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等全麻诱导药物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的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人20例,麻醉诱导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kg和阿曲库铵0.6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3mg/kg。详细观察记录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诱导后、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诱导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依托咪酯的顺序注药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应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等全麻诱导药物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的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人20例,麻醉诱导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kg和阿曲库铵0.6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3mg/kg。详细观察记录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诱导后、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诱导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依托咪酯的顺序注药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应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4.
张蔚青  朱红 《浙江医学》1996,18(5):267-268
分别用异丙酚、依托咪酯作全麻诱导,观察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作比较.诱导后异丙酚组HR无明显变化,SV、CO、SI、CI均略有上升(均P>0.05),CI诱导后即刻及诱导后6分钟明显上升(P<0.05),MAP诱导后明显下降(P<0.01)、插管时无明显波动(P>0.05):依托咪酯组插管时HR明显增快(P<0.05),诱导后SV、CO、CI均略有下降(均P>0.05),SI下降明显(P<0.05),插管时CI稍有上升(P>0.05),诱导后MAP明显下降(P<0.05)、插管时又明显上升(P<0.05).结果表明:异丙酚用于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效果优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脂是近年来比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等特点,但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有所不同.在复合静脉麻醉及全麻诱导期,与其他麻醉药复合应用后出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时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均匀静脉麻醉剂,观察两种药物在麻醉诱导中作用。方法将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比较两种药从麻醉诱导到气管内插管后5min内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出现时间及插管前后心血管反应。结果:意识消失和呼吸抑制出现时间异丙酚组明显快于依托咪酯组,气管插评级异丙酚级优于依托咪酯组,诱导后,插管时管后2min,5min时的血压,心率组内均无显著差异,但异丙酚组血压呈下降趋势,依托  相似文献   

7.
韦运杰  郭伟  宫丽娅  苏秀宁 《广西医学》2006,28(7):1062-1064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是全身麻醉常用的诱导药.有报道依托咪酯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从而引发其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问题[1].为此,我们选择一组全身麻醉诱导期的病人,常规使用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药并与异丙酚比较,观察两种药物在麻醉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血浆皮质醇的变化情况,以判断依托咪酯是否能在麻醉诱导期中安全使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用于老年人外科手术全麻诱导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40例)和异丙酚组(P组,40例)。诱导期,两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同时给予相同的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E组麻醉起效时间较P组慢(P〈0.05);诱导后P组的BP和HR下降更明显(P〈0.05),插管后回升至正常范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BP和HR变化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能保持循环功能相对稳定,更适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均为强效、短效、安全的静脉麻醉药。本文将依托咪酯乳剂宜妥利与异丙酚在全麻诱导中应用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均为静脉麻醉剂,观察两种药物在麻醉诱导中作用。方法:将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比较两种药物从麻醉诱导到气管内插管后5min内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出现时间及插管前后心血管反应。结果:意识消失和呼吸抑制出现时间异丙酚组明显快于依托咪酯组,气管插管评级异丙酚组明显优于依托咪酯组。诱导后、插管时及插管后2min、5min时的血压、心率组内均无显著差异,但异丙酚组血压呈下降趋势,依托咪酯组呈上升趋势。两组间比较在插管时及插管后2min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对心率、动脉压的影响比等效剂量的依托咪酯强,麻醉作用也强于依托咪酯,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单次诱导剂量的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眼压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n=15),于插管前测基础状态的眼压值(IOP),并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诱导用药为:静注安定10mg,氟芬合剂1单位;A组;异丙酚1.0~2.0mg.kg^-1,B组,咪唑安定0.1~2.0mg.kg^-1,插管后接麻醉机,吸入异氟醚。分别在插管瞬间、插管后5mi  相似文献   

12.
依托咪酯乳剂与异丙酚在静脉全麻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异丙酚在静脉全麻中镇静深度、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以及相关副作用的差异。方法 :普外手术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 ,依托咪酯乳剂 (E)组 ,每组 5 0例 ,两组患者均用芬太尼、司可林诱导作静脉麻醉 ,P组异丙酚 1.5 μg/kg体重静推 ,E组依托咪酯乳剂 0 .2 5 μg/kg体重静推 ,两组病人均测中心静脉压 ,记录HR、MAP、CVP基础值 ,并分别于诱导后、气管插管后 3分钟、10分钟 ,切皮、探查及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参数变化 ,两组病人观察双谱指数 (BIS)和边缘频率 (SEF) ,判断麻醉深度。结果 :P组基础值 83.2± 10 .3,诱导时 74 .6± 9.8,气管插管后 10分钟 70 .8± 13.2 ;E组基础值 85 .2± 9.8,诱导值 76 .8± 10 .3,气管插管后 3分钟 95 .5± 15 .4 ,两组患者HR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MAP ,P组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术中两组患者SEF <2 0 ,BIS <70 ,术毕停药后 ,E组患者 (11.2±4 .5 )分钟可唤醒 ,P组 (6 .0± 2 .8)分钟即可唤醒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及异丙酚都是乳剂类全麻镇静药 ,都是短效麻醉药 ,其麻醉深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甚少 ,异丙酚致血压下降 ,CVP均下降 ,在术后苏醒时间上较优越。  相似文献   

