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障碍青少年病前家庭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抑郁障碍青少年发病前的家庭功能特征。方法运用Darlington家庭评估法(DFAS)调查抑郁障碍青少年(61例)发病前的家庭功能,并与正常青少年(57名)家庭对照比较。结果抑郁障碍青少年发病前,59%的家庭中其成员间亲密度有问题、64%的家庭存在家庭权力问题、69%的家庭的情感氛围有问题,与对照组家庭(分别为11%、25%、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郁障碍青少年发病前其家庭功能已经长期异常,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抑郁障碍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儿 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力、学习记忆以及信息加工速度等认知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 损害,并会影响患者的成长、治疗效果及教育和社会功能。本文从神经心理测验的角度综述了儿童青 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不同维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为早期识别、干预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共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于2014 年12 月对河南省新乡市170 名初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焦虑自 评量表(SA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测评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有效问卷167 份, 有抑郁情绪27名,女性9名,男性18名;(2)抑郁情绪组的家庭环境亲密度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51, P < 0.05),矛盾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33,P < 0.05);(3)抑郁情绪非共病焦虑情绪组和抑郁情 绪共病焦虑情绪组的家庭环境因子,矛盾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青少年 家庭环境亲密度和矛盾性是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共病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重庆市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儿童青少年学生425名,年龄范围为7~16岁,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评估.结果 ①34.6%(147/425)的青少年存在焦虑情绪,9.9%(42/425)的青少年存在抑郁情绪;5...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冲突及破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的婚姻冲突及婚姻破裂有明显关联;婚姻严重冲突的父母在无法改善婚姻质量的情况下,离异或者分居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冲突及婚姻破裂的关系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遗传及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重庆市107对11~18岁双生子的抑郁情绪进行评定,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aire,PSDQ)、家庭压力问卷(family stresses questionnaire,FSQ)、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 2nd edition Chinese version,FACES II-CV)、应激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LE)等量表调查环境因素,采集双生子静脉血标本提取DNA以进行卵型鉴定。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A)、共享环境因素(C)、特殊环境因素(E)对双生子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双生子的抑郁情绪与父亲受教育程度(r=-0.15,P=0.03)、母亲受教育程度(r=-0.17,P=0.01)、权威型养育方式(r=-0.18,P0.01)、家庭适应性(r=-0.27,P0.01)及亲密度(r=-0.20,P0.01)呈负相关,与家庭压力呈正相关(r=0.12,P=0.04),与应激生活事件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构方程示,在抑郁情绪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37(95%CI:0.14~0.57),个体特殊环境因素占0.63(95%CI:0.43~0.86)。结论抑郁情绪与父母权威型养育方式、家庭适应性负性相关,与家庭压力正性相关;青少年抑郁情绪受加性遗传和特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受特殊环境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学特点。方法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9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未经治疗,且均为首次就诊。正常对照组按性别、年龄等一般特征与病例组进行1∶1匹配。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病例组EPQ的神经质(N)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独立性、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情感表达、成功性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可能与其成长环境、父母因素、人格、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同伴关系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前,游戏成瘾和抑郁症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共同患病率不断上升,但关于两种心理问题的关联及两者共病的危险因素却并不清晰。因此,本文对近年来青少年游戏成瘾共病抑郁症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患有游戏成瘾的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还会影响情绪调节与社会功能。青少年游戏成瘾共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我逃避、父母教养方式和朋辈关系,三者分别与孤独感、自我控制和同伴依恋有关。家庭干预是目前最可行有效的应对策略,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结合互动型和限制型的干预方式。针对游戏成瘾及抑郁症状青少年的家长课堂建设需侧重于构建亲子关系、积极关注孩子情绪及校园生活等方面,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明确网络课堂背景下青少年游戏成瘾和抑郁发作的关系,并通过长期随访探索家庭干预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独立作用,以及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状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选取四川省某所中学的30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特质抑郁量表、流调用抑郁量表在线调查青少年的压力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抑郁特质、抑郁状态。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并分析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影响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特质与青少年抑郁特质呈负相关(β=-0.17,95%CI:-0.27~-0.08,P<0.05),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特质(β=-0.16,95%CI:-0.21~-0.10,P<0.05)和抑郁状态呈负相关(β=-0.13,95%CI:-0.19~-0.07,P<0.05)。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特质的影响中表现出调节作用(P<0.05),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状...  相似文献   

10.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的婚姻冲突及婚姻破裂有明显关联 ;婚姻严重冲突的父母在无法改善婚姻质量的情况下 ,离异或者分居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冲突及婚姻破裂的关系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抑郁症患者的青少年子女罹患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研究组为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中心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经CCMD-3诊断为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青少年子女为研究组,共6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为11~18岁,如有多个子女者选择年龄较小的进行研究(有5例),平均年龄(14.7±2.62)岁。对照组系随机抽取某中学正常父母的相同年龄的子女,并排除父母有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病史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14.9±2.48)岁。两组上述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父母婚姻适应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母亲抑郁症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1年11—12月选取河南省某高中的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洛克-华莱士婚姻适应量表(LW)、儿童抑郁量表(CDI)调查青少年的父母婚姻适应水平、抑郁症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青少年母亲的抑郁症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状、父母婚姻适应与母亲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中Process 3.3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本研究获得1 039份有效的匹配问卷。1 039名青少年父母的LW得分为[84(71,95)]分,CDI得分为[13(8,18)]分,1 039名青少年母亲的CES-D得分为[3(0,12)]分。21.56%(224/1 039)的青少年CDI得分≥19分,20.31%(211/1 039)的母亲CES-D得分≥16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父母婚姻适应与青少年抑郁症状、母亲抑郁症状呈负相关(r=-0.10、-0.48;P<0.01),母亲抑郁症状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呈正相关(r=0.12,P<0.01)。母亲抑郁症状在青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市青少年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研究2019年6月至12月苏州市某城区的18所中学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调查其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11458名青少年抑郁情绪平均得分5.34分,具有抑郁情绪者2078名,抑郁情绪检出率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差(OR=2.551,P<0.001)、学校欺凌(OR=1.792,P<0.001)、焦虑情绪(OR=1.500,P<0.001)、高中年级(OR=1.174,P=0.036)、女性(OR=1.310,P<0.001)、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情绪较为普遍,父母关系差、学校欺凌、焦虑情绪、高中年级、女性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应定期对这一人群进行心理状况筛查,提供干预策略,预防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14.
