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药组成柴胡、法半夏、黄芩、连翘、川楝子、延胡索各8g,甘草3g。病例李××,男,6岁,1992年12月28日诊。患儿半月前两侧腮腺部位肿胀疼痛,至今发热不减,体温持续在39℃左右,腮腺部位肿胀未消,小腹及睾丸胀痛拒按,夜晚为甚,经用多种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无效。查血常规,除白细胞稍高外,余无异常。伴见神疲食少,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按邪留少阳经辨治,投小 相似文献
2.
严某,26岁,已婚。1990年2月来我院诊治,精液常规检查:容量极少,每次小于0.5毫升,三次均作离心沉淀,未见精子。睾丸组织检杏:曲细精管内各级精细胞无明显 相似文献
3.
无精症是男子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疗程较长,也难以用单一的治法能够收功,治疗颇感棘手。近年来笔者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治疗3例,均获成功(经检查排除隐睾或结核等器质性病变)。今将治疗心得介绍于下。一、无精症和“肾”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又云: 相似文献
4.
无精症青岛大学医学院门诊部(266000)赵堂伦患者男,39岁,1996年8月3日初诊。主诉:婚后2年余未育,性生活正常,惟时感乏力,不耐劳作。曾在市某医院做精液常规检验,高倍镜下仅有一次“全视野18个精子,2个死精子,活动力不良”,余多次镜检均“未...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为儿科常见传染病。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我们用中药内服与外敷为主治疗此病50例,获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3~12岁。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观察患儿,其中并发腮病8例,睾 相似文献
6.
我在临床上采用本药治疗痄腮10例取得良好效果,今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10例中,全部为5~7岁之间的小儿,其中男孩4例,女孩6例。10例中单侧发病的6例,双侧发病的4例,其中6例用过板蓝根冲剂、金黄散等药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7.
“腮腺炎”古医论述,痄腮是胃热引起,初起红肿热腹寒,高肿红色风与火,平肿色淡湿热源。药物组成:柴胡12克,葛根9克,天花粉9克,生石膏15克,黄芩9克,炒牛蒡子9克。连翘9克,桔梗9克,升麻9克,甘草9克。病例张××,15岁,学生。开始寒热往来,日轻夜重,两腮逐渐肿起如鸡子大之硬块,若用齿嚼饭, 相似文献
8.
正据汪昂(新安医学名家)《本草备要》记载:宋仁宗患痄腮,取赤小豆杂他药敷之而愈。古方书中关于赤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多有记载,有些记载虽有故弄玄虚之意,但其疗效显著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朱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水肿、脚气、腹胀、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来采用下列两方治愈痄腮患者十多人,疗效甚佳,兹介绍如下: 一、痄腮初起处方,芙蓉叶、赤小豆各30克,白芨15克。用法:将上三药共为细末混和均匀(上述剂量 相似文献
10.
杨××,男,7岁,1992年4月5日初诊。头面焮赤肿痛,诊为痄腮。发病7日,高热不退,曾用板蓝根、鱼腥草针剂,其热不减,体温40以上,出现谵语,求余冶之。症见呼吸急促,小便短赤,烦躁,口渴,汗出,大便秘结,舌苔黄腻,两耳下面部红肿。方用“白虎加普济消毒饮”加减。药用:生石膏30克,知母6克, 相似文献
11.
魏××,女,4.5岁。1989年7月24日诊。患儿左侧腮肿胀痛伴发热8天。经服中西药及打针(青霉素、201针)效不佳。刻诊:左腮部及耳下漫肿,胀痛,拒按,咀嚼,张口困难,咽红肿 相似文献
12.
刘△△10岁女。起病时发热头痛,次日腮部肿大伴酸胀疼痛,吞食不便,第三天红肿更为明显,舌红苔黄,脉浮数。 相似文献
13.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土茯苓的根茎,苦、淡、平,归肝、胃经.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常为杨梅毒疮、痈肿疮癣、解汞毒等的要药.但有"土茯苓并茶饮,有脱发之弊"之说.笔者用土茯苓配茶叶合橘核丸加减,治疗急性睾丸炎,现举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20g 以助健脾开胃,又服3剂,诸症悉除.半年后随访未复发.体会:足厥阴肝脉绕阴器,至少腹挟胃.睾丸虽寄肾所生,实属肝而不属肾.本病由湿热下注厥阴之经,气血凝滞而成,方中黄柏、七叶一枝花、土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湿,怀牛膝、丝瓜络、丹 相似文献
15.
王某某,男,38岁,1990年11月17日初诊。患者素体瘦弱,两月前因劳累后入房,次晨即见前阴窍口有血液逸出,粘湿内裤及床褥。四处求治,殊无寸功,乃来校恳为诊治。刻诊:面色溉白,形体赢瘦,音音畏寒.精神萎靡,腰膝酸软.举步沉重.心中烦闷而欲提气方舒,动辄心悸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儿童较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不便,或伴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络,郁而不散,结于腮腺所致.根据近年来各地的临床用药经验,一些中成药外敷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费用低廉、无副作用,与一般常规疗法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拟澄精汤治疗血精症24例,效果良好,介绍于后。基本方:大黄(后下)、桃仁、红花、当归、萆薢、茯苓、泽泻、牛膝各10克,丹参、王不留行各15克,甘草、三七参(冲服)、芒硝(烊化)各6克,天龙1条,赤小豆、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二次分服.加减:射精涩疼,加生蒲黄、灵脂;腰痛加续 相似文献
18.
朱黛膏外敷治痄腮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214001)殷尧琴关键词:痄腮/外治法,@朱黛膏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目前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受民间用朱砂酒涂抹局部治疗“痄腮”的启发,改良用朱黛膏外敷,不仅提高了疗效,且克服了朱砂酒必须连续涂抹使... 相似文献
19.
痄腮是由风温邪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笔者用地龙外敷治疗本病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取地龙 7~ 1 0条捣烂 ,加适量红糖后敷于患处 ,包扎固定 ,每日 1次。李某 ,男性 ,5岁 ,以痄腮疼痛 1日来诊。即予上述治法治疗 ,连用 5日后肿痛消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三棱针点刺角孙出血治疗痄腮数十例,获效满意。方法:取病侧角孙。先以拇指轻轻揉按令其充血,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角孙穴,并在其周围呈梅花状点刺五下。如出血较多,可用棉球按压片刻,未出血者,用手轻轻推挤使其出血,以0.2~0.5毫升左右为宜。只需点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