13.
使用喉镜暴露声门和气管插管过程中易发生血压急剧升高、心律加快等副反应 ,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力求麻醉诱导平稳 ,近年来已得到麻醉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本文旨在比较异丙酚、硫喷妥钠、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1 临床资料30例择期手术病人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O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Ⅰ组,n=30)和丙泊酚组(Ⅱ组,n=30).麻醉诱导Ⅰ组给予瑞芬太尼、依托咪酯乳剂、罗库溴铵;Ⅱ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记录入室、插管前及插管后1分钟、3分钟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Ⅰ组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变化,Ⅱ组 MAP 明显降低,组间比较 T1~T3 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心率诱导后均较诱导前基础值相比稍减慢,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麻醉诱导插管期间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低于丙泊酚,因而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依托咪酯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对一般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最佳使用剂量。方法 75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P)组、复合F1、F2、F3组,每组15例。记录诱导前(T0)、置喉镜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3、5 min(T3~T5)SBP、DBP、MAP、HR;记录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时相比,E组和P组T1、T5时SBP、DBP、MAP均下降,且以T1时下降最明显(P<0.05);与T1时相比,E组T2时HR及T3时HR、SBP、DBP、MAP均上升(P<0.05),而P组各时点HR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T2~T3时SBP、DBP、MAP均上升(P<0.05);3组复合用药组各时点HR及F1组各时点SBP、DBP、MA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F1组T2时HR减慢;与P组比较,F1组T2时DBP上升,F3组T4时HR减慢;其他时点4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P组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发生率、阿托品及麻黄素使用率均高于复合用药组。结论与单独用药相比,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更好地维持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以丙泊酚1.0 mg/kg联合依托咪酯0.15 mg/kg更合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胺酮、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择期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2组:A组为氯胺酮组(n=25),B组为依托咪酯组(n=25)。2组分别给予氯胺酮5mg.kg~1、依托咪酯0.3mg.kg~1全麻诱导,监测HR、平均动脉压( MBP)和脑电双频指数( BIS),同时观测睫毛反射,记录诱导前及诱导后患者的HR、MBP、BIS最低值以及达到BIS最低值的时间及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结果:2组在诱导麻醉时对患者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和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剂具有等同药效;对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亦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围麻醉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P组静脉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E组用依托咪酯替换P组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3minfT2)循环、应激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组间比较,T1SBP和HR、T2SBP、DBP和HR,E组大于P组,注射痛P组多于E组,肌颤E组多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更适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者;两者对血糖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除发生生理改变外 ,还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使心血管储备功能明显受损 ,常难承受麻醉药的抑制作用 ,特别当麻醉诱导集中给药时 ,可使循环功能严重抑制 ,甚至发生意外。因此 ,寻求一种适合老年病人的麻醉诱导方法 ,一直是麻醉医师关心的课题。为此 ,我们分别观察了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在老年病人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功能变化。1资料和方法1 1研究对象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80例 ,男31例 ,女49例。平均年龄65±4岁。手术种类 :胆囊切除术47例 ,胃切除术18例 ,结肠及小肠手术1…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对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影响诱导期插管前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多种因素进行多元分析。方法ASAI-Ⅱ级,年龄17~62岁的全麻患者317例。固定维库溴铵用量,不同途径(右颈内静脉、前臂静脉、大隐静脉)、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芬太尼,不同剂量和注速的依托咪酯顺序静脉诱导。插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值与基础MAP变化率[MAP%=(MAP—MAPT0)/MAPT0×100%]作为麻醉诱导后插管前血流动力学波动的指标。用多元逐步回归与相关分析多种因素[性别(x1),年龄(X2),身高(x3),体质量(X4),是否合并高血压病(X5),咪达唑仑用量(X6),芬太尼用量(X7),依托咪酯用量(X8),注药速度(X9)和注药途径(X10)]对麻醉诱导期插管前MAP%的影响,通过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比较各影响因素对MAP%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选入、剔除水平取0.1—0.2时,10个研究因素中年龄、注药速度、注药途径、芬太尼用量和依托咪酯用量5个因素进入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且由大到小依次影响着MAP%(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061、-0.2374、-0.2165、-0.1795、-0.0921)。一般回归方程为MAP%=-0.2687x2(y)-2.5901X7(ug/kg)-8,7569x9 mg/s+4.4985x10-13.2671x8 mg/kg+5.4323(F=9.32,P〈0.01,修正R2为0.7927)。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影响插管前血压波动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年龄、依托咪酯注药速度、注药途径、芬太尼用量和依托咪酯用量。尽管一般认为依托咪酯麻醉的优点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但在联合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静脉诱导时,仍要考虑到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孙麟  李羽 《四川医学》2007,28(10):1131-1132
目的观察心血管麻醉的诱导中依托咪酯不同用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依次用依托咪酯0.3mg/kg,力月西0.08-0.1mg/kg,哌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静脉注射诱导。Ⅱ组先依次静脉注射力月西0.08-0.1mg/kg,哌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第5分钟静脉注射依托咪脂0.3mg/kg,第6分钟行气管插管。结果Ⅱ组较Ⅰ组的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应激更小。结论两组均能较好的用于心血管患者的麻醉诱导,Ⅱ组更适于心血管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