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化对三磷酸腺苷 (AT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影响。方法 :30例有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 SVT后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例。 组 :诱发 SVT后 ,静脉快速推注 ATP(剂量由小到大 )终止 SVT; 组 :诱发 SVT后 ,先给予异丙基肾上腺素 (2 μg/ m in,5 m in)静脉点滴 ,再用 ATP终止 ; 组 :诱发 SVT后 ,先静脉推注阿托品 (0 .0 4m g/ kg) ,再给予不同剂量的 ATP终止 SVT,ATP的剂量依次为 :0 .15 ,0 .175 ,0 .2 ,0 .2 2 5 ,0 .2 5 ,0 .2 75 ,0 .3,0 .32 5 ,0 .35和 0 .375 mg/ kg,ATP用药间隔时间为 3m in。结果 :ATP终止 SVT的有效剂量在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后都显著高于基础状态下的剂量 (P<0 .0 5 )。结论 :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化对 AT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胺碘酮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纠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 SVT)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初始以胺碘酮 15 0 m g静脉注射 (静注 ) ,5~ 10 min注射完毕 ,必要时重复 1~ 2个初始量 ,继以 0 .5~ 5 m g/ min静脉维持 3~ 8d。结果 :6例 SVT均在静脉用药 2 h内得到控制 ,2 h内静脉胺碘酮用量 3 90~ 5 4 0 ( 4 68.4± 5 4 .7) m g;2 4 h内静脉平均用量 10 0 0~ 180 0 ( 14 10 .3± 3 5 6.5 ) m g,除注射局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外 ,未见低血压、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短期内经静脉大剂量应用胺碘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即时效应及其安全性。方法24例下/后壁AMI并发AVB(1°AVB5例)患者,在心电监护下静注氨茶碱0.25~0.5g(5mg/kg,5~10分钟注完),30分钟后无效者重复一剂或半剂,连续观察2小时。结果首剂2小时后Ⅰ°AVB9例中有7例恢复,Ⅱ°AVB7例中有4例恢复,Ⅱ°AVB5例中有2例恢复,2例变为21房室传导,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下/后壁AMI并发AVB具有较好的即时效应,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素A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 (rapamycin ,RPM)预防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 (AR)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采用RPM、环孢素A(CsA)和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RPM首次负荷剂量 6mg/d口服 ,第 2天开始改为维持剂量 2mg/d。肾移植术后 4 8h内给予首次剂量 ,在给予CsA后约 4h服用RPM ,并持续使用至 12个月。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血药谷值浓度 (Co) ,调整RPM和CsA剂量。  结果 :术后 1、3、6个月 ,全血RPMCo分别为 (5 12± 0 2 1) μg/L、(6 39± 0 73) μg/L、(5 18± 0 12 ) μg/L ;CsACo分别为 (2 5 1 6 8± 98 3) μg/L、(2 2 4 92± 88 9) μg/L、(10 1 91± 5 9 31) μg/L 16例患者完成 6~ 12个月的随访 ,提前中止治疗 9例 (中止原因包括 2例进食困难和腹泻 ,1例体重明显减轻 ,3例肝毒性反应 ,1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 2例并发肺部感染 )。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和移植肾丧失 ,AR 2例 (占 12 5 % ) ,分别发生于术后第 12天和 2 6天 ,经肾活检病理证实均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逆转 ,仍维持RPM 2mg/d治疗。并发症包括消化道症状 (恶心 2 4 % ,呕吐 2 4 % ,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12 % ,进食困难 8% ,腹泻 12 % )和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37 5 % ,高甘油三酯血症 31 5 %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应用地尔硫苴卓(Dil)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 4例硝酸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UA患者静脉应用Dil,首先按初始剂量 1μg /kg·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Dil静脉维持治疗期间若仍有心绞痛发作 ,则剂量由 1μg /kg·min-1增加至 3μg /kg·min-1;最大至 5 μg /kg·min-1,心绞痛发作消失即按有效剂量维持 4 8h后改为口服。如果在 5 μg /kg·min-1剂量下心绞痛仍不缓解或仍有发作 ,则认为治疗无效 ,需更改治疗方案。用药过程中同时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及有无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副作用。