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ANKL/OPG体系与骨髓瘤骨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瘤骨病(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显著特点,包括骨质溶解、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破骨细胞(OC)的大量生成和激活,导致骨的再吸收增加。人骨髓瘤细胞培养可以产生几种破骨细胞刺激因子,如IL-1β、PTHrP、TNFα、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等,但在活体实验中,没有一种可以导致骨的破坏。RANKL是最近发现的一个破  相似文献   

2.
骨质重建是骨吸收和骨形成耦联的动态平衡过程,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效应细胞。多发性骨髓瘤表现特征性溶骨病变,其机制与骨髓微环境中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生理平衡破坏有关,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是对破骨细胞生成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也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潜在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3.
骨质重建是骨吸收和骨形成耦联的动态平衡过程,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效应细胞。多发性骨髓瘤表现特征性溶骨病变,其机制与骨髓微环境中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生理平衡破坏有关,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是对破骨细胞生成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也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潜在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MM)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骨质破坏而导致的骨髓瘤骨病.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趋化(相关)因子不仅可以介导骨髓瘤细胞的迁移与归巢,而且对成骨前体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对趋化(相关)因子或其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的干预,不但可以减轻骨髓瘤骨病,而且能直接抑制骨髓瘤细胞及改善疾病预后.本文就趋化(相关)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及治疗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M)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骨质破坏而导致的骨髓瘤骨病.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趋化(相关)因子不仅可以介导骨髓瘤细胞的迁移与归巢,而且对成骨前体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对趋化(相关)因子或其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的干预,不但可以减轻骨髓瘤骨病,而且能直接抑制骨髓瘤细胞及改善疾病预后.本文就趋化(相关)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及治疗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髓瘤骨病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理与破骨细胞数量增多和功能增强以及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有关.双膦酸盐类药物仅影响破骨细胞活性,不能恢复骨形成,因而虽能减少骨骼损伤,但不能完全阻止骨病变发生.免疫调节药物雷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左米通过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在骨髓瘤骨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有益作用.抗细胞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单克隆抗体以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为治疗靶点,是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重塑( bone remodeling)的失衡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病(MBD)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骨髓微环境中,MM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或直接的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刺激破骨细胞( osteoclast,OCL)活化,抑制成骨细胞(osteoblast,OBL)的形成和功能,导致骨重塑平衡的严重失调,产生骨骼疼痛、骨质破坏、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我们将就MBD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进行性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障碍是骨髓瘤骨病(MBD)的病理基础.MBD的发生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从而形成广泛性骨质破坏和MM进展的恶性循环.蛋白酶体抑制剂在MM中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肯定.近年来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均证实,该类药物还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与骨吸收,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因此能调节患者的骨重建过程.由于蛋白酶体抑制剂不仅治疗MM本身,其对MBD潜在的治疗作用也备受关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SDF-1/CXCR4与多发性骨髓瘤溶骨性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溶骨性破坏是主要的临床问题,其机制与骨髓瘤细胞或骨髓微环境的细胞产生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刺激破骨细胞生成有关,SDF—1a是骨髓瘤骨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潜在的靶目标。本文就SDF-1/CXCR4的结构,SDF-1/CXCR4在MM患者骨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对破骨细胞的作用、血浆SDF-1和骨髓瘤细胞CXCR4的表达与MM溶骨病变及预后的关系、SDF-1/CXCR4是治疗骨髓瘤骨病的潜在靶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一大特征,据统计70%~80%患者有骨的累及。骨质破坏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AFs)、黏附分子、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通过上调破骨细胞活性,使成骨与破骨之间平衡失调而出现溶骨。在这些因素中哪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MM骨病机制及其调节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一大特征,据统计70%~80%患者有骨的累及。骨质破坏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AFs)、黏附分子、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通过上调破骨细胞活性,使成骨与破骨之间平衡失调而出现溶骨。在这些因素中哪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MM骨病机制及其调节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的具有噬骨功能的终末细胞.近年来,RANK、TRAF-6、NF-кB和NFATcl等在破骨细胞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确认,针对其中的信号分子来治疗骨髓瘤骨病的策略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就破骨细胞的信号分子机制及其在骨髓瘤骨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广泛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多发性骨髓瘤(MM)特征性临床表现.这种骨质破坏的产生不仅与浆细胞的增殖或浸润有关,更与破骨细胞的激活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骨组织中与羟基磷灰石晶核结合并以基质沉淀形式存在[1].近来研究发现OPN在某些骨吸收病理状态下如类风湿关节炎、绝经后骨质疏松等起明显作用[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由激活的破骨细胞产生,是反映破骨细胞骨吸收的重要指标[3].我们检测了32例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培养上清液的OPN水平及21例MM患者TRACP5b,旨在探讨OPN在MM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以进行性骨质破坏、多发性溶骨病变等为特征的B细胞分化终末期恶性肿瘤。其机制的关键在于破骨细胞被激活的同时成骨细胞活性受抑,最终造成骨代谢失衡。近年来,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对相关因子,如NFKB受体激活蛋白(RANK)、NK—K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护骨蛋白(OPG)、巨噬细胞炎性蛋白-α(MIP-1α)、基质衍生基子l(SDFl)及Wnt通路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代谢性骨病[一般需知] 骨质是处于不断地再吸收和形成的代谢更新的过程中,这两个过程合称为骨再塑(bone remodeling)。骨再塑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有关。原生骨细胞首先发展为破骨细胞,继而发展为成骨细胞,后来再发展为骨细胞。这就是骨质的“激活-再吸收-形成”的过程。原生骨细胞受1,25-  相似文献   

