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世界银行贷款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简称卫VI项目)实施过程中,广西进行"降低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产后出血死亡干预措施研究"的效果。方法对1992年与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德保、环江、龙胜、龙州5个县产后出血专项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个县孕产妇死亡率从1992年的197.61/10万(57/28845)下降至2000年的59.96/10万(13/21681),下降了70.44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人数从项目实施前的57人减少到13人,其中产后出血死亡人数由1992年死亡24人减少到2000年的4人,产后出血死因别死亡率由1992年的83.20/10万(24/28845)下降到2000年的18.45/10万(4/21681)。结论提高产科质量和农村住院分娩率,强化产科干预是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金秀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43-134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产后出血168例资料进行分析,并经统计学检验。结果:子宫收缩乏力仍为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占66.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在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有流产史、经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无流产史者和初产妇,P<0.005;分娩方式中,阴道手术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者,P<0.005;多胎妊娠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P<0.005;新生儿体重≥4 000 g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新生儿体重<4 000 g者,P<0.005;无早接触、早吸吮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有早接触、早吸吮者,P<0.005。结论: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提倡早接触、早吸吮,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鹿晓燕 《现代保健》2009,(13):75-76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特别是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由于住院分娩率相对较低,加上基层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知识技能缺乏、医疗设备不足现象,所以基层医院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的病例占全国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预防产后出血。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 0 0 0年 5~ 9月正常分娩产妇 190例为基线组 ,2 0 0 0年11月~ 2 0 0 1年 3月正常分娩产妇 195例为干预组。基线组按孕产妇常规护理 ,干预组孕产妇进入产房严格筛选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 ,对产前、产时、产后予严密监护 ,及时处理 ,做好各应急准备。结果 :基线组发生产后出血7例 ,干预组发生产后出血 2例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产后出血的防治 ,重在预防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能降低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曾蔚越  陈彬 《现代预防医学》1994,21(4):197-200,196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仪陇、阆中两县1990~1992年产后出血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1:1配对,死亡组全部为产后出血致死者,对照组为死者同村邻村前后一个月以内正常分娩存活者。事先设计好问卷、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产后出血死亡83例,占两县三年孕产妇死亡131例的63.36%,居各因素首位。死亡组平均出血1559.5±583.2ml,对照组平均出血为254.3±243.5ml,P<0.005。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盘因素(49例),宫缩乏力(18例),产道撕伤(9例),不详(7例).死亡组与对照组比较,文化程度低等16项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提出减少产后出血死亡的关键在于提高乡级保健人员素质,加强围产保健和宣传,提倡在乡级以上医院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于2006~2007年在社区抽取正常分娩、母婴健康的初产妇302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常规保健+社区干预(包括上门访视及讲座),对照组则只接受常规保健服务。于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两组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第3个月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可有效减低初产妇产后第3个月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适宜于在基层产科开展并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在天河区分娩的3247例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率、阴道产及剖宫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统计并进行分组列表登记对照干预。分别研究产后出血与卡孕栓+催产素的关系、产后出血与产前评分的关系、产后出血与围产期保健的关系及形成该区急救体系对急危重症孕产妇有效救治的机制进行探讨与效果评价。结果使用干预措施后,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干预前下降11.12%;对阴道产及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后出血评分并加催产素、卡孕栓干预与对照组对比,分别统计了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结果显示2组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单项评分,当大于或等于3分时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较大(P<0.05),提示要做好抢救准备;产后出血与产前、产时评分,当大于或等于3分时有明显出血倾向(P<0.05);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评分,当单项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总分大于或等于5分时,出血量增加,(P<0.05);当产妇年龄大于35岁时,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产后出血与低学历、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有极大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
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娅莉  徐芾  倪涵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41-1042