抑郁障碍是常见的致失能性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排第四位[1]。随着成人抑郁障碍研究取得的显著进展,青少年抑郁障碍也逐渐受到重视。曾有学者认为抑郁情绪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表现,视为"青春期骚动",但有诸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量表筛查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五城区6 ~ 16岁的4585名在校学生进行抑郁障碍调查.首先应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进行筛查,筛查阳性的进一步用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the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ssessment,DAWBA)进行定式检查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结果 SDQ筛查阳性的占50.2%(2302/4585).共检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55例,重性抑郁障碍29例,恶劣心境0例,未标明的抑郁障碍26例,总的抑郁障碍患病率1.2%(55/4585).起病年龄的中位数为13岁(P25:11岁,P75:15岁),高峰年龄在15岁,占21.8%(12/55).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抑郁症状依次是情绪低落(74.5%)、易激惹(72.7%)、精力减退(72.7%).34.5%(19/55)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曾经试图伤害自己或自杀.55例患者中39例过去曾有抑郁发作,占70.9%.抑郁障碍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和娱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74.5%(41/55)的患者学习受影响.患者的病情有轻有重,大多数(78.2%)为轻度或中度.结论 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应受到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青少年人群中的测量等值性以及评分分布特点,检验PHQ-9用于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青少年抑郁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于2018年9月-2019年5月,基于整群抽样法,纳入杭州市22所中小学的12 241名10~19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PHQ-9进行调查。通过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量等值性,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探讨PHQ-9评分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分布情况。结果 PHQ-9在性别上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等值性模型(χ2=2 492.527,df=79,P<0.01,RMSEA=0.071,SRMR=0.031,CFI=0.942,TLI=0.947,与强等值性模型的ΔCFI=0.004,ΔTLI=0.002)均可被接受,在年龄上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和强等值性模型(χ2=3 311.991,df=414,P<0.01,RMSEA=0.076,SRMR=0.055,CFI=0.928,TLI=0.937,与弱等值性模型的ΔCFI=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757例,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评估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测量体质量及生化指标。结果: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为10.4%。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总病程、住院次数及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NSSI行为、使用抗抑郁药物种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总病程、住院次数、空腹血糖、TG、TC、LDL-C及NSSI呈正相关;与年龄、首次住院年龄、HDL-C、使用几种抗抑郁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剂量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2.114,P=0.007)、TG (OR=2.086,P=0.001)及NSSI行为(OR=2.103,P=0.010)是抑郁障碍患儿伴肥胖的危险因素,而较高剂量的抗抑郁药(OR=0.970,P=0.015)是肥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率较高,且与空腹血糖、TG、N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鉴别诊断青少年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50例青少年单相抑郁患者为单相抑郁组,50例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为双相抑郁组。同期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采集每组受试者血清IGF-1、FGF-9水平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严重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组患者血清IGF-1、FGF-9水平与炎症因子、HAMD-24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FGF-9水平诊断青少年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双相抑郁组血清IGF-1、FGF-9、IL-6水平高于单相抑郁组和对照组,单相抑郁组血清FGF-9水平高于对照组,双相抑郁组和单相抑郁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氟伏沙明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治疗,但目前关于氟伏沙明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较有限,而脂代谢紊乱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预后。目的 分析氟伏沙明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探讨氟伏沙明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氟伏沙明治疗)和对照组(舍曲林治疗)各30例,疗程4周。于基线期、治疗2周和4周后,检测两组空腹脂代谢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比较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的脂代谢指标水平及HAMD-17评分。结果 HAMD-17评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849.687,P<0.01),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3、1.760,P均>0.05)。TC水平的组间效应无计学意义(F=1.461,P=0.232),时间效应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3.129、5.029,P<0.05或0.01)。TG水平的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0.825、0.185,P均>0.05),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7.577,P=0.004)。HDL水平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1.079、0.160、1.877,P均>0.05)。LDL水平的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19,P=0.891),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6.721、9.075,P均<0.01)。结论 氟伏沙明与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短期应用氟伏沙明对患者脂代谢指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精神病专科医院符合《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中青少年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31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童年创伤问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1)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占总人数69.5%,NSSI行为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故意掐伤自己、故意割伤自己(如用刀片、玻璃等)、故意用拳头打击硬物;NSSI行为功能依次为:缓解压力或焦虑的心情、应对悲伤或失望的情绪、有伤害自己的欲望且无法停止;2)伴NSSI组和不伴NSSI组在性别、父母婚姻、抑郁得分、童年期创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与抑郁严重程度、童年期创伤呈显著正相关(r=0.513、r=0.356,P<0.01);4)抑郁严重程度在童年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障碍NSSI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童年期创伤会影响青少年抑郁障碍抑郁严重程度进而增加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