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盆腔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的必要性 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且由于宫颈鳞癌转移到卵巢较少,尤其在早期患者,卵巢转移更为少见,Sutton等报道ⅠB期宫颈癌990例,其中鳞癌的卵巢转移率为0.5%(4/770)。此外,目前认为卵巢分泌的性腺激素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无明确关系,保留卵巢不会对宫颈癌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保留卵巢是可行的。但文献报道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卵巢转移率可高达18.6%,因此,对此类患者应慎行卵巢移位术。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移位后卵巢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移位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31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后随访患者有无绝经期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形态、位置、大小、血供及盆腔情况,并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测定血清中FSH、E2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以判断术前、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31例患者卵巢移位后未出现绝经期症状;31例移位卵巢的大小,形态,血供均无异常,卵泡有周期性增大,无卵巢脱落;术后按常规行阴道细胞学检查无一例发现异常;术前、术后血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卵巢移位不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卵巢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行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卵巢的功能.方法收集1999年9月-2004年1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8例手术治疗同时行卵巢腹腔内移位术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随访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并测定外周血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水平,B超测定移位卵巢的位置及大小,将随访结果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1)单侧及双侧卵巢移位术与围绝经期症状的关系:行双侧卵巢移位术患者14例,平均随访17.4个月,6例(43%)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单侧卵巢移位术14例(右侧4例,左侧10例),平均随访14.2个月,7例(50%)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单、双侧卵巢移位术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移位卵巢位置与围绝经期症状的关系:有16例患者测定了移位卵巢的位置,位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上者10例,有4例(40%)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移位卵巢位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下者6例,有4例(4/6)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移位卵巢位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上者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低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下者,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辅助治疗与围绝经期症状的关系:有13例患者术后行辅助放疗和(或)化疗,其中11例(8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术后未辅助治疗者15例,其中2例(13%)出现围绝经期症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辅助放疗与移位卵巢位置的关系:13例术后放疗患者中,12例测量了移位卵巢的位置,位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下者3例,均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其中2例伴血清雌二醇水平下降和FSH升高;移位卵巢位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上者9例,有7例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其中5例伴有血清雌二醇水平下降和FSH升高.结论移位一侧或双侧卵巢对术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将卵巢移位于髂前上棘上2 cm水平以上并不能避免盆腔放疗对卵巢的损伤,术后辅助放疗仍显著影响移位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252Cf腔内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以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方法选择77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Ⅱa~Ⅳa期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Ⅱa期13例,Ⅱb期32例,Ⅲa期18例,Ⅲb期10例,Ⅳa期4例。治疗方案:^252Cf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8~11Gy/次,1次/周,共进行4~5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6~45Gy;该治疗过程中,间歇穿插前后对穿野全盆腔外照射200cGy/次,4次/周;外照射20—36Gy后,盆腔野中央屏蔽挡铅4cm,继续四野外照射200cGy/次,4次/周,使盆腔外照射总剂量达到45~50Gy左右。总疗程约需5—6周。结果77例患者随访3年,3年局部控制率为94%(72/77);3年总生存率为82%(63/77),其中临床分期Ⅱa期为85%(11/13),Ⅱb期为94%(30/32),Ⅲa期为78%(14/18),Ⅲb期为70%(7/10),Ⅳa期为1/4。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结论^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患者能较好耐受,且其Ⅱ、Ⅲ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较高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并发症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宫颈鳞癌年轻患者卵巢侧面移位术后(LOT)卵巢内分泌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及LOT治疗的47例早期宫颈鳞癌年轻患者进行3次相隔半年的调查,通过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结合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值判断卵巢内分泌功能;超声检查移位卵巢了解LOT术后并发症。结果3次调查中,保留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比率在术后没有辅助盆腔外放疗组分别为90.9%,88.5%,85.7%;术后加用辅助放疗组分别为81.3%,73.3%,71.4%;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年龄低于40岁的患者中为96.4%,93.5%,93.3%;手术年龄40-45岁的患者中为60.0%,50.0%,41.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卵巢移位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症状性卵巢囊肿,其发生率分别为5.3%,4.9%,4.8%。结论LOT能够保护卵巢不受盆腔外放疗的损伤;手术年龄与移位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保留有相关性;LOT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症状性卵巢囊肿,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区妇科“三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调查了1988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上海市区妇科"三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411例。结果:"三癌"的发病率分别为4.05、4.45、5.37/10万。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4.2、58.8、50.7岁。临床分期:宫颈癌≥Ⅱ期占87.7%、内膜癌Ⅰ期占60.8%、卵巢癌Ⅱ~Ⅲ期占43.8%。病理:宫颈鳞癌占85.5%,内膜腺癌占81.5%,卵巢上皮癌占81.5%。治疗方法:宫颈癌以放疗为主,内膜癌及卵巢癌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reatment policy change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adjuvant (chemo) radiotherapy.

Methods

Between 1970 and 2007, 292 patients received adjuvant radiotherapy after a radical hysterectomy with pelvic lymphadenectomy for early stage cervical carcinoma. All patients received pelvic radiotherapy (40 Gy–46 Gy in 1.8 Gy–2 Gy/fraction). Vaginal vault brachytherapy boost (10–14 Gy) was increasingly used for patients with high-risk factors, and since 1993 systematically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at least 2 of the 3 risk factors: adenocarcinoma, nodal involvement and parametrial invasion.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from 2000.

