生偏差的原因,完善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患者在模拟定位机下面罩固定定位并拍摄模拟定位片,物理师根据医生勾画的形状制作不规则低熔点铅挡块,而后把固定好的铅档块在模拟机下拍摄模拟验证片。通过与定位片的对比,观察挡铅的范围与医生所勾画的挡铅轮廓是否一致,并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结果:随机选取252块挡块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定位机验证,有220块合格,合格率达87.3%;另有32块挡块不合格,偏差率为12.7%。结论:用低熔点铅制作的不规则挡块方便、准确、偏差率较低,能提高挡块的质量。它不仅符合临床治疗计划设计要求,而且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是一种目前鼻咽癌常规放疗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低熔点铅挡块成模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科借助现代影像学技术及鼻咽癌 (NPC)临床生物学行为认为 ,咽旁间隙是NPC原发灶扩展的中转站。因此 ,提出改进NPC的放射治疗设计和照射技术 ,即采用低熔点铅挡块、头伸仰体位和等中心照射的先进技术 ,使剂量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按常规要将咽旁间隙或上半颈包括在NPC原发灶照射野内 ,这样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部位受到照射 ,而低熔点铅挡块技术设野大大减少照射体积和保护大脑、脑干、垂体、眼球等重要组织器官 ,改善了NPC放射治疗效果。低熔点铅挡块 (简称挡块 )的成模质量是该项技术质量保证的关键 ,虽然没有确切的指标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等中心治疗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10 0例鼻咽癌随机分为常规挡块放疗组 (对照组 )和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等中心放疗组 (实验组 ) ,两组均采用60 Coγ射线照射 ,鼻咽部原发灶总剂量 68~ 72Gy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根治量 60~ 66Gy ,颈部预防量 5 0Gy。摄片法制作不规则挡块保护脑干、小脑、脊髓、眼睛、垂体等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早期放射反应按RTOG评分标准。结果 实验组鼻咽原发灶CR率 5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2 % (P <0 .0 5 ) ,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 ,牙龈酸痛、视力下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咽炎、放射性中耳炎、口干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放疗采用低熔点不规则挡块等中心照射新技术能提高鼻咽部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和有效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 ,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使用 ,远期疗效和后期放射性损伤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面罩固定整体挡铅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鼻咽+颈部CT/MR,采用面罩固定同中心照射,模拟定位摄取颈部X线照片,根据鼻咽癌病灶侵犯的范围勾画照射靶区,制作低熔点挡铅,并在治疗机或模拟机上验证挡块.将2005-2006年收治的12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利用整体档铅治疗组与调强治疗组进行放射治疗,比较1、3年生存率.结果:1)第一步计划常规面颈联合野及下颈部切线野.第二步计划面颈分野+颈部切线野,侵及口咽时,采用小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到颈椎椎体前缘,避开脊髓,其颈部后三角区采用电子束补偿照射.2)根据鼻咽CT/MR侵及范围相应扩大局部照射野.整体挡铅治疗的患者1、3年生存率与调强放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面罩固定同中心整体挡铅技术可根据鼻咽癌侵及范围勾画个体化照射野计划.2)通过精确适形设野,使鼻咽、口咽、颅底、颈部包括在一个照射野内,靶区设计更合理.剂量分布更均匀,并能有效遮挡附近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动态观察鼻咽癌病人行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前后唾液分泌量及有关成份浓度变化情况,分别对18例病人于疗前、放疗10Gy、20Gy、30Gy、40Gy后取样。结果发现:①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无明显唾液腺功能障碍,随着放射剂量增加,分泌量逐渐减少,较面颈分野照射的病人症状发生程度无明显差异。②疗前患者唾液pH值正常,经照射后下降,并伴唾液N+a浓度升高,K+浓度下降。③唾液淀粉酶含量照射后较疗前要低。④唾液Ca浓度疗后较疗前略升高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设野及固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勇  黄劭敏  张恩罴 《癌症》2000,19(11):1058-1060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合理照射体位及设野的剂量分布特点,比较几种体位固定方法的摆位重复性和位移情况。方法:利用TPS探讨常规和改进体位下设野的合理性和剂量分布特点;将120例鼻咽癌随机均分成砂袋组、面罩组、泡沫塑枕组和等距离照射(SSD)组,利用模拟机模拟定位和治疗过程,并分别摄取头颅侧位片,测量各照片间中心点的移动距离。结果:改进体位和设野与常规设野比较靶区中心剂量差别不大,但明显提高了茎突后,后组  相似文献   

11.
