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ippo信号通路关键蛋白YA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经佛波酯诱导成为巨噬细胞作为对照组,经脂多糖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组,经白细胞介素-4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组,取对数生长期的M1型巨噬细胞分别转染YAP表达质粒、对照质粒及空载体,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分泌因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诱导的CD86+(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和CD206+(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细胞比例增加(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2型巨噬细胞组(P<0.05),M2型巨噬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1型巨噬细胞组(P<0.05),提示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诱导成功.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YAP在M1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M2型巨噬细胞(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YAP在M1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M2型巨噬细胞(P<0.05),提示YAP可能与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维持有关.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质粒组相比,YAP表达质粒组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CL2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质粒组相比,YAP表达质粒组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CL2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提示YAP可能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和促进M2表型形成.结论:Hippo信号通路关键蛋白YAP表达高低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YAP表达升高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和促进M2表型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炎症型M1型巨噬细胞极性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细胞水平的抗炎作用.方法 以γ-干扰素及脂多糖刺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诱导成M1型炎症性巨噬细胞模型,给予辛伐他汀1.0、2.5、5.0 μmol/L分别干预9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膜CD16/23、CD206标志分子的表达,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2的分泌.结果 γ-干扰素及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CD16/32表达阳性率为86.39%±2.24%,IL-12分泌量为(1562±217) pg/ml,符合M1型巨噬细胞表型特点;与辛伐他汀1.0、2.5、5.0 μmol/L孵育9h后测定的CD20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10%±2.48%、75.28%±1.66%、86.32%±2.19%,IL-10浓度分别为(500±5)、(675±28)、(916±15) pg/ml,均高于M1型巨噬细胞[9.67%±5.48%、(298±11) pg/ml,均P<0.01],且与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特点类似.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诱导炎症型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抗炎型的M2型巨噬细胞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148b/DUSP1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206的表达对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全自动磁珠提取纯化系统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培养,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分别诱导生成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CD68、CD206进行表型鉴定,ELISA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D206的表达,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206对肝癌细胞(HepG2和Huh7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48b与DUSP1的靶向结合.结果 初步分离并鉴定M1和M2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D206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转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DUSP1为miR-148b的靶基因,miR-148b/DUSP1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巨噬细胞标志物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结论 miR-148b/DUSP1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肝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CLI-095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在巨噬细胞极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小鼠源性骨髓巨噬细胞48 h,不给予任何药物处理)、模型组(常规培养细胞24 h,换液后加入终浓度为1.0×105 U/L的γ干扰素和5 mg/L脂多糖干预24 h)、处理组(先给予1 mg/L的CLI-095孵育细胞24 h,换液后加入终浓度为1.0×105 U/L的γ干扰素和5 mg/L脂多糖干预24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 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分子CD16/32、CD206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2的分泌。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CD16/32、IL-12明显升高,CD206明显降低,符合M1型巨噬细胞特性。