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胸腺主司免疫调节和诱导免疫耐受功能。临床研究表明 ,约 75 %~80 %的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ris,MG)患者胸腺异常 ,其中 6 0 %~ 75 %为胸腺增生 ,10 %~ 30 %为胸腺瘤。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自身致敏和破坏所致的自身免疫疾病 ,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疲劳和无力 ,经休息或用抗胆碱脂酶药后可以缓解。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收治胸腺瘤 2 6例 ,其中 2 1例合并MG ,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中男 15例 ,女 6例 ,2 2~ 6 5岁 ,平均 45岁。MG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能持续或反复收缩…  相似文献   

2.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肌无力危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瘤是位于前纵隔内的一种较常见的肿瘤,该类肿瘤的最大的特点是约10%~45%的病例合并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以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恢复为特征。早期行胸腺瘤切除可同时治疗重症肌无力,但手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即因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3.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前上纵隔 ,亦可位于中纵隔或后纵隔 ,常见于成年人。发病年龄多在 2 0~ 4 0岁之间 ,9%~ 38%的胸腺瘤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1] ,自 1998年以来 ,我科共收治胸腺瘤5 8例 ,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 15例 ,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32~ 6 5岁 ,平均 4 8岁。病理类型 :9例为良性 ,6例为恶性。术前均合并肌无力 ,术后均得到缓解。术后 10例经鼻气管插管 ,5例行气管切开 ,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平均带机天数为3d ,均未发生感染。2 护 理2 1 术前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重症肌…  相似文献   

4.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1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2006年2月,我们为1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均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10例因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就诊,胸部CT检查示胸腺瘤;2例因腭肌轻瘫,出现构音障碍,发音  相似文献   

5.
赵丹宁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0):945-946
重症胸腺瘤是指肿瘤侵及周围脏器、体积大、多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瘤病人中平均约8.5%~27%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儒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2):1354-1354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导功能发生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病[1].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胸腺瘤是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时治疗较棘手 ,除肿瘤本身可具有浸润性外 ,MG的存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胸腺瘤合并MG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 ,但手术本身可能诱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围手术期中的各个环节 ,使病人顺利度过手术期是本病治疗的重点。我们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自 1990年 8月~ 1999年 8月收治 3 7例胸腺瘤合并MG的病人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7例中男 2 1例 ,女 16例。年龄 2 8~ 67岁 ,平均 46.3岁。多数患者以肌无力症状为首诊。术前M…  相似文献   

8.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10%~50%的胸腺瘤患者可伴发重症肌无力?MG?。而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5%的MG患者合并有胸腺瘤,两者互为影响,目前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科从2002年1月~2007年2月共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患  相似文献   

9.
孙盼盼 《全科护理》2014,(13):1245-1247
胸腺瘤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为0.15/10万,但却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前纵隔肿瘤的20%,成人可达50%[1]。胸腺瘤常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重症肌无力症(myasthenia gravis, MG)最为常见。胸腺瘤有10%~30%伴MG,而MG 病人15%~60%伴胸腺瘤[2]。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5%~50%,胸膜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3]。2013年4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胸腺瘤术后复发伴重症肌无力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2001—01~2006—08共手术治疗胸腺瘤患者38例,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MG)18例,占47%,取得满意疗效。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分析,探讨对该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 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措施,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肺部感染和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关键.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该组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2007年9月,我院行全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9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4~55岁,均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肌无力Osserman分型:Ⅰ型10例,Ⅱa型4例,Ⅱb型3例,Ⅲ型2例。均行全胸腺切除术,行气管切开2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胆碱能危象1例,均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月~2007年9月,我院行全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9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重症肌无力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重症肌无力病人9例,男3例,女6例。年龄自21/2-1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月余。术前有重症肌无力表现及自身抗体滴度增高,元首地胸腺切除术,术后二周自身抗体滴度降至正常。全组无列亡,1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积极抢救危象解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取配对分组的方法将5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摘除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和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和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和肌无力危象的发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神经介质传递障碍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恢复肌力。胸腺瘤患者行胸腺切除可同时治疗重症肌无力,但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由此导致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5肌肉接头处神经介质传递障碍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恢复肌力。胸腺瘤患者行胸腺切除可同时治疗重症肌无力,但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由此导致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1]。本文报告对此病症的救护措施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神经介质传递障碍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恢复肌力.胸腺瘤患者行胸腺切除可同时治疗重症肌无力,但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由此导致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1].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5肌肉接头处神经介质传递障碍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恢复肌力.  相似文献   

20.
肖静静  杜鹃 《护理研究》2010,(5):1350-1351
[目的]探讨儿童型重症肌无力(MG)患儿行胸腺切除的护理。[方法]对27例行胸腺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患儿实施同步护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儿均注重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教育、饮食护理、呼吸道功能训练、用药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有效镇痛、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1年内手术完全缓解率48.2%,总有效74.1%。[结论]针对MG病人的特点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能促进伤口愈合,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