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急性脑出血中的变化规律和临床价值。方法于发病24 h内检测1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3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高血压病史、出血量、出血部位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均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均降低(均P0.01)。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各指标均变化显著(均P0.01),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中仅全血黏度(200 s~(-1)和50 s~(-1))、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沉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比较,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除血沉外,其余指标均变化显著(均P0.05)。随着血肿量增加,脑出血患者全血黏度(200 s~(-1)和50 s~(-1))和血浆黏度均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不同出血部位脑出血患者200 s~(-1)和1 s~(-1)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提示脑出血急性期血液呈现浓、黏、聚、凝状态且合并高血压者变化显著。随着血肿量增加,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不同出血部位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行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治疗,对照组行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比2组治疗2周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高、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沉方程K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较单一药物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围术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老年脑肿瘤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7d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包括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沉方程K值、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结果开颅术前1d、术后1、3、7d在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及血沉方程K值、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及高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术后1d达到峰值;术后3d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特点为先升后降,常于术后1d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4.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20ml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300m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两药分别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500ml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qd,连续15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5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度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等方面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高切全血黏度、血浆粘度在治疗前后2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红细胞变形性指数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均能改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状态,但银杏达莫注射液优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采用中勤世帝R80-A锥板式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9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缺血性脑组卒中患者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改善血液的粘稠度,预防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在预防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98例高龄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各49例,对照组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手术前后2组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毛细管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等血清学指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学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临床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新型60 g/L羟乙基淀粉是目前容量治疗的血浆代用品,用其扩容对组织氧合更有利,更能改善微循环并减少内皮细胞肿胀。 目的:观察先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新型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于2007-03/12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 对象: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平衡液组10例和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10例。 方法:建立通畅静脉通路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平衡液组以15 mL/(kg•h)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 000 mL;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先以同样速度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继之等速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术中维持输液用乳酸钠林格液。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前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 结果:①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平衡液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 < 0.05);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全血高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P < 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②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前后两组血浆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无明显变化(P > 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③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两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降低显著(P < 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 结论:先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60 g/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能够优化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禁饮后开始静脉匀速补液对烟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拟行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于入院第二天取空腹血液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为对照组,并在拟行手术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饮、禁食后予以静脉匀速补液至入手术室前并再次采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之间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对照组的血液粘度指标中的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变形指标中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实验组,而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标中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实验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术前禁饮后开始静脉匀速补液能够降低烟雾病患者血液粘度并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凝、血流变指标的变化, 为预防脑梗死及早期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检测54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54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血凝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缩短,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完全型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血流变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6—2016-04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n=31)应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n=31)在常规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的64.5%(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14.9±3.6)d,低于对照组的(22.6±4.4)d(P0.01)。结论高压氧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消除其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理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138例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进行分析, 探讨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对138例偏头痛患者和120例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偏头痛患者呈高黏滞血症(P<0.01),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红细胞变形和电泳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液黏度升高可能是偏头痛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治疗偏头痛的同时,应注意改善血液黏稠度,从而阻断恶性循环以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04—2015-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标本,与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标本(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正常组与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检测结果比较,脑梗死组较对照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黏高切、全血比黏低切、血比黏度、血沉、红细胞电泳时、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正常组与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检测结果比较,脑梗死组较对照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黏高切、全血比黏低切、血比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有血液流变学改变占98.84%,其中以高压积型、高聚集型、全高型为主,正常型仅占1.16%。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改变分型以高压积型、高聚集型、全高型为主,临床特点为高稠、高黏、高凝,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全血比黏高切、全血比黏低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禁饮后开始静脉匀速补液对烟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7例拟行间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于入院第二天取空腹血液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为对照组,并在拟行手术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饮、禁食后予以静脉匀速补液至入手术室前并再次采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之间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对照组的血液粘度指标中的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变形指标中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实验组,而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标中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实验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禁饮后开始静脉匀速补液能够降低烟雾病患者血液粘度并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5例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25例,选择同期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记录观察组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存在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监测其动态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3例为脑出血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人4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静脉采血,行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参数检查。结果出血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6.35±1.36)mPa·s、(13.85±1.18)mPa·s、(1.79±0.44)mPa·s、(3.42±1.07)g/L、(46.63±3.28)%、0.85±0.04,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PLT、PDW分别为(131.26±33.01)×109/L、(15.59±1.68)fL,均较对照组低,MPV为(9.30±0.61)f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与高血压脑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EPO和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急性脑梗死的患者90例(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EPO和血液流变学是否存在差异;两组分别进行EPO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在EPO和血液流变学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对照组EPO与血液流变学无相关性(P 0. 05);脑梗死组EPO与血浆黏度(r=0. 373)、红细胞沉降率(r=0. 459)及血沉方程K值(r=0. 282)呈正相关(P 0. 05);脑梗死组EPO与血红蛋白(r=-0. 589)、红细胞(r=-0. 410)、红细胞比容(r=-0. 547)、全血黏度切变率1. 00 L/s(r=-0. 400)、全血黏度切变率5. 00 L/s(r=-0. 361)、全血黏度切变率30. 00 L/s(r=-0. 408)、全血黏度切变率200. 00 L/s(r=-0. 300)、红细胞压积(r=-0. 520)呈负相关(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存在异常;急性脑梗死患者EPO会增高,增高的EPO可增加血液黏度,但不是通过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来调节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脂、溶栓、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在颅脑外伤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3—2015年收住我院的颅脑外伤患者57例,依据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将其分为研究组(n=18)与对照组(n=39),观察手术前后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治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术前(P0.05),但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术前(P0.05)。结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对颅脑损伤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东菱迪芙对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联合东菱迪芙治疗,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14d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纤维蛋白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东菱迪芙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方法对47例DAI患者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和常温治疗组2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DAI患者伤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含量、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升高;常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仍持续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则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亚低温治疗组则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D-二聚体含量也明显降低。未见亚低温对预后的显著影响。结论DAI患者伤后即表现为高凝血状态,血液粘滞性升高,随后表现为纤溶亢进。亚低温治疗对伤后的凝血与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性具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但对患者预后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