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缨  谷惠敏  陈宗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595-2596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植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41例高龄(≥80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心室单腔起搏器VVI29例、VⅥR2例、房室双腔起搏器DDD9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I例;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无心脏穿孔、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电极脱位I例、囊袋血肿1例,经治疗后治愈,无感染、起搏器综合征发生。随访中死亡6例,死于术后2月至6年。结论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并不增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高龄患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103例永久起搏器植入老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4.8%,其中囊袋血肿4例,占3.8%,感染1例,占0.9%.囊袋血肿的发生多数与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有关.结论 高龄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柏战  杨颖  李际瞻 《安徽医药》2007,11(8):736-737
目的观察95例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并发症。方法对95例不同模式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能有效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充分认识不同模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时预防和处理,可减少其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4.
张鹏  张效明 《安徽医药》2004,8(2):115-11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特点,结合高龄患者在生理病理及心脏解剖方面不同于青壮年患者以及极易发生手术并发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改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几个关键环节的手术方法.结果36例手术均1次成功,无 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能避免高龄患者极易发生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84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共33例,发生率为11.6%,其中囊袋血肿10例、电极脱位10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感知+起搏障碍2例、囊袋破溃2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脑梗死2例。结论术中规范熟练操作、加强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先兆并及时处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可在胃肠透视机或骨科C形臂透视下进行,已普及到大多数县级医院,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值得重视,深入分析讨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十分必要。我院  相似文献   

7.
姜会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4,(4):503-504,506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策略.方法 总结分析13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起搏器并发症情况及其原因,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1.5%,其中电极脱位7例(46.7%),囊袋血肿5例(33.3%),囊袋感染1例(6.7%),起搏器综合征1例(6.7%),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1例(6.7%).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及有效健康教育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最多见,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健康教育,可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脏起搏器628例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自1984年4月至1999年12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28例(为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与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568例(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学的比较。结果对照组628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17例(2.70%),囊袋破溃3例(0.47%),电极导线脱位2例(0.32%),感染3例(0.47%),起搏器综合征6例(0.95%),导线断裂2例(0.32%),局部肌肉、膈肌刺激2例(0.32%),脑梗死2例(0.32%);研究组568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9例(1.58%),囊袋破溃1例(0.17%),电极导线脱位0例(0.00%),感染1例(0.17%),起搏器综合征3例(0.52%),导线断裂0例,局部肌肉、膈肌刺激0例(各占0.00%),脑梗死0例(0.00%)。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一步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处理原则,注意重视术前准备、适应的选择及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规范操作,做到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永久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情况,旨在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起搏器功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4.3%,其中囊袋血肿5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电极脱位1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选择生理性起搏、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分析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52例,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11.5%),其中术中心跳骤停、室颤各1例,术后血胸、起搏电极移位各1例,囊袋血肿2例.结果 6例并发症均经恰当处理而愈.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能、积极的围手术期管理是防治并发症发生的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在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年龄≥65岁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培美曲塞组 (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多西他赛组(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个治疗周期均约3~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46例。培美曲塞组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65~83岁,平均(69.6±4.7)岁;多西他赛组90例,男性62例,女性28例,年龄65~83岁,平均(67.9±4.5)岁。2组患者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和体力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周期后培美曲塞组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组[32.1%(18/56)比17.8%(16/90),P=0.046],疾病控制率培美曲塞组与多西他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41/56)比77.8%(16/90),P=0.530]。2组均有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脱发等不良反应,培美曲塞组Ⅲ~Ⅳ级粒细胞减少、脱发和Ⅰ~Ⅱ级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组 [7.1%(4/56)比27.8%(25/90),P=0001;21.4%(12/56)比52.2%(47/90), P=0000;17.9%(10/56)比33.3%(30/90), P=004)]。 2组均无发生肾功能损害者及因化疗不良反应而死亡者。结论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用于老年晚期非鳞NSCLC二线治疗均有效,但培美曲塞较多西他赛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刘如月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500-150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与动力髋螺钉( 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FNA组46例、DHS46例,分别给予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分别为(58.3±19.7) min、(7.4±4.1) d、(16.1±6.2) d、(97.6±34.7)mL、(64.7±12.4) mL,均优于DHS组的(81.3±20.4) min、(11.4±3.8) d、(19.7±5.8) d、(206.3±35.4)mL、(75.2±12.8)mL(t=5.500、4.853、2.875、14.872、3.996,均P<0.01);术后1年PFNA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8.5±6.2)分,高于DHS组的(84.3±5.8)分(t=3.355,P<0.01),髋关节功能良好率为93.5%,显著高于DHS组的73.9%(χ^2=6.45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05)。结论 PFNA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基础上以较小的创伤、较短的时间完成手术,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治疗97例重型肝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卫江 《药品评价》2007,4(1):30-3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血浆置换治疗97例重型肝炎时出现的并发症的有关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26.6次治疗中共出现并发症131次,发生率达49.3%。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皮疹、麻木和(或)搐搦、血压下降、胸闷、失衡综合征、置管处渗血、体外循环凝血及置管处渗液。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但经处理均能缓解,可以在严密监护下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年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及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组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经术前评估及全身疾病治疗后,分别行翻身三切口颈部吻合食管癌根治术和左胸后外侧切口胸内吻合食管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辅以快速康复外科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3例顺利康复,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为17.5%(7/40),死亡2例。结论围手术期管理及快速康复外科措施的应用,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和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每组均为50例.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全身健康状况评分(SF-36评分)和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率.结果 A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8.2±25.7)mL、(77.6±6.8)min和(20.7±1.8)d,显著低于B组的(359.5±27.6)mL、(97.1±6.2)min、(25.2±2.0)d(t=3.67、4.12、3.25,均P<0.05).B组术后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分别为(64.7±6.4)分和(76.8±10.1)分,显著高于A组的(59.1±5.8)分和(73.3±9.2)分(t=2.89、2.77,均P<0.05);而VAS评分为(2.2±0.7)分,显著低于B组的(3.1±0.9)分(t=4.05,P<0.05).B组再次手术率为2.0%,低于A组的6.0%(P=0.047);两组肺部感染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韩应前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76-307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人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采取噻托溴铵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org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6MWD)分别为(2.31±0.17)分和(380.13±15.07) m,均较治疗前的(3.17±0.26)分和(270.41±13.03)m及对照组的(2.84±0.25)分和(320.18±14.78)m显著改善(t=6.84、8.56、7.90、8.73、7.79、8.2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 分别为(2.54±0.44) L、(2.13±0.35)L和(72.38±5.61)%,均较治疗前的(1.63±0.37)L、(1.24±0.24)L和(47.30±5.48)%及对照组的(2.18±0.39)L、(1.69±0.35)L和(61.66±5.32)%显著增加(t=6.35、7.76、7.02、8.04、7.14、7.95、6.91、7.41、7.60,均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COPD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叶明  聂绍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41-2443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血浆脑钠肽( BN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8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均行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浆脑钠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χ2=7.728,P<0.05);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t=6.55、6.02、7.41、13.24,均P<0.05);除血小板黏附率外,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7.84、7.32、6.55、7.02、5.89、5.70,均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血浆脑钠肽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