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爱华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03-1004
目的:为使患者避免接触已知可疑的诱发因素,利用患者对其过敏的抗原物质制成不同浓度的浸出液进行脱敏治疗,从而减低敏感程度。方法:脱敏治疗是在确定使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后,用相应的抗原进行脱敏治疗的一种方法。结果:经脱敏治疗18个月有效率为83.3%。结论:脱敏治疗具有病因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脱敏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理想。因此脱敏疗法方便、无副作用,可作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脱敏治疗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 1996年 6月~ 1998年 12月对 11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实行脱敏治疗 ,效果良好 ,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 ,男 6 2例 ,女 48例 ,最小年龄 6岁 ,最大年龄 6 9岁 ,平均 2 8岁。有支气管哮喘 30例 ,过敏性鼻炎者 2 6例 ,荨麻疹 8例 ,哮喘 46例 ,病程最长 2 5a ,最短1a ,平均 12a ,初发者 16例 ,慢性复发者 94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治疗前准备 为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首先患者在进行过敏原测试前 1wk停用一切抗过敏药物。测试结果见表1。表 1…  相似文献   

3.
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脱敏疗法对门诊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 10 0例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资料与治疗1  一般资料  10 0例中男 5 2例 ,女 48例 ,年龄最大3 7岁 ,最小 14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 3个月 ,全部病例均做特异性诊断 ,用北京协和诊断制剂厂生产的吸入性变应原浸液 ,做皮内试验查找过敏原 ,花粉 3 8例 ,螨 3 7例 ,尘土 18例 ,霉菌 6例 ,动物皮毛 4例。2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过敏原采用相应变应原浸液进行脱敏治疗 ,按疗程分为常规加维持方法治疗。常规方法采用每周 2次皮下注射 ,每个浓度经注射 10次为一疗程。第二疗程…  相似文献   

4.
亓波 《青海医药杂志》2003,33(10):31-3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属I型变态反应。临床常见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变态反应性哮喘、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自 1 998年以来我科对 30 0 0例哮喘患者进行了皮肤试验及脱敏疗法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3 0 0 0例患者 ,男 1 3 0 0例 ,女1 70 0例 ,男女之比为 0 .7∶1。年龄在 3岁~78岁之间 ,病史为 1个月~ 3 0年。2 过敏原的种类 本组皮试所用过敏原提取液系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实验室所制备 ,吸入组 1 6种过敏原包括 :室内尘土、棉絮、枕垫料、其他垫料、多价兽毛、多价羽毛、多…  相似文献   

5.
<正>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鼻粘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通常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易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应用过敏原测定法,检出患者相关的过敏原,并配制成脱敏液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皮试确定吸入性过敏原后,对阳性反应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观察198例患者,显效占32%,好转占52%,无效占16%,总有效率达84%。对治疗前后的变应原进行复查,阳性程度均有明显减轻,但没有呈阴性反应者。对停止脱敏治疗后的有效维持时间观察,维持≤2年占38%,维持>2年占62%。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肯定,但在治疗上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进行个体化治疗,有效维持时间因病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乔刚  徐晖 《浙江实用医学》2003,8(3):181-182
慢性荨麻疹为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 ,为了加强对慢性荨麻疹的防治效果 ,作者从 2 0 0 1年 10月至2 0 0 2年 2月对 10 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试验以确定过敏原 ,并对其中 12例进行脱敏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7例荨麻疹门诊病人 ,均反复发作超过 2个月以上 ,其中男 35例 ,女 72例 ,年龄32~ 6 8岁 ,病程 3个月~ 2 0年。有过敏家族史 2例(1 9% ) ,有诱因 4 3例 (4 0 2 % ) ,其中热刺激 2 2例(2 0 6 % ) ,冷刺激 11例 (10 3% ) ,饮食因素 9例(8 4 % ) ,月经来潮发病 1例 (0 9%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9…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疾病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其流行病学的研究、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670例呼吸系统变态反应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并对其分布、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1 670例皮肤点刺试验,901例阳性,阳性率为54.0%;阳性率最高的为尘螨;儿童组阳性率为71.7%,成人组为51.8%;男性患者阳性率为52.0%,女性患者阳性率为55.4%;支气管哮喘组阳性率为59.8%,慢性咳嗽组阳性率为44.0%,过敏性鼻炎组阳性率为71.9%。结论:常见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尘螨;过敏原是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与成人相比,儿童过敏原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脱敏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应用脱敏方法治疗,包括常规脱敏疗法和维持脱敏疗法,同时加强临床护理与指导,包括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耐心细致地给予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脱敏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后,86%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通过采用脱敏治疗,强化护理与指导,能够明显改善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控制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疾病改良脱敏方案的应用及体会附属医院五官科变态反应室陈顺香关键词脱敏;变应性疾病;特异性众所周知,特异性脱敏疗法是对Ⅰ型变态反应疾病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最大缺点是疗程太长,被公认为是导致脱敏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缩短脱敏治疗的时间并便...  相似文献   