目的: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方法:对南京城、郊、县、区,三、二、一级医院按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进行产后出血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同时对全市所有接产单位的接产人员培训,全力推广正确测量产后出血的方法。探讨了产后大出血(>1000ml)的产前高危因素,并迅速传达给妇幼保健网络人员,使高危孕妇产前转诊率>95%;通过产科质量检查与爱婴医院检查巩固上述工作;开通了南京地区产后出血抢救绿色通道,患者会诊、转诊路径通畅。结果:4年中共举办接产人员培训班25期,现场培训7次,受培训者达4176人次。产后出血率从调查前的2.92%上升到调查后的31.79%,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占53.7%,阴道分娩占24.6%,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率明显下降,从20/10万下降到9.3/10万;产后出血死亡构成比从41.46%下降到29.73%。结论:产后出血综合防治方法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产后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产后妇女常见的异常心理行为。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2009~2011年对北京市东花市社区从孕早期至产褥期的孕产妇进行全程社区综合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发现社区综合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给予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行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的正常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介入治疗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并发症,监测卵巢X线辐射量;记录两组产妇产后恶露及月经情况.结果 观察组54例患者一次止血成功52例(96.30%,52/54),其余2例转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42.52±5.13) min,止血时间(5.88±0.53) min.术后出现发热23例(42.59%,23/54),持续2~4d;出现臀部疼痛17例(31.48%,17/54),持续3~8d,均为轻中度疼痛,且经口服镇痛药后好转;出现下肢乏力7例(12.96%,7/54);无误栓、子宫坏死以及尿潴留等其他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以及行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介入方法对产后出血进行干预性治疗具有效果显著且安全微创、不影响生育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湖南省贫困人口现状及扶贫措施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精准扶贫及巩固扶贫成效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描述性方法分析2017年、2018年湖南省贫困人口变化、剩余贫困人口地域分布及致贫原因,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脱贫与扶贫措施的相关分析。[结果] 2018年底湖南省剩余贫困人口82.9万,较上年净减少12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8%下降到2018年的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剩余贫困人口集中在邵阳市、怀化市、湘西州和娄底市;主要致贫原因分别是因病、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和因残。健康扶贫、扶志教育、综合保障性扶贫、生活条件改善、就业扶贫、社会帮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9类扶贫措施与脱贫高度关联(关联度系数> 0.7),9类扶贫措施中又以健康扶贫、扶志教育、综合保障性扶贫位居前三。[结论] 2018年湖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减贫成效显著,但大湘西和湘中地区贫困问题依旧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中老年贫困人口各部分医疗费用导致的因病支出型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模拟医疗保障政策对门诊和住院的减贫效果,为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FGT指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补偿前后的因病因病支出型贫困进行测算,模拟医疗保障在不同补偿比例下的减贫效果;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寻求改善妇女保健服务 ,有效降低贫困山区孕产妇死亡的方法及措施。方法 :采用运作式研究等方法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 ,选择我省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贫困山区昭通市及经济条件、服务范围、地域环境不同的巧家县和昭阳区作为示范性运作研究的试点 ,通过自变量的调整及总结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对提高贫困山区妇女保健服务水平 ,降低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 2 0 0 1年与 1999年相比 ,昭通市下降了 69 77/10万 ,巧家县下降了 2 0 0 72 /10万 ,昭阳区下降了 83 15 /10万 ,实现了下降 1/2的目标 ,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结论 :运作式研究的方法有助于强化管理及落实干预措施 ,定性 +定量 +运作式研究方法 ,有利于取长补短 ,发挥多种优势 ,增强研究工作的深度及广度 ;将开展形式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先导 ,立足社区重点问题自变量的控制调整 ,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护、管理和危急孕产妇的急救、推广适宜技术提高产科质量 ,减少产科出血 ;推行住院分娩限价收费、提高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率 ;简化贫困救助基金的申办程序 ;制定实施快速有效的呼救、运转、抢救规程 ;培训县、乡、村妇幼人员 ;强化分类督导 ,面向成果的管理和评估等方法和措?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误诊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误诊的情况。方法 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确诊前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确诊前的误诊情况。结果 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很普遍,占全部病例的88.97%。发病早期误诊率最高,随着病程的延长误诊率逐渐降低。最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占所有误诊病例的82、26%。非典型患者和轻型患者最容易误诊。基层医院误诊率高达92.13%。在传染病专科门诊就诊的误诊率为28.95%(11/38),明显低于其他科就诊的误诊率(93.65%),P〈0.01。结论 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该病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和警惕性,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模式。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德市4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18~60岁的城乡居民736名做问卷调查。