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塌陷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固定加支撑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塌陷骨折18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2 a,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得明显改善,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测量指标进行评定:优14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外固定支架克氏针加支撑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塌陷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结果 18例中优14例,良4例。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结果 18例中优14例,良4例。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克氏针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例,对术后手握力、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随访6~24个月,均获骨折愈合,其对AO分型c3型骨折疗效显著。结论:对于C3型桡骨远端及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选择此种疗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2010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经4~8个月随访:疗效按Dinest标准:优14例,良4例。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例失访,优21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0%.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固定配合后期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病例60例。按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后期增加中药熏洗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在疼痛、活动度、功能、肌力的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及克氏针固定能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骨折复位,配合后期中药熏洗有助于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利于腕关节各项功能的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按Dienst等提出的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个月。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定为优13例、良20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89.74%。并发症发生率12.82%。结论: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再移位,且创伤小、经济负担小。  相似文献   

9.
单方军  陆伟峰  李建浩 《中医正骨》2010,22(9):60-60,62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良好的复位是获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但由于缺乏有效支撑固定,远期畸形愈合率较高。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撬拨固定治疗高能量致损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从腕关节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塌陷四个指标进行比较,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下外固定及最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位效果丢失。功能评估:优12例;良6例;可1例。结论: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撬拨固定治疗高能量致损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要求,有利于骨折愈合,且疗效确切、复位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AO分型来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43例患者,按AO分型后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外固定定架固定,内外固定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按Aro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O分型中的A型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管型或夹板外固定;B型及C1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C2和C3型骨折及所有的开放性骨折均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采用外固定架接合克氏针、骨片钉或钢板螺钉联合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结论:AO分型能够很好的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骨折的成角方向不同分别采取掌、背侧小切口。选取克氏针分别从骨折远近端固定,针尾折弯留于皮外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均得到随诊,骨折均如期达临床愈合,腕关节、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微创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后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受影响,经济实惠,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湛江骨科医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的恢复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腕关节的恢复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术后腕关节恢复优良率则为66.7%;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对照组患者则高达3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腕关节的恢复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在C臂X线照射下实施克氏针手法整复治疗,放外固定支架,并辅以中药熏洗。结果:解剖对位优5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损伤小、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严重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2月到2010年6月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3个月,平均20.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10.2周,根据K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10例优,21例良,7例可,优良率81.6%。结论外同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严重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及患者的年龄、需求及经济情况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47-747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以前传统的治疗方案均是闭合复位,用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甚至很差,以至于出现严重腕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方面的进展很快,复位标准已更加严格,因此,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全部以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方法治疗显然是不合适的.自2004-2007年间,对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骨折37例患者分别在C臂x线机监视,闭式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手法整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后期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优越性。方法对87例闭合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部分病例结合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康复治疗。结果87例骨折愈合时间在10~16周,腕关节功能评估,优31例,良44例,可12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配合中药熏洗康复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48例新鲜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08例,女140例;年龄18~89岁,中位数53岁。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A2型11例、A3型48例、B2型56例、C1型88例、C2型31例、C3型14例。分析骨折愈合、复位丢失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158例急诊行掌、背侧石膏或夹板外固定,50例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17例行外固定支架外固定,23例行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58例未出现复位丢失,骨折正常愈合;190例术后出现复位丢失,其中175例复位丢失发生在术后1周。157例复位丢失者无需二次手术;33例必须行二次手术,其中B2型5例、C1型8例、C2型13例、C3型7例,石膏或夹板固定30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3例,二次手术行钢板内固定术10例、行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20例、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3例。结论:骨折固定方式和骨折类型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应仔细分析骨折类型,选用恰当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1例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患者,有34例行解剖钢板固定,3例行单纯克氏针固定,4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后3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5例行跟骨牵引,6例行石膏托固定;其中7例在2~5周转为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在7个月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个月。术后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平均得分89.8分,疗效等级优29例,良10例,差2例。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浅析,探讨临床运用经验。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2008年1月-2011年9月,选择2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无切口疤痕形成,内固定拆除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