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 2 0例 (36只眼 )屈光不正性弱视 ,根据弱视程度 ,注视性质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 :视力≥ 0 .9者 2 3(6 3.9% ) ;进步 :视力增进 2行或 2行以上者 13只眼 (36 .1% )。结论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简便 ,治愈率高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郝淑琳  朱赛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899-190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方法:治疗20例(36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根据弱视程度,注视性质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综合治疗.结果:治愈:视力≥0.9者23(63.9%);进步: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13只眼(36.1%).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简便,治愈率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 弱视是一种危害儿童视力的严重眼病。从我们对3000例儿童弱视治疗过程中,体会到旁中心注视型弱视的治疗比较困难,疗程长且疗效差。我院1986年开始对用苏州产加强光检眼镜测出旁中心注视型弱视50例68只眼,应用国产Gsy—2型光刷治疗仪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134例(195只眼)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88只眼(45.1%);显效66只眼(33.8%);有效29只眼(14.9%);无效12只眼(6.2%);分析影响本组弱视病例治愈率的主要因素,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注视性质、弱视深度、弱视类型有显著关系;弱视伴斜视与否对治愈率无显著影响。根据本组病例的临床实践认为对弱视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5.
以传统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275眼。治疗后视力≥0.9者和视力上升二排者为有效。本组病例有效率达86.5%,疗效与年龄、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弱视性质、屈光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遮盖法简便易行,应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刘丹  李薇 《西部医学》2007,19(5):884-885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不同年龄、类型、程度和注视性质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采用传统遮盖法、红光闪烁、后像方法、海丁格光刷及视觉刺激仪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弱视儿童138例260眼,治愈率为58.85%,有效率为96.15%。结论儿童弱视治愈率与初诊年龄、注视性质、弱视类型、程度及患儿合作和家长重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力争在视力发育早期得到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减少弱视的形成,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方法裸眼视力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及眼位、注视性质的检查,对单眼视力低常,双眼视力不足1.0者进行了1%Atropin散瞳5天后进行检影验光,并对其视力与屈光状态及注视性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裸眼视力:1.0以上者23眼(8.92%),0.8—0.6之间158眼(61.24%),0.5—0.1之间77眼(29.84%)。散瞳视力:1.0以上3眼(1.16%),0.8~0.6有45眼(17.44%),0.5~0.1有179眼(69.38%),无改变及略有上升为31眼(12.02%)。矫正视力:无弱视的82眼(31.78%),轻度弱视的119眼(46.12%),中度弱视的55眼(21.32%),重度弱视的2眼(0.08%)。屈光状态:远视和散光182眼(92.86%),近视和散光4眼(2.04%),混合性散光10眼(5.10%)。注视性质:中心注视为164眼(63.57%),非中心注视为94眼(36.43%)。结论学龄前儿童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系统、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矫治,才能保证视觉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屈光性弱视是弱视中最常见的一种 ,有报道达 81 .87% ,[1] 而且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功能性弱视。当前治疗弱视的方法有多种 ,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本文通过使用光刷疗法对 2 6 4只弱视眼进行规律性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而对光刷疗法进行客观评价。1 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1 39例 ,2 6 4只眼 ,男 70例 ,女 6 9例 ,中心注视性弱视眼 2 2 5只 ,非中心性注视眼 39只 ,年龄 4~ 1 2岁。1 .2 对象筛选 由专人对患儿进行检查 ,明确无眼部器质性病变后 ,予 1 %阿托品眼膏散瞳 ,每天 1次 ,共 3天 ,后在暗室内进行带状检影。 2~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弱视治疗的患随机分成2个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对照组用弱视治疗仪每日一次连续13周,观察视力,融合能力,立体视觉及网膜敏感度,注视暗点的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用药13周,60眼弱视中视力提高占86.78%,平均提高2.28±1.28行,11例融合能力改善(31.42%),恢复立体视觉7例(20%),视网膜光敏感度明显改善,19眼注视暗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对 78例 ( 13 8眼 )弱视眼进行视力、眼位、屈光间质、眼底、注视性质检查、散瞳验光、指导配镜、督促治疗等综合疗法 ,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6岁治愈率 87.9% ,7~ 10岁 5 0 %。