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与外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10岁6例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患儿进行眼底照相,观察手术前后客观外旋转性斜视的变化。结果表明底上能够判定双侧外旋转性斜视的存在,这有助于对临床上不易区分的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和真正的单侧性上斜肌麻痹的鉴别诊断;并对指导手术设计,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诊断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外伤性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治疗和手术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外伤性麻痹斜视的患者19例,在常规的斜视检查的基础上,采取单纯下斜肌切断,合并对侧下直肌退后,上斜肌加强及上斜肌的矢状移位(Harada-Ito 和Fill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矫正。结果:手术前后单眼麻痹患者的垂直斜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双侧麻中层得垂直斜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比较旋转性斜度变化,双侧麻痹患者手术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单侧麻痹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的双眼视,眼底旋转性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外伤性上斜肌麻痹通过不同的手术方式,能改善垂直斜度和旋转斜度,保持并恢复较好的双眼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旋转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15例旋转斜视患者根据眼球运动、同视机、双马氏杆和眼底照相等检查,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结果 所有患者旋转复视消失、视物清晰。结论 上斜肌矢状移位术用于治疗前下方明显的外旋转斜视,是治疗旋转斜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旋转斜视的临床特征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旋转斜视临床特征及不同处理方法。方法 12例主述旋转复视患者根据眼球运动、同视机、双马氏杆和眼底照相等不同检查结果2例行下斜肌减弱术,10例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结果 所有患者未再述旋转复视,视自然物体清晰。结论 上斜肌矢状移位术适用于前下方明显的外旋转斜视,是治疗旋转斜视的主要方法,而上半视野旋转斜视明显时应采取下斜肌减弱术。  相似文献   

5.
眼底照相法在下斜肌亢进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眼底照相为客观性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下斜肌功能异常(原发性下斜肌亢进,继发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亢进)患者手术前后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日本Canon眼底照像机拍摄眼底像,使用Auto CAD R14绘图软件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orea-disc angle,FDA)。其中正常人70例(140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29例(58眼)。结果本研究中正常人的FDA为:右眼5.24°±2.63°,左眼6.68°±2.86°,双眼总FDA为11.92°±4.24°,双眼之差为3.11°±2.11°。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中16例(占89%)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11例原发性下斜肌亢进患者中9例(占82%)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表现为外旋转斜视。V征与外旋转有关。斜肌手术后眼底的FDA均趋于正常。下斜肌亢进的程度越强,V现象越明显,眼底照相显示的FDA超出正常值越多,术后改善得越明显。结论眼底照相技术可以客观描述旋转斜视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也可对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斜肌劈开延长术治疗A型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例病例研究。收集A型斜视患者7例,均行双眼上斜肌劈开延长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随访4~10个月。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第一眼位水平斜视度、A征程度、眼底旋转程度。上斜肌亢进分级为+1~+4。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矫正至正位,水平斜视度在±10△之内。A征均治愈。上斜肌亢进程度由术前平均+2改善至术后平均0;眼底照相结果显示,由术前平均内旋2.5°,改善至术后平均外旋2.0°,没有患者表现为主观外旋。2例术前有代偿头位的患者,术后代偿头位消失。患者术前均无垂直斜视,术后亦未出现垂直斜视。结论上斜肌劈开延长术可有效改善A型斜视和上斜肌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上斜肌减弱方法。  相似文献   

7.