结果 :5 4例UA患者开始应用Dil前 4 8h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 3.19± 3.35 (1~ 2 0 )次 ,给予Dil治疗后 ,初始剂量 1μg /kg·min-1的有效率为 83% (45 / 5 4 ) ,其余 9例患者加大Dil剂量至 3μg /kg·min-1后心绞痛亦全部得到控制 ,总有效率高达 10 0 %。治疗过程中 ,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和 /或药物剂量的增加 ,其心率、血压和率压积均逐渐下降 ,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无 1例在Dil治疗期间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除 2例发生可逆性I°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它严重副作用。结论 :对于硝酸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Dil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发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 (房颤 )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8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房颤伴快心室反应患者 ,首次剂量给予胺碘酮 3mg/kg ,15min后无效再补半剂突击量。维持量为 6 0 0mg胺碘酮稀释于 5 0 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 2 4h。 结果 突击负荷量 15 0~ 30 0 (180± 37)mg ,有效率为 77 6 % ,副作用发生率为 8 2 % ,无心功能恶化。 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房颤伴快心室反应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 分别对老年COPD组 (2 4例 )与老年健康对照组 (31例 )测定肺功能、体质指数、血钙、血磷、骨钙素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老年男性COPD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的VDR基因型 ;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股骨骨密度。 结果 COPD组的体质指数、骨钙素含量、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 (2 2 6 5± 3 1 8)kg/m2 、(2 5 0± 0 5 7) μg/L、(0 75± 0 1 3) g/cm2 ,较对照组 (2 4 86± 3 6 8)kg/m2 、(2 87± 0 6 1 ) μg/L和 (0 86± 0 1 2 ) g/cm2 明显减少 (P <0 0 5 )。COPD组 3种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FF、Ff和ff分别为 4、1 3例和 7例 ;对照组分别为 1 3、1 3例和 5例。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COPD组、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钙素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密度减低与VDR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其骨密度减低可能为疾病本身引起的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8.
静注心律平致窦性停搏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 0岁。胸闷、黑蒙 1天入院。心电图示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 2 0 2次 /分。既往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PR 0 10 ,QRS起始部有明显Δ波 ,Ⅴ1 呈rS ,Ⅰ呈qR ,avL呈QS ,Ⅱ ,Ⅲ ,avF呈R波。诊断为 :间歇性预激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给予心律平 70mg静注 ,10分钟后室上速终止。监护导联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最长达 6秒。患者出现间断胸闷、黑蒙 ,给予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 2天 ,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心室率 (80次 /分 ) ,无预激波群。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并行射频消融术 ,经手术证实窦房结功…  相似文献   

9.
心跳骤停抢救成功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霄 《山东医药》2001,41(15):48-48
1993年以来 ,我院抢救成功心跳骤停患者 2 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4 3± 9.6岁。心跳骤停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 11例 ,严重心律失常 5例 ,触电 3例 ,中毒 2例 ,外伤 4例 ;发生在院内 2 1例 ,院外 4例 ;心脏骤停至开始抢救时间 0~ 11分钟 ,平均 2 .1±1.6分钟。救治方法 :1心跳骤停确诊后 ,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电 (图 )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2肾上腺素首剂 2 m g,以后每隔 4~ 6分钟静注 5 mg;3利多卡因首剂 10 0 m g静注 ,之后根据心电表现适时追加剂量 ,恢复自主循环后 ,持续静…  相似文献   

10.
