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赵××,女,35岁,社员,1977年春来诊。 10多年来,因腹胀,食欲减退,疲乏消瘦,发热盗汗,腹部隐痛,腹泻,经唐山市××医院检查,诊为肠结核,并多方治疗未愈。2年来,上症转剧,常发热38℃左右,面黄肌瘦,卧床不起,腹痛甚,时如刀绞,呕吐日十数次,不欲饮食,食后及遇寒则腹痛加重,腹胀肠鸣,有包块,腹壁拒按,复经承德医疗队作钡餐胃肠道检查,诊断为小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粘连伴不完全性梗阻。中医诊察所见,患者身体赢瘦,面色不华,语言低微,低热盗汗,腹胀雷鸣,压痛,腹壁有包块4、5  相似文献   

2.
桂枝加黄芪汤治盗汗刘××,男,24岁,农民。就诊日期:1982年4月4日。患者近三月来,入睡则胸至颈部以上溱溱汗出,醒则神疲肢倦,心虚易惊,时发热微恶风寒,经当  相似文献   

3.
谢××,男,25岁。1985年11月17日诊。结婚一年有余,妻尚未怀孕。素有梦遗,近两月来,每于性生活时,出现阳易举却一触即泄之象,伴夜间发热,盗汗,腰酸软,小便黄,口苦,口干欲冷饮。诊见:形体瘦,唇干  相似文献   

4.
许××,女,41岁,××百货大楼职工,1984年6月下旬,因午后持续发热一周,右胁疼痛,在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而住院,经抽去积液及抗结核治疗好转出院。10余天后又复发热、盗汗、肝区痛,疑肝脓疡再次进院,经“B”超检查,发现肝区有实质性肿物图象,转广州某医院复查,证实“肝右前叶见实性暗区4.4×6.7厘米,提示肝右叶实性良性肿物图象,又作肝CT扫描,示“肝右叶前外方有一4×5厘米大小横型低密区”平扫增强,CT值为3.5Hn(正常值5.9Hn),甲胎蛋白测定阴性,谷丙转氨酶正常。诊为:1.结核性胸  相似文献   

5.
盗汗     
<正> 处方:生地、龙骨各15克,地骨皮9克,浮小麦24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盗汗者共22例,平均服药4剂,盗汗全部消失。病例:金××,男,35岁。盗汗3天,入睡则  相似文献   

6.
当归六黄汤由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生黄芪等七味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降火燥湿、益气固表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盗汗良方。几年来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引起的盗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一、黄疸性肝炎盗汗例张××,男,7岁,1979年7月24日初  相似文献   

7.
张××,男,43岁。1987年12月15日诊。盗汗六年,每二、三天一次,虽多法治疗而不效。近半年来盗汗加重,每至下半夜即汗出湿衣,渗及被褥,醒后汗止,全身发凉,  相似文献   

8.
刘××,女,38岁。住院号401788。患者于10年前出现月经不调,5年前出现多毛,体胖,近1年来上症加重,伴周身发热,盗汗、乏力、口咽干燥、腰酸胀痛、心烦失眠、少尿等症。曾经市某医院妇科检查,诊断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多毛症,月经不调”。1984年1月13日入我院检查:唇周有短胡须,胸腹中线毫毛粗黑而多,长约1厘米,双  相似文献   

9.
三仁汤具有宣上、畅中、渗下之功,故不仅可治疗湿温、暑湿,还可用于脾胃疾患。笔者就临床体会,介绍如下:低热王××,女,44岁,工人,病历号1088,1982年8月20日初诊。患者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盗汗3月余。曾疑为肺结核,经用抗痨药、消炎药2月余不效,体温常为37.8-38℃之间。症见发热不退,午后热甚、手足心热、胃脘满痛,胸闷憋  相似文献   

10.
牟竞欧 《光明中医》1996,11(1):40-41
非阴虚盗汗治验四则牟竞欧浙江省黄岩城关中心卫生院(317400)盗汗常责之阴虚,但亦不全然。笔者临床上遇到亦有肝郁、湿热、气虚、虫扰引起者,现将治验报道如下。1肝郁盗汗罗××,男,28岁。工人。1994年11月10号诊。患者一年半前,刚值初秋时,一天...  相似文献   

