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旧复苏法与新生儿Apgar评分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彩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302-303
目的探讨新旧复苏法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分别采用新旧复苏技术处理新生儿,观察Apgar评分的效果。结果1min Apgar评分8~10分发生率,旧法复苏组为90.38%,新法复苏组为96.95%,差异有显著性(P〈0.05)。5min Apgar评分8~10分发生率,旧法复苏组为88.04%,新法复苏组为99.3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旧复苏法与新生儿Apgar评分密切相关,新法复苏可以明显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发生率,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周镇光  马海然 《中外医疗》2009,28(30):15-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新法复苏与旧法复苏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分别采用新法复苏与旧法复苏的临床资料。结果新法复苏组的窒息发生率、病死率、围产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优于旧法复苏(P〈0.05)。结论新法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降低MAS发生率、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坚持推广和普及应用新技术,是实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围生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效果,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新法复苏和旧法复苏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法复苏组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旧法复苏组(P<0.01).结论 采用新的复苏流程是实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效果。方法:对实施ABCD新法复苏措施的B组和实施兴奋呼吸中枢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的A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围产儿死亡率。结果:新法复苏的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旧法复苏组(P〈0.01)。结论:新法复苏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是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辛晓莉 《重庆医学》1999,28(6):452-453
新生儿复苏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其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军。因此需不断改进复苏方法,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我院自1990年起,实行儿科医生进入产房,产儿合作,以ABCDE作为复苏方案,开展新法复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择1988年1~12月我院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病例219例作为旧法复苏组(以下简称旧法组),1998年1~12月的新生儿窒息病例136例为新法复苏组(以下简称新法组),分析两组窒息的发生率,窒息主要原因、窒息复苏方法和恢复时间,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2结果2.1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在基层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产儿科医务人员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培训,比较复苏技术推广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胎粪及羊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情况。结果:新法复苏技术培训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胎粪及羊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新生儿出生7天内死亡率也有所下降。结论:新法复苏明显优于旧法复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以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及使其复苏的方法。方法:将4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新法复苏组和旧法复苏组,每组各21例患儿。为新法复苏组患儿使用ABCDE五步法进行抢救,为旧法复苏组患儿使用传统的复苏法进行抢救。结果:在新法复苏组患儿中有20例患儿抢救成功(占95.24%),有1例患儿抢救失败(占4.76%)。在旧法复苏组患儿中,有15例患儿抢救成功(占71.43%),有6例患儿抢救失败(占28.57%)。在抢救5min内,新法复苏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旧法复苏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法复苏方案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方案,可显著提高此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在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持续进其进行病情监测,并严格地执行新法复苏方案。  相似文献   

8.
闫慧云 《当代医学》2013,(26):89-90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别采用旧新两种复苏技术处理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旧法复苏方法:仅助产士、产科医师参与抢救。新法复苏方法:在产妇分娩的整个过程,儿科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均需要全程参与。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出生所有新生儿1500例为旧法复苏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出生所有新生儿1850例为新法复苏组。结果旧法复苏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27%、重度窒息率1.07%、窒息病死率0.20%,新法复苏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81%、重度窒息率0.43%、窒息病死率0.11%。各项指标差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使用新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新生儿给予新法复苏,对照组60例新生儿给予旧法复苏,对比两组新生儿CK-MB、CK、LDH水平、Apgar评分以及心肌损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CK-MB、CK、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复苏后1 min、复苏后5 min、复苏后10 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显著,可心肌指标,降低心肌损害,值得临床临床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法复苏术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491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6例和对照组245例。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患者采用新法复苏术;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患者采用旧法复苏术。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及新生儿复苏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1观察组复苏成功率9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9%,(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新生儿复苏后1min、5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法复苏术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新旧复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窒息新旧复苏方法的比较,明确新法复苏的优越性。