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8例SVT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以倍他乐克注射液5 mg加25%葡萄糖20 ml,缓慢静脉注射,总剂量10-15 mg·发作终止后改为口服药维持;对照组应用异博定注射液,总剂量5-10 mg,用法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连续监测心电活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0.51%(P<0.001)。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注射液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观察重叠应用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阵发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6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 ,男 2 2例、女 14例 ,年龄 6 5 .3± 11.5 (49~ 80 )岁。房颤发作时心室率142 .5± 2 5 .2 (12 0~ 176 )次 /分 ,先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 (15 0~ 30 0mg)后 ,继之以 6 0 0 μg/min静脉点滴维持 48h ,同时口服胺碘酮 6 0 0mg/d治疗。结果 :36例患者用药后 30min、1,2 ,2 4,48h心室率分别为 12 4.1± 11.5 ,113.3±8.6 ,10 5 .1± 8.2 ,92 .7± 8.5 ,88.6± 9.4次 /分 ,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P <0 .0 1)。 30例 (83 .3% )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 ,于 2h ,2~ 2 4h ,2 4~ 48h ,2~ 7d转复率分别为 11.1%、2 7.8%、2 2 .2 %和 2 2 .2 %。未转复组患者左房径大于转复组(P <0 .0 5 ) ,而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转复组 (P <0 .0 5 ) ,这可能是 6例患者未转复的原因。 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长RR间期 ,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1例出现双手震颤 ,经减药或停药后恢复。结论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试验状态 :自 2 0 0 3年 11月起 ,已募集 4例患者。试验目的 :评估阿加曲班与tPA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试验设计 :剂量扩大安全性试验。纳入标准 :症状出现 3h内入院且适合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者处理 :发病 3h内接受常规rtPA治疗 (0 9mg/kg)的患者 ,同时静脉注射 10 0 μg/kg阿加曲班 ,然后连续 4 8h静脉滴注小剂量 [1 0 μg/(kg·min) ,使aPTT维持在基线水平的 1 75倍 ]或大剂量 [3 0 μg/(kg·min) ,使aPTT维持在基线水平的 2 2 5倍 ]阿加曲班。在基线水平、rtPA注射时、30min、6 0min、…  相似文献   

13.
20 0 1~ 2 0 0 2年 ,我们采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4 0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4 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2 5~ 6 5岁 ,平均 (39.5 +11.2 )岁。其中房颤 2 2例 ,房扑12例 ,阵发性室上速 6例 ;均为心室率≥ 12 0次 / min且持续时间超过 10分钟者。治疗方法与结果 :艾司洛尔 0 .5 m g/ kg快速静注 ,10分钟后如心率仍 >12 0次 / m in,则再以 0 .1mg/ (kg.min)维持量静脉泵入。用药过程中 ,应用床旁监护仪监测患者连续心电图、脉搏及血压变化。本组用药后 15分钟 ,显效 (异位心律转变为…  相似文献   

14.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静注胺碘酮导致心室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岁的男子因反复发作心悸和出现晕厥而入院。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症伴房颤,心室率快(平均心室率250次/分,最短RR间距190ms)。入院前静脉给予胺碘酮5mg/kg,20分钟内注入,随后500ml生理盐水内加1.5g维持静滴24小时。一次静注胺碘酮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并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的3例胎儿SVT和3例心房扑动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口服地高辛剂量为0. 125mg、每天1~2次,3d后以0. 125mg或0. 25mg,每天2次维持治疗。l周为1疗程。每周监测母体外周血地高辛浓度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维持胎儿心脏指标基本正常或至孕妇分娩。结果:胎儿水肿:6例胎儿中4例(66. 7%)存在胎儿水肿; CVPS评分:1例9分,5例≤6分;疗效:经地高辛治疗后,2例治疗有效,1例病情改善,3例治疗失败;妊娠结局:2例家属放弃治疗并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中期引产术,4例行剖宫产术分娩活婴(其中3例足月儿,1例早产儿);新生儿结局:4例活产儿随访3~18个月,生长发育符合生长曲线,未发生心律失常。结论: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SVT和心房扑动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简称COPD全球策略修订版)制定的COPD评估系统,综合评估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皮质激素(LABA/ICS)治疗高风险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5例经COPD综合评估为高风险COPD患者(年龄49~86岁,男20例,女5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μg/500μg)吸入治疗,1吸q12h,24周.