调强放射治疗因其卓越的剂量学优势使得放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靶区形状特殊的鼻咽癌治疗中应用尤其广泛.但是,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靶区确定、剂量限定、危及器官保护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调强放疗技术具有很大优势,计划设计个体化,靶区剂鼍分布安全合理.与常规放疗相比,调强放疗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因此调强放疗将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更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相邻野衔接设计方案进行剂量学研究,探讨其在临床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例早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设计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即先给予面颈联合野DT19Gy/10f,下颈锁骨上单前野Dm25Gy/10f,后将两野衔接上移15cm,继续予两野至DT38Gy/20f和Dm50Gy/20f;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设计5°水平(95°和265°)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两种方案,两野DT20Gy/10f。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其与常规衔接方案剂量分布。结果 (1)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常规衔接方案衔接处组织受照最高剂量以及DT52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DT(56.27±1.81)Gy和(12.49±8.29)cm3,衔接移位方案分别为DT(52.82±1.3)Gy和(2.13±4.16)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常规0°水平共线衔接两野相邻处存在低剂量区。5°水平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衔接时未见明显的低剂量区,但衔接处组织受量增加,DT23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24.05±9.03)cm3和(44.7±8.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初治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较常规衔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衔接处剂量分布。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与面颈缩野衔接时推荐采用5°水平共线成角照射。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推量放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的治疗仍以外照射为主,常规放疗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为36%~58%。既往常规外照射方式限制了照射剂量的个体化,局部残存是放射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持续存在的鼻咽癌进行推量的方法颇多,目前多采用近距离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调强放疗(IMRT)等方法,但哪一种方法较优,仍没有一个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年来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全面提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47  
目的探讨20年来鼻咽癌(NPC)放射治疗技术的变革和其疗效变化的关系。方法选职在确定靶区和野界定位及放射治疗技术上各有代表性的1971年组142例。1976年组201例和1991年组232例全部初治的NPC病人,对比其长期疗效和后遗症情况。1991年组全部用CT确定靶区和野界定位。70年代2个组皆用面颈分野技术,并以耳前野为主野,1976年组加用全颈前切线野;1991年组改以面颈联合野为主野,并停用或减少上颈前切线野的剂量,颈淋巴结的剂量以电子束补足。1991年组的原发灶和颈淋巴结剂量分别提高约15%和17%。结果1991年组的各项长期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70年代的2个组,而后遗症发生率未上升。1991年组的寿命表达5年总生存率、无癌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远地转移率分别为74.5%,56.1%,87.9%和82.6%。结论应用CT及面颈联合野和合理提高剂量可改善NPC放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早期鼻咽癌66例放射治疗结果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早期鼻咽癌治疗结果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 Kaplan Meier 及 Cox 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早期鼻咽癌66 例。结果 全组5 年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地转移率分别为71 .6 % ,87 .8 % 和17 .4 % 。鼻咽肿物放射治疗 D T < 40 Gy 消退者在生存率和远地转移的控制上均差于 D T > 40 Gy 消退者,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在局部控制率上,二者差异无显著性;外周血血红蛋白低于110 g/ L 者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均差于血红蛋白> 110 g/ L 者,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而二者远地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结论 鼻咽肿物对射线越敏感越容易发生远地转移,生存率越差;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越差。