结果宁德市91.3%城乡居民听说过艾滋病,但对艾滋病仍缺乏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大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表示同情和关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恐惧及歧视心理。艾滋病病毒检测知晓率低及检测率极低(5.9%);仅有5.0%的人在性生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上均差于城市居民。结论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同时重视加强人群对艾滋病病人的人文关怀教育,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安全套的推广工作,加强农村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贫困地区壮族农村住院分娩率 ,加强产时保健 ,提高贫困地区壮族农村产科质量 ,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在广西 30个老少边山穷地区 ,以项目和“母亲安全工程”为载体 ,在经济条件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 ,围产保健服务管理滞后的情况下 ,积极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依法规范围产保健服务管理 ,多方筹措资金 ,加强产科软、硬件建设 ,以项目工作为龙头 ,以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广适宜技术。以健康促进为目的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殖保健活动 ,使围产保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30个贫困地区壮族农村近半数以上乡卫生院产科建设已达自治区标准 ,基本能满足贫困地区农民住院分娩的需求 ,并带动广西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东地区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该地区2005~2008年的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该地区2005~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5.43/10万;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35.5%)、妊娠高血压疾病(32.3%)和内科合并症(25.8%)。结论: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可通过加强各级产科队伍建设,落实各级保健人员的工作职责,提升产科医疗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严重产科并发症评审制度,增强孕产妇急症转运和急救工作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与加拿大合作的妇幼卫生项目 ,认真分析了 10个项目县导致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危急孕产妇和儿童转诊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从提高妇幼卫生人员知识水平和技能、制定转诊计划、建立规章制度、配备设备、社区对话及参与、扶贫基金、监督评估 7个方面建立和加强综合性转诊体系的方案。文章认为这个方案对指导边远贫困地区加强危急孕产妇和儿童的转诊工作 ,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PCTI)和免疫比浊分析法检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外周血、血肿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螺旋CT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常规CT和PCTI检查,定量分析血肿周围与对侧相应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急性期与亚急性期CBF、CBV和MTT的变化.检测外周血、血肿液中补体C_3和C_4的水平.结果 56例患者急性期患侧CBF、CBV、MTT分别为(19.3±3.1)ml/(min·100 g)、(1.4±0.4)ml/g、(16.5±3.1)s,健侧分别为(50.3±3.4)mU(min·100 g)、(2.4 4±1.1)ml/g、(4.8±2.6)s,两侧问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患侧CBF、CBV、MTT分别为(29.7 4±2.1)ml/(min·100 g)、(1.9 4±0.6)ml/g、(8.94±2.7)8,健侧分别为(48.2±6_3)ml/(min·100 g)、(2.34±0.7)ml/g、(4.74±1.6)s,两侧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CBF、CBV、MTT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补体C_3和C_4在外周血和血肿液中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水肿比值分别为0.9和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脑血流量下降和脑灌注降低.脑PCTT技术能够定量分析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和估计预后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中国城乡3~6岁儿童的忽视状况, 为分析比较相关影响因素奠定基础。方法 按照“中国农村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和“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规定的量表及评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分别在2002年1月对14个省25个市1163名城市3~6岁儿童(其中男童占49.6%, 少数民族占4.5%)和2010年11月对10个省26个市4096名农村儿童(其中男童占50.6%, 少数民族占6.2%)进行调查。结果 城乡3~6岁儿童总忽视率分别为28.0%和53.7%, 总忽视度分别为42.2和4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儿童各年龄组间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C0.05);城乡男童的忽视率分别为32.6%和55.9%, 女童的忽视率分别为23.7%和51.6%;男童的忽视度分别为42.7和44.6, 女童的忽视度分别为41.8和44.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0.05)。城乡儿童在6个不同忽视类型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5.1%~12.9%和13.1%~26.6%, 其中除安全忽视外, 城乡儿童其他层面忽视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乡儿童不同忽视类型的忽视度分别为39.4~43.4和36.5~48.2, 城乡儿童各忽视类型忽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儿童以教育、情感、身体忽视为重, 农村儿童以身体、社会和教育忽视为重;而在安全方面受忽视均较轻。城乡均以单亲家庭的儿童忽视率最高(分别为42.9%和6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年龄或性别, 城乡儿童均以单项(各忽视中任一类型)受忽视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6.5%和22.7%, 构成比分别为58.9%和45.1%)。结论 中国城乡3~6岁儿童忽视状况差别较大, 农村儿童受忽视的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城市儿童;城乡男童受忽视的频度均高于女童;除安全忽视外, 农村儿童在其他层面受到更多和更严重的忽视;城乡儿童均以单亲家庭受忽视的频度最高, 且以单项受忽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