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麻芩消咳颗粒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8月在天长市中医院呼吸内科诊疗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每8小时用药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麻芩消咳颗粒,1袋/次,3次/d。两组连续用药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喘息、咳嗽、胸闷、咳痰等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S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 麻芩消咳颗粒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呼吸道的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次,每次输液时间≥9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1粒/次,通过粉雾吸入器吸入给药装置吸入使用,1次/d。两组疗程为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咳嗽、咳痰评估问卷(CASA-Q)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44%,较对照组的79.49%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CASA-Q中咳嗽症状、咳嗽影响、咳痰症状、咳痰影响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A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均显著上升,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R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NLR、PLR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NLR、PLR和血清CRP水平均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呼吸道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调节机体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虫草清肺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诊治的188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治疗组(94例)。对照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2吸/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虫草清肺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93%vs 87.2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pH值、p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pH值、pO2pCO2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8、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虫草清肺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华彩红  陈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2):2606-2610
目的 探讨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联合羧甲司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疗的1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1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羧甲司坦片,2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1粒/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气、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2(IL-3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蛋白(HMGB1)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91%vs 87.91%,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8、IL-32、TNF-α、HMGB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9%vs 10.99%,P<0.05)。结论 羧甲司坦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缓解较快,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氧及肺功能状态,降低炎性反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诊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含漱聚维酮碘含漱液,10mL/次,含漱10 s后弃去,4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d。两组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牙周菌斑指数评分(PLI)、出血指数评分(BI)、牙龈指数评分(GI)评分,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牙龈水肿、牙齿松动、咀嚼疼痛、口腔异味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PLI、BI、G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IL-6、IL-1β、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牙周状态,并能促进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肠炎康片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4片/次,3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复方苦参肠炎康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典型表现评分,改良Mayo评分和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总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92%)较对照组(83.05%)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脓血便及腹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以治疗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改良Mayo评分均显著减少,而IBDQ总分则均显著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2项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17和MCP-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17和MCP-1水平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复方苦参肠炎康片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促进病情缓解及改善生活质量,并能进一步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王静  王耀堂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0):2263-2267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起始剂量75 mg/次,2次/d,连用1周后增至1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片/次,2次/d。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总分、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ISI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SF-36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ISI总分和SF-36总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CRP和PGE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17、CRP和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与生活质量,并可进一步抑制血清IL-17、CRP和PGE2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次,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活血止痛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更快(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PGE2、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因子含量,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再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汪洋  马民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02-2005
目的 探讨风湿祛痛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第1周为2片/次,第2周为3片/次,第3周为4片/次,均为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风湿祛痛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P<0.05)。治疗后,两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BASDAI、BASF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祛痛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RP、TNF-α、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其中年龄小于1岁者,3 g/次;1~3岁者,6 g/次;3~5岁者,9 g/次;大于5岁者,12 g/次;3次/d。两组均维持治疗7 d。观察两组中医疗效及疾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中医症状(主症、次症、舌脉)积分、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另观察治疗期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疾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舌脉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舌脉及症状总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pO2、SaO2均显著升高,p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积食,可明显促进症状减轻,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刘璇  刘世江  刘存明 《江苏医药》2013,39(13):1542-1544
目的 探讨经皮氧(PT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TCCO2)监测值与动脉血氧(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 拟行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患者16例,年龄38-68岁,ASA Ⅰ-Ⅱ级.在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1 h(T2)、2 h(T3)、3 h(T4)、4 h(T5)同时记录并分析PTCO2、PTC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PaO2、PaCO2值的相关性.结果 PTC CO2、PETCO2和PaCO2以及PTCO2与PaO2在T1-T5各时间点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PTCCO2与PaCO总体线性回归关系:PTCCO2=17.70+0.42×PaCO2(r=0.644,P<0.01).PETCO2与PaCO2总体线性回归关系:PETCO2 =23.44+0.30×PaCO2 (r=0.569,P<0.01).PTCO与PaO2线性回归关系:PTCO2=10.07+0.99×PaO2(r=0.941,P<0.01).结论 在长时间手术患者,PTCCO2和PTCO2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动脉血PaO2和PaCO2.  相似文献   

12.
