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7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与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结果:抗核抗体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系统性硬化症(P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灵敏度分别为61.70%,90.00%,78.95%,62.50%,75.00%,92.59%;抗ENA抗体谱中的不同抗体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中RA,SS,MCTD,DM/PM,PSS,SLE中的灵敏度也有不同的检出。结论: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种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万孚试剂和免疫斑点法欧蒙试剂及海奥万信试剂同步检测131例标本中ENA抗体谱中的6种抗原(抗nRNP、抗Sm、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分析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欧蒙试剂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万孚和海奥万信(P均<0.05),3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性除抗SSA抗体外均较高。结论检测抗ENA抗体谱免疫斑点法优于WB法,3种试剂中以欧蒙试剂检测敏感性较高,且与临床诊断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IBT)对274例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清做了ENA多肽抗体的检测。不仅可识别抗原的表位,还可用于检测其相应的抗体。对早期诊断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一些对疾病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ENA抗体与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都是抗核抗体的一种,是近年被临床采用的诊断指标。它们更具体针对不同核抗原,因此敏感性、特异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5.
董飞侠 《养生月刊》2012,33(8):673-I0001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液和尿液中。抗核抗体谱包括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ENA)。ENA又包括抗史密斯抗体(Sm)、抗核糖核蛋白体(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SSA/Ro)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La)抗体、抗硬皮病-70(Scl-70)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ENA多肽抗体对自身免疫病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斑点法对1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6种可提取性核抗原(ENA)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161例患者中有113例患者检出至少一种自身抗体,其中SLE特异性抗体抗Sm阳性率为40.7%,抗nRNP的阳性率为24.3%.抗SSA抗、SSB的阳性率分别为23%和14.7%.结论:显示抗ENA多肽抗体在CTD的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正常人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和抗ENA抗体的测定。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采用胶体金技术检测抗ds-DNA;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ENA抗体。结果 ANA阳性率最高(96%);抗ds-DNA阳性率较低(54%)。SLE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结论 SLE患者自身抗体的测定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抗眩晕方药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和水提取法(简称WE法)两种方法的提取液进行比较.方法 以泽泻醇B乙酸酯、川芎嗪、阿魏酸以及大黄素与大黄酚之和、总生物碱、干浸膏含量为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SBE液各指标成分含量均高于WE液,二者反相液相色谱图,SBE液多数共有峰的峰面积积分值均高于WE液.结论 抗眩晕方药两种提取液中,以SBE法明显优于WE法.  相似文献   

9.
川乌2种方法提取液的成分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乌头总生物碱、酯型乌头生物碱、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川乌用2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半仿生提取法优于水提取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揄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其免疫指标的关系,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93例SLE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证、瘀热痹阻证、脾肾阳虚证、风湿热痹证4组.抗核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记法0BT)、抗ds-DNA抗体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放射免疫法(RIA).结果:抗核抗体滴度风湿热痹组抗核抗体滴度与脾肾阳虚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ENA抗体按阳性率比较各组无差异.但瘀热痹阻组与脾肾阳虚组13.5 kD抗体有差异(P<0.05),17.5 kD抗体有差异(P<0.01);瘀热痹阻组与风湿热痹组比较17.5 kD抗体有差异(P<0.01);瘀热痹阻组与阴虚内热组比较13.5 kD抗体有差异(P<0.05);阴虚内热组与脾肾阳虚组73 kD抗体有差异(P<0.05).抗ds-DNA抗体风湿热痹组与脾肾阳虚组、瘀热痹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阴虚内热组比较有差异(P<0.05).TNF脾肾阳虚组与风湿热痹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①抗ds-DNA抗体可作为中医"虚实辨证"的参考.②IBT法检测的73kD、17.5kD、13.5kD条带可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③ANA抗体滴度和TNF值与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与抗核抗体谱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辨证分型与抗核抗体谱等免疫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51例辨证分为4型,并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ENA测定.