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1年~2015年九龙坡区出生缺陷发生及消长情况。方法按照《重庆市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医院监测方案》,对在九龙坡区助产医疗机构内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 d的围生儿,每季度汇总上报《围生儿数季报表》、《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结果 2011年~2015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52.54/万,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多指(趾)、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小耳、并指;城市大于乡村,男性大于女性;产妇年龄"20~"岁和"35~"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缺陷发生率都高。结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应进一步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减少高龄孕妇孕育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刘明会  薛莹  李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5,(8):1157-1158,1181
目的 探讨重庆市涪陵区出生缺陷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订适合当地出生缺陷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地区涪陵中心医院、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涪陵区人民医院3家监测机构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分娩的311例出生缺陷儿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缺陷顺位及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缺陷儿性别,产妇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等)。结果 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1.846%(120/6 501)]明显低于2011年[2.046%(88/4 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缺陷发生率[2.009%(165/8 214)]高于女性[1.829%(143/7 820)]。居住在城镇的产妇分娩缺陷儿发生率偏高于居住在乡村的产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20岁组和大于35岁组产妇分娩缺陷儿发生率均高于20~35岁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产妇分娩缺陷儿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为高中/大学及大学以上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生缺陷儿的产前诊断以超声诊断及染色体检查为主,产前诊断率仅为21.54%(67/311)。结论 重视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提高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妇年龄与围产期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9-2012年广东省21个地市共58家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数据的孕妇年龄和胎儿出生缺陷进行分析,计算出生缺陷率及其RR值,以确定孕妇年龄与出生缺陷的关联.结果 2009-2012年共有789,319例围产期胎儿,出生缺陷有29,1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9/万.孕妇年龄为<20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和>35岁的出生缺陷率分别为365.43/万、358.02/万、355.30/万、379.41/万和439.74/万,其中25~29岁的出生缺陷率最低(RR:0.97;95%CI:0.90-1.05),>35岁最高(RR:1.20;95%CI:1.10-1.30).结论 孕妇年龄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关系密切,应加强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的孕前、孕早期保健宣传,并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种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我市2011年~2015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2015年庄河市监测医院出生的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所有时进行监测。结果 5年间共监测围生儿28515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75.64/万。出生缺陷种类前5位的是: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直肠肛门闭锁及狭窄、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农村和城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58.06%、91.25%;男性和女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4.92%和60.01%;35岁以上孕妇通常属于幼儿出现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强化"优生优育"的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力度,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小剂量的叶酸,提高产前诊断技术,进一步落实出生缺陷监测措施,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曾萼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43-2745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1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1-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和相关因素.结果 10年共监测围生儿540 449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0 897例,发生率为201.63/万.出生缺陷主要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71、4.04,均P<0.05).35~岁产妇组中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且高于<20岁组、20~岁组、25~岁组、30~岁组,其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17、41.33、58.77、29.10,均P<0.05).2001-200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缺陷分布情况,探讨引起胎儿畸形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于我院住院分娩发现的207例围产出生缺陷儿进行分析探讨,同时从正常围产儿中随机抽取343例进行对照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城镇高于农村,母亲年龄≥35岁组高于〈35岁组,男性高于女性。先天性心脏病位于出生缺陷的首位。结论胎儿畸形的发生与孕妇的居住地、年龄及胎儿性别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提出干预措施,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的6182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5年间监测围产儿,出生缺陷8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75‰;出生缺陷位于前5位的是肢体畸形、唇颚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外耳畸形;产前B超诊断率为51.76%;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乡村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做好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罗晓红  陈玉梅 《江西医药》2008,43(7):694-695
目的了解吉安市2005~2007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发生类型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对全市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3年共监测围产儿169189例,出生缺陷51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30.44/万,涉及病种28个,唇裂合并腭裂属分类首位,颌面五官缺陷属系统首位,母亲年龄35岁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婚前、孕前与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遗传优生优育咨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探讨降低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收集2011年度长春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上报的围产儿及出生缺陷儿资料,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长春市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2.86/万,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农村,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外耳其它畸形。结论长春市应加强农村出生缺陷监测,提高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的分析,掌握和了解清远市出生缺陷的流行情况、畸形的种类及分布、危险因素,为制订减少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和清远市制订的《清远市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在全市8个县市、区各选择3间共24间医院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并对其2010年~2012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012年共监测围生儿113011例,出生缺陷儿112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9.72/万。出生缺陷种类有26种。男婴和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00.88/万和91.73/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和农村出生缺陷率分别是134.35/万和87.38/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出生缺陷单发占85.0%,多发占15.0%。