16.
破骨细胞(OC)是人体生理性骨重建和病理性骨破坏过程中高度特异性的惟一具有骨质吸收功能的多核巨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在体内它主要受骨髓基质细胞或成骨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两种分子的调控.在OC生成和分化的过程中,骨髓基质细胞、OB、OC间及M-CSF与RANKL间互相影响和依赖,形成某种"偶联"机制保持动态平衡[1].目前国内外对破骨细胞的研究主要针对OC的分化及其调节机制,但其分离、诱导培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性文献较少,本文就近年来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多种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以总结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因素,提高培养破骨细胞的成功率、密度和纯度.  相似文献   

17.
高坤  裴福兴 《华西医学》2007,22(4):910-911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与其配体(RANKL)的结合是巨噬/单核细胞系分化成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激活的必需条件之一。骨保护素(OPG)能阻止RANK与RANKL的结合,因此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类风湿、良恶性病变的骨转移等,都与RANKL/RANK/OPG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RANKL/RANK/OPG系统对于大多数骨溶解疾病都有着重要的诊断治疗意义。1RANKL/RANK/OPG系统的基本特征OPG作为破骨细胞的抑制物首先被发现,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以二聚体形式发挥作用,在成人的肺、心、肾、肝、脾、胸腺、前列腺、卵巢、小肠、甲状腺、淋巴结、气管、肾上腺、睾丸、骨髓高表达。分子结合试验显示OPG作为诱骗受体与RANKL结合。RANK是RANKL破骨细胞上的惟一受体,最先从树突状细胞中克隆出来,以三聚体形式发挥作用。RANK广泛分布于骨骼肌、胸腺、肝、结肠、小肠、肾上腺、破骨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前列腺、胰腺。RANKL被四个研究小组独立发现,RAN-KL基因产生剪接变异体编码两种形式的Ⅱ型跨膜蛋白和一种分泌蛋白。RANKL高表达于淋巴结、胸腺、肺,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骨量的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表现,破骨细胞作为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对于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骨吸收的机制,介绍有关骨吸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01/2004-12有关破骨细胞功能和骨吸收的机制文章,检索词“osteoclasts,boneresorption”。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8-01/2004-04相关文章,检索词“破骨细胞,骨质吸收,整合素,细胞因子类”。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基础研究。②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对有关文章找全文,围绕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选出有代表意义的16篇进行归纳总结,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①破骨细胞及骨吸收机制:分为3个阶段:破骨细胞的黏附与极化过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破骨细胞的吞噬和转运过程。②刺激骨吸收和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刺激骨吸收的因子主要有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淋巴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α;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4,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结论:影响骨细胞功能的因子是多种多样的。因子的相互作用使得破骨细胞的功能调控极其复杂。解释骨吸收机制必须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独特的骨病表现,由于破骨细胞激活和成骨细胞功能抑制导致溶骨性破坏和严重骨质疏松。骨病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均有负面影响。普通X线检出骨病的灵敏度很低,CT的灵敏度虽明显提高,但难以检出骨外病变。功能性影像方法(主要包括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不仅能发现早期溶骨病灶,且在评估全身肿瘤负荷和缓解后微小残留病变方面更有优势。本文将对这些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骨量的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表现,破骨细胞作为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对于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骨吸收的机制,介绍有关骨吸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01/2004-12有关破骨细胞功能和骨吸收的机制文章,检索词“osteoclasts,bone resorption”。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8—01/2004—04相关文章,检索词“破骨细胞,骨质吸收,整合素,细胞因子类”。 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基础研究。②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对有关文章找全文,围绕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选出有代表意义的16篇进行归纳总结,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①破骨细胞及骨吸收机制:分为3个阶段:破骨细胞的黏附与极化过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破骨细胞的吞噬和转运过程。②刺激骨吸收和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刺激骨吸收的因子主要有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淋巴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α;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4,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 结论:影响骨细胞功能的因子是多种多样的。因子的相互作用使得破骨细胞的功能调控极其复杂。解释骨吸收机制必须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