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综合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收集总结手术矫治先心病患儿1549例,年龄3d~36(平均27.31±1.35)月,体重2.20~14.5(平均9.39±3.10)kg。其中新生儿129例、婴儿501例、幼儿898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围术期处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74例,病死率4.8%,近2年平均病死率2.05%,多为急重症患儿。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和(或)呼吸道并发症,部分患者系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或畸形矫治欠完善。结论:重视积极的术前支持治疗,改善患儿整体状况,有效减少住院术前死亡。及时准确的术前诊断和正确的手术指征、术式决策,完善的畸形矫治和良好的体外循环心、肺、脑保护措施以及围术期监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ECC)过程中联合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及复合超滤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72例10kg以下婴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4d~24个月(13.1±6.2个月),体重3.4~10(8.18±1.88)kg,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4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部分型/完全型房室通道、右室双出口等)28例。体外循环均使用进口膜式氧合器(Terumo Baby-RX或Maquet VKMO 10000),常规应用乳酸林格液加人血白蛋白预充,预充液总量250~450ml。体外循环中流量90~150ml/(min·kg),维持血细胞比容0.20~0.30,平均动脉压35~50mmHg,肛温25~32℃。术中均采用HTK心脏停搏液行心肌保护。体外循环中常规使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负压控制于-10mmHg至-30mmHg;常规应用复合超滤,即体外循环中使用常规超滤,停机后应用改良超滤。结果体外循环时间30~174(82.6±31.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6~125(51.7±30.1)min。全部患儿在体外循环中末梢灌注良好,血气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心脏自动复苏率94.4%(68/72),顺利脱机。体外循环中常规超滤60~380ml,停机后改良超滤50~230ml,改良超滤结束时血细胞比容为0.32±0.11。术中输红细胞0.5~2.0(1.61±0.40)U,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74(34.1±16.6)h,24h心包纵隔引流量70~410(115.6±75.8)ml。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患儿行房缺修补、二尖瓣成形术,术后因严重低心排、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总死亡率1.4%(1/72)。结论低体重婴儿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中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结合复合超滤技术可以保证良好的静脉引流,最大限度地减少预充量,提供充分的灌注流量,有助于维持合理的内环境和血细胞比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手术前做好血标本的采集,预防缺氧发作,术后做好低心排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儿中,治愈19例,死亡1例.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做好血标本的采集,预防缺氧发作,术后做好低心排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双腔右心室的UCG,MRI和CAG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腔右心室 (DCRV)是指右室漏斗部以下异常肌肉束将右室分为近侧的高压腔和远侧的低压腔 ,二者间有狭窄的通道。临床上缺乏典型征象和体征。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5~ 30岁。术前 ,2 3例均经UCG检查 ;9例行CAG检查 :流入道收缩压 6 8~ 17 3kPa ,舒张压 0~ 0 6kPa ,流出道收缩压 2 7~ 6 4kPa ,舒张压 0 3~ 2 0kPa ;11例行MRI检查 :使用Fonar 0 3T永磁型MR机及心电门控装置 ,采用SE序列 ,TR =R R间期 ,TE 15ms ,扫描层厚 5~ 7mm ,层间距…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对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及其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APSD患者,年龄1~13岁。均行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及EBCT检查。心电门控EBCT血管造影采用270mg I/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层厚1.5~3.0mm。其中3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例有手术对照。将同一患者的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手术所见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7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EBCT全部诊断,2例经手术证实;3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超声心动图仅检出2例。同时,EBCT检查示4例合并右肺动脉起源异常、主动脉弓离断;5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均经手术和(或)造影证实;超声心动图检查漏诊右肺动脉起源异常2例,漏诊主动脉弓离断2例;心血管造影漏诊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论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及EBCT综合影像诊断是必要的,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EBCT在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及其合并畸形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双源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年龄7d~20个月,采用DSCT心电门控下对比增强完成心脏检查,舒张末期重建原始图像,并在图形图像工作站完成多平面、最大密度投影和三维容积漫游处理.同期所有病例均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进行心导管检查,8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DSCT共检出90处心内外结构异常,超声心动图检出65处.9例经手术、血管造影证实的心内外结构异常共50处,DSCT检出其中的心内畸形14/16处、心室大血管连接异常3/3处、心外血管异常30/31处,超声心动图分别检出16/16处,3/3处和17/31处,DSCT与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8%.结论:DSCT是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一种良好无创影像技术,对血管病变诊断优于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本身以及心脏大血管连接的诊断与超声心动图相当,两者联合应用可在绝大多数病例中避免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CT在肺静异常连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肺静脉异常连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EBCT诊断肺静脉异常连接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63岁,平均15.6岁。17例行增强单层容积扫描,4例行增强连续容积扫描。全部病例均行表面阴影显示法三维重建。17例有心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其中9例单纯行造影,4例单纯行手术,4例造影后手术。结果 20例术前资料,EBCT诊断为完全型肺静脉异常连接12例,部分型肺静脉异常连接8例,前者包括心上型3例,心脏型8例和混合型1例。EBCT均清晰显示异常连接肺静脉的数目、分布和位置。1例术后复查病例,ERCT示吻合口狭窄。7例完全型肺静脉异常连接者,EBCT提示合并内脏心房异位综合征。8例有手术对照者,EBCT对肺静脉异常连接的定性、定位诊断全部正确。结论 EBCT及其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异常连接 肺静脉的位置、数目和术后狭窄,对明确胸腹并发畸形有明显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诊断肺静脉异常连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发右位心的心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评价心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探讨最佳的造影方法及投照体位.方法27例先天性单发右位心病例接受外科姑息性或根治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心血管造影资料(常规左、右室造影,其中8例行选择性心房造影,18例加行双斜位),根据先天性心脏病节段分析法原则,将其与外科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血管造影诊断与外科术后诊断结果对比显示22例诊断基本一致,5例不一致,包括1例解剖校正型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单心室误诊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心房不定位误诊为心房正位),2例解剖左室双出口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结论单发右位心并复杂的心血管病畸形,因解剖复杂,在常规行双侧心室造影和正侧位造影基础上加行选择心房造影和双斜位造影,有利于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6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着重观察胎儿腹部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长轴或大动脉短轴切面、胎儿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结果:6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3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0例、房间隔缺损8例.产后超声心动图随访或引产尸检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准确和安全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对20例CHD患儿进行检查,患者平均年龄1岁10个月(1 d~7岁7个月),所有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儿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CHD中肺动脉吊带2例,主动脉弓褶叠1例,主动脉缩窄4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左、右肺动脉缺如4例,左肺动脉起始处狭窄及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单纯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主动脉窦瘤1例.结论 MSCT可以清晰显示CHD的病理解剖形态,特别是对主动脉、肺动脉及肺静脉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可靠的CHD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