出生缺陷顺位前五位为:多指(趾)、胎儿水肿综合征、唇腭裂、先天心、马蹄内翻足。缺陷诊断中临床占57.8%,B超诊断占40.3%,染色体诊断占1.4%。畸形确诊时间为产前的占40.9%,产前确诊孕周≤28周的占53.1%。分娩出生缺陷儿产妇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78.5%、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2400元占75.2%。产妇年龄≥35岁和双胎是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及加强高危妊娠人群保健管理及重视产前诊断,选择性终止妊娠是防止出生严重缺陷儿的重要措施。我市出生缺陷诊断仍以临床为主,B超诊断及染色体、生化等诊断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国家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要求对2005~2011年长春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5 ~2011年长春地区共监测围产儿360555例,其中出生缺陷341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4.659/万.围产儿死亡3537例,死亡率98.098/万.结论 加强孕前保健宣传和产前筛查,积极开展三级预防,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余市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及产前诊断现状,提出干预措施和提高产前诊断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统计新余市2001~2011年出生缺陷情况,分析出生缺陷率、出生缺陷发生顺住与构成比及产前诊断情况.结果 72514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儿48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 66.33/万;随孕母年龄增加,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χ2=45.63,P<0.05),35岁以上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孕母文化程度越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机会越大(RR=4.59);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高于非出生缺陷围产儿(RR=16.21);产前诊断的出生缺陷儿有151例(31.39%).结论 新余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产前诊断率偏低,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近5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省近5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省21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统一培训要求,填写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提供的《围产儿数季报表》、《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就相关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共监测围产儿139412例,检出缺陷儿1805例,发生牢为129.47/万;我省高发畸形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它畸形、先天性脑积水;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孩(141.41/万)高于女孩(109.80/万).农村(167.72/万)高于城镇(114.78/万),产妇年龄中〈20岁组发生率最高,25-30岁组最低.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必须做好高危高发畸形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高风险孕妇的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以及适当的干预.加强出尘缺陷患儿的早期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制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2003年至2011年我院所有出生的围产儿的监测对象结果监测到出生缺陷儿29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81‰。城镇出生缺陷例数123例,发生率14.65‰,农村出生缺陷例数175例、为发生率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20.15‰)明显高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13.03‰),结论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对漯河市49所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38757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儿25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6.48‰;出生缺陷前5位是神经管缺陷、总唇裂、先心、脑积水、多指(趾);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母龄〈20岁及母龄〉/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季节和性别无相关性;产前和产后确诊率分别为13.94%和86.06%。结论应采取加强优生知识宣传,规范开展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优生,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行政和医疗保健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573例围生期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各类出生缺陷顺位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婚(孕)前、围生期干预措施,提高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及围生儿季报表,专人逐项填写,逐级上报。结果 573例围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99.13/万)高于2009年(97.32/万)。城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29.47/万)超过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64.47/万);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男性(113.39/万)高于女性(80.87/万)。孕母年龄30岁以上(109.74/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广泛开展新生儿筛查,使某些遗传性疾病能早期诊断并治疗,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海淀区地区性出生缺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年2002年海淀区户口产妇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围产儿进行监测,出生缺陷填写“出生缺陷登记卡”,用SPSS10.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结果海淀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14‰,孕妇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年龄≥35岁、胎儿男性为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构成比为43.7%。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三位为先大性心脏病、肢体缺陷、唇腭裂。结论海淀区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念,稍高于北京市同期水平。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必须抓好孕前检查、产前诊断和孕前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葫芦岛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各机构填报的《辽宁省出生缺陷卡》,对全市医院的围生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的动态监测。结果 2015年葫芦岛市出生缺陷儿12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5.99/万。城市发生率为90.24/万,农村发生率为83.79/万,男性发生率为101.41/万,女性发生率为68.51/万。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16.08/万)、外耳畸形(12.58/万)、多指(趾)(11.19/万)、总唇裂(6.29/万)、先天性脑积水(3.50/万)。2015年孕28周前各类出生缺陷的构成为先天性心脏病(21%)、神经管畸形(17%)、总唇裂(12%)、先天性脑积水(10%)等。结论通过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技术分析,完全可以得知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并可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新年 《淮海医药》2013,(6):528-529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状况及系统分布,为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2012年我院产科分娩的7 771例围产儿资料,对其中161例出生缺陷儿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07.18/万,出生缺陷的年度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x2=1.62,P>0.05),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较低(23.6%).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宣传、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尹晓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49-2450
目的 分析围生儿出生缺陷类型及变化情况,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10年马鞍山市各医疗保健机构“围生儿数据季报表”及“医院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0年共监测围生儿数51 959例,发现并确诊出生缺陷儿436例,其中妊娠<28周出生缺陷儿为69例,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0.63/万,出生缺陷的前几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唇裂,先天性脑积水,肢体短缩.结论 加强婚前检查、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管理,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