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肛门支撑捆扎法行消化道重建.结果:27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快速冰冻无残端癌,无吻合口瘘,肛周感染1例(3.7%),吻合口出血、狭窄均未发生,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为75.3%及6.25%,术后排便功能优良,无大便失禁.结论: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保肛术吻合口痿、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控讨管型吻合器在套叠外翻肛门外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20011年于惠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治疗的25例低位直肠癌在套叠外翻肛门外切除术中彻底切除直肠肿瘤的患者,使用管型吻合器做盆腔内结肠直肠残端吻合。结果:25例患者在手术期无死亡,未发生吻合口漏、出血及盆腔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半年后控便能力正常及良好,1~3年后复发率少。结论:对合适病例应用吻合器外翻拖出式肛门外直肠癌切除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中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对其实施保肛手术,术后随访病人对控便能力的满意度、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显示,三组术后1年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术后3年复查时对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手术治疗效果完全满意的有120例,基本满意的有48例,没有不满意病例。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避免造成永久性的造口,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基本上可以根治,并且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9月~2011年9月36例距肛缘5~10cm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漏2例,术后1年控便能力均达优良级,1例患者出现肝转移,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保肛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低位直肠癌(距肛缘5~10m)患者,选择正确术式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3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护理。方法对3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训练排便功能等方法。结果36例患者2~6周排便自控能力得以改善,8~14周排便控制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的排便自控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吻合口狭窄5例(8%),术后盆腔复发1例,局部复发率为2%。结论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控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4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排便护理,以30天为限。主要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局部皮肤护理、排便功能训练、中医穴位针灸等。结果:42例患者能完全控制排便,6例患者偶有失禁现象,继续给予指导训练。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控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经肛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此分析护理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康华医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经肛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7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并发症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排便功能受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肛门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患者实施并发症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瘘、排便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并缩短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管理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超低位直肠癌拟行保肛术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予以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与未施行预防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仅3.6%(2例)发生吻合口瘘,但无自觉症状;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未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76例患者中吻合口瘘发生率11.896(9例),分别予以横结肠造瘘、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营养支持与局部冲洗引流治疗后愈合;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15-60)天。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能够有效防治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2.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后排便次数增多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8例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后排便次数增多的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心理护理、指导合理饮食、加强引流管、肛周皮肤护理、持续的排便功能训练等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患者经2周~24周护理后均达到肛门节制大便功能优级.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排便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 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就换药处理的相关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双吻合器(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65例患者成功使用DST技术吻合。1例手术中行I125粒子植入内放疗,5例手术中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制剂化疗,其余均术后2W开始用奥沙利铂+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化疗3个疗程。结果:本组65例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病理检查无残端癌;术后肛周盆腔感染1例(1.54%),吻合口漏2例(3.08%),吻合口出血1例(1.54%),吻合口狭窄1例(1.54%)。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3.08%(54/65)。结论:选择适当病例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双吻合器(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65例患者成功使用DST技术吻合.1例手术中行1125粒子植入内放疗,5例手术中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制剂化疗,其余均术后2W开始用奥沙利铂+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化疗3个疗程.结果:本组65例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病理检查无残端癌;术后肛周盆腔感染1例(1.54%),吻合口漏2例(3.08%),吻合口出血1例(1.54%),吻合口狭窄1例(1.54%).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3.08%(54/65).结论:选择适当病例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术.从1992年2月~1998年12月,我们共收治低位直肠癌972例,其中662例采用环扎式支撑吻合法完成保肛手术.现将支撑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适应症的选择、近远期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派尔特吻合器及直线缝合器保肛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0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派尔特吻合器及直线缝合器治疗。结果:全组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吻合口漏,无吻合口出血。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应用派尔特吻合器及直线缝合器保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方法:研究时段: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将我院接收的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留置肛管作为分组依据,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均41例样本。实验组实施留置肛管预防术后吻合口漏,对照组不实施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相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手术患者实施留置肛管,对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二次手术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以1998年4月—2004年12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3%),吻合口狭窄1例(3%),切口感染2例(6%)。结论双吻合器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