方法:对1996年我院全面开展新法复苏前后6年内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死亡率、复苏情况及对新生儿的近期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面开展新法复苏后窒息的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下降,一分钟及五分钟Apgar评分的高于新法复苏前,且窒息后会并症特别是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明显减少。结论:新法复苏优于旧法复苏,应大力推广新法复苏,真正处理好第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法复苏新生儿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方法和要点,减少新生儿窒息和胎粪吸入(MAS)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法复苏处理后的138例羊水污染的足月及过期产新生儿(新法复苏组)以及157例未严格按照新法复苏处理的羊水污染的足月及过期产新生儿(对照组)的转归情况。结果新法复苏组较对照组在窒息发生率、MAS发生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正确评估有无活力,及时彻底清理呼吸道,并对无活力的新生儿行气管插管,运用胎粪吸引管及时清吸气管内胎粪污染的羊水,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新生儿窒息和胎粪吸入的发生,但却减少了发生率,并缩短了窒息的时间,减轻了窒息的程度,减少胎粪的吸入量,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MAS患儿的治愈率,使患儿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韦翠芬  韦焱 《右江医学》2008,36(2):167-168
目的探讨儿产科医师合作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以儿产科医师合作开展ABC-DE新法复苏措施的观察组和实施兴奋呼吸中枢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复窒息率及窒息病死率。结果新法复苏的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儿产科合作开展新法复苏是降低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产科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新法复苏程序的抢救效果,比较剖宫产与顺产组两种分娩方式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出生后1min内评分及复苏后(出生后5min内评分)效果与预后评估等。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轻度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组(P〈0.01),重度窒息及复苏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效果与预后均较理想,两组抢救成功率均100%,病死率均为0。结论剖宫产比顺产有更高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复苏效果均达100%,说明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强化培训,开展ABCDE新法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提高复苏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0年8月-2002年8月共分娩人数5156例,窒息人数251例,新生儿窒息率为4.87%,2000年8月-2001年8月实施传统方法复苏(简称旧法复苏),设为A组,其中轻度窒息74例,重度窒息18例,死亡5例。2001年9月-2001年8月实施新法复苏,设为B组,其中轻度窒息128例,重度窒息31例,死亡2例。2组新生儿在孕周及出生体重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6.
刘静  闫玉敏  李桂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92-2893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我院自1997年5月起,对产科及新生儿科分娩室人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培训,不断学习和完善,考试合格上岗,产儿科医生协同进行新生儿复苏,以新生儿科为主,新生儿医生入产房及手术室监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04年全年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588例全部采用新法复苏,与1996年采用旧法复苏的1533例新生儿比较,结果表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胎粪及羊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所得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新生儿出生7d内死亡率也有所下降,说明新法复苏明显优于旧法复苏,很有必要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临床实践体会。方法轻、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结果复苏成功率为98.21%(55/56)。要领,争分夺秒,医护密切配合:按照儿科学ABCDE复苏方案,对56例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要熟练掌握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杨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29-129
目的观察纳洛酮防治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80例1min Apgar评分〈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分成两组,纳洛酮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新法复苏抢救,复苏药物严格按给药指征给予,对照组未用纳洛酮,治疗组于出生时脐静脉推注纳洛酮0.1mg/kg,后按此量以0.03-0.05mg/kg.h速度静滴,连用三天。两组患儿均于生后1-2天脑CT检查,生后7天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率以及NBNA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HIE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重度HIE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7天NBNA评分〈35分者,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可防治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喉罩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窒息新生儿,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进行复苏,根据不同的通气模式分为两组:气管插管组31例,面罩通气不能成功复苏时给予气管插管通气;喉罩组27例,面罩通气不能复苏成功时给予置入喉罩通气.观察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时间、一次放置成功率、正压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0~4分及5~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0~4分、5~7分及≥8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时间、一次放置成功率及正压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死亡1例,喉罩组无死亡患儿,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通气用于新生儿复苏,具有简单、迅速、有效的特点,更适合用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复苏.  相似文献   

20.
周娟  成小玲 《吉林医学》2014,(17):3813-3814
目的:探讨在产房实施新生儿规范化复苏管理的效果,寻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产房护理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将2001年~2012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死亡率和早期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新法复苏组较旧法复苏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和早期死亡率下降;观察组较新法复苏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和早期死亡率进一步下降,重度窒息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在产房实施新生儿规范化复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和重度窒息死亡率,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早期死亡,提高医疗质量,规避产房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