结果:49例ANA异常,4组证型间ANA滴度按均值大小依次为风湿热痹证>瘀热痹阻症>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18例抗ds-DNA抗体异常,按阳性率大小依次为风湿热痹>瘀热痹阻>阴虚内热>脾肾阳虚,抗ENA抗体阳性率检验比较无差异.结论:ANA是SLE的筛选实验,抗ds-DNA抗体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蛋白芯片、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膜炎组5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40例)分别行血清TSPOT.TB、血清及胸腔积液结核蛋白芯片、胸腔积液ADA检测。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T-SPOT.TB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项指标(P均<0.05)。血清T-SPOT.TB、血清结核蛋白芯片、胸腔积液结核蛋白芯片及胸腔积液ADA灵敏性分别为93.9%,70.4%,69.6%和88.1%,血清T-SPOT.TB灵敏性与血清及胸腔积液结核蛋白芯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清T-SPOT.TB、血清结核蛋白芯片、胸腔积液结核蛋白芯片及胸腔积液ADA特异性分别为90.2%,50.8%,49.3%和72.9%,血清T-SPOT.TB的特异性与血清及胸腔积液结核蛋白芯片、胸腔积液A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蛋白芯片3种抗原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单病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头号传染性杀手,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结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因素,加之近20a来各国对结核病的忽视,造成结核病疫情呈全球性的回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近年笔者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抗体并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及ELISA 2种方法检测正常及患者血清标本ANCA。结果通过对30例正常人和82例相关疾病的ANCA检测,2种方法正常组检出率均为0,疾病组分别为IIF法14.6%,ELISA法12.2%。结论IIF法可作为临床常规ANCA的筛选试验,ELISA法可作为特异ANCA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36例,其中HIV初筛阴性68例,HIV初筛阳性68例,用CLIA法、ELISA法及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对其中一种方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的标本用其它两种方法同时复查,并送检HIV确证实验室用WB法(金标准)进行确证试验。结果:136例患者中,初筛阳性患者68例,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作为金标准,确证阳性患者32例,其中ELISA初筛出36例,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胶体金法初筛出36例,胶体金法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CLIA初筛出64例,CLIA灵敏度100%,特异度69.2%,误诊率30.8%,漏诊率0,可用度0.58,可靠度0.69,kappa值为0.514,与WB法比较不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以CLIA法血清HIV抗体S/CO≥1作为HIV初筛阳性的临界判断,对64例CLIA初筛阳性的患者分别用ELISA、胶体法及WB法进行复查,发现S/CO为1~10组,WB法、ELISA阳性符合率为0,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为13.3%;S/CO为11~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66.7%,S/CO>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以WB法为诊断基准,三组随着S/CO越大,真阳性率越高,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胶体金法复查初筛阳性的患者随着S/CO值越大,其阳性符合率越高,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HIV抗体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对初筛阳性的标本可采取另一种方法复检,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自身抗体结果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以来的150例PBC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150例PBC患者的AMA-M2均为阳性;抗核抗体阳性率约18%;CCP阳性率为6.1%;ANCA阳性率16.7%.结论:PBC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根据症状进行多种自身免疫病的筛查,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18.
阴道毛滴虫是滴虫阴道炎的病原体。阴道毛滴虫检测常用直接生理盐水悬滴法,方法简便快速,但易出现假阴性而造成误诊。2004年6月-2005年3月,笔者对200例妇科门诊患者同时采用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悬滴法与瑞氏-姬姆萨染色法检测阴道毛滴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产H2O2乳酸杆菌)数量大量减少,代之以兼性厌氧或厌氧菌数量异常增加,使阴道内生态平衡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该病的临床并发症对妇女的危害极大。为探讨快速检测法和传统Amsel四步标准法对诊断BV的价值,笔者对2种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硅橡胶印模材料口外间接法和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上颌前磨牙桩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87例,根管治疗后的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共计107颗,随机分为2组,采用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53颗为对照组,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口外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54颗为观察组,随访1 a,比较2组上颌前磨牙桩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9%),观察组不良现象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5%)。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制作上颌前磨牙桩核不仅操作时间较短且适合性较好,口外间接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且密合性差、就位困难、脱位等不良现象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