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术后黄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2 5 6 0例LC术后发生黄疸的 2 3例 (0 18% )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 2 3例黄疸中胆管损伤 9例 ,胆道结石6例 ,急性肝炎 2例 ,胆源性胰腺炎 2例 ,溶血性疾病 1例 ,肝癌 1例 ,药物性黄疸 2例。除 1例死于肝癌外 ,余均痊愈 ,其中 13例非手术治愈 ,9例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LC后黄疸原因复杂 ,胆管损伤和胆道结石是其主要原因 ;在诊治LC的过程中术前严格检查 ,手术程序规范 ,可减少LC后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邓志波  颜登高  代劲松 《腹部外科》2014,27(1):72-72,F000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后近期再手术原因、临床处理和预防。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11年10月LC术后1个月内再手术2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迷走胆管胆漏7例,胆囊管残端漏3例,胆管损伤6例,胆道继发结石并发急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胰腺炎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例,胃癌2例,升结肠癌1例。24例均于LC后第3天至1个月内再次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LC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多见于胆漏、医源性胆管损伤、胆道继发结石和合并有胆囊良性病变的胃肠道疾病的漏诊等,减少再手术发生率的关键是预防。  相似文献   

3.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 6 7例LC术中行胆道造影的技术要点。结果 :LC术中行胆道造影 6 7例 ,发现胆管结石 19例 ,近端胆囊管小结石 1例 ,乳头部狭窄 1例 ,胆道畸形 2例 ,假阳性 3例 ,准确率 95 5 %。结论 :有选择的在LC中胆道造影可以避免胆管残留结石及胆囊管残株结石 ,减少不必要的胆管阴性探查 ,发现乳头部狭窄 ,辨明胆道解剖 ,避免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成为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但LC术后有一定的再手术率,我院自1998年3月~2006年12月共完成LC术3880例。回顾性分析8例再手术病例,分析再手术原因,探讨对策。1临床资料3880例LC病例中,良性胆囊疾患3878例,胆囊癌2例。手术方式以三孔法。中转开腹82例,1例术后5天死于冠心病,8例术后10天至2月内再手术治疗,不包括LC术时发生胆道损伤2例及胆囊机遇癌1例而中转开腹的3例。1.1胆道残余结石胆囊管残留结石1例,术后仍然腹痛,术后1月开腹手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例,均发生在LC术开展初期,1例…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8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病人LC的临床资料。结果116例顺利施行LC,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中1例为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下端,另1例胆总管损伤。LC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0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d,平均4.5d。1例胆总管损伤术后随访2年6个月,有短暂的腹痛和发热,应用抗生素2—5d后症状消失,无胆道狭窄和胆道结石。余117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5月,无腹痛、发热、黄疸等并发症。结论老年人可耐受LC,且安全可靠,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仔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 分析 5 1例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和胆源性胰腺炎行LC的患者 ,在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的结果。结果  5 1例中 ,插管成功 4 7例 ,成功率为 92 .2 % ,其中 4 6例显影满意 ,显影率为 97.9%。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 3例 ,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发现胆囊管走行异常 2例 ,插管造影过程中发现胆囊管结石 4例 ,造影平均时间为 (16 .7± 2 .7)min。结论 LC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 ,显影清晰 ,成功率高 ,能发现胆总管结石、胆囊管结石及胆道解剖变异 ,可降低胆道残留结石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并能及时发现胆道损伤 ,提高LC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LC术中胆道镜检查的价值:附38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中诊断治疗肝外胆管疾病的价值 ,以及其在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 (LC)后胆管残留结石率中的作用。方法 LC术中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者同时行胆道镜检查 ,操作中采用自制的胆道镜导入器和胆道探头。结果 近 4年来 ,笔者行LC手术 10 3 96例 ,其中术中行胆道镜检查 3 85例 ,占 3 .7% ;有阳性发现 10 2例 ,占 2 6.49% (占同期LC手术的 0 .98% )。其中发现胆道结石 67例 ,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 2 6例 ,Mirizzi综合征 5例 ,壶腹部癌 2例 ,肝门部胆管癌 1例。结论 LC术中联合胆道镜检查成功率高 ,显像清晰 ,可观察到术前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胆道系统疾病 ;同时可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 ,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并可有效地预防L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处置解剖及胆管病变等较棘手问题的方法。方法:对30例LC术中较棘手的问题联合ERCP处理,包括继发性胆管结石、胆囊管畸形的辩认以及术中胆道损伤的判断和进一步处理。结果:30例均能通过ERCP对所遇到比较棘手问题予以解决,LC术中发现胆总管继发结石16例,均在ERCP下行EST取石术;LC术中发现Mirizzi综合征3例,均先放置鼻导管或支架在胆管内,然后行LC术;LC术中发现胆道损伤5例,其中右肝内胆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手术,肝总管、胆总管损伤各2例,均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发现肝内外胆管畸形共6例,其中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4例,双胆囊管畸形1例,均行LC术;右肝管开口于胆囊管1例,术中行ERCP时发现胆管损伤,遂中转开放手术。结论:LC术中遇到棘手的胆道问题时,联合ERCP治疗可减少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小结石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23例患者,22例明确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胆总管内径均0.9 cm,1例胆总管结石可疑,胆总管内径1.08 cm。待患者腹痛症状缓解,酶学指标恢复接近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其中20例患者中16例待腹痛缓解、生化基本正常后行LC术,4例急诊病例腹痛缓解后分别在5 d、6 d、1周、1月后复查磁共振,提示胆总管结石排尽后行LC术,术后均无腹痛发生,随访2~12月,影像学检查提示胆总管未见结石。另3例分别在LC术后多次出现腹痛,磁共振提示胆总管小结石未排,于术后4月、6月、21月再次行ERCP+EST治愈。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胆总管小结石有较高排石概率,大部分患者无需行胆道探查或EST治疗,仅行LC术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近15年来,我院对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987例,其中胆管损伤9例.收治院外胆囊切除损伤胆管5例,协助他院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LC)损伤胆管3例,共17例,男8例,女9例; 年龄37~68岁,均有结石性胆囊炎病史,病程为1~25年,平均7年.单纯性胆囊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合并胆道探查2例,LC中转开腹3例; 再次手术最早13 d,最晚为术后35 d.损伤类型: 胆管误扎6例,胆管横断加缝扎5例,胆管撕裂伤5例,胆管缝闭后因梗阻破裂1例.