治疗前后进行4方面综合评估:①症状评估: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②肺功能评估: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③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实验期间急性加重次数;④合并症评估.结果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μg/500 μg)吸入治疗24周后,CAT评分(16.160±4.110)分与治疗前(19.280±5.103)分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FEV1(1.174±0.219)L、FEV1%pred(45.480±6.125)%、FEV1/FVC(39.360±5.507)%与治疗前[(1.068±0.224)L、(41.240±5.600)%、(36.200±5.268)%]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有8例急性加重次数1次,平均(0.320±0.476)次/24周,均为合并肺部感染.未观察到增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 μg/500 μg)吸入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的血压、血糖波动超出原有药物控制的范围.结论 COPD综合评估系统反映了COPD的复杂性,与先前应用单一的肺功能分级进行疾病分期相比,对患者评估更加全面、合理、可靠.LABA/ICS一线治疗高风险组COPD患者,可改善症状、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2例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进行详细心内电生理学检测后,应用导管技术电灼房室结治疗SVT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例1 女性,49岁,SVT频繁发作10年,发作时室率达180~200次/分。查体:心肺(一),HR70次/分,ECG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轻度增大。心电生理检测:窦房结功能正常,房室结双径路,SVT诱发窗口为280ms,系慢—快型房室结内环形运动(附图)。  相似文献   

18.
张连强  王颖 《山东医药》2001,41(17):74-74
1998~ 2 0 0 0年 ,我们应用米雅、光疗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将 6 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 30例 ,两组性别、胎龄、就诊时间及治疗前总胆红素值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及疗效 :治疗组口服米雅 0 .5 g,每日 3次 ,同时每日用兰光照射 8小时。对照组兰光治疗同治疗组 ,并加服鲁米那 5 m g/ (kg· d)。治疗 5天后抽血化验胆红素。结果治疗组显效 (治疗 5天皮肤黄染大部分消退 ,胆红素降至10 2 .6 2 μmol/ L) 18例 ,有效 (治疗 5天皮肤黄染大部分消退 ,胆红素 (10 2 .6~ 182 μmol/ L) 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吸入 2 0 0 μg与 40 0 μg喘乐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方法对 40例COPD患者吸入 2 0 0 μg、40 0 μg喘乐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比较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绝对值的改变量、FEV1改善率、弥散 (DLCO)改善率、气道阻力 (Raw)改善率、呼气流速峰值 (PEF)改善率、舒张试验阳性率。结果 COPD患者吸入 2 0 0 μg、40 0 μg喘乐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两个剂量组FEV 1绝对值改变量、FEV1改善率、DLCO改善率、Raw改善率、PEF改善率、舒张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FEV1绝对值改变量、FEV1改善率、舒张试验阳性率均高于稳定期COPD患者 (P <0 .0 0 1)。结论 吸入 2 0 0 μg喘乐宁既可保证舒张试验的效能 ,又可减少药物用量和减轻药物副作用 ,是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缬沙坦和尼群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血压及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 1,sVCAM 1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方法设计 ,将 6 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予缬沙坦 (80mg/d)和尼群地平 (10~ 30mg/d)治疗 6周 ,治疗前后抽血 ,用酶联免疫方法 (ELISA)测定外周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 1,sVCAM 1水平。另选择 2 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 1,sVCAM 1水平升高 ,分别为 [(318 2± 2 7 5 ) μg/Lvs (2 71 5± 2 6 8) μg/L ,P <0 0 5 ]和 [(5 90 6± 4 0 1) μg/Lvs (4 17 9± 38 7) μg/L ,P <0 0 1]。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两组间无差异。缬沙坦组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 1,sVCAM 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分别为[(32 0 5± 2 3 6 ) μg/Lvs (2 80 2± 2 5 4 ) μg/L ,P <0 0 5 ]和[(5 86 2± 4 2 5 ) μg/Lvs (4 5 1 2± 38 9) μg/L ,P <0 0 1]。而尼群地平组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 1,sVCAM 1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与尼群地平比较 ,缬沙坦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 ,还能抑制血管壁的炎症反应 ,有利于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