吴建浓  雷澍  方强 《江西医药》2006,41(8):535-538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胃粘膜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脓毒性休克病人.按照2004年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的复苏目标,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液体复苏。观察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乳酸浓度(ABL)和局部二氧化碳压力差(Pg-aCO2),即胃粘膜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压力差。结果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后,Pg-aCO2从15.49mmHg降至11.72mmHg(P〈0.01),PAWP、CI、SVRI、DO2及ABL等指标升高(P〈0.01);Pg-aCO2与ABL呈显著正相关性(r=0.546,P〈0.05),而与CI、DO2、VO2无显著相关性;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前后。血清肌酐、PT、APTT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能改善脓毒性休克病人胃粘膜的灌注,对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H)高热患者血清皮质醇(CORT)、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变化及对HIH高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羟胺氧化法、丙二醛法测定42例体温38~38.9℃者(A组)、31例体温39~39.9℃者(B组)、30例体温≥40℃者(C组)入院第2天及高热后第2天血清中CORT、LPO、SOD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D组)作对照。同时对A、B、C三组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入院第2天血清CORT、SOD、LPO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D组(P<0.01);高热第2天A、B、C三组血清CORT、LPO含量较入院第2天均明显升高(P<0.05,P<0.01),SOD显著降低(P<0.05,P<0.01);B组较A、C组高热第2天血清中CORT、LPO含量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SOD降低或升高(P<0.05)。A、B、C三组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H患者早期血清中CORT、LPO水平明显升高,SOD显著降低;高热时体温越高CORT、LPO水平越高,SOD越显著降低;CORT、LPO越升高,对HIH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OFA、NAS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6例,对照组行常规监测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SOFA评分,应用NAS评估护理工作量,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愈66例(76.74%),对照组治愈51例(59.30%);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83例(96.51%),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69例(80.23%)。结论SOFA、NAS评分联合应用使护理人员能简便快捷识别防范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能更好地指导急诊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g·d-1,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0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6min步行试验及主观感觉的变化。结果:治疗10d后,2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2组间PaO2、PaCO2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COP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治疗中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对抗机体氧化损伤,改善患者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颗粒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口服补肾止颤方颗粒剂,对照组口服补肾止颤方安慰剂,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6、12周观察国际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评分、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变化。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MDS-UPDRS评分、PDQ-39评分在治疗6、12周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12周时,治疗组MDS-UPDRS评分、PDQ-39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止颤方可改善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体格情况、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Mallampati分级的关系.为OSAHS患者临床麻醉气道困难预测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120例经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重度OSAHS的男性成年患者,ASA Ⅱ~Ⅲ级,根据术前Mallampati分级分成4组(Ⅰ组即Mallampati Ⅰ级组,Ⅱ组即MallampatiⅡ级组,Ⅲ组即MallampatiⅢ级组,Ⅳ组即MallampatiⅣ级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body weight,BW)、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最低血氧饱和度(the preoperative 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T-PREOP)、术前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b)、AHI指数,并分析各指标与Mallampati分级的关系以及各指标与AHI指数的关系.结果 Ⅰ组分别与Ⅱ、Ⅲ、Ⅳ组,以及Ⅱ与Ⅳ组组间进行比较:BW、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分别与Ⅲ、Ⅳ组.以及Ⅲ与Ⅳ组组间进行比较:LSAT-PREOP、AH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W、BMI、LSAT-PREOP、Hb、AHI指数与Mallampati分级有相关性(rs=0.371、0.346、-0.472、0.470、0.719).患者BW、BMI、LSAT-PREOP与AHI指数具有相关性(r=0.411、0.423、-0.551).结论 OSAHS患者的BW、BMI、LSAT-PREOP、AHI指数与术前Mallampati分级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困难气道情况提供参考.Mallampati分级、BW、BMI、LSAT-PREOP对于预测OSAHS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组为临床搜集单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8例,对照组为正常人30名。应用SysmexCA-50血凝分析仪测定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研究组的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凝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1月在某院行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每例患者行动脉血气评估PaCO2时行PETCO2检测并记录,比较不同呼吸机治疗模式、不同氧合指数下重症肺炎患者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结果:在未分区模式、SIMV以及SPONT不同呼吸机治疗模式下,PETCO2与PaCO2二者均具有相关性,r=0.371,总体线性回归关系为y=19.87+0.58 x;在不同氧合指数下,PETCO2与PaCO2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550,总体线性回归关系为y=17.65+0.62 x;在有无呼吸衰竭的情况下,PETCO2与PaCO2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578,总体线性回归关系为y=16.32+0.65 x。结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在不同呼吸机模式和不同氧合指数情况下,PETCO2与PaCO2二者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作者分别应用压宁定(n=15)和甲氰咪胍(n=15),观察它们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静脉楔压(WHVP)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周围静脉输入压宁定25mg后WHVP由3.27kPa±0.77kPa降至2.32kPa±0.67kPa,平均下降20.05%(P<0.01);HVPG由2.15kPa±0.23kPa降至1.38kPa±0.35kPa,平均下降35.81%(P<0.01);同时用药前后心率增加41.98%、收缩压下降25.32%,舒张压下降27.01%,差异明显(P<0.01);自由肝静脉压(FHVP)无显著变化(P>0.05)。经周围静脉输入甲氰咪胍400mg后,WHVP从3.36kPa±0.72kPa降至2.85kPa±0.69kPa,平均下降15.18%(P<0.01);HVPG由2.23kPa±0.80kPa降至1.68kPa±0.42kPa,平均下降24.67%(P<0.01);但心率、血压及FHVP等变化均不明显(P>0.05)。甲氰咪胍和压宁定都可以明显降低WHVP和HVPG。压宁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会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快;但甲氰咪胍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