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缇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电缇针治疗,通过多导睡眠仪进行规范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经电缇针治疗后,失眠患者S1、S2期睡眠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S3、S4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缇针治疗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症状。  相似文献   

2.
多导睡眠监测评价电鍉针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鍉针治疗对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门诊预约患者,采用多导睡眠仪进行规范化监测,比较40例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 经电鍉针康复治疗后,失眠患者S1、S2期睡眠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S3、S4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并且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鍉针康复治疗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失眠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养对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规范检测,比较38例失眠患者综合康复疗养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经康复疗养后,失眠患者S1期、S2期睡眠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S3期、S4期和快动眼睡眠期(RE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养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失眠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鍉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电鍉针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将5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鍉针治疗,对照组常规服用舒乐安定片剂。结果:各组失眠症患者PSQI总分、睡眠进程、睡眠结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3项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鍉针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失眠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观察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多导睡眠脑电图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睡眠进程各项指标(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总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NREM期时间和REM期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REM期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NREM期时间及REM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NREM睡眠中S1期、S2期、S3期、S4期睡眠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NREM睡眠中S1期、S2期睡眠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NREM睡眠中S1期、S2期、S3期、S4期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7%,对照组为7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可优化失眠患者睡眠结构,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蒙医温针治疗赫依偏盛型失眠症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蒙医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Streitberger针进行安慰剂针刺。观察2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评分及睡眠脑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I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效率相应提高,且睡眠结构有所变化,即N1期睡眠比例减少,REM睡眠比例增多(均P<0.05)。组间比较,除N2期睡眠及N3+N4期睡眠时间无差异,其余睡眠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蒙医温针可改善赫依偏盛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调节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进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四神聪穴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8例。电针组采用电针四神聪穴,对照组口服甜梦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周。经多导睡眠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多导睡眠相关参数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有7项相关参数电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四神聪穴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心脾两虚型高血压伴失眠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臭氧治疗,研究组给予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能够显著提高5-HT水平,降低NE水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针刺四神聪对失眠患者睡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春华  刘继明 《中国针灸》2005,25(12):847-849
目的:评价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收集失眠患者65例,采用多导睡眠检测仪进行规范检测,比较失眠患者经针刺四神聪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各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针刺四神聪治疗3周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估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睡眠率由(61.95±22.90)%升高至(79.27±11.05)%(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易筋经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方法:将60例大学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治疗,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分析睡眠指标,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3组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易筋经组与另两组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针刺组和易筋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易筋经对大学生;失眠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轻至中度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IM量表及WHOQOL-BREF评定。结果两组患者FI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BREF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电针治疗,每次30min:对照组32例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每次0.4mg,睡前服。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是一种简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勇  张吉  唐玉秀 《中医杂志》2007,48(12):1095-109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以百会、四神聪、神庭、内关、申脉、照海为主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对照组单纯中药内服,64例患者均以国际通用SPIEGEL睡眠量表检测。结果治疗组近期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 对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作了观察 ,并分单纯用电针和电针加中药治疗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 电针对于以往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失眠症病例也有效 ,总有效率达 80 .65 % ,然而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 ,其总有效率达 90 .6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针刺组和电缇针组。结果头穴针刺组和电缇针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EP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P〈0.05),头穴电缇针组的效果优于头穴针刺组(P〈0.05)。结论电缇针法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SEP的作用优于头穴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电项针疗法与传统针刺法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以针刺项部腧穴为主并通以脉冲电流,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PSQI疗效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及缓解焦虑、抑郁程度,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