11.
例一:薛××,女性,33岁,本院护士,住院号44417。因低热三个月,于1961年12月15日入院。诉三个月来每日傍午畏冷发热,午后略降,神倦头痛,全身酸楚,疲倦无力,食欲减退,偶伴右上腹部闷痛,微咳无痰,无盗汗。二个月前曾于门诊胸部摄片,右膈肌轻度粘连,余无明显病征。诊为陈旧性胸膜炎,投链霉素、对氨柳酸、黄连素等治疗无效,而住  相似文献   

12.
盗汗多责阴虚,然在临床上亦有伤寒邪循少阳,传于半表半里,邪正交争,逼津外泄而致者。故《伤寒明理论》说:“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笔者曾治一例,辨证施拟小柴胡汤而获愈,现报道如下: 王××,女,43岁,农民。1984年2月28日诊。患者盗汗一  相似文献   

13.
李××,男,38岁。1987年5月13日诊。住院号52181。近一月来,腹部胀满,午后发热。患者原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曾用链霉素、异菸肼等药治疗,一度病情好转而中断治疗。现症:体温38℃~39℃,盗汗,尿少,神疲纳差,胸透:左下肺纹理增粗,左肋角胸膜增厚粘连并有少量积液,血沉40mm/h,B超:腹部可见4厘米液平面,腹水常规为草绿色渗出液,蛋白总量8.33克%,粘蛋白定性(+),白细胞计数8.2×10~9/L(8200/mm~3)。  相似文献   

14.
刘××,男,17岁。1982年6月25日诊。盗汗三月余,经服中西药罔效,透视未见异常。现症每晚睡后汗出,醒后则无,伴面色无华,心悸、疲乏、食欲不振,舌苔黄薄,  相似文献   

15.
付某 ,女性 ,18岁 ,学生 ,住院号 12 0 735。患者由于发热(39℃ ) ,盗汗 ,干咳 ,气促 ,身体极度消瘦 ,到我院住院治疗。X胸片示 :两肺满布大小均匀的粟粒状阴影。血常规 :Hb9 5g/L ,RBC 3 6× 10 12 /L ,WBC 9 4× 10 9/L ,N 0 75,L 0 2 5,血沉 79mm/h ,痰液涂片 :抗酸杆菌阳性。入院诊断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入院后用链霉素、利福平、雷米封、乙胺丁醇、柴胡注射液等。治疗 2 0余天 ,仍持续高热 (4 0 5℃ ) ,盗汗 ,患者呈恶液质状 ,舌质红、少苔、脉细微弱。改用中药清骨散加减治疗。处方 :地骨皮 30g、银柴胡 12g…  相似文献   

16.
林××,女,52岁。患者不明原因盗汗已近半年,每夜10—11时许盗汗淋漓,衣裤全湿,被褥、床单也要更换,否则无法继续睡眠。转辗医治来愈,每逢更医(中西皆然),1—2天盗汗可望减少,2天以后,则盗汗如初。 1986年11月6日初诊,患者体倦乏力,两目无神,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纳差,大便干量少,溺黄数,舌尖边红、苔薄黄,脉弦缓。翻阅前医病历,心电图、超声波、血、便常规、肝功等检查均属正常;中西治汗药物可谓遍尝,皆始效末罔。余不复前  相似文献   

17.
王××,男,38岁,农民。1985年9月15日初诊。患者三年来盗汗缠绵不止,先后服滋阴降火、益气固表等药无效。半月前服苓桂术甘汤后,盗汗益甚,现烦热难寐,寐则盗汗,汗出湿衣,醒则汗止,伴气热息粗,甚则气喘,口渴多饮,纳食正常,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平素身体强壮,嗜烟酒。脉证合参,乃邪热薰肺,蒸液外出所致。治以清解肺热为法。  相似文献   

18.
林××,女,56岁。1976年始盗汗。九年来曾服桂枝龙骨牡蛎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秦艽鳖甲汤、百合固金汤等无效。1985年3月前来就诊。查无寒热,便纳一般,口不渴,能坚持工作,惟盗汗每晚发作。苔偏暗无瘀点,脉细而不涩。X线检查肺部无结核病灶。经查痰无结核杆菌,血沉正常。辨证属瘀血内阻,治以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83年1期所载的“芪牡盗汗汤”(黄苠、生龙牡、五味、浮小麦、生地、白芍、地骨皮)。我临床验证于虚汗9例,效果显著。病例:熊××男,58岁。患肺脓疡住院,治疗半月后基本向愈,  相似文献   

20.
谭××,男,39岁。1987年4月6日诊。主诉。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反复发作六年余,加重五个月。六年前出现口渴口干,杯不离手,饮水不止,多食易饥,多尿,偶有盗汗,神萎。前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