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患者56例(83只眼),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水平肌移位术治疗,选择行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3 mm的患者为观察组A,共32例(51只眼);选择行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为5~7 mm的患者为观察组B,共24例(32只眼),再选择10例(12只眼)无进行内外直肌移位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结果观察组A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为1.76°±0.45°;观察组B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为4.57°±0.79°;对照组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为1.24°±0.36°,3组患者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数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水平肌的移位量均在5mm以上,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数最为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效果。方法对我院56例(103只眼)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者,在行内、外直肌缩短或徙后手术同时,将附着点上下移位。结果 56例(103只眼)中,30例垂直斜度5-7△,将单眼水平直肌垂直移位5mm,平均矫正垂直斜度5.78±0.57△,疗效较好。21例垂直斜度8-20△将水平直肌垂直上下移位6-7mm,平均矫正垂直斜度6.69±0.91△,其中6例垂直斜度15-20△,欠矫。5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V型外斜者,垂直斜度为7-20△,将双眼外直肌徙后并同时向上移位6-7mm,获得较好效果。结论水平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及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斜视手术中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和转位术的作用.方法 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测定62例斜视患者各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及眼球运动等,并通过同视机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主客观旋转斜视.手术年龄5~33岁,平均14岁.术后随访1~3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1)不伴有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26例,施行双侧水平直肌同方向垂直移位术或施行单眼水平直肌反方向垂直移位术,分别矫正垂直非共同性10~30△和8-25△,并未发现旋转斜视. (2)伴有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25例,单纯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可矫正垂直非共同性8~30△,原在位与向下注视之间残留斜视角5~25△,而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组,残留斜视角2~8△. (3)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有小角度垂直斜视8例,双侧水平直肌的向下或向上移位术矫正上斜视2~8△,残余上斜视2~5△. (4)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3例,施行水平直肌垂直转位至上直肌肌止端两侧,矫正垂直斜视角25~30△,残余垂直斜视角5△,眼球双上转运动均明显改善.结论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能有效地矫正下斜肌功能无异常V型斜视垂直非共同性,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能更有效解决A型斜视向下注视的斜视角,而治疗共同性垂直斜视的作用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转位术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共同性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患者的垂直眼位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至12月的住院患者共19例.术前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10△)的患者,眼底照相未见明显旋转斜视,手术只行水平肌后徙和缩短手术,未做水平肌的垂直移位,未行垂直肌手术.随访3~12月,观察垂直眼位的变化.结果 (1)内斜视伴垂直斜视者7例,术前垂直斜视角4~10△.平均(7.10±02.15)△.术后垂直斜视角0~4△,平均(3.67±1.25)△,与术前比,降低2△~5△,平均降低(4.01±1.00)△.术后垂直斜视角比术前有降低者6例,占85.71%.手术前后的垂直斜视角比较,t =6.928,P=0.020.(2)外斜视伴垂直斜视12例,术前垂直斜视角3~10△,平均(6.91±3.09)△.术后垂直斜视角0-5△,平均(2.36±3.64)△,垂直斜视角减少1△~7△,平均(4.18±2.86)△.术后垂直斜视角比术前有降低者10例,占83.33%.手术前后的垂直斜视角比较,t=2.371,P=0.039.(3)垂直斜视角的减少量与术前垂直斜视角的大小成正相关,x2=0.023,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0.675.结论 水平斜视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的患者,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对垂直眼位有一定改善,且术前垂直斜视角越大,术后垂直斜视角的减少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分析肌肉肌腱延长术治疗共同性斜视41例(69眼)手术量的结果,并用计算机作出内直肌的手术剂量——反应曲线,作为术前设计手术量的参考.内斜视病例中,内直肌每延长1mm平均可矫正2.50°±1.02°;外斜视中,外直肌每延长1mm平均可矫正1.54°±0.75°.术前偏斜角越大的病例,肌肉肌键每延长1mm所矫正的度数也越大.