弱视治愈率轻度 95 .2 3 % ,中度 75 % ,重度 2 6.67%。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 75 .4% ,屈光参差性 84.6% ,斜视性 5 0 %。中心注视性弱视治愈率是 89.8% ,旁中心注视性 3 7.15 % ,游走注视性 0 %。结论 :弱视治疗效果与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都有关系 ,早期发现、认真坚持、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118例(178眼)弱视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常规远、近视力检查,散瞳后检查并判定弱视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眼镜法、遮盖法和压抑疗法,同时辅以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18例(178眼)弱视患儿经1~58治疗后治愈117眼(65.7%),进步47眼(26、4%),无效14眼(7.9%)。结论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类型、年龄、程度、规范治疗、注视性质、疗程及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1986年根据Cuppe_2氏后像法,自行安装儿童弱视刺激仪,同时采用遮盖法,结合三级功能训练治疗儿童弱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39只眼。男13例,女9例。年龄在4岁至13岁。弱视中有16只眼斜视,占41%,斜视中内斜15只眼,占38%;外斜1只,占2.6%;单纯功能性弱视20例。注视性质,中心注视8例,占36.4%,相对中心注视2例,占9%;旁中心注视10例、占45.5%。22例中黄斑发育不良者2例,占9.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方法:对进行弱视治疗的患分成两个组,遮盖组完成或间断遮盖优势眼,阿托品组每月或隔日滴1%阿托品水于优势眼,4周复查视力,注视性质,立体视觉。结果: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疗效无差异。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弱视有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刷状内视训练治疗弱视儿童52例(93眼),有效率为96.77%。疗效与年龄、弱视类型及程度、注视性质、屈光状态、屈光度等有关,与眼位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视力不良患儿的弱视发病率、弱视分类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散瞳检影验光进行屈光状态测定以视力不良为主诉的患儿,选择矫正视力<0.9,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弱视患儿,检查注视性质、眼位。结果:在2 000例视力不良患儿中,确诊弱视732例(1 150只眼),以斜视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为主,弱视程度与屈光状态及注视性质密切相关。结论:弱视严重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屈光不正和斜视是形成弱视的主要成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弱视预后有重要意义,呼吁儿童早期进行屈光状态测定及弱视筛查、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的时机和提高疗效的关键。方法:按统一弱视诊断标准,收集弱视178例287眼。治疗前进行远近视力、眼位、眼底,注视性质检查。采用4种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随访3年。结果:本观察287眼(178例)弱视眼的综合治疗,通过4种方法与疗效、效率、显效率,弱视愈关系,并通过注视性质与疗效、年龄的关系对比,用统计学处理得出同视机训练 家庭训练 遮盖疗效最好。结论:采取综合治疗弱视行之有效,中心注视性弱视在治疗时除了选择最佳方法外,最关键的是矫正非中心注视,这才是提高弱视治愈最有效的方法。掌握好弱视治疗的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应早期检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这是提高弱视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精细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法治疗儿童重度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弱视儿童30例(48眼)。随机分为二组,一组26眼,用视力-对比敏感度治疗仪进行训练,另一组22眼,用红光+光刷进行弱视治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26艰总有效率为80.76%,对照组22眼总有效率为50%,二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为重度弱视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弱视的综合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选取的428例720眼4~12岁弱视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前常规眼科检查,采用1%阿托品(3次/日,共用3天)散瞳,带状光检影镜检影。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6%,轻、中、重度弱视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75%、93.33%、76.67%;远视、近视、混合散光性弱视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25%、93.75%、78.75%;中心、旁中心、旁黄斑及周边注视性弱视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97.4%、46.5%、0。结论:弱视疗效与弱视程度、类型、注视性质、治疗的依从性有关。中心注视及旁中心注视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旁黄斑注视及周边注视患者(P〈0.005)。远视性弱视强于近视性弱视及混合散光性弱视(P〈0.005)。轻度弱视疗效明显优于中、重度弱视(P〈0.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方法:观察9-16岁的弱视78例98只眼,采用验光配镜、遮盖、精细目力训练,联合红光闪烁和视觉刺激等综合治疗,平均治疗18个月,平均随访28个月。结果:治愈50只眼(51.02%),进步30只眼(30.61%),无效18只眼(18.37%)。其中9—12岁组治愈36只眼(54.54%),13-16岁组治愈14只眼(46.87%)。13—16岁组疗效与注视性质、弱视类型、弱视程度相关。结论:大龄儿童弱视治疗大部分有效,对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