11.
侯穗波 《广东医学》1997,18(6):381-382
过敏世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属I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S)功能较正常缺陷而引发[1]。在临床上它又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即花粉症)二种。治疗方法有各种各样,但效果不一。治疗效果较为肯定的目前首推特异性脱敏疗法一通常总有效率在80%左右[2],是根据抗原皮试的结果用特别配制的脱敏液进行治疗,理论上说可起到根治的作用,但由于此疗法疗程长(通常1年以上),病人往往不易接受。为探索新疗法,本人试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2.
158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皮肤试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引起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对158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试。结果: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皮试阳性率较高的是夏秋花粉、螨虫、晚春花粉、蟑螂、室尘。结论:夏秋花粉、螨虫、晚春花粉、蟑螂、室尘可能是成都地区引起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本研究为成都地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预防及脱敏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舌下脱敏治疗前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白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我们于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对门诊就诊66例患者随机分为舌下脱敏组和常规对症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66例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功能较低于正常,舌下脱敏组与对照组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舌下脱敏治疗后随变态反应性疾病症状的好转,其中性粒细胞功能也有所改善,提示舌下脱敏治疗能明显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为脱敏疗法的机制探讨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76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44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8.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哮喘患儿SP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哮喘组患儿。结论儿童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诱发,吸入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螨为首要过敏原。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LISA)对112例6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11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家尘为最高,其后依次为尘螨、粉螨,菊花、玫瑰、蒲公英,艾蒿、豚草、车前草,多价霉菌,狗猫毛、皮屑,柳树、榆树;食入组过敏原以海鱼为最高,其后依次为鲜贝、龙虾,虾、蟹,牛、羊、猪肉,牛奶,蛋白、蛋黄,玉米、小麦;血清总IgE以异位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为最高,阳性率分别为75%、66.7%、62.5%、60.86%。结论血清过敏原及总IgE酶免疫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种变应原混合脱敏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维持时间。方法 :选用 16种变应原通过皮肤试验的方法确定吸入性过敏原 ,对皮试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脱敏治疗 ;并对脱敏后有效的部分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 4 30例治疗的患者中 ,有效率达 90 % ,其中显效占 30 % ,好转占 6 2 % ,无效占 8% ;在 30 8例变应原复查的患者中 ,螨虫呈阳性反应的基本存在 ,只有 10 %的患者阳性反应程度有所下降 ,花粉类及蜜蜂的阳性反应程度下降较为明显 ;免疫治疗后的有效维持时间 ,在调查的 2 11例患者中 ,维持 1a~ 2 a的占 2 5 % ,维持 3a~ 5 a占 5 2 % ,维持 6 a以上的占 2 3%。结论 :混合性脱敏治疗疗效肯定 ,特别对诱因不十分明确的过敏性患者采用多种变应原混合治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脱敏的有效维持时间长短不一 ,治疗时间长的 ,有效的维持时间相对延长 ,但不绝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段脱敏注射疗法在治疗蛇伤患者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蛇伤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进行分段脱敏注射和传统方法注射,对比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情况。结果:分段脱敏注射与传统方法注射比较,分段脱敏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注射(χ2=5.55,P<0.05),且疗效明显。结论:分段脱敏注射疗法争取治疗时间;避免了皮试时的假阴性、假阳性判断;具有过敏试验、治疗、脱敏三重作用,如出现异常反应,可以随时间调节滴速进行脱敏治疗;便于静脉加药;简化了护理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史学娟 《重庆医学》2013,42(10):1142-1145
目的检测4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水平,了解常见变应原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该院就诊的808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分别按疾病和年龄大小进行分组。应用德国Mediwiss敏筛(allergy screen)过敏原免疫印迹定量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tIgE和过敏原sIgE进行检测。结果 808例患者中,259例血清tIgE阳性,阳性率为32.05%,4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8,P>0.05);492例血清过敏原sIgE阳性,阳性率为60.89%,以户尘螨(37.50%)为最高;其中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出阳性率较食入性过敏原高,分别为54.70%和21.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sIgE阳性率以过敏性鼻炎为最高68.38%;各年龄组过敏原sIgE阳性率以儿童组为最高,达79.23%,老年组最低为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最常见过敏原为户尘螨;过敏性鼻炎和儿童组sIgE阳性率为最高;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玉琼  李兰娜 《广东医学》2003,24(5):503-504
目的:了解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方法:采用MAST法(酶免疫荧光显色法)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血中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测定显示;粉尘螨、屋尘螨占多数。食物类过敏以虾蟹为主,与本地区的温暖、潮湿气候及所处沿海等因素有关。结论:过敏原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过敏原可指导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敏原的收集和过敏原提取物的制备 ,是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和脱敏治疗的关键。但是 ,由于过敏原品种繁多 ,性质又各不相同 ,所以过敏原的收集和制备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本文就蟑螂过敏原提取物的粗制法 ,进行探讨。蟑螂是引起速度型变态反应疾病的重要变应原 ,制备活性高的蟑螂变应原制剂 ,对于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我们采用生化及免疫学的方法 ,初步分离和研究了蟑螂粗提取物抗原成份及活性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蟑螂浸液的制备1.1.1 蟑螂来源 :哈医大一院变态反应科内收集蟑螂原材料。1.1.2 制备方法 :粗浸液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