计算机对影响手术疗效的诸多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斜度、手术量、肌止点与角膜缘之间的距离及肌力4个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垂直肌水平移位手术治疗外旋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经垂直肌水平移位手术治疗的7例外旋斜视患者,2例患者行上直肌向颞侧移位一个肌腹宽度,联合下直肌向鼻侧移位一个肌腹宽度手术;5例患者合并正前方垂直斜视,行下直肌后徙同时向鼻侧移位一个肌腹宽度.所有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结果 同时移位上下直肌平均矫正正前方外旋11°,下直肌后徙联合鼻侧移位一个肌腹宽度矫正正前方外旋7°,7例患者在各个注视位均获得双眼单视,复视和代偿头位消失,随访旋转斜度稳定.结论 垂直肌水平移位手术治疗外旋斜视有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35例A型斜视患者,依据是否有上斜肌亢进、亢进程度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行上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原在位水平斜视行常规水平肌手术矫正.观察手术前后眼位、上斜肌功能及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结果 35例A型斜视患者中,13例行上斜肌减弱术,22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上斜肌亢进为A型斜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斜肌减弱术及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是矫正A型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在上斜肌亢进明显时,前者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背景 临床上矫正超过50Δ的大角度外斜视时往往需对3条或4条水平直肌进行手术,以避免因外直肌超长量后徙(>7 mm)引起的眼球外转受限.但研究表明,超长量外直肌后徙可有效矫正大角度外斜视,且术后并不出现眼球明显外转受限.这个结果仍有待临床上进行验证. 目的 观察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对大角度外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的间歇性或恒定性大角度外斜视患者51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29例为间歇性外斜视,22例为恒定性外斜视.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及术后眼前节、眼底、眼球运动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测量斜视角大小.依据病史、眼球运动、知觉状态和斜视角度数对患者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术中结合可调整缝线技术,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比较术眼术前和术后眼位变化、眼球运动情况以及双眼知觉功能.结果 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者33例,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者18例.术前患者视远(5 m)斜视度为-52Δ~-120Δ,平均(-70.57±16.46)Δ;视近(33 cm)斜视度为-55Δ~-130Δ,平均(-75.65±16.14)Δ.左眼外直肌后徙8~15 mm,平均(11.17±1.67)mm,右眼外直肌后徙9~15 mm,平均(11.28±1.62) rnm,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3~6 mm.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远斜视度为+4Δ ~-14Δ,平均(-3.45±4.20)Δ;视近斜视度为+4Δ~-14Δ,平均(-5.49±3.96)Δ,其中41例术后眼球正位,占80.4%,10例欠矫,未发现过矫者.32例患者术后立体视较术前改善,其中术前无立体视的27例中18例术后获得不同程度的立体视.无一例患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可有效治疗大角度外斜视,可减少需要手术的眼外肌数目,术后未发现眼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直肌悬吊后徙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34例,其结果:双侧内直肌悬吊后徒每mm平均矫正斜度4.13△±0.32△,双侧外直肌悬吊后徒每mm平均矫正斜度3.93A±0.56;双侧内直肌悬吊加单侧外直肌截除每mm平均矫正斜度4.81△±0.26△,双侧外直肌悬吊加单侧内直肌截除每mm平均矫正斜度3.94△±0.47△。34例中眼位矫正31例占91.2%,与传统后徙术37例眼位矫正29例(占78.4%)进行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经初步实践我们认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无巩膜穿孔危险、适应症广、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以替代传统后徙术。  相似文献   

10.
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0引言我科1998/2001在矫正水平斜视同时行肌止端移位治疗,无眼外肌麻痹的共同性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同期收治的共同性水平斜视113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同时伴有垂直斜视,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22岁,内斜12例,斜视度15°40°,外斜4例,20°~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垂直斜视手术治疗方法,评价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5例垂直斜视手术患者。根据原在位垂直斜度、下斜肌亢进程度及其合并症不同分别采取下斜肌截断术、下斜肌截除术、下斜肌截除+转位术、下斜肌截除+转位+同侧眼上直肌后徙/或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伴有水平斜视者按水平斜视矫正原则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对无下斜肌亢进者行上直肌和/下直肌后徙术共6种手术方式,并进行平均3年以上的随访。结果 75例患者,通过6种手术方式进行一期手术,治愈57例(76%);好转12例(16%);无效6例(8%),其中欠矫4例(5.3%),过矫2例(2.7%),总有效率为92%。结论垂直斜视临床表现复杂,没有固定的手术模式,需根据术前详细的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6种手术方法对治疗垂直斜视是可行的,绝大部分垂直斜视可通过一期手术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2.
