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高糖导致细胞损伤的途径,为寻找出更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分为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35 mmol•L-1)、黄芪保护组(葡萄糖终浓度35 mmol•L-1+黄芪终浓度500 mg•L-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简称甘露醇组,甘露醇终浓度35 mmol•L-1)和正常细胞组,在35 mmol•L-1的高糖条件下处理ECV304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并对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制作扫描电镜图片,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结果: 高糖组细胞内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黄芪保护组、甘露醇组(P<0.05);高糖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组、黄芪保护组、甘露醇组(P<0.05)。黄芪保护组和甘露醇组细胞内Ca2+浓度高于正常细胞组(P<0.05),线粒体的膜电位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组(P<0.05)。黄芪保护组细胞内的Ca2+浓度虽低于甘露醇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保护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地高于甘露醇组(P<0.05)。电镜下可见,黄芪保护组线粒体形态完好,线粒体内的嵴清晰可见,高糖组的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内的嵴消失。黄芪保护组可见到细胞的核分裂相,高糖组坏死细胞增多。甘露醇组细胞形态正常,线粒体的形态正常,线粒体内的嵴清晰可见。结论:黄芪对高糖导致的ECV304细胞损伤,尤其是线粒体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他罗利姆(FK506)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及拮抗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体外培养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H2O2各处理组(n=6)。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验各组分别用50、100、200和400 μmol•L-1 H2O2处理1、 6和24 h后,用罗丹明(Rhodamme-123)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t)变化,用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100 μmol•L-1 H2O2处理6 h建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损伤模型,给予高、低剂量FK506(0.60和0.15 μmol•L-1)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①100、200和400 μmol•L-1 H2O2处理组1 h 时线粒体膜电位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6和24 h时,200和400 μmol•L-1组Δψmt值均低于100 μmol•L-1 组(P<0.05),且400 μmol•L-1组低于200 μmol•L-1组(P<0.05);②200和400 μmol•L-1 H2O2处理组1 h 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4 h达高峰。③ 高、低剂量FK506干预组与单纯100 μmol•L-1H2O2处理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2O2可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细胞凋亡。CaN抑制剂对H2O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洋参叶二醇组皂苷(PQDS)对抗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室重构模型,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贝那普利组)及PQDS低、高剂量组。PQDS按50、100 mg•kg-1•d-1给大鼠连续灌胃6周,假手术组及重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d-1,阳性药物组灌胃贝那普利10 mg•kg-1•d-1。给药6周后测定心肌形态学参数,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一氧化氮(NO)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以及血浆和心肌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与重构模型组比较,PQDS 100 mg•kg-1组大鼠的心室重量及心脏系数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血浆AngⅡ及TXA2含量下降,PGI2含量及PGI2/TXA2比值增高(P<0.05或P<0.01),血浆和心肌ET含量降低(P<0.05或P<0.01),血浆NO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PQDS 50、100 mg•kg-1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QDS对大鼠心室重构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对心肌的损伤,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氧化应激联合高糖复合损伤心肌细胞,建立H9c2心肌细胞应激及高糖损伤模型,探讨应激高糖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表达、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红景天苷对应激高糖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正常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基);②高糖组(G组,高糖培养基);③H2O2组(H组,H2O2处理2小时后,更换为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④高糖+H2O2组(GH组,H2O2及高糖处理2小时后,更换为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⑤红景天苷+高糖+H2O2组(SGH组,H2O2+高糖+红景天苷处理2小时后,更换为红景天苷+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分组加药培养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Drp1、OPA1的表达水平;JC-1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与C组比较,G组H9c2细胞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及GH组H9c2细胞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②与GH组比较,SGH组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氧化应激联合高糖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抑制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增加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损伤心肌细胞。②红景天苷可抑制氧化应激联合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以及增加线粒体OPA1蛋白表达、抑制Drp1蛋白表达从而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平衡有关;红景天苷对应激高糖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64例,按血压水平分为A组BP1 (140/90mmHg≤BP<160/100 mmHg)72例;B组BP2(160/100 mmHg≤BP<180/110 mmHg)55例;C组BP3(BP≥180/110 mmHg)37例。每组按RHR分为RHR1组 (RHR<60次•min-1)、RHR2组(60次•min-1≤RHR<70次•min-1)、 RHR3组(70次•min-1≤RHR<80次•min-1)和RHR4组(RHR≥80次•min-1)。入选患者空腹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颈动脉IMT和颈动脉内径(CAD)。结果:RHR4组的GLU、TC、TG、BSP均高于RHR1~RHR3 各组(P<0.05或P<0.01);RHR4、RHR3组与RHR1、RHR2组比较TMT增厚、CAD增大(P<0.05或P<0.01)。结论:随着RHR的增加颈动脉IMT和CAD的数值有明显的增加,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大肠癌细胞株 CCL-187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CL-187 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1As2O3 组和 2.5 μmol•L-1As2O3 组,共同孵育1~6 d。MTT 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 法检测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TRAP-PCR-ELISA 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0 μmol•L-1 As2O3 组细胞分化明显,2.5 μmol•L-1As2O3 组出现细胞凋亡。