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24G静脉留置针做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妥善固定,细心护理,定期更换3M敷料。结果:12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用药等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治疗的需要,挽救了患儿的生命,静脉留置天数5—7d,无1例感染。结论:在重症脑炎患儿治疗中,当四肢静脉穿刺遇到困难及抢救时,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留置时间长,便于治疗用药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护理工作几乎每天都会面对抽血,通常我们都采用注射器或者真空采血针抽血。但对于一些血管细小、弹性差、脆性大,由于长期输液血管破坏严重,运用常规的方法采集血标本时很难一次成功。笔者遇到1例患者需要验血,搜索了全身静脉,几乎都没找到理想的抽血静脉,全身静脉都非常细小,几乎看不到也摸不到,最后在足踝内隐约发现了大隐静脉,立即按照常规在此处进行穿刺,但是没有成功,经过分析原因后改用8号头皮静脉成功抽出了需要的10ml静脉血液。  相似文献   

3.
用一次性头皮针采取周围静脉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采血是护士最常见的一项操作技术 ,通常是用注射器连接 6号、 6 5号、 7号普通针头抽血 ,如果遇到血管较细、较硬、易滑动等不好穿刺的患者 ,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作者使用一次性头皮针采取周围静脉血 ,取得较好效果 ,体会如下。1 特点1 1 适合于全身周围静脉、特别是较细、较硬、易滑动等不好穿刺的血管 ;不受年龄限制。1 2 头皮针能与皮肤保持相对平行 ,对于较表浅的血管尤为方便 ,如小儿头皮静脉。1 3 采血时便于固定 ,避免了抽血过程中针头固定欠佳穿出血管而造成采血量不足。1 4 采血完毕后可直接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或…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临床常用于抽血、输血、静脉给药。以头皮针静脉输液最为常用。水肿患者皮肤高度浮肿,静脉血管不易看到和摸到,容易造成穿刺失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延误了抢救治疗的时机。现将多年来临床水肿患者静脉穿刺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给药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治疗方法,头皮钢针适用于输液时间短或临时输液的病人,且易脱落,易引起液体渗漏,反复多次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使浅静脉受到破坏。较胖患儿,静脉血管隐藏较深,穿刺比较困难,早产儿及脱水患儿的血管充盈度差,为再次穿刺增加难度,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易掌握,且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不易穿破血管,有利于保持血管和静脉通畅,为输液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方便。同时对血管刺激性小,应用高渗药物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且可按时给药,加上固定牢固,避免了输液过程中的渗液和脱管,减轻了患儿穿刺时的恐惧心理,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该科自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以来,在抢救危重患儿、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6.
黄宇  冯桂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102-3103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方法:选取360例患儿,年龄0~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和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采血。结论:选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对该技术的成功经验已有大量报道,但静脉留置针临床穿刺失败原因值得分析和思考,现将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穿刺失败与采取的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一次性静脉采血针与注射器应用于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方法将208例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注射器连接静脉留置针穿刺212例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器连接静脉留置针穿刺209例次。结果观察组刺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9%VS 66.98%﹙P0.05﹚,出血率、静脉炎症率、血栓形成率均减低(P0.05)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孔艳艳  张子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16-1116
目的 减少患儿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方法 用5ml注射器与5.5号头皮针相连接,给患儿静脉抽血后不拔针。分离注射器后,直接与排好气的输液器相连接,进行输液。结果 〈3岁180例样本中,溶血3份,接液后10分钟以内局部液体渗出的11人,成功率为92%;〉3岁240例样本中,溶血0份,局部渗液7人,成功率为97%。结论 静脉抽血与静脉输液相结合,既减少了穿刺次数,还节省了人力物力,患儿痛苦小.家长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减少颈外静穿刺失败,以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和稳定的静脉输液.方法 将1mI注射器接于静脉留置针Y型的另一个接口,当进针有突破感后,用注射器轻轻抽吸,见回血后再降低角度进针,通过充分确认针尖巳在血管内,再接补液.结果 颈外静脉穿刺失败率明显减少,输液3d~7d,未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等症状.结论 掌握置管时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通过注射器抽吸充分确认针尖已在血管内是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穿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 采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对148例不同血管条件的输液患者进行浅静脉穿刺操作。结果 根据浅静脉的穿刺部位、静脉条件、年龄特点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穿刺时采取不同的送管方式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正确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各种药物及时、安全、可靠地应用,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我院儿科常规抽血多,常采用头皮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采血法、股静脉直刺采血法,而对于婴幼儿及肥胖儿头皮静脉一次采血最多只能达到7mL;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且不易成功;颈外静脉穿刺后不易固定,转头易穿通血管而造成失败;股静脉直刺法固定困难,穿刺范围小,穿刺成功率不高。股静脉斜刺法则克服了以上弱点,穿刺成功率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医生诊治疾病提供了足够的血量,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我院自2000-01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提高小儿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5岁以下小儿静脉采血成功的方法,减轻患儿痛苦。方法用头皮针代替直接针头(除股静脉外),首选大隐静脉。结果通过对189例患儿的研究,1次采血成功率为92%I家长较轻松接受;1次采血成功不仅指一针见血,而且抽取的血量符合检验室的要求。结论1大隐静脉为5岁以下小儿静脉抽血时首选部位;2小儿静脉采血时,头皮针优于注射器直接针头。  相似文献   

14.
鲁大云 《中外医疗》2008,27(27):51-51
目的 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管的方法 及优点.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中遇到的危重病人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结果 观察78倒病人,其中3例穿刺失败.结论 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 .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我们医院对新生儿采血部位和方法进行了改良,一共108例,一次成功率在97%以上。 1具体方法 取5号或5号半头皮针,在无菌条件下剪去远端,留近端约70cm接针头。采血部位取大隐静脉。些静脉易固定、易穿刺,接5ml无菌空注射器抽血。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输液工具 ,以其套管柔软 ,不易穿破血管 ,在静脉内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使得输液、输血更加方便、快捷。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开始采用BD公司生产的INTIMA Ⅱ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 ,对乳癌病人输入化疗药物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病人均为女性乳癌术后化疗病人 1 2 0例 ,年龄 2 8~ 63岁 ,平均 46岁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每组 60例 ,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留置针输入化疗药物 ,对照组行健侧上肢静脉穿刺输入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为 5 氟脲嘧啶、环磷酰胺、表…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静脉采血常选取股静脉、颈静脉等大血管进行穿刺。此法技术要求高,对患儿损伤较末梢静脉穿刺为大,且不易为患儿家长接受。本文报道选用一次性头皮针穿刺前额正中静脉采血,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詹宏博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10-110
目的:探讨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门诊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可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郑惠英 《九江医学》2009,24(4):59-59
在儿科,因小儿周围静脉血管细,血管充盈差,故穿刺较困难,且出血速度慢.股静脉比较固定,管径粗,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故常选用股静脉穿刺采血.以往传统采用注射器行股静脉穿刺抽血,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连接真空管自股静脉穿刺采取血标本,共计86例,成功72例,失败14例.失败原因:患儿脱水严重或过度肥胖所致.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会芳  王雪利 《吉林医学》2011,(11):2267-2268
目的:提高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将100例应用留置针行颈外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观察组均显著高于或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法可提高周围循环衰竭患者颈外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