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TLR4 mRNA表达降低,提示TLR4受到抑制,CD16/32和IL-12表达下降,CD206和IL-10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M2型巨噬细胞极性特点。结论 TLR4在巨噬细胞极性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TLR4表达可诱导炎症性巨噬细胞向抗炎性M2型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阻断抗原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4(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4,TIM-4),探讨其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及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构建同种异体免疫排斥模型,将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注入C57BL/6小鼠腹腔,分为同型对照组(n=6)和抗TIM 4组(n=6);分别腹腔注射同型对照免疫球蛋白和抗TIM-4单克隆抗体, 300 μg/只;第5天,重复注射1次;第10天,处死两组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鼠脾和腹腔中M1和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体鼠脾和腹腔细胞中微小RNA-21(miR-21)、IL-10、p40、p35和EB病毒诱导基因3 (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3,EBi-3)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脾细胞中,与同型对照组相比,抗TIM-4组M1和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miR-21和p40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IL-10和p35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EBi-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腹腔中,与同型对照组相比,抗TIM-4组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和p35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IL-10、p40和EBi-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miR-2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阻断TIM-4分子促进小鼠腹腔M2增殖分化,上调脾和腹腔细胞中抑炎因子和促炎因子mRNA表达,减轻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表达IFN-λ1的重组新城疫病毒rL-hIFN-λ1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佛波酯、IFN-γ、脂多糖、IL-4和rL hIFN-λ1刺激人外周血THP-1单核细胞系,构建THP-1 M0、THP-1 M1、THP-1 M2、THP-1 rL-hIFN-λ1型巨噬细胞模型。显微镜下观察M0、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特点;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 M1/M2相关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6、CD163;ELISA检测分泌因子IL-2、IL-13、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肺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表型。结果: 诱导得到的M0、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差异显著。rL-hIFN-λ1诱导的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明显升高,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显著降低,同时其可促进M1型巨噬细胞因子释放,抑制M2型巨噬细胞因子释放。随着肺癌临床分期进展,M1型巨噬细胞浸润逐渐减少。 结论: rL-hIFN-λ1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极化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在六孔板孵育12 h ,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LPS(100 ng/mL)组、LPS(100 ng/mL)+白藜芦醇(30μmol/L)组,LPS+白藜芦醇组在加入LPS前预先加入白藜芦醇孵育12 h;上述细胞在LPS刺激12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经典的炎症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相关基因iNOS、TNF‐αmRNA表达,以及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2)型相关基因IL‐10、PPARγ和Arg‐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NOS、Arg‐1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2 p40、IL‐10和 TNF‐α的水平。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M1型相关基因iNOS、TNF‐αmRNA较LPS+白藜芦醇组显著上升(P<0.05),而M2型相关基因IL‐10、PPARγ、Arg‐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PS组iNOS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而Arg‐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ELISA检测发现,LPS组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2 p40、TNF‐α水平显著高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而IL‐10和水平显著低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促进了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变。  相似文献   

8.