Wei Y  Kang XL  Dong LY  Cen J  Chen YY  Xu Y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9):797-800
目的 以眼底照相为客观定量检查方法,探讨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 住院手术的40例(50只眼)单眼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分别行患眼下斜肌切断术(15例15只眼)、患眼下斜肌部分切除术(15例15只眼)、患眼下斜肌切断+对侧眼下直肌后退术(10例20只眼)。于手术前和术后1、7、30、90 d行双眼眼底照相检查,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定量记录客观旋转角度。并观察记录垂直斜视角度和眼球运动情况。同时对30例(60只眼)正常人行双眼眼底照相检查,记录眼球客观旋转角度。手术前后比较采用ANOVA即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方法,术后1、7、30、90d分别与术前比较采用平均值之间的多重比较q检验(SNK法)方法,不同术式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30例正常人双眼眼底黄斑-视乳头夹角为右眼6.7°±2.5°,左眼5.9°±2.3°,双眼总和12.6°±4.3°,双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20)。40例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双眼眼底黄斑-视乳头夹角为患眼14.3°±6.6°,对侧眼12.2°±4.8°,双眼总和26.5°±10.3°-双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11)。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双眼总黄斑-视乳头夹角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比较,双眼总黄斑-视乳头夹角术前为26.5°±10.3°-术后1、7、30及90d分别为11.7°±4.3°、11.9°±4.9°、13.5°±5.2°、15.9°±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0.13-P<0.01)。随术后时间延长眼球客观旋转角度又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术后90d与术后1、7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斜肌切断手术组与下斜肌部分切除手术组相比,术眼手术前后黄斑-视乳头夹角改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7,P=0.57)。患眼下斜肌切断+对侧眼下直肌减弱手术组,双眼间对比,手术前后黄斑-视乳头夹角改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9)。结论 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的眼底为外旋转位,并同时影响麻痹眼和非麻痹眼;减弱下斜肌或下直肌功能均可矫正眼球的外旋转状态,随时间延长,眼球的客观旋转角度有回退的趋势;下斜肌切断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矫正垂直旋转斜视的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天旋转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改良Harada-Ito术治疗后天旋转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例闭合性头颅外伤后旋转性斜视患者,行同视机十字画片、眼底照相、双马氏杆、双4度三棱镜、眼球运动、马氏杆加三棱镜等定性、定量检查。经保守治疗观察半年无改善后手术。其中6例行单眼改良Harada-Ito术(上斜肌前1/2纤维移位于外直肌附着点上缘后8 mm),3例行双眼改良Harada-Ito术,术中正前及上方均过矫,下方正位或稍欠矫,术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 9例患者代偿头位消除,上方、正前方、下方复视消失。行单眼手术的6例中有2例于术后5个月出现回退,第一眼位外旋8°~10°。于第一次术后6个月后行另一眼改良Harada-Ito术。3例双眼手术中1例术后3个月出现回退,于第一次术后6个月后再次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上斜肌前1/2原移位的位置在外直肌上缘后3 mm,将上斜肌前1/2缩短3 mm后再缝于外直肌附着点上缘后8 mm处。结论改良Harada-Ito术治疗后天旋转性斜视疗效可靠,是治疗后天旋转性斜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斜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手术的特殊性,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施行上斜肌折叠术;对7例外斜视A征和7例动眼神经麻痹施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观察手术中上斜肌解剖的特点及手术前后眼位、斜视角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单侧12例、双侧6例行上斜肌折叠手术,均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术中见上斜肌异常者9/18(50.00%),表现为肌腱松弛、肌止端附着点位于上直肌的鼻侧止端。手术矫正了原在位上斜视15^△~25^△,矫正鼻侧方向最大上斜视15^△~40^△。术后眼位恢复正位15眼,欠矫3眼,无过矫。