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酸钠(NaB)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系B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NaB处理胃癌细胞BGC82324~96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浓度(P<0.01)及时间(P<0.05)依赖性;1.0,3.0,5.0mmol/L NaB处理72h后,BGC823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NaB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甲基化异常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应用于甲基敏感酶(HpaⅡ)和甲基非敏感酶(MspⅠ)酶切,结合PCR扩增技术,对p16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的二核苷酸胞嘧啶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2异常甲基化分别为5例(25%)和9例(45%),正常组织未发现甲基化异常;14例高甲基化标本中,中分化胃癌4例,低分化7例,高分化1例,有2例存在外显子1、2同时甲基化异常,二者均为低分化胃癌,进展期胃癌(Ⅲa,Ⅳ期各1例)中1例呈现泳动易位;外显子2甲