背景 热疗是一种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促进其凋亡、提高机体免疫等作用阻碍其发生、发展。但是,对于热疗是否可以通过干预巨噬细胞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研究并不多。目的 通过体外模拟热疗产生的温热作用,探讨在热疗条件下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肺癌细胞(LLC)的调控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6-12月实施。10 000 ng/L的干扰素γ(INF-γ)和100 000 ng/L的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48 h成为M1型巨噬细胞,20 000 ng/L 白介素(IL)-4诱导RAW264.7细胞48 h成为M2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M1、M2巨噬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86、CD206的表达率和细胞因子IL-10、IL-12的分泌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热疗温度(41 ℃、42 ℃、43 ℃)干预对M2型巨噬细胞在24 h、48 h和72 h的增殖活性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M0、M2型巨噬细胞及热疗(42 ℃)后M2型巨噬细胞Arg-1、Fizz-1、Ym-1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2型巨噬细胞及热疗(42 ℃)后M2型巨噬细胞Arg-1、Fizz-1、Ym-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Transwell法检测LLC+M2、LLC+M2+热疗(42 ℃)中LLC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IFN-γ和LPS可诱导RAW264.7细胞向M1型极化,IL-4可诱导RAW264.7细胞向M2型转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2型巨噬细胞CD86、CD206的表达率高于M0型巨噬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P<0.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M2型巨噬细胞IL-10的分泌水平较M0、M1型巨噬细胞高(P<0.001);M1型巨噬细胞IL-12分泌水平较M0、M2型巨噬细胞高(P<0.00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42 ℃时热疗抑制巨噬细胞的能力高于41 ℃及43 ℃时(P<0.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M0型巨噬细胞相比,M2型巨噬细胞的Ym-1、Arg-1、Fizz-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01)。热疗(42 ℃)后M2型巨噬细胞的Ym-1、Ar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01)。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显示,M2型巨噬细胞与LLC共培养后LLC侵袭、迁移数量增加(P<0.001);热疗(42 ℃)后LLC侵袭、迁移数量减少(P<0.001)。结论 热疗可能通过下调M2型巨噬细胞的Arg-1、Ym-1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LLC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儒琳  杜壮文  王恩梁 《广东医学》2023,(11):1328-1334
目的 探究Cl-amidine对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以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60例AS患者,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患者分为低AS疾病组和高AS疾病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EILSA检测三组人群血清PAD4、iNOS和骨形成指标BGP水平,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骨钙素(BGP)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CD68+CD86+)比例。培养THP-1单核细胞系,体外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期间加入Cl-amidine共孵育,分组为:M0组、M1组、M1+Cl-amidine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AD4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RNA-seq检测M1组、M1+Cl-amidine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KEGG分析,Western blot检测JAK3、p-JAK3、STAT5、p-STAT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AS疾病组PAD4、iNOS水平升高,BGP水平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ircRNA-1565对巨噬细胞极化所介导的宫颈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circRNA-1565过表达质粒以及Negative Control转染至M2型巨噬细胞(circRNA-1565组和Vector组),qRT-PCR检测circRNA-1565组和Vector组巨噬细胞CD16、TLR2、CD206和CD14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ircRNA-1565组和Vector组巨噬细胞CD163和CD11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将分别转染circRNA-1565过表达质粒以及Negative Control的M0型巨噬细胞与宫颈癌细胞HeLa共孵育(M0+Vector组和M0+circRNA-1565组),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eLa细胞的迁移能力,使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 相比于Vector组,circRNA-1565组巨噬细胞CD206和CD14表达显著上调(P<0.001),CD163+CD11B+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利用试剂盒提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扫描电镜及Western blot 鉴定外泌体。将胶质瘤细胞分为SHG449:SHG449细胞不做特殊处理;SHG449+M0组:SHG449细胞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SHG449+M0+exosome组:SHG449细胞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加入标记有PKH-67的外泌体使其进入M0型巨噬细胞。  结果  (1)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成功提取,且进入M0型巨噬细胞;(2)外泌体进入胶质瘤细胞SHG449诱导极化的巨噬细胞后细胞形态转化,且M2型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Arginase、CD206以及CCL22,TGF-β表达下降(Arginase:P < 0.01,CD206:P < 0.05, CCL22:P < 0.05,TGF-β:P < 0.01),M1型活化标志物iNOS,CD68以及IL-1β,TNF-α表达上升(iNOS:P < 0.01,CD68:P < 0.01,L-1β:P < 0.000 1,TNF-α:P < 0.001);(3)被外泌体诱导极化的巨噬细胞导致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 < 0.05),凋亡能力上升(P < 0.000 1)。  结论  人骨髓间质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2表型转化,并诱导其向M1表型转化,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抑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穗花杉双黄酮调节体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机制。