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皋群  史兆章 《山东医药》2000,40(23):48-49
流脑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暴发型病死率很高,普通型延误治疗也有一定的病残率,因此及时作出诊断至关重要。1 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染源是脑膜炎双球菌带菌者和流脑患者,借呼吸道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成人80%通过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出生6个月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而出生后6~24个月间体内抗体水平降到最低,所以该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年由于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其发病规律已向高年龄组转移。流行季节一般在冬、春季,11月份发病率开始上升,至次年3~4月份达高峰,5月份开始下降,其他月份偶有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仅供诊断时参考。2 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流行一直以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为优势菌群,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A群脑膜炎多糖菌苗的广泛接种后,乌鲁木齐市流脑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下降到0.5/10万以下,流脑的发病率和流行的周期性得到明显的控制。但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聚集地区曾出现流脑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分析四川省高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流脑暴发和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高县流脑发病数和死亡数报告资料进行统计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76-2013年共报告流脑2 066例,死亡病例57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1.60/10万、0.32/10万和2.76%,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6.60,P〈0.01);全县19个乡镇均有流脑发病,发病居前3位的乡镇是文江、庆符和罗场,构成比分别为46.22%、16.99%和5.61%;2-4月是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5.99%;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0~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分别为21.70/10万、58.75/10万和34.24/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1.25:1,农民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8.13%,其次为学龄前儿童占病例总数的19.80%。结论 高县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流行的隐患。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5岁以下年龄段是高危人群,提高儿童流脑疫苗的有效接种率是控制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彬 《内科》2009,4(5):760-76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而为人们所关注。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部分地区还有暴发疫情出现,流行菌群也可能正在发生变迁。因此了解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及流行菌群的变迁,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流行概况:化脓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3/10万,发展中国家为10~25/10万,流行期间可超过50/10万。30年代至今我国发生5次全国大流行,每次历时3~4年,流行周期为8~10年。国内不同地区报导发病率各异,最高达294.52/10万。世界范围中最高发病地带为非洲,发病率平均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书英 《山东医药》2000,40(23):50-51
1 普通型流脑的治疗1.1 一般及对症治疗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颅内高压者可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次1~2g/kg,静推或快速静滴,每4~6小时重复使用。严重毒血症及颅内高压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2 病原菌治疗 30年代,磺胺药物的发现及其成功用于治疗流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替代了血清治疗。50年代,随着耐磺胺类药物菌株的出现,青霉素成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后来,西班牙、英国、美国又报道了耐青霉素菌株的产生,而改用头孢菌素,虽然其效果明显,并在脑脊液中浓度高,但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本病在国内发生及…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随着流脑菌苗预防接种的普及,流脑发病已经越来越少,但2002-12/2003-07连续收治38例患者,属一次小范围流行,分析本次流行特点,总结临床经验非常必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38例资料,总结流行特点,治疗方法,比较普通型与暴发型患者细菌学检查阳性率。结果①38例死亡5例,死亡率13·16%;②细菌学检查阳性率普通型56·04%(51/91),暴发型86·15%(56/65);③发病年龄<14岁16例,>14岁22例。结论①暴发型流脑细菌学检查阳性率高于普通型。②流脑发病的年龄也可出现成人多于儿童。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杜以真 《山东医药》2000,40(23):48-48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由呼吸道侵入人体,自鼻咽部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在化脓性脑膜炎中发病居首位。脑膜炎双球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和病情轻重,主要与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有无特异性杀菌抗体等)有关。当人体免疫力强时,可迅速将病原菌消灭;如人体免疫力不足以杀灭病原菌,则病原菌在鼻咽部繁殖成为带菌状态,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而获得免疫力。一般估计1000~5000人次感染可产生一次临床感染。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A、B、C群的致病…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也称脑膜炎球菌病,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该疾病的发病率高,传染快,病死率亦高,其防浪一直受到世界各地重视。流脑的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双排列,直径为0.6~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其细胞壁复合物由荚膜多糖、蛋白质、酯多糖、类脂质等4种成份组成。根据荚膜多糖免疫特异性的不同,可以用凝集吸收试验等方法进行血清分群。以往分为A、B、C、D、X、Y、Z、W135、29E等9个群,近年来又发现H、I、K、L等4个群,共计有13个血清群。同一群内又可以根据蛋白质、酷多糖、细菌素、杀菌力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1病例简介患者,女,17岁,"发热伴意识障碍4h"入院,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喷射状,高热,呼吸急促,无抽搐。查体:体温40℃,血压50/30mmHg,颈软,全身散在的瘀点、瘀斑,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巴彬氏征、奥本汉姆征、布氏征、克氏征阴性;白细胞计数21.8×106/L,N 0.80;脑脊液: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奈瑟脑膜炎球菌感染是在世界范围里可引起地方性或流行性的脑膜炎球菌病 (Meningococcosis) ,这种疾病的感染谱 (InfectionSpectrum)表现可从结膜炎到致命的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1,2 ] ,而最常见的脑脊髓膜炎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2 ] ,可占地方性细菌性脑膜炎的 10 %~ 4 0 % [3]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研究奈瑟脑膜炎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成对排列、相邻面略平或凹陷 ,表面具有蛋白“刺突” ,可借此使细菌易附着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上。球菌被一层多糖荚膜包裹 ,这种多糖具有抗原…  相似文献   

15.
张玉臣 《山东医药》2000,40(23):49-50
虽然流脑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但在不同病期也容易误诊,在流行季节会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流脑,在非流行季节又会将流脑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近年来成人较多见,病死率在15%~30%。患者多有肺、骨、淋巴结结核病史。起病缓慢。常有低热、头痛、疲乏无力、纳差,随着病情加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加剧、喷射性呕吐、眼睑下垂、斜视、复视,并逐渐出现嗜睡、谵妄、昏迷、惊厥、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偏瘫、面瘫等,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脑脊液微浑,呈毛…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8岁.四川来京务工40d,因发热、头痛、呕吐5 d,视物不清3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1℃,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5/105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7.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七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国内多由A群菌引起,C群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评价我市流脑防制对策与措施的效果,现将我市1966~1998年流脑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流脑疫情资料来源于本市1966~1998年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本市统计局。本文将发病情况分三个时期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3岁。主因发热头痛 3天 ,昏迷 1天入院。查体 :体温 38 3℃ ,呼之不应 ,对强刺激有反应。周身未见出血点、瘀点、瘀斑。左眼向右凝视 ,双瞳孔约 1mm ,对光反应弱 ,颈项强直 (+++) ,右侧Babinski征 (+) ,双侧Kering征 (+)。血常规WBC 16 8× 10 9/L、Lym 6 %、Mon 10 2 %、GRA83 8%、Plt 175× 10 9/L。脑脊液 :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 ,细胞数 16 0 0× 10 6 /L ,Pandy(++) ,蛋白质 0 8g/L、糖 (- )、氯化物 12 6mmol/L ,镜检呈中性粒细胞反应 ,革兰氏染色细胞浆内找到 3对G- 双球菌。诊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爆发性脑膜…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趋势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侵入鼻咽部或直接入颅内,在抵抗力下降时侵入血液循环,再进入到脑膜及脑脊髓膜而引起的炎症.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犯15岁以下的儿童.自2003年11月-2004年5月间,北京地区流脑的发病率较往年有增高趋势,且有了新的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临床诊断为流脑的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