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及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组成,茶水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率与茶叶不同浸泡方式、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浸泡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其保健作用的关系。茶叶中微量元素的保健作用不但决定于茶叶本身微量元素的组成,还与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日照绿茶中6种微量元素溶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日照绿茶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溶出率。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化和浸泡两种不同处理下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消化法测出的结果为基准,求茶叶浸泡液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平均溶出率分别为Mg 21.9%、Cu 20.8%、Fe 2.45%、Zn 22.5%、Mn17.6%、Sr 20.3%。溶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降低,总溶出量中80%的Mg、Cu、Zn、Sr、及10%左右的Fe和70%Mn在第1次浸泡中被溶出。结论:实验所得数据用于评估饮茶对6种微量元素的实际摄入量,指出茶叶不是这些元素的良好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我国茶叶卫生标准,我省进行了一次红、绿茶的抽验调查,同时检测红、绿茶中氟的含量,以便提出茶叶中氟的卫生标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次调查样品来自全省8个地区,28个县,42个茶场,分别采集了红茶43份(其中半发酵茶15份),绿茶50份(其中青茶19份),共93份样品。红茶样品主要来源为英德、海南,半发酵茶样品来自汕头地区,绿茶则分散于各地采集。部分样品由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提供,大部分样品是到茶场采集,在采样时附有施药登记表。测定方法按全国茶叶卫生标准协作组提出的方法进行。氟采用电极法测定。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微量元素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料一直受到消费者喜好。茶叶不仅含有纤维素、茶多酚、维生素 ,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1 ] ,这些微量元素能否被人体吸收 ,这与浸出率的关系很大 ,但有关茶叶中有益元素如铁、铜、锌、锰、钙以及有害元素镉及铅在浸泡过程中的浸出率的报道较少 [2 ] ,因此研究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率 ,既可正确掌握茶叶中有益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又为研究茶叶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 ,制定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本研究测定了绿茶试样中 Fe、Mn、Cu、Zn、Ca、Cd、Pb的含量及不同浸泡方式 ,浸泡时间的浸出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绿茶中铅、铬的本底水平,研究绿茶中违法添加铅铬绿染色的判定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茶叶样品进行铅、铬测定,通过对自制的不同剂量绿茶染色样品的感官评价和铅、铬含量分析及对市售茶叶中铅、铬的含量水平调查,推断出绿茶中非法添加铅铬绿染色的最低获利水平和判定依据。结果当自制的阳性样品铅铬绿染色剂量达到0.1%时可起到改善绿茶色泽的效果,此时样品中铬含量高于国家限量标准近4倍,铅含量更是超出国家限量标准近20倍,铅、铬含量比也和铅铬绿染料相近,比值为5~7,同时茶水中铅含量也异常增高。结论得到判定绿茶中是否违法添加铅铬绿染色的实验室检测依据:茶叶中铅含量和铬含量同时超出限量标准,且铅、铬含量比值为5~7,茶水中铅含量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6.
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子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_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泣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d、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0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绿茶中各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市售绿茶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16种元素含量,以茶叶标准参考物质NICT-TC-1考察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实验检测的绿茶样品中钙、镁含量丰富;微量元素中锰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0.873 g/kg,最高达1.82 g/kg;与限量标准比较,铅的超标率为0.57%,铬的超标率为1.14%,砷、镉未见超标样本。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包装形式绿茶中的铬、铝、锰、铁、锌、钒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砷、镉、铅等对人体有毒性作用的元素含量则较低,某些元素含量由于包装形式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液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d、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o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9.
溪黄草袋泡茶和其茶水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溪黄草袋泡茶和其茶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溪黄草袋泡茶和其茶水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芦荟茶及其茶水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芦荟茶和其茶水中钾、钠、钙、镁、铜、锌、铁、锰、锶、硒的含量 ,结果显示芦荟茶及其茶水中含有较丰富的多种矿物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论是茶叶还是茶水中均含有较高的锰元素 ,且在热水中的总溶出率达 5 0 %以上 ,高锰是该系列保健茶的显著特点。本实验结果为探讨芦荟保健茶中微量元素与保健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百色产黑木耳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百色市7县、区黑木耳中钾、钠、钙、镁、锌、锰、铁、铜、硒、铅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百色产的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钾、锌等元素含量高于文献值,铅的含量低于食品卫生标准,不同地方出产的黑木耳的微量元素含量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芹菜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山东泰安产不同品种芹菜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9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山东泰安产西芹和旱芹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西芹中K、Fe、Cu的含量略高 ,而旱芹中Na、Ca、Sr的含量要高一些 ,两品种芹菜根部和茎部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不大 ,但芹菜叶中K、Ca、Zn、Mg等元素的含量要比茎部高出许多。结论 :今后对芹菜叶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应更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微量元素含量。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别测定白花和紫花丹参1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两种丹参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白花丹参铜和硼两种元素的含量几乎是紫花丹参的2倍,钛和锶的含量是紫花丹参的1.3倍左右,钒、锂和钡的含量也略高于紫花丹参;紫花丹参根部铁元素含量高于白花丹参,紫花丹参根部含有一定量的钴元素,而白花丹参钴元素含量低于检测限以下。结论:从微量矿质元素角度分析,两种丹参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二者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邯郸市某幼儿园540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的含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邯郸市某幼儿园儿童微量元素营养状况。方法:对该幼儿园540例1.5~6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液微量元素钙、铁、锌、镉、铅、镁、锰、铜的检测。结果:该幼儿园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达42.41%;钙、锌、镁、锰、铜、铅的异常率较低。发现1例镉超标儿童。各种微量元素的异常在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异,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铁缺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幼儿园儿童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基本较好,但要注意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黑芝麻和白芝麻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2):2309-2310
目的:探讨黑芝麻和白芝麻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黑芝麻和白芝麻中Cu、Zn元素的含量。结果:黑芝麻和白芝麻中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而黑芝麻中的微量元素均高于白芝麻。结论:黑芝麻的药用价值高于白芝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川省南部县丘垭乡中小学校166名学生头发中铜、锌、铁、锰含量,并进行性别、年龄的对比分析。结果中小学生头发中铜、锌含量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发锰含量女生高于男生,其中7~9岁、13~17岁组有明显差异;发铁含量10~12岁与18~21岁组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其中发锌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铁和发锰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尤以年龄差异更显著。此变化特征对今后的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龄成年男性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中国6个省市不同年龄的男性血清锌、铜、锰、铅、镉含量的差别及变化。方法 2001年12月~2002年12月,在石家庄、郑州、太原、贵阳、杭州和青岛6个地区的市区和郊县选择在当地居住10年及以上的男性为研究对象。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和血清微量元索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采用 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年龄对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6个地区调查对象的血清锌、铜、锰、铅、镉含量有所不同;年龄对血清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年龄组的增加血清铜、锰、铅、镉含量均增加。结论 人体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存在着地区差异;中国6个地区20~59周岁之间成年男性的血清铜、锰、铅、镉含量随年龄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贵州10产地中药杜仲中镉、铜、铅、汞、砷和硒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进行消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镉、铜、铅元素的含量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其汞、砷、硒元素的舍量。结果:不同产地杜仲药材镉、铜、铅、汞、砷和硒6种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汞含量均超出标准范围,砷含量均未超出标准范围,习水和安顺的药材含硒量相对其它产地较高。结论:不同产地杜仲药材镉、铜、铅、汞、砷和硒,6种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