同时2组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均下调,端粒酶活性降低,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或 P<0.05);2.5 μmol•L-1 As2O3 组与 1.0 μmol•L-1 As2O3 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呈负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803,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697,P<0.01),与端粒酶活性的下调呈负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836,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792,P<0.01);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与细胞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956,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988,P<0.01)。结论:As2O3 对 CCL-187 细胞有促进分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柯萨奇B4病毒感染对人胚胰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柯萨奇B4病毒感染对人胚胰岛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流行的柯萨奇B4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胚胰岛细胞,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并进行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试验。结果:病毒可直接攻击胰岛,突破胰岛胞膜,侵犯胰岛β细胞,可在β细胞内繁殖,使β细胞脱颗粒。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在感染后24 h增加,以后呈逐渐降低趋势。感染组在感染24 h时低糖及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64.50±9.20)mU•L-1,(87.85±8.50)mU•L-1,均高于对照组(P<0.05)。48 h~6 d高糖及低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柯萨奇B4病毒可在体外感染人胚胰岛细胞,并损害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对地钱细胞生长和酚类次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壳聚糖诱导子对地钱细胞生长和酚类次生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壳聚糖-地钱细胞诱导体系的细胞生物量、叶绿素、活性氧(H2O2和O-2)、细胞膜通透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以及酚类次生代谢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细胞生长下降(P<0.05),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胞外pH趋向碱性化(P<0.01),活性氧含量急剧增加和膜脂过氧化增强(P<0.01),次生代谢PAL活性和多酚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壳聚糖通过降低地钱细胞还原能力而增强其氧化能力,从而有利于酚类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三醇组皂苷(PQT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模型组及PQTS 12.5、25.0、50.0 mg•kg-1组(每组10只),PQTS组动物腹腔注射PQTS,假手术组和再灌注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松扎再灌注12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MIS),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与再灌注模型组比较,PQTS 25.0和50.0 mg•kg-1组MIS缩小(P<0.01),血清AST、LDH、CK-MB活性及MDA含量降低(P<0.01),SOD及GSH-Px活性升高(P<0.05),血浆TXA2水平下降(P<0.05),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增高(P<0.05或P<0.01)。上述指标PQTS 12.5 mg•kg-1组与对照组及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QT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苦碟子口服液(KDZOS)对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为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模型,KDZOS按10、20和40 g•kg-1•d-1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同时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全血粘度,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 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KDZOS 20和40 g•kg-1组大鼠的TC、TG、LDL-C、TC/HDL-C、LDL-C/HDL-C、AI、TXA2、MDA及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DL-C、PGI2、PGI2/TXA2及SOD明显提高(P<0.05或P<0.01),病理检查可见肝脏的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KDZOS能调节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抑制肝脏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1.
观察川芎嗪衍生物阿魏酸川芎醇酯(TMPF)对H2O2引起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ECV304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川芎嗪(TM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TMPF对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按试剂盒说明测量微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测定ICAM-1mR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TMP与TMPF各浓度保护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2O2损伤组(P<0.05或P<0.01),且TMPF保护组MDA含量均低于同剂量TMP保护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细胞内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12.5μmol.L-1 TMP保护组和TMPF保护组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MP和TMPF的其他浓度上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2O2可上调ICAM-1mRNA的含量,正常对照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245倍,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454倍,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mRNA的含量为H2O2损伤组的0.376倍。H2O2损伤组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5.0μmol.L-1 TMP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低于H2O2损伤组(P<0.05),而25.0μmol.L-1 TMPF保护组ICAM-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H2O2损伤组(P<0.01)。结论 TMPF对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生成,提高SOD活性,TMPF能降低损伤细胞ICAM-1mRNA的含量及其蛋白表达。TMPF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中ICAM-1表达上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TMPF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过表达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内皮细胞ECV304分为对照组、H2O2组、转染PCI空载体组、转染PCI空载体+ H2O2组、转染PCI-CRESAP组和转染PCI-CREB+H2O2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硫代巴比妥酸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 转染CREB+ H2O2组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明显高于H2O2组(P<0.05),而转染CREB+ H2O2组的MDA含量明显低于H2O2组(P<0.05). 