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波  张春红 《吉林中医药》2011,31(6):599-60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人迎穴的经络位置、及其解剖位置的特异性,近现代对人迎穴的经络、位置、诊断、刺灸、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且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查阅近年文献,对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从人迎穴的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论述人迎穴的应用。指出:人迎穴治疗机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在将来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拓宽该穴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人迎穴的针刺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迎穴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指出人迎穴治疗机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应用中,该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运用新的治疗手段可加强该穴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4.
人迎穴是针灸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通过阐述人迎按压手法的溯源,并对人迎穴的解剖位置、按压人迎穴的功效和安全性给予探讨,指出按压人迎穴具有调理阴阳的作用,以阳气亢盛或阳气不虚衰、阴虚阳亢者宜之;同时强调人迎按摩法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禁忌使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5.
人迎穴是针灸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通过阐述人迎按压手法的溯源,并对人迎穴的解剖位置、按压人迎穴的功效和安全性给予探讨,指出按压人迎穴具有调理阴阳的作用,以阳气亢盛或阳气不虚衰、阴虚阳亢者宜之;同时强调人迎按摩法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禁忌使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迎穴镇痛功能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月华 《中国针灸》1996,16(3):40-42
本文参照古今文献及个人的临床休会,对人迎穴的定位、主治与应用、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人迎穴主治范围广泛、镇痛效果明显与其所处特殊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迎穴加全息经络刮痧的降压作用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人迎穴加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加口服培哚普利片4mg,对照组予口服培哚普利片4mg。疗程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人迎穴加全息经络刮痧治疗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该疗法还能控制炎症反应,减轻内皮损伤,从而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迎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1],与肾、脾、肝、心、三焦、胆、小肠、冲脉、任脉、阴跷脉等经脉相通。解剖位置位于颈阔肌中、胸锁乳突肌前缘,有甲状腺上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和颈内、外动脉,分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有颈交感神经干、舌咽神经的窦神经,后外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正是由于人迎穴特殊的经络关系及复杂的解剖结构,成就了其特异性的脉法诊断和多样性的治疗功效[2]。  相似文献   

9.
人迎穴为针灸临床要穴,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及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人迎穴的近现代解剖结构加以探讨,进而阐述其针刺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同时深入分析和总结该穴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人迎穴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迎穴浅探     
李灿  赵彩娇 《河南中医》2010,30(12):1227-1228
人迎穴是古今文献中争议较多的穴位之一。其突出的腧穴特异性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均较佳,从人迎穴的定位、穴位特异性以及临床运用等方面对人迎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迎穴最早载于《灵枢经·本输》篇:"人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各曰人迎,别名王会,天王会。"[1]《针灸甲乙经·颈凡十七穴》云:"人迎……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以候五藏气,足阳明脉气所发。"[2]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而胃经乃是多气多血之经,由于人迎的特殊位置使它可以"候五脏之气"。同时人迎又是"足阳明少阳之会",  相似文献   

12.
刘嘉妍  史慧妍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18-2320
人迎,足阳明胃经穴,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搏动处,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穴在中医诊断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特殊的解剖定位及复杂结构,在古代一度作为危险穴而禁刺、禁灸,随着现代医学与解剖学的发展,对人迎穴的认识更为清晰、深入,其刺灸方法更有的放矢,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文章介绍了人迎穴自《灵枢》以来在解剖、诊断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3.
人迎穴被医务工作者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人迎穴为主穴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相关研究,以及人迎穴的降压机理研究等方面考证相关文献,并证明其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以评价中医刮痧护理对高血压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率、刮痧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控制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刮痧前收缩压为(160.7±15.0)mm Hg、舒张压为(112.8±9.1)mm Hg,对照组刮痧前收缩压为(161.4±16.3)mm Hg、舒张压为(113.5±8.2)mm H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刮痧后收缩压为(140.6±12.2)mm Hg、舒张压为(98.4±8.2)mm Hg,对照组收缩压为(151.4±12.3)mm Hg、舒张压为(103.4±8.5)mm Hg,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配合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效果显著,能够疏通经络,排出血液内毒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迎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芳 《山西中医》2009,25(5):45-46
介绍人迎穴的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针刺人迎穴治疗慢性咽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迎寸口脉诊法是脉诊中重要的诊脉方法之一,为进一步探索人迎寸口脉诊法,通过分析推理《黄帝内经》《脉经》,综合分析历代医家的观点,着重解读后世演变的人迎寸口脉诊法,认为《脉经》演变而来的人迎寸口脉诊法,即使诊脉位置发生变化,亦可定病位、辨经络虚实,并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针刺人迎穴对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对照组(无手法针刺人迎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至360min期间的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降压效果迅捷、稳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结论捻转补法针剌人迎穴可起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的较佳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人迎穴是针刺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本文从临床报道的角度回顾了近年的文献,认为人迎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突破禁针禁灸的束缚,扩大其临床应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2022,42(2):186-189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相似文献   

20.
人迎穴古今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田德全  严振国 《中国针灸》1997,17(5):305-307
人迎穴古今应用及研究田德全,严振国(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主题词穴;人迎人迎穴是针刺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文献中对人迎穴的不同论述,往往使针灸临床工作者或望而却步,或无所适从。本文主要从古今两个方面,对古代人迎穴禁忌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