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爆炸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常合并严重的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救治,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是确保抢救成功和预后好坏的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通过“120”急救系统接诊的228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与转运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2002年12月31日我区并人汕头市急救网络系统,承担着全区院前急救的任务。院前急救对象主要是全区各个乡、镇(街道)不同的病、伤人员。近年来,各种急症及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此,“120”院前救护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体系。如何使这一体系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抢救及时,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是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膈疝由于胸腹部症状相互叠加,伤情复杂,易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我院是市“120”急救定点医院,省道路交通施救定点医院,还是“110”社会联动救治定点医院,我科自1996年我院建院以来至今,共收治5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时要打120电话,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可拿起电话后,如何用最简洁有效的语言让急救人员准确了解各种信息,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急救医疗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急救医疗是病人最急需,群众最关心,舆论最敏感的问题。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急、危、重病人,是反映一个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地市级医院急救医疗的模式是什么呢? 地市级医院急救医疗的性质、范围和特点不同于国外的“医疗急救中心”或国内大城市中的三级医院,更不同于基层县医院,这就要求地市级医院的急诊科建设要有自已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江西医药》2005,40(4):F003-F003
万年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防保、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和“爱婴医院”。开放床位210张,现有职工231人,其中卫技人员205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8人,中级职称人员72人;有2名县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名跨世纪专业骨干、3名专项技术骨干。设置19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眼科为市级特色,是全省三个弱视力康复中心之一;创伤急救是上饶市交通创伤绿色通道急救定点医院,配备120专用急救车。医院设备先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急救医学逐步发展和完善.医院急救科已成为抢救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集中场所,也成为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急诊制度的建立.“120”、“110”等呼救网络的形成以及人们急救意识的增强.送至急诊室抢救的“三无病人”也日益增多。据统计。2005年我院急诊科救治三无病人16人次,由此产生医护人员救治困难,医院面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和相应的伦理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上半年,我部在组织卫生人员岗位大练兵时.为提高卫生人员战时救护能力,尤其是卫生员能够完成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护理急救任务,根据未来军事斗争中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本着从严、从难,接近实践的要求。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颠簸船,进行静脉穿刺技术的训练。现将基本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法国院前急救体系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院前急救模式:一个是美、英模式。一个是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美国院前急救模式讲究的是先把伤员在事故现场进行简单处理,然后送往附近医院。所谓“拉了就走”。法国的急救模式则是侧重现场急救,即将“医院急诊室搬到急救现场”,通过专业急救人员现场抢救,稳定患者病情。然后根据病情将病人转送到相关医院。我国的急救模式更接近于法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杨林 《贵州医药》2008,32(11):1035-1035
我院2000年至2006年“120”急救转诊边远山区产后出血患者57例,抢救成功率100%,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湘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89-1289
腹部损伤是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损伤大部分为多脏器损伤,由于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因此腹部多脏器损伤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120例腹部多脏器损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急救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层急诊工作中心理学规律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及各种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急诊工作的社会性和紧迫性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急救过程中把握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变化、提高医护人员本身的心理素质,是抢救能否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现阶段,基层急诊工作者对组织协调管理的理解以及在处理患者、同事、上下级关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殛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论述了4个影响急诊工作的重要心理问题,即:公众急诊心理、急诊护理心理、急诊医师心理、急诊管理人员心理。提出:基层医务人员必须打破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观念,掌握患者就诊心理、加强急诊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引导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把心理学与急救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重视基层急救人员的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单位“缺医少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2岁。因突发头痛、神志不清、频繁呕吐40min于2005年2月3日入院。入院前行走时突发头痛、随即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鼾声呼吸伴频繁呕吐,“120”急救人员赶到检查时发现患者血压为60/40mmHg,意识模糊,脉搏细速,频繁呕吐,立即展开了扩容、静滴多巴胺等抢救,急送本院;经门诊头颅CT检查示基地池、环池、  相似文献   

14.
医院是社会的窗口,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24小时对外开放,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的科室,是抢救病人的主要场所[1].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严重而复杂,未知因素多,突发事件多,人员复杂,涉及面广,患者及家属对急诊诊疗要求高,就医心切,因而,急诊易发生纠纷.如何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妥善处理医患关系,消除医患纠纷,十分必要.结合本人从事急诊急救近十年来的工作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拥挤,人口老化,交通伤、工伤、斗殴、心、脑血管急症等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使得“120”院前急救日益被社会所重视,把急救医疗措施快速送到伤病员的身边,分秒必争地抢救患者的生命,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城市急救医疗体系发展的最终目的。自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共接到我市“120”指挥中心派车单共2987车次,诊治患者2927例,空诊203车次。现就我科出诊救治的2927例进行病例分析,旨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护理在抢救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于1991年在急诊科基础上创办了龙岩急救中心,同时开通“120”呼救电话,为了进一步提高院前救护能力,于1996年8月开设“急救生命绿色通道”服务,建立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的急救网络,从而初步解决了危急重病人的及时抢救问题。为使护理工作具有预见性统一性、规范化,5年多来我们在工作中合理应用急救护理程度,抢救成功率从78%提高到89%。急救护理程序包括:接“120”电话,病情评估,准确分诊,实施抢救措施,护送,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接好“120…  相似文献   

17.
龙山 《家庭用药》2012,(1):39-39
车祸、烧伤、煤气中毒、心肌梗死……我们的生活中无处没有意外,每一辆120急救车的呼啸而过,总是有一个需要救助的生命在呼唤。本刊开设“急救医事”栏目,带您走近急救中心的医生,听他们讲述一件件或触目惊心或催人泪下或温馨感人或冷漠残酷的“急救医事”。  相似文献   

18.
童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430-1430
社会物质的逐步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主客观世界都明确的提出了我们要转变服务观念,正本清源,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两个效益。我院为广大患者提供的120服务,就是在这种主客观要求下应运而生、逐步完善和提高的。在过去和现在经济不很发达的地方,患者找医院服务,一是患者亲自来或家属送来,二是患者家属到医院请医生开处方或是接医生到家中。我院开通了120电话后,则是院方派急救人员和车辆将患者接到医院。  相似文献   

19.
黄晓琴  叶素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55-1556
急诊“120”是急诊临床的重要来源,联网区域分片实施院前急救是快速救治患者的一大进步。急诊患者通过“120”这个纽带,源源不断输入急诊科,为专科和ICU病房提供病源。现总结3年2479例急诊“120”病例,为“120”急救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用的信息。以2001年1月~2004年1月急诊科“1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人们拨打120的情况越来越多。120调度员作为第一时间的事故呼救者,是联系急救人员的中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调度员掌握好急救资源,本着就急、就近及专业的工作原则,以患者病情为根据进行急救指挥工作。一般来说应按照急救分区的原则,如病情十分紧急,则需要就近派车;病情特殊,则根据医院能力派车;突发事故,则进行综合协调派车;病情较缓,则尊患者意愿派车。医院急救情况复杂多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调度员的综合能力培养,才可以做到准确派车,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