结论 过表达CREB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是否能诱导人膀胱癌细胞ECV30 4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Hoechst 332 5 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 :ECV30 4细胞在 80~ 1 6 0 μmol·L-1 花生四烯酸作用 2 4h后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LDH释放率和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经 1 6 0 μmol·L-1 花生四烯酸处理 2 4h后的ECV30 4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结论 :80~ 1 6 0 μmol·L-1 的高浓度花生四烯酸能诱导ECV30 4细胞凋亡 ,脂质过氧化作用参与了花生四烯酸致ECV30 4细胞损伤及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辐射小鼠脾脏细胞氧化损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辐射对照(IC)组(4.0 Gyγ线照射)、低剂量GBE (IC+GBEL)组(4.0 Gyγ线+5.0mg·kg-1 GBE)、中剂量GBE (IC+GBEM)组(4.0 Gyγ线+10.0mg·kg-1GBE)和高剂量GBE (IC+GBEH)组(4.0 Gyγ线+20.0mg·kg-1GBE),每组12只。各剂量GBE组小鼠连续给予相应剂量GBE共14 d,第15天除NC组小鼠外均给予总剂量为4.0 Gy的γ射线全身照射。于照射后24 h采用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小鼠脾脏细胞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中蛋白激酶C (PKC)活性。结果:与NC组比较,IC组和各剂量GBE组小鼠脾组织中MDA水平和8-OHdG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CAT、GSH-px和PKC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C组比较,各剂量GBE组小鼠脾组织中MDA水平和8-OHdG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CAT、GSH-px和PKC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GBE可以抑制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内的氧化应激,调节恢复脾脏PKC活性,从而发挥其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益生注射液对人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拮抗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益生注射液对其的拮抗机理。方法 用无糖培养基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1.5小时,然后以含糖培养基,在5%CO2和37℃条件下给氧培养5小时,建立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以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并用益生注射液干预其缺氧再给氧过程,荧光染色显示胞内钙离子与线粒体,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缺氧再给氧使ECV304细胞变圆,收缩、脱落,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弱,SDH活性下降,LDH活性增高,培养液中SOD与NO含量减少,而MDA浓度增高;用益生注射液干预后,ECV304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上述多项检测指标的改变得以逆转。结论 缺氧再给氧导致ECV304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胞内钙离子超载,SOD活性及NO水平降低,线粒体功能受损,益生注射液可使上述变化得意以逆转,从而拮抗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益生注射液对其的拮抗机理。方法 用无糖培养基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缺氧 1.5小时 ,然后以含糖培养基 ,在 5 % CO2 和 37℃条件下给氧培养 5小时 ,建立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 ,以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并用益生注射液干预其缺氧再给氧过程 ,荧光染色显示胞内钙离子与线粒体 ,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胞内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乳酸脱氢酶 (L DH)活性 ,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结果 缺氧再给氧使 ECV30 4细胞变圆、收缩、脱落 ,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 ,线粒体膜电位减弱 ,SDH活性下降 ,L DH活性增高 ,培养液中 SOD与 NO含量减少 ,而 MDA浓度增高 ;用益生注射液干预后 ,ECV30 4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 ,上述多项检测指标的改变得以逆转。结论 缺氧再给氧导致 ECV30 4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 ,胞内钙离子超载、SOD活性及 NO水平降低、线粒体功能受损 ,益生注射液可使上述变化得以逆转 ,从而拮抗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  相似文献   

17.
刘子宸  刘静  吴棣  刘少斌  李永刚  张智 《安徽医学》2016,37(12):1474-1476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GBE)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GBE组,每组8只。尾静脉注射LPS建立ALI模型,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血清中IL-6含量增加(P<0.05);应用GBE后,肺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血清中IL-6含量减少(P<0.05)。结论 GBE可有效减轻ALI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升高血清中IL-6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丙谷二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以低氧低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为细胞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噻唑蓝(MTT)比色法优化丙谷二肽的最佳作用浓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热休克蛋白70 (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 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丙谷二肽能够使细胞在缺氧缺糖应激下存活率增加,线粒体损伤减轻,LDH分泌降低,GSH产生增加,HSP70和HIF-1α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 丙谷二肽对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保护线粒体、维持细胞膜结构完整、上调细胞中应激基因HSP70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皮肤伤前潜在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形成的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致病12周后,肝素抗凝血收集血浆,取背部全层皮肤组织标本。测量血浆中糖化蛋白(GSP)、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观察皮肤组织学的改变,检测表皮厚度、表皮细胞周期、皮肤组织糖和AGEs含量;建立AGE-HSA干预的细胞培养体系,观测AGEs干预后表皮细胞周期和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结果糖尿病大鼠毛色灰暗、枯黄、体质量减轻,皮肤明显变薄,表皮细胞数量减少,复层排列缺乏,表皮厚度[(0.016±0.007)mm]明显薄于正常对照大鼠[(0.037±0.0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皮层部分胶原萎缩、肿胀,退化变性,并伴随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或消失。糖尿病大鼠血浆GSP和MDA含量升高,GSH下降,皮肤糖含量和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值也显著升高(P均<0.01),真皮基质AGEs蛋白表达强烈且广泛,有的相互连接呈片状,正常大鼠真皮基质中亦出现AGEs蛋白的阳性表达,但均散在且淡染。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S期表皮细胞百分数(4.83±2.16)%与正常大鼠(5.01±2.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入G2/M期表皮细胞百分数(0.80±0.62)%比正常大鼠(2.86±1.10)%明显减少(P<0.05),而原代培养的表皮细胞经150μg/ml AGE-HSA干预48 h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CV304细胞在12.5、25及50μg/ml AGE-HSA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仍无显著性差异,而在100或200μg/ml AGE-HSA作用6、12、24及48 h后,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糖尿病皮肤组织局部高糖和AGEs等毒性物质蓄积所致的皮肤组织自身的细胞或基质功能不良,是糖尿病皮肤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