方法 设实验组、溶媒对照组和无药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的(5、10 μmol/L)穗花杉双黄酮干预用联合脂多糖及重组人干扰素-γ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溶媒对照组:溶媒3‰DMSO;无药对照组:不加穗花杉双黄酮处理。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通过ELISA检测干预后细胞上清液L-6、IL-10、TNF-α、TGF-β各自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计算出穗花杉双黄酮对细胞的安全浓度;通过分子对接建模确定穗花杉双黄酮的靶蛋白,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L-6、IL-10、TNF-α、TGF-β、PPAR-α/γ、Arg-1、Fizz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穗花杉双黄酮干预后可以阻止被诱导引起的THP-1细胞向M1极化;穗花杉双黄酮可下调M1极化时高表达的IL-6、TNF-α的mRNA,上调M2型主要标志细胞因子IL-8和TGF-β的mRNA表达(P<0.05),同时上调M1极化状态下的细胞内Arg1和Fizz1蛋白的表达(P<0.05)。随着穗花杉双黄酮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细胞的增殖效果增强(P<0.05),且高浓度具有杀伤作用。穗花杉双黄酮可与PPAR-α/γ关键靶点蛋白活性位点非共价结合并激活该蛋白。结论 穗花杉双黄酮可通激活PPAR-α/γ,恢复Arg-1、Fizz1基因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频繁发作(frequent exacerbator,FE)和非频繁发作(infrequent exacerbator,iFE)的不同临床表型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诱导痰中巨噬细胞的异质性。方法: 分析80例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肺气肿(emphysema,EM)、哮喘-COPD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ACO)表型的COPD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痰巨噬细胞CCL3和CD163的表达,定 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HIF-1α和Cav-1的表达。结果:FE和iFE患者在年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痰细菌阳性率,COPD评估测试 (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Modifi 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方面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iFE患者,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上CCL3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而CD163显著增 高(P<0.01),同时HIF-1α和Cav-1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CB表型的FE患者与iFE患者之间在年龄,痰细菌阳 性率,CAT评分,mMRC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iFE患者,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上CCL3荧 光强度轻度降低(P>0.05),而CD163显著增高(P<0.01),同时HIF-1α和Cav-1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EM表型 的FE患者与iFE患者之间在年龄,病程,FEV1/FVC,痰细菌阳性率,CAT评分,mMRC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对于iFE患者,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轻度减低(P>0.05),而CD163轻度升高(P>0.05),同 时HIF-1α水平轻度升高(P>0.05),Cav-1水平则显著增加(P<0.01)。ACO表型的FE与iFE患者所有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FE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明显低于iFE患者(P<0.01),而CD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 时HIF-1α(P<0.01)和Cav-1(P<0.05)表达也显著增加。全部FE及CB表型FE患者CCL3与HIF-1α和Cav-1均呈显著负相关, CD163仅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EM表型FE患者CD163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ACO表型FE患者CCL3与HIF-1α呈显 著负相关,而CD163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B,EM,ACO表型FE和iFE患者临床特征差异不一,诱导痰中替 代活化巨噬细胞(M2)在FE患者中占优势,HIF-1α可能在其极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瑞戈非尼(Regorafenib,Reg)通过CSF1-R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增强PD-1抗体(PD-1 antibody,anti-PD-1)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接种结肠癌细胞CT26于BALB/c小鼠,建立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为CT26组、CT26+Reg组、CT26+anti-PD-1组和CT26+Reg+anti-PD-1组,进行药物治疗后观察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取肿瘤组织,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瘤内p-CSF1-R和CSF1-R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单细胞悬液中TAMs并区分M1、M2表型。提取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分别诱导成M1、M2型巨噬细胞,并用Reg处理细胞,qRT-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SF1-R蛋白表达。结果 相较于CT26组,药物处理后肿瘤体积和质量均显著减小,与单独使用Reg或anti-PD-1相比,Reg和anti-PD-1联合用药物使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减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eg处理后,瘤内p-CSF1-R表达显著下调;流式结果显示Reg处理后,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下降,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qRT-PCR结果也表明,Reg处理能增加BMDMs中M1表型比例并下调M2表型比例,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eg处理能显著下调M2型巨噬细胞表面p-CSF1-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Reg通过CSF1-R信号通路调控TAMs,增强anti-PD-1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一氧化氮(NO)生成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riess反应检测不同浓度E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影响,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低浓度E2组(10-9mol.L-1、10-8mol.L-1、10-7mol.L-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产生及iNOS表达从4 h开始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10-7mol.L-1E2作用最为明显;高浓度E2组(10-6mol.L-1、10-5mol.L-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产生及iNOS表达则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浓度越高降低越明显。