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目的:观察敷贴2号方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近三年采用敷贴2号方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随防至2021年9月。根据不同疗程分为1年疗程组,2年疗程组和3年疗程组,比较不同疗程组患儿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发作平均天数及敷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年疗程组、2年疗程组、3年疗程组发病次数和发病平均天数均<治疗前(P<0.00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总控制率为64.39%,治疗2年总控制率为86.35%,治疗3年控制率为95.67%,组间差异有意义(P<0.001);不同疗程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敷贴2号方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其中随着治疗年限的增加临床疗效越显著,其中3年疗程总控制率>2年疗程,2年疗程总控制率>1年疗程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疗程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完成4年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均接受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分别于患儿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对其进行随访评估。比较患儿在不同疗程的鼻炎控制效果、哮喘控制效果、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鼻炎控制总有效率、哮喘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1年后(P0.05),其哮喘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2年后(P0.05)。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尤以3年疗程效果最好,可有效控制其鼻炎和哮喘症状,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自1989年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成功应用以来,它使得肾性贫血的治疗从根本上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尽管我们使用rHEPO己近20年,但是对如何应用rHEPO进行贫血治疗依然存在应用的误区,2004年<欧洲最佳贫血治疗指南>、2006年<美国K\DOQI贫血治疗指南>、2007年<中国肾性贫血治疗专家共识>都在试图规范临床中贫血治疗,使更多的患者从贫血治疗中获益,并保证其最大的药物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董素阁  马莅 《临床医学》2010,30(9):88-89
目的观察牙髓塑化治疗老年逆行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60~80岁老年逆行性牙髓炎患者215例,牙髓失活后,行牙髓塑化治疗术,于治疗后半年、1年、2年复诊,对治疗效果进行回访。结果本组牙髓塑化治疗老年人逆行性牙髓炎半年、1年、2年成功率分别为94.88%、92.79%、86.79%,临床效果满意。回访的179例患者治疗后的调查资料显示,有165例(92.84%)的患者对治疗表示满意。结论逆行性牙髓炎的老年患者,选择牙髓塑化治疗,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仍适合于经济较落后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5.
杨慧  王凡雅  张艳红 《临床荟萃》2010,25(20):1764-1767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治疗组30例在时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和NAC.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及1年测定Borg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及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Borg呼吸困难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6MWD及FEV1、FVC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在6MWD测定,治疗组治疗前(387.53±67.51)m,治疗半年(429.53±66.58)m,治疗1年(480.73±55.46)m,对照组治疗前(388.53±61.65)m,治疗半年(413.83±61.52)m,治疗1年(446.23±61.98)m,两组在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org呼吸困难评分,治疗组治疗前(4.03±2.03)分,治疗半年(3.07±1.64)分,治疗1年(1.77±1.19)分,对照组治疗前(4.37±2.01)分,治疗半年(3.53±1.85)分,治疗1年(2.67±1.95)分,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FEV1治疗组治疗前(0.85±0.18)L,治疗半年(1.09±0.18)L,治疗1年(1.33±0.20)L,对照组治疗前(0.84±0.16)L,治疗半年(0.91±0.17)L,治疗1年(1.01±0.09)L,FVC治疗组治疗前(1.52±0.26)L,治疗半年(1.93±0.24)L,治疗1年(2.38±0.39)L,对照组治疗前(1.53±0.22)L,治疗半年(1.66±0.23)L,治疗1年(1.87±0.27)L,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发作次数,治疗组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73±0.87)次vs(2.30±0.99)次(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减少COPD的发作频率及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呼吸困难、减缓病情恶化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血液净化》2008,(3):170-170
自1989年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成功应用以来,它使得肾性贫血的治疗从根本上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尽管我们使用rHEPO已近20年,但是对如何应用rHEPO进行贫血治疗依然存在应用的误区,2004年《欧洲最佳贫血治疗指南》、2006年《美国K/DOQI贫血治疗指南》、2007年《中国肾性贫血治疗专家共识》都在试图规范临床中贫血治疗,使更多的患者从贫血治疗中获益,并保证其最大的药物经济学效益。本杂志自2008年5月起开设"贫血治疗"专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目前我国贫血治疗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临床医生方便将国内外临床指南和实际治疗更为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95例,共计患牙296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牙221颗,对照组患牙75颗。治疗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牙周系统治疗,随访观察1年,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给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分两组:A组(对照组)2002年2月至2007年1月共43例,按常规治疗.B组(治疗组)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共25例,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持续性区域动脉灌注(LAI)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尿、淀粉酶下降较对照组迅速(P〈0.05),胃肠减压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显著(P〈0.01),并发症少,病死率低(P〈0.05).[结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SAP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缓解期肺心病低氧血症患者61例,均接受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家庭氧疗(氧疗组)30例,双侧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氧疗时间10~15h/d;未进行家庭氧疗(对照组)31例。治疗前、治疗1年及2年分别测定周围血象、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分。结果 治疗2年后,氧疗组死亡7例,病死率23%;对照组死亡11例,病死率3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氧疗组在治疗1年和2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年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年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P〈0.05);氧疗组1年和2年后心电图RV1+SV5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年和2年后心电图RV1+SV5均高于治疗前(P〈0.05),2年后高于1年后(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1年和2年后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治疗前下降(P〈0.05),2年后低于1年后(P〈0.05);2年后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内径较治疗前减小(P〈0.05),对照组1年和2年后的右心室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大于治疗前(P〈0.05),2年后mPAP较1年后增加(P〈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采取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统计其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同时对我院2000年~2013年使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随访分析,评估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后复位情况及功能恢复优于保守治疗患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神经损害比率也显著低于保守治疗患者。对于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对于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在封丘县人民医院骨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时间先后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患者39例为对照组,以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到封丘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39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脊柱骨折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7例,分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联合治疗组30例和仅行手术治疗的手术组27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及手术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第1年分别为6.67%、18.52%,第2年分别为20.00%、48.15%,第3年分别为33.33%、70.37%;生存率第1年分别为93.33%、81.48%,第2年分别为70.00%、55.56%,第3年分别为46.67%、18.52%。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控制中晚期胃癌的转移及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在治疗中晚期胃癌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司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4678-4679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6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1例治疗组和31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后及2年后的随访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年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痴呆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大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74-4875
选取治疗的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分析。通过随访,所有入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6.7%,2年生存率为38.3%,3年生存率为18.3%。结直肠肝转移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对于不能行手术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以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76例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和住院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0 mg,3次/d),连续服药12周,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发作期采用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头痛缓解率及用TCD检测治疗前后颅内各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持续观察半年以上.半年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3例,与2000年2月至2009年9月行开放手术治疗的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关于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争论较大,近2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共识[1].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l1月对12例复合型髋臼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宋烨  田新立  许学文  岑瑛 《华西医学》2011,(10):1449-1451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体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共205例.手术治疗156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03例,合并介入治疗9例,硬化剂治疗44例;非于术治疗49例,其中介入治疗1例,硬化剂治疗38例,介入合并硬化剂治疗10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年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心功能Ⅲ、Ⅳ级的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长期加用卡托普利和/或美托洛尔;对照组仅采用CHF的传统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统计5年存活率。结果 两组患者CHF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组存活5年以上39例,死亡13例, 5年存活率75. 0%;对照组存活5年以上25例,死亡23例, 5年存活率52. 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结合传统CHF的治疗,能提高CHF患者5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6例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和住院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0mg,3次/d),连续服药12周,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发作期采用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头痛缓解率及用TCD检测治疗前后颅内各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持续观察半年以上。半年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