林珊  许泽骏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1000-1001
目的:观察水平肌肉移位术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总结7例9眼间歇性外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病例,手术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并存的小度数垂直斜视;术后随访3~18(平均6)mo,观察其疗效。 结果: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垂直眼位也得到满意矫正,5例7眼患者垂直眼位消失,1例1眼患者术后由R/L8变成R/L2,1例1眼患者术后由原来R/L6变成L/R2。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A-V现象,无复视,无代偿头位。 结论:在解决水平斜的同时进行水平肌肉垂直移位可兼顾到小度数垂直斜的矫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术后垂直眼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68只眼)术前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斜视22例(32只眼),外斜视26例(36只眼),患者均行缩短及水平后徒手术,未行垂直肌及水平肌垂直移位手术。术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垂直眼位的变化。结果内斜视患者术前平均垂直斜视角为(7.10±2.12)°,术后平均垂直斜视角为(3.45±1.24)°,垂直斜视角减少量为(3.82±1.04)°,手术前后垂直斜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外斜视患者术前平均垂直斜视角为(7.05±2.09)°,术后平均垂直斜视角为(2.52±1.22)°,垂直斜视角减少量为(4.52±1.12)°,手术前后垂直斜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内外斜视患者术后垂直斜角减少量与术前垂直斜角大小均呈正相关( P <0.05)。内、外斜视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凹与视盘几何中心相对角度( FDA)手术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水平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行水平肌手术治疗后能改善垂直眼位,且改善效果与患者术前垂直斜视角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后施行再次斜视手术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处理的特殊性.方法 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后施行再次斜视手术的5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手术前后进行眼位检查、眼球运动,Titmus立体视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手术方法:手术前做全麻下或局麻下行牵拉试验.手术方式选择原则:依据视近和视远斜视角的不同,眼球运动受限制的受累肌肉和牵拉试验结果选择术式.术后追踪观察1~8年,平均2年.结果 (1)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13例中,除即刻过矫3例在手术后48h内施行内直肌探查术外,其余施行原后徙内直肌完全复位或部分复位术,联合外直肌截除.治愈率76.9%.外斜视术后继发内斜视11例,施行原后徙外直肌完全复位或部分复位术,联合内直肌截除.治愈率81.8%.伴有V型斜视和垂直性斜视者联合水平直肌移位或斜肌减弱术.(2)内斜视欠矫15例中,8例施行内直肌边缘切开联合外直肌截除术;选择单纯在同一眼上外直肌截除术2例;伴有斜肌异常患者,则选择对侧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截除并下斜肌后徙5例.术后正位率86.7%.外斜视欠矫16例中:6例施行原外直肌后徙眼边缘切开联合内直肌截除术;2例Ⅴ型外斜视联合双下斜肌后徙,4例外直肌周围瘢痕松解术,4例联合调整缝线.术后正位率87.5%.结论 (1)水平斜视过矫伴有受累肌运动障碍,结合看近与看远斜视角的差别,选择内直肌或外直肌复位术.(2)调整术后缝线可将再次斜视手术的非预期结果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5.
H S Metz 《Ophthalmology》1988,95(8):1094-1097
A series of 83 patients had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horizontal rectus muscle insertions monocularly along with recession-resection surgery to correct comitant, vertical strabismus coexisting with a horizontal deviation. Using a surgical plan of approximately 1 mm of displacement of both the medial and lateral rectus insertions to correct each prism diopter (PD) of vertical deviation, 67% of patients had no residual vertical strabismus, and 80% had 2 PD or less of vertical strabismus. Mean follow-up time was 18 months (minimum, 6 weeks). Little change was noted in the vertical deviation after the 1-month postoperative examination. Transposition appeared to have no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surgery for the horizontal strabismu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下斜肌截除及前转位术治疗大度数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 以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3例大度数垂直斜视(≥15△)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下斜肌截除(3~8mm)及前转位术,即转位于下直肌颞侧缘前1 mm处.对于垂直斜度在15△~25△之间者,下斜肌截除3~5mm;垂直斜度在25△以上者,下斜肌截除6mm及前转位后,术中照影观察,将残留的垂直斜度按1∶1.5的原则分配在该眼的上直肌与另一眼的下直肌(上、下直肌后徙1mm可解决1.5°的垂直偏斜);对于垂直斜度在60△以上的先天性下直肌缺如合并小角膜患者,下斜肌截除6~8mm及前转位术.伴有水平斜视时,按水平斜视矫正原则进行一并矫正.结果 经3~36mo随访,平均18mo.53例大度数垂直斜视患者Ⅰ期治愈40例(75.5%),好转9例(17.0%),未愈4例(7.5%).总有效率92.5%.结论 在大度数垂直斜视患者中,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首选下斜肌截除及前转位术,不足以矫正垂直偏斜时,联合该眼的上直肌与另一眼的下直肌后徙术,合并水平斜视时,均可Ⅰ期矫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对110例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采取垂直直肌及部分配偶肌的减弱或加强,并对41例伴有水平斜视的患者进行眼位矫正。结果 110例术后斜视眼位均得到矫正,其中52例伴代偿头位和28例伴复视者的症状均已消除或减轻。结论全面细致的术前检查,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正确实施手术矫正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垂直性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垂直性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这类患者的病因、诊断特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的选择。方法 :根据术前诊断分别采取斜肌断腱、斜肌断腱联合水平肌肉手术、下直肌缩短联合水平肌肉手术、水平肌肉移位联合水平肌肉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手术成功获得了正位。大部分患者恢复了立体视。结论 :对于垂直性斜视患者要诊断准确 ,正确选择手术术式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