结论E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NO产生及iNOS表达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呈现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研究生理状态下大鼠大网膜I型与II型乳斑内CD68、CD163阳性巨噬细胞的数量.方法 SD大鼠大网膜铺片,CD68、CD163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D68、CD163阳性巨噬细胞,对比分析I型与II型乳斑内CD68、CD163阳性巨噬细胞的数量.结果 I型与II型乳斑内均可见CD68阳性、CD163阳性巨噬细胞;I型乳斑内CD68阳性巨噬细胞与CD163阳性巨噬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型乳斑内CD68阳性巨噬细胞与CD163阳性巨噬细胞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型与II型乳斑内CD68阳性巨噬细胞与CD163阳性巨噬细胞的数量基本相同.结论 生理状态下大鼠大网膜I型与II型乳斑内均存在CD68、CD163阳性巨噬细胞;均存在巨噬细胞的极化分型,主要以M2型巨噬细胞的形式存在,推断乳斑具有发挥降低炎症反应,发挥组织修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细胞内利什曼原虫的入侵、生存机制,为研制阻断利什曼原虫与巨噬细胞结合的新型抗利什曼药物以及利什曼病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抗Mac 1单克隆抗体(M1/70和M18/2)和重组的IFN γ,TNF α和IL 3处理巨噬细胞,观察经上述因子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入侵和无鞭毛体在细胞内生存的影响。结果:经M1/70和M18/2单抗处理后巨噬细胞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易感性明显降低,其原虫感染率和受染巨噬细胞内入侵的原虫数量减低,原虫对巨噬细胞的入侵过程和速度也减慢。M1/70和M18/2两种单抗同时应用,则对原虫入侵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对实验中所用的三种细胞因子活化巨噬细胞能力的观察发现,重组的IFN γ或TNF α均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巨噬细胞的杀原虫活性,且上述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对巨噬细胞的活化具有协同增强作用。但重组的IL 3不仅不能激活巨噬细胞而且尚抑制IFN γ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通过测定活化巨噬细胞内氧化氮产物(NO2)的生成量,观察NO2生成与巨噬细胞对原虫杀伤活性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了活化巨噬细胞对细胞内原虫的杀伤机制。结论:作用于巨噬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B1(P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处理)、LPS组(细胞给予2 mg·L-1LPS)、PB1组(细胞给予10 μmol·L-1 PB1)和PB1+LPS组(细胞给予2 mg·L-1LPS+10 μmol·L-1 PB1)。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表面膜分子CD16/32、CD40、CD86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皱缩变圆,但PB1组和PB1+LPS组细胞形态表现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PB1+LPS组细胞中ROS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PB1+LPS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表面膜分子CD16/32、CD40、CD86和TLR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PB1+LPS组细胞表面膜分子CD16/32、CD40、CD86和TLR4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LPS通过诱导细胞中ROS水平升高引起细胞损伤,PB1通过降低ROS水平,下调细胞表面膜分子CD16/32、CD40、CD86和TLR4表达对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脂多糖(LPS)刺激后健康者中痰巨噬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方法3组患者运用最小限度侵入法获得诱导痰,纯化后得到小巨噬细胞,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作定量测定。结果COPD组和LPS组的痰液小巨噬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LPS组痰液小巨噬细胞水平与吸入LPS前相比明显增加。C()PD患者小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CCL2、CCL7、CCL13和CCL22的mRNA水平增加,其中CCL13mRNA水平增加100多倍。LPS诱导痰液小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模式中,CCL2、CCL7向上调节,CCL13向下调节。结论与LPS诱导痰液小巨噬细胞不同,COPD中痰液小巨噬细胞可以主动诱导一系列CCL趋化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猪苓多糖(polyporus polysacchride,PPS)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riess反应、荧光法和RT-PCR分别测定不同剂量的PPS作用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NO生成量、iNOS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PPS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活性增高,并呈作用剂量依赖关系,PPS能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 mRNA表达.结论:P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合成的调节可发生在iNOS的转录水平,从而刺激巨噬细胞NO大量合成与释放.PPS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PPS刺激巨噬细胞iNOS从头合成从而增加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