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HLA(HumanLeucocyteAntigen)分型结果选择供受者进行肾移植在国外已成为常规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移植中心采用 ,使移植肾近、长期存活率明显提高。在我国特定条件下 ,如何实施这一方案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武警部队已有多家兄弟医院先后开展了肾移植 ,我院自1 996年以来 ,按HLA配型进行供受者选择行肾移植手术 ,提高了移植肾存活率。1 方法1 1 设计配型软件 设定HLA配型标准的软件 ,所有受者HLA分型结果都输入计算机网络内 ,一有供者分型结果 ,立即输入网络内 ,软件会自动打印最佳的受者。1 2…  相似文献   

2.
李军民  王玲  王平 《武警医学》2000,11(2):102-102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唯一办法[1]。术前进行供受体间HLA(HumanLeucocyteAntigen,HLA)组织配型将直接影响肾移植的存活率及排斥反应的发生[2]。我们对49例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受体)与27例肾源的提供者(供体)进行了HLA组织配型。结果表明:术后均有良好的肾功能,术后90d未发生1例排斥反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 1996~1998年49例均为我院肾脏科确诊为肾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男35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全部病例均有透析史,试验前1周内无输血史。12 方法121 仪器与…  相似文献   

3.
在海拔 2 2 60m地区 ,共完成异体肾移植9例 ,1 982年— 1 983年 5月完成 4例 ;2 0 0 0年7月— 2 0 0 1年 5月完成HLA配型下尸体肾移植 4例 ,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 1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2 0岁~ 42岁 ,平均 3 0 .5岁。肾脏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8例 ,红斑狼疮性肾病 1例。移植前均行血液透析 ,透析次数 ( 1 2~ 62 )次。8例尸体肾移植供 -受体血型相符 1 0 0 % ,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供 -受体O、A血型相配。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5月所行肾移植患者淋巴细胞毒试验 2 %~ 1 2 %…  相似文献   

4.
说明肾移植中供受者之间HLA配型和重要意义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即被体信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和微量淋巴细胞毒供受者交叉实验方法,对汉族人108例等待肾移植的病人和37例供者的HLA-A、B、DR和DQ位点进行抗原分型。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的理想方法 ,随着手术技巧的日益成熟 ,外科并发症已呈下降趋势 ,但仍是早期移植肾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完成 3 0例肾移植。其中发生外科并发症的有 6例 ,处理得当均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 0例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7例。年龄在 18~ 62岁 ,再次移植 2例。术前均经过 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供受者同血型 2 4例 ;供者O型受者A型 4例 ;供者O型受者B型 1例 ;供者O型受者AB型 1例。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小于 5 %者 2 8例 ,5 %~10 %者 2例。免疫抑制剂应用 :新山地明 +骁悉 …  相似文献   

6.
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附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资料与方法  受者 ,女 ,43岁 ,身高 15 3cm ,体重 45kg ,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终末期 )。供者男 ,2 4岁 ,为外伤后脑死亡者 ,体重5 5kg ,身高 16 3cm。供、受者淋巴细胞毒试验 (PRA) <1% ,HLA基因配型有 6个位点相合 (半相合 )。供心切取后经主动脉根部灌注 4℃Stanford大学晶体心脏保存液 ,灌注压低于 110mmHg ,灌注量 180 0ml,放于含冰屑的保存液中 ,修整。于 2 0 0 0年 4月 5日在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 (标准法 ) [1] 。使用StockertⅢ型人工心肺机和大号Medtronic膜式…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 990年 1 2月~ 2 0 0 0年 4月共行尸体肾移植1 6 0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6 0例中 ,男 1 31例 ,女 2 9例 ;年龄 1 6~ 6 9岁 ,其中 5 0~ 5 5岁 2 3例 ,5 6~ 6 9岁 1 2例 ;移植前行血液透析 1 2 7例 ,行腹膜透析 33例 ,透析时间最短 3个月 ,最长 2a ;受者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 1 5 6例 ,多囊肾 4例。供、受者ABO血型相同者 1 5 6例 ,血型不相同者 4例 ;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在 1 0 %以下者 1 4 5例 ,1 0 %~ 1 3%者 1 5例。第 1次接受肾移植者 1 5 1例 ,第 2次接受肾移植者 9例。供肾均为尸体肾 ,供肾者年龄在 1…  相似文献   

8.
早期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 (AR)并及时治疗对提高肾移植存活率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性诊断AR的方法 ,并对其价值进行了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肾移植后受检者 2 0例 ,共计 2 5次检查 ,其中肾移植后正常组 12例次 ,AR组 13例次 ,均经临床、生化、B超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核素肾动态显像均无肾盂滞留。肾移植正常组平均年龄 37.0 8(2 4~ 6 0 )岁 ,AR组平均年龄37.6 2 (2 1~ 5 9)岁。2 .方法。受检者均行常规肾动态显像 ,示踪剂为99Tcm 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MAG3 ) ,注射剂量为 111~ 185MBq。选择环肾感…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中PRA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受者高敏状态是指受者HLA抗原体液致敏,导致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根本原因。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给受者精神、经济及社会均带来严重影响,为了筛选出高敏受者,避免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或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人/肾存活率,我们对肾移植受者由术前到术后进行了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动态监测,并按照美国国立器官分配中心(UNOS)制定的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选择我科1998年8月~2001年10月共226例肾移植受者,男156例,女70例,年龄14~68岁。首次移植213例,2次及2次以上移植13例。术后常规使用强的松(Pred)、环孢素 A(CsA)和霉酚酸酯(MMF)三联或CsA+Pred二联治疗。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施行活体亲属供肾移植 8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受者 8例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18~ 31岁 ,平均 2 6 4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首次接受肾移植术。术前血液透析时间 5~ 8个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肝抗体阴性。供者 8例 ,均为受者母亲 ,年龄 5 2~ 5 9岁 ,平均5 4 6岁。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肾脏病及糖尿病史 ,无肝炎、肺结核病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肝抗体阴性。肝肾功能、肝肾B超、双肾CT及动脉造影检查正常 ,核素肾图、静脉尿路造影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