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安乐死已成为被世界关注的一大问题.对于安乐死的可行性以及其对医学、对社会、对人类道德伦理的影响,有持肯定态度,也有持否定态度.本文拟从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安乐死的可行性.1安乐死遵循了生命伦理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安乐死立法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是目前伦理学、法学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医生、患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安乐死立法的历史及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医生角度和法律角度三方面剖析了我国对安乐死立法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法学界、哲学界、伦理学界、社会学界等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护士作为医务工作者,她们对安乐死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能否开展安乐死.为了搞清楚医院护士对安乐死的态度,我们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522名在岗护士进行了安乐死观念的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很敏感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临床医学现在的技术来看,实施安乐死并不复杂,但由于安乐死涉及法律、社会学、生物学、医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因而引起的争论特别大,影响特别广,而且安乐死其在伦理方面的困惑尤其突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曲娜 《医学与社会》2010,23(2):60-62
安乐死问题一直都是一个争议性话题。从学理上,安乐死可以分为自愿安乐死和无意愿安乐死。自由主义在伦理学上则可以分为两大立场,即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以自由主义哲学观来审视两类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自愿安乐死体现病人自由意志的选择,是人格尊严之自主性的结果:无意愿安乐死是利益相关人意志的选择,符合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通过严格立法来规范安乐死行为,也应成为我国法律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理大专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意向情况,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某职业学院的护理大专三年级全体学生共350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50名护理大专生中,64.9%的学生赞同安乐死,70%的护生表示如果自己患不治之症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亲人要求安乐死,45.1%的护生会同意,绝大部分护生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而对于对濒临死亡患者实施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的回答,持反对态度者(44.3%和64.8%)均多于持赞同态度者(31.1%和13.7%).男女生在是否同意亲人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P〈0.05),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是否赞同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而是否学习过〈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生除了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方面无差异外,其他方面均有差异(均P〈0.05).结论 绝大多数护理大专生支持安乐死,且对安乐死意向较明确.应加强对其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积极正确引导护生,使护生对安乐死有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实施安乐死的伦理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安乐死的争议由来已久。但媒体近日将这一争议推向了高潮。大部分人认为在现阶段讨论安乐死的问题为时尚早,原因是我国的经济、法制、医疗保障未达到一定水平。笔者拟从伦理学角度来论证现阶段实施安乐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已带来了许多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如试管婴儿、无性繁前、死亡标准、安乐死、器官移植等.这些问题都已成为伦理学讨论的热点,伴随着这些伦理学观点的产生和医学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实验动物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法学界、哲学界、伦理学界、社会学界等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护士作为医务工作者,她们对安乐死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能否开展安乐死。为了搞清楚医院护士对安乐死的态度,我们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522名在岗护士进行了安乐死观念的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医大学生安乐死观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调查目的1.1 虽然安乐死的实施尚待立法 ,但安乐死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了解医学生的安乐死观念 ,有助于教师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1.2 为制定有关乐死的政策和法规 ,提供参考资料。2 调查方法和对象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法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随机抽查了185名本科学生。调查者持专用调查表亲自发放、收取。为获得较为可靠的资料 ,不要求调查对象填写姓名。3 调查内容考虑到目前安乐死主要涉及严重缺陷的新生儿、不可逆转的昏迷病人、生还无望却又痛苦异常的晚期癌症病人 ,因此针对这三类病人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 :产妇…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从临床医学和生物技术的角度研究伦理学存在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尊严、自主权、保密性、知情权)、医学科研伦理、人体实验和器官移植伦理、生命伦理(堕胎、安乐死)等.其实,在公共卫生服务中也存在很多需要思考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临终关怀安乐死的过渡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伦理学视角分析了主动安乐死与临终关怀在实践过程中的利与弊,进而指出:在主动安乐死通过立法之前,临终关怀可成为一种过渡性选择,并有助于促成安乐死立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安乐死是一种文明的死亡状态,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国家已经或正在为安乐死立法。我国对该问题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医学界、伦理学界、法学界、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们正在对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多数观点认为,立法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但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历来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它涉及到哲学、医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本文对我国安乐死提出及发展历程做了简要阐述,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实施安乐死在我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1)来自传统道德方面的阻力;(2)与社会主义医德相悖;(3)与医疗保障水平不相适应;(4)实施安乐死的社会道德水平不具备;(5)限制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故应慎言安乐死。  相似文献   

15.
《当代医学》2007,(2):80-83
关键词点击 何为安乐死? 安乐死(Euthansia)一词源自希腊文,是指一种无痛苦的、安静快乐的死亡.安乐死是70年代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安然地去世,二是无痛致死术,为结束患者的痛苦而采取致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残婴安乐死"的伦理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残婴安乐死"的伦理学理论考察中,目的论的思维向度较之义务论更具根本性和优先性.从目的论思维方法的角度来看,出于婴儿自身利益为优先考虑的安乐死行为具有道德合理性.而持义务论的人通常对其持反对态度.但对"残婴安乐死"的价值分析和对义务论所持依据的考察表明:"残婴安乐死"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的道德情境处于义务论进行道德评价的推理逻辑的有效范围之外,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从目的论立场来看"残婴安乐死"的本性:一种必要的恶.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合法化的现实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梅 《医学与社会》2005,18(11):35-36
安乐死既是一个极复杂的医学、法学、人权问题,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伦理、法律问题。作为当今理论界争议最多、认识分歧最大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牵连医生、病人、家庭、社会等复杂关系。虽然在多数发达国家旨在将安乐死合法化的民间组织都多次提交了各种议案.但因在安乐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伦理争议和法律疑难,只有荷兰率先通过了安乐死的法案。其后,比利时成为继荷兰之后世界上第二个以法律形式准许实行安乐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安乐死立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乐死是一种文明的死亡状态,现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国家已经或正在为安乐死立法。我国对该问题的讨论始于本世纪80年代,现在医学界、伦理学界、法学界、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对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多数观点认为,立法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但对于立法及其实施所必须解决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法律原则还存有争议,笔者就争议中的几个问题谈点认识。1正确认识安乐死我国对安乐死的界定的认识和研究,大体划分为两个阶段。1.1本Mta9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也称为沿用西方解释阶段。尽管有的学者对安乐死的本质有…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质疑     
安乐死(Eufhanasia)是目前在国内外讨论最为热烈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之一。不少西方学者都积极主张对处于垂危、十分痛苦而又缺乏有效抢救措施的病人实施安乐死;国内也有不少人提出相似看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正确地评价安乐死,不仅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医学伦理学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发展危重急症抢救的理论和实践亦有较大的影响。主张提倡安乐死的学者所提出的主要理由是:“安乐死在道德上的可容许性是符合病人本身的利益”,“符合人道主义原则”。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论述,道德乃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现象。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要求于人们的行为规范。但道德规范和法律不同,它不  相似文献   

20.
安乐死的问题不仅与医学、伦理学有关,还与人们的生命观和死亡观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命观与死亡观,是人们运用一定的世界观认识生命与死亡所产生的对生命与死亡的根本看法,它从根本方向上决定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决定着人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或看法。安乐死的各种矛盾和难题,必须随着人们对新的生命观与死亡观的认可和接受,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