外斜视A征伴双上斜肌亢进7例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了上下外斜角之差别20^△~30^△,消除了A征,未发现过矫,术后4例恢复双眼视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7例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矫正了原在位下斜视平均15^△,术后垂直斜视矫正6例,欠矫1例。结论 上斜肌肌止端解剖异常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发病原因之一;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术主要改善旋转功能和矫正鼻下方垂直斜角,宜联合下斜肌或水平直肌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斜肌转位手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7年9月采用上斜肌转位术矫正动眼神经麻痹所致重度外斜视病例,并观察分析。结果20眼动眼神经麻痹行外直肌后退,内直肌折叠,上斜肌转位术。下斜视者3眼加下直肌后退术,上斜视6眼二次手术行上直肌超常量后退及下直肌超常量缩短术。患者外观取得满意效果,随访6月~3年眼位无明显改变。结论上斜肌转位术矫正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对麻痹性斜视的治疗,一般认为动眼神经麻痹的手术治疗最为困难。自1907年Hummelscheim最初提倡用肌肉转位术治疗麻痹性斜视以后,相继出现了针对水平肌、垂直肌麻痹的各种手术。由于动眼神经完全麻痹而引起的外斜视,用内直肌短缩是不能治愈的,主要采用将上斜肌移位到内直肌部位的上斜肌转位术来治疗。关于上斜肌转位术治疗动眼神经完全麻痹病报告较少。本文对1例动眼神经完全麻痹的人采用上斜肌转位术,对其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V型斜视的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分析74例A-V型斜视临床疗效。本组74例中,V型斜视51例,A型斜视23例,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33cm和5m处眼球原位斜视角,并分别检测向上注视25°和向下注视25°斜视度数,根据斜肌功能亢进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眼位和视觉功能状况,随访时间为4~24周。结果 74例中术后眼位达正位65例,占87.83%。其中4例合并DVD二期行单眼的上直肌后徙,3例再次手术施行斜肌断腱,2例未行二次手术。21例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伴有下斜肌亢进且合并眼底相外旋的V型斜视33例(61眼),行下斜肌断腱或下斜肌前转位术,下斜肌亢进消除59眼,缓解2眼。无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下斜肌亢进+1且眼底相无外旋的18例行水平直肌水平移位术,术后正位16例,2例V型斜视未消除。伴有上斜肌亢进且合并眼底相内旋的A型斜视10例(20眼),施行上斜肌断腱术;13例则施行水平直肌移位术。A型斜视2例未消除。结论 A-V型斜视手术治疗矫正原在位水平斜视的同时,根据斜肌亢进的程度,眼底相旋转情况及双眼视功能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张阳  苏志彩  吕璨璨  肖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53-2354
目的:测量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其下斜肌异常的程度。方法:采用临床横断面研究,自身配对对照设计。选取30例合并单眼上斜肌麻痹的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患者做双眼外直肌后退和下斜肌减弱等相应的垂直肌手术时,观察患者麻痹眼和非麻痹眼的下斜肌,测量下斜肌的紧张度。下斜肌的紧张度是以斜视钩垂直于巩膜勾出下斜肌,肌肉离开巩膜的最大距离表示。结果:麻痹眼的下斜肌粗细不等,但都比健眼下斜肌坚韧、紧绷。麻痹眼的下斜肌平均紧张度为6.33±1.35mm,非麻痹眼的下斜肌平均紧张度为7.76±0.81mm,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斜肌麻痹时患眼的下斜肌紧张度较高、弹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焦永红  卢炜  吴晓  王京辉  赵堪兴 《眼科》2005,14(5):305-308
目的 探讨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患者13例.方法 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者8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同侧内直肌折叠,对侧外直肌后退术.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上斜肌健康者3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同侧内直肌折叠,上斜肌转位术,即将上斜肌移位至内直肌上方;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且伴上斜肌麻痹者2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内直肌鼻侧眶缘固定术.主要指标手术前后的水平、垂直斜视度.结果 术前外斜视在80^△~120^△以上,5例伴有下斜视15^△~35^△,2例伴有上斜视15^△~20^△;术后随访6~27个月,残余外斜6^△~20^△,残余下斜视4^△~10^△.结论 根据动眼神经麻痹造成的眼外肌麻痹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眼位的美容正位.  相似文献   

15.