Results

The 5-year cumulative risk of local recurrence (CRLR) was 13% (95%CI 9%–17%), resulting in an overall 5-year survival (OS) of 78% (95%CI 83%–73%). Since 1970, the OR for the 5-year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risk (LRR) decreased from 2.5 to 1.15 (linear-OR = − 0.02/year). The OR for the 5-year mortality risk reduced from 2.2 in 1970 to 1.0 in 2007 (linear-OR = − 0.03/year). The largest risk reductions were observed before 1990 with a minor rise after 2002. The risk of severe late toxicity reduced from 1.8% to 1.5% (linear-OR = − 0.03/year). The addition of concomitant adjuvant chemotherapy since 2000 may have benefited a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ut not th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and after introduction of chemotherapy the risk of severe late toxicity tripled from 2% to 7%.

Conclusion

Since 1970, tumour recurrence risk and mortality have decreased, as radiation dose increased.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concomitant adjuvant chemotherapy could not be demonstrated in this nonrandomized study.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增加人卵巢癌和宫颈癌细胞对紫杉醇(PTX)的反应性,探讨Ele联合紫杉醇化疗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Ele和PTX单独作用,以及用EleIC10浓度联合PTX作用HO-8910卵巢癌细胞和HeLa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用IC50值及敏感指数(SI)作出评价。结果:Ele和PTX单独作用HO-8910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Ele/HO-8910和Ele/HeLa的IC50值分别为149.26±15.25μmol/L和214.41±17.21μmol/L;PTX/HO-8910和PTX/HeLa的IC50值分别为39.68±7.16μmol/L和100μmol/L;Ele和PTX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均显著低于对HO-8910细胞(P0.01);EleIC50+PTX/HO-8910和EleIC50+PTX/HeLa的IC50值分别为33.06±1.98μmol/L和52.75±4.20μmol/L,SI分别为0.83和0.53,与PTX单用比较,EleIC50+PTX增加了PTX对HO-8910和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0.05,P0.01),而且对HeLa细胞的作用更显著。结论:低剂量Ele可诱导HO-8910和HeLa细胞对PTX的反应性和显著增加PTX的细胞毒作用,尤其对紫杉醇极不敏感的He-La细胞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癌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1年1月起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始进行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前瞻性研究,选择1991年1月~2003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宫颈癌患者共1609例,放疗前给予2个疗程联合化疗(A组);另选择1989年1月-1990年12月接受单纯放疗的375例宫颈癌患者作对照(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控制情况、长期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化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74.5%(1199/1609),局部完全缓解率为1.6%(25/1609)。A组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3%(1017/1126)、75.3%(652/866)、59.0%(200/339),其中临床分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者(P〈0.05);而两者的3、10年生存率相近(P〉0.05)。B组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04/375)、59.2%(222/375)、40.3%(151/375),其中Ⅱ期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Ⅲ期者(P〈0.05)。A、B两组间5、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腺癌患者的3、5、10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Ⅲ期患者的3、5年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化疗屙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经处理后均能恢复,其近期、远期放疗并发症发生率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特别是对于宫颈腺癌及临床晚期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252 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2 52 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该治疗方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选择 5 1例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Ⅱa期 8例 ,Ⅱb期 31例 ,Ⅲa期 8例 ,Ⅲb期 4例。治疗方案 :2 52 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 ,宫旁A点 ,10~ 12Gy/次 ,1次 /周 ,共进行 3~ 4次 ,该治疗间歇穿插全盆腔外照射 ,前后对穿野 ,2 0 0cGy/次 ,4次 /周 ,外照射 2 0~ 30Gy后 ,盆腔野中央屏蔽挡铅 4cm ,2 0 0cGy/次 ,4次 /周 ,使总剂量达到 4 5~ 5 0Gy ,总疗程约 5~ 6周。结果  5 1例患者均随访 2年 ,肿瘤的完全消退时间平均 2 5d ,2年局部控制率为 10 0 % ,2年生存率为 92 %。其中 ,临床分期Ⅱa期者 2年生存率为 8例中 8例 ,Ⅱb期中97% (30 / 31) ,Ⅲa期为 8例中 6例 ,Ⅲb期为 4例中 3例 ;肿瘤直径≥ 4cm者为 94 % (30 / 32 ) ,<4cm者为 19例中 17例。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均为 2 % (1/ 5 1)。结论 2 52 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临床分期Ⅱ、Ⅲ期的宫颈癌具有局部控制率高、治疗时间短、患者放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子宫颈癌50例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e SM  Liu Z  Chen HW  Zheng W  Su J  Gao Y  Yang Y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1):727-72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50例宫颈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包括初治患者28例(初治组),宫颈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9例,放疗后未控13例;并将初治组与同期行常规照射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初治组近期有效率为96%(27/28),对照组为97%(2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未控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有效率为92%(12/13),进展1例;宫颈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9例患者中7例症状缓解,有效率为7/9。初治组直肠反应发生率为46%(13/28),对照组为8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1%(20/28),对照组为63%(1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0和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膀胱反应发生率为7%(2/28),对照组为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与常规照射放疗的近期疗效相似,而近期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放疗后未控、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