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4例进行认知功能评测,同时进行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 244例脑卒中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92例占37.70%,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84例占34.43%;其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患者并发认知障碍49例占58.33%。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认知功水平密切相关,特别在语言、计算功能方面表现明显(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注意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计算机自动检测纤维蛋白原(Fbg)系列数值得到应用,其优点在于:它不仅了解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而且能判断纤维蛋白原被蕲蛇酶水解出Des-AA(FPA)后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情况(包括反应时间与功能指数)[1].  相似文献   

3.
邱蓉 《中医药研究》2011,(6):665-666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有典型症状并经冠脉造影明确的ACS患者86例,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Fib水平.分别比较男女两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不同冠脉病变部位组以及是否合并并发症组的Fib水平.结果 不同性别间,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组间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三组及两两比较Fi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包括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Fi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Fib水平高于未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为(3.529±1.216)g/L及(3.005±0.788)g/L(P〈0.05).而是否合并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ib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无任何并发症和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两组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脑血管病组的Fib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中,合并冠脉多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或糖尿病的Fib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方法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分子的可溶性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分子量330000~340000,等电点5.5,沉降常数7.7~7.9。其分子为一个长条状二聚体,长度50~60nm;含有3对多肽键,由二硫键连接。大量的文献表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出血(DIC)、应激等有关,而且与冠心病(CHD)、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有关,因而纤维蛋白原的研究倍受关注。现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的关系。方法:测定8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IMT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比较三组的SUA、FIB、TG、HDL、LDL、APO-A1的数值。结果:三组间SUA、FIB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颈动脉IMT的增加,SUA、FIB水平相应增高。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UA、FI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对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进行干预,对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酶(ALP)在患者骨折后,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凝血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折患者(实验组)89例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ALP)联合检测对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会艳 《河北中医》2011,33(9):1426-1427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病因主要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于骨科大手术后,好发部位为下肢,由于骨折后炎性反应及血管损伤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血液发生血栓、血栓前状态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改变的分子标志物,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是血栓形成或溶解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压的动态监测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将229例原发性高血压(FH)患者分为杓型组55例、非杓型组56例、深杓型组58例、反杓型组60例,均检测Hcy、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对不同分组EH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反杓型组血浆Hcy、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高于杓型组(P均<0.01),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杓型组及反杓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的PT、APTT、T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H患者存在高凝状态,Hcy亦明显增高,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更为显著,传统的血液指标PT、APTT、TT不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状态的敏感指标,为高血压患者需合理用药而有效地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及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大幅增高,检测其浓度,对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TIB)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起病7天内的12.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凝固法定量测定血浆FIB水平.结果 眼针组总有效率9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2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眼针加基础治疗疗效优于基础治疗;血浆兀B水平,眼针组由(3.89±1.02)g/L降至(2.53±0.81)g/L,对照组由(3.91±1.04)g/L降至(3.17±0.94)g/L,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瘀血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明了。中医称本病为“尫痹”,认为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之一毫鞅溲欠从︷鲅潭鹊囊幌羁凸壑副?〔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一个重要因素,〔2〕因此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瘀血的轻重程度。本研究以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来评估RA瘀血的程度,分析其与其他一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瘀血在R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的RA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方法将纤维蛋白原加热至56℃发生凝集,而其它蛋白不受影响.然后高速离心,将其血浆柱之间的长度比和蛋白原浓度成正比例关系.结果批内变异系数为 3. 2%(n= 20,k= 2. 67g/L),批间变异系数 CV为 4. 5%( n= 20, x= 3. 2g/L)纤维蛋白原在 10~ 80g/L呈良好的线性,回收率104.2%,与Jacobsson改良的可凝固蛋白法[1]Y(本法)=0.996X+0.002相关性良好.r= 0 996.结论该法不失为一种适合于常规工作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鼻觑的临床疗效已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临床发现,鼻呢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后其值明显下降【'-'」,由此设想活血化瘀止鼻翩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为进一步证实鼻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确系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笔者从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以血浆纤维蛋白原值为指标,对因严重鼻觑而住院的患者分中药组及对照组共sl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经一般处理未能止血而住院的男性严重鼻咽患者,年龄16-sl岁,随机分为两组:1.中药组(28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 ( DIC)、应激反应 (因为它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有关 ,而且与冠心病、心肌梗死有关 [1~ 3] ,因而临床上倍受重视。目前临床上多用双缩脲比色法、热沉淀比浊法[4 ] 测定 ,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 ,因此笔者采用微量吸管法这一既准确又方便的方法测定。1 测定原理纤维蛋白原加热至 56℃发生凝集 ,而其它蛋白不影响。然后高速离心 ,其与血浆柱之间的长度比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成正比关系。纤维蛋白原 ( g/ L) =纤维蛋白原长度 /原血浆柱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龙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除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部血管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地龙胶囊口服,对照组未加特殊治疗,疗程均为3月.跟踪观察2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龙胶囊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eation,CISS)分型中急性脑穿支动脉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D-二聚体(D-dimer)浓度,判断凝血纤溶机制在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0例急性脑穿支动脉梗死患者血浆Fg及D-二聚体浓度,与50倒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血浆Fg及D-二聚体浓度活性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穿支动脉疾病所致脑梗死可能存在凝血纤溶机制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脉血康对脑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纽,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并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血康可以通过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脑梗塞患者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再梗率。  相似文献   

18.
头部内伤后遗症临床较常见,轻者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重则遗害患者终身。用自拟头伤散治疗本症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辩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63例,女26例;年龄18~55岁;病程3年以内55例,4~6年29例,7年以上5例,病因脑震荡48例,脑挫裂伤33例,外伤所致颅内血肿8例。1.2 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病史;②有头痛头晕、畏光欲睡、心烦呕恶、纳呆腹胀、心悸健忘、肢麻乏力等6个月以上;③除外眼耳鼻口腔及脑血管病所致的头痛头晕等症。  相似文献   

19.
西黄丸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西黄丸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影响.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予西黄丸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对症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使用西黄丸后Fib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方法。方法 将纤维蛋白原加热至56℃发生凝集,而其它蛋白不受影响。然后高速离心,将其血浆柱之间的长度比和蛋白原浓度成正比例关系。结果 批内变异系数为3.2%(n=20,x=2.67g/L),批间变异系数CV为4.5%(V为4。.5(n=20,x=3.2g/L)纤维蛋白原在1.0~8.0g/L呈良好的线性,回收率104.2%,与Jacobsson改良的可凝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