再手术胆道修补T管引流7例,胆肠吻合10例; 治愈15例,因严重肝功能衰竭及感染败血症、休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上腹痛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上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糜烂性胃炎3例,胆汁反流性胃食管炎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胃粘膜散在出血点2例,胃窦部及十二指肠小溃疡各1例,胃癌1例,胰头癌1例,胆总管下段小结石2例,肝下间隙积液6例(1例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漏,1例为右肝管电灼伤引起的胆漏),肋弓部损伤性疼痛4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上腹痛应予以高度重视,只要具备高度责任心,术后疼痛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再疼痛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168例LC术后再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非切口创伤引起;LC术后并发症引起;LC术后1年内又出现类似术前症状;LC术前症状符合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症状,而未能进一步完善诊断,术后又出现LC术前相同症状及新发症状,考虑为其他病因引起的LC术前疼痛症状)。并对其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颈肩痛24例;戳口痛5例;持续性腹腔内疼痛71例,其中28例胆漏,23例继发胆总管结石,6例术后急性胰腺炎,残株胆囊炎和(或)胆囊管残余结石8例,肝下间隙积液感染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阵发性腹部疼痛32例,其中9例为肠蠕动亢进,23例胆道运动障碍;黄疸并疼痛31例,其中右肝管狭窄肝内胆管局灶性扩张7例,胆管炎10例,肝外胆管残余结石11例,壶腹癌2例,胆总管下端癌1例;胆道蛔虫症2例;腹胀诱发疼痛2例;剧烈恶心、呕吐诱发疼痛1例。168例均症状缓解,其中再手术、ERCP+EST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82例。168例随访1~3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后疼痛的原因涉及到围手术期的每个环节;完善LC术前检查,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个环节是减少LC术后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 Luschka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Luschka胆管损伤7例,其中6例经迷走胆管漏处再上钛夹后治愈,1例经ENBD治愈;另1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并在胆囊壶腹部迷走胆管漏口处上钛夹,并经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提高对Luschka胆管的认识,是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和减少术后误诊的关键;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LC Luschka胆管损伤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以及术前、术中预防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方法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11年4月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腹部及肩背部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1例LC术后腹部及肩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31例患者中胃溃疡2例,胃癌1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肠粘连2例,切口疝1例,肋弓下切口疼痛10例,胆囊窝积液8例(腹腔脓肿1例,胆囊床迷走胆管漏1例,胆囊床渗血1例,肝中静脉损伤1例,胆汁外溢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3例。结论:术前完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术后积极治疗,LC术后疼痛是完全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例LC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胆漏发生时间为术后5~10 d,平均(7.4±1.7)d;其中迷走胆管损伤、焦痂脱落2,胆囊管钛夹滑脱1例,胆总管电灼伤1例,原因不明1例。1例于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3例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1例行迷走胆管结扎、腹腔引流术,2例分别行开腹迷走胆管缝扎及胆囊管缝扎、腹腔引流术;1例胆总管损伤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鼻胆管引流术+B超引导腹腔穿刺引流术治愈。住院12~21 d,平均(15.3±2.1)d;出院后1年复查,无胆道狭窄、胆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良好。结论: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原因主要有迷走胆管损伤、胆管电灼损伤及胆囊管处理不当。内镜及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策略的合理选择。方法:总结为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不同组合的微创手术治疗经验。结果:37例患者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前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其中26例取石成功,11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例因胆囊炎症重中转开腹。39例患者行LC+LCBDE,其中29例取石成功(6例联合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6例中转开腹,3例因取石困难术后行EST取石。LCBDE术后发生胆漏3例,腹腔引流8 d痊愈;术后2例T管引流胆道出血,经保守治疗1周内好转。EST术后5例发生黑便,2例血淀粉酶一过性升高,均经保守治疗1周内好转。平均住院(9.4±7.4)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应结合个人经验、技术水平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微创治疗手段,Oddi括约肌功能完好的患者,LC+LCBDE更能体现微创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手术135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越性和手术原则。 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135例 2 3类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结果。 结果  132例腹腔镜联合手术获成功 ,成功率97 7% (132 /135 )。 2例中转开腹手术 ,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 (EST)。 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创伤小 ,痛苦轻 ,多病联治 ,住院时间短。联合手术应有明确指证 ,避免清洁与污染的手术联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联合LCBDE)与内镜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治疗老年患者(≥65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2月,胆总管直径≥8mm且既往未接受乳头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的11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联合LCBDE组47例,先行LC,确认胆总管后行LCBDE,结石取净后胆道镜检查胆道系统以确认有无结石残留;EST联合LC组63例,十二指肠镜确认十二指肠乳头,常规ERCP进一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后鼻胆管引流2—5d后行LC。对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及单次治疗成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随访。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单次治疗成功率Lc联合LCBDE组显著高于EST联合LC组[87.2%(41/47)vs.68.3%(43/63),z。=5.372,P=0.020]。所有病例随访1—3年,平均2.1年,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LC联合LCBDE和EST联合LC都是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在减少治疗次数方面,LC联合LCBDE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