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放疗后视野与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an Y  Hu WH  Gao Y  Yu MZ  Huang SZ 《癌症》2005,24(6):722-726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放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放射治疗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其中放射性视神经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研究放射性视神经损伤并探讨损伤发生的部位。方法:对28例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5年内进行视野和VEP检查。结果:28例患者中有21例共34眼(60.7%)出现各种病理性视野,44.1%的病理性视野发生在放疗后10~24个月。病理性视野的类型分别为:8眼出现向心性视野缩小,6眼为双侧颞侧偏盲,8眼局部光敏度下降,10眼有中心性暗点或旁中心暗点,2眼出现生理性盲点扩大。有26例患者共44眼(78.6%)出现VEP异常,54.5%VEP异常发生在放疗后14个月以内。放疗后1年内与放疗前相比,大、中、小方格VEP的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振幅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P=0.940,P=0.450)。放疗1年后,大、中、小方格VEP的潜伏期比放疗前延长(P=0.004,P<0.001,P<0.001),振幅降低,大、小方格振幅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189,P<0.001)。VEP病理性视野的发生与放疗剂量的大小有关,照射总剂量DT>70Gy组与DT≤70Gy组病理性视野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大孔径MRI模拟定位机引导鼻咽癌靶区勾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孔径MRI模拟定位机在鼻咽癌靶区勾画方面的应用。方法 18例可进行CT及MRI扫描的鼻咽癌患者,分别利用SOMATOM Sensation Open 40排82 cm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西门子3T磁共振系统MAGNETOM Skyra 70 cm大孔径模拟定位机在同一体位下进行CT及MRI扫描定位。按照ICRU 50、62号文件分别进行GTV及腮腺勾画,利用MRI观察GTV及腮腺在放疗过程中体积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GTVCT与GTVMRIGTVnx-CT与GTVnx-MRI差异,GTVnd-CT与GTVnd-MRI差异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GTVMRI较GTVCT体积明显缩小,平均体积由(213.64±84.59) cm3缩小至(199.68±84.69) cm3(P=0.006)。鼻咽原发灶GTVnx-MRI较GTVnx-CT 缩小,体积由(95.75±24.76) cm3缩小至(88.12±26.25) cm3(P=0.001)。颈部淋巴结GTVnd-MRI较GTVnd-CT缩小,体积由(117.89±72.69) cm3缩小至(111.56±70.69) cm3(P=0.018)。且CT及MRI靶区勾画不完全重合,差异主要体现在颅底骨质及颈部软组织方面。MRI引导勾画左右腮腺体积较CT引导勾画左右腮腺体积增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腮腺深叶勾画。MRI显示GTV在整个放疗过程中体积缩小约(82.64±16.87)%。左、右腮腺体积分别缩小约(32.7±23.95)%、(34.7±21.72)%。结论 MRI模拟引导勾画靶区较CT模拟勾画靶区更精确,体积范围缩小,有助于进一步精确指导鼻咽癌靶区勾画。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放疗后长期生存者晚期副反应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观察分析放疗后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的晚期副反应情况.方法 对门诊随访的33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随访的中位时间为14年(5~38年).鼻咽原发灶首程放疗中位剂量为70Gy(55~86Gy).二程放疗18例,三程放疗1例.颈部根治性照射的中位剂量为64Gy(46~72Gy),预防照射的中位剂量为55Gy(21~67Gy).合并化疗的共48例.结果 根据1995年SOMA标准评价放疗晚期副反应,其中神经系统损伤109例,放射性脑损伤4例,放射性脊髓损伤1例(截瘫),另有32例出现Lhermitte's征.颅神经损伤107例,其中前组的22例,后组的57例,同时的28例.Ka-plan-Meier法统计的颅神经损伤的5、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23%,颅神经损伤发生于放疗后5、>5~10、>10~15、>15~20年的分别占11%、12%、14%、10%.3、4级放射性皮肤、肌肉/软组织反应、黏膜反应分别为55、79、36例.严重口干、张口困难分别为79、11例.320例出现放射性龋齿,192例全口龋齿.下颌骨骨髓炎2例.2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336例共672个侧耳中194个侧耳存在严重听力下降.总副反应发生率为84.5%.结论 放疗后长期生存的84.5%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晚期副反应,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生活质量问题.颅神经损伤并不少见,可发生于放疗后的任一时间段,且不随生存时间的延长而趋于停止.  相似文献   

20.
不同放射治疗方式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Y  Chen SB  Cai CQ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432-434
目的评价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损伤状况。方法常规分割(CF)组175例,总量70G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F)组63例,先用CF照射36—40Gy,再用LCAF照射35~40Gy,总量75G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组142例,处方剂量72Gy。放射治疗期间观察急性放射性腮腺炎发生情况,2年后测定腮腺静止性分泌功能。结果IMRT组的腮腺受照射剂量远远低于其他两组。CF组、LCAF组和IMRT组急性放射性腮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3.4%、41.3%和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CF组、LCAF组和IMRT组腮腺分泌功能下降率分别为81.7%、81.0%和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的腮腺功能损伤程度不同,IMRT有利于覆盖肿瘤靶区,并使邻近敏感器官获得有效分割,使腮腺功能得到较好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