上斜肌麻痹和原发下斜肌亢进的眼球旋转状态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斜肌麻痹和原发下斜肌亢进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以及下斜肌减弱手术对其的影响。方法13例上斜肌麻痹和12例原发下斜肌亢进患者(共50眼)行双眼下斜肌减弱术,双马氏杆检查术前、术后的主观旋转;其中10例原发下斜肌亢进和9例上斜肌麻痹(共38眼)术前、术后1周行眼底照相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结果所有病例术前及术后2个月均无旋转复视。12例原发下斜肌亢进者术前DMRT无旋转,术后1周时8例、2个月时1例DMRT内旋转;13例上斜肌麻痹者,术前4例DMRT外旋,术后1周时7例、2个月时1例DMRT内旋转。眼底照相的10例原发下斜肌亢进患者术前6例存在眼球外旋转,术后5例存在眼球内旋转;9例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均存在眼球外旋转,术后无眼球内旋转。结论上斜肌麻痹和原发下斜肌亢进患者眼球旋转状态存在差异。下斜肌减弱手术后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上斜肌为眼球旋转垂直运动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受累肌。有时是单眼,但两眼上斜肌同时受累者亦较常见。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常表现为垂直性斜视和代偿性头位。因此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目标,主要在于矫正斜视,使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融合功能,消除代偿性头位。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加强麻痹肌即上斜肌折叠术,二是下斜肌减弱术。从1908年Posey首先采用下斜肌减弱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人们不但对下斜肌的解剖及其病理生理有了很深的了解,而且采用了先进的影像技术〔1〕和计算机模拟演示的方法〔2〕,从动态上对下斜肌有了更深的认识。下斜肌减弱术有下斜肌断腱术、下斜肌切除术、下斜肌边缘切开术,下斜肌后徙术及下斜肌前转位术。所以对各类下斜肌手术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斜肌麻痹并V型外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斜肌不全麻痹合并外斜视较为常见,龚淑贤报告上斜肌不全麻痹70例中,并发外斜视有54.3%之多,上斜肌不全麻痹合并V 型外斜则较为少见,陈斯同报告15例A—V 综合征病例中仅有2例伴有上斜肌不全麻痹,我院近年来收治6例上斜肌麻痹合并V 型外斜患者,通过一次手术同时矫正水平和垂直眼位偏斜及代偿头位,并使一部分患者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上斜肌不全麻痹是垂直眼外肌麻痹最常见的一种,多是单眼发病,也有双眼上斜肌同时受累的。有明显的代偿头位;常因斜颈被误诊为胸锁乳突肌异常。其眼位,有的表现为单纯上斜视,有的合并水平斜视,表现为继发性内斜视或继发性外斜视。现将我院近几年所作70例上斜肌不全麻痹矫正手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上斜肌移位术治疗后天性获得性上斜肌麻痹所致外旋转斜视的疗效.方法 对21例上斜肌麻痹致外旋转斜视的患者行改良法上斜肌矢状移位术,对手术前后患者的自觉症状、眼球运动、眼位、旋转斜视度数及双眼立体视觉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主观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旋转复视症状消失,立体视觉得到改善.结论 改良法上斜肌矢状移位术可改善上斜肌麻痹引起的外旋转斜,消除患者的旋转复视症状,改善患者的立体视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侧上斜肌麻痹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124例单侧上斜肌麻痹患者,据Knapp上斜肌麻痹手术方案,结合眼球运动及眼球旋转情况选择术式。垂直斜视角在5△~20△之间行单纯上斜肌折叠或单纯下斜肌后徙术;垂直斜视角>25△者,除上、下斜肌手术外,若麻痹眼为主眼,则同时选择对侧下直肌后徙术;若非麻痹眼为主眼,则同时选择同侧上直肌后徙术。若伴水平斜视,据常规手术量设计,同时予以矫正。结果垂直斜视治愈109例占87.90%,头消失107例占86.29%。其中单纯上斜肌折叠和单纯下斜肌后徙的垂直斜视治愈率分别为84.21%和92.31%,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25);头位消失率分别为84.21和86.54%,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75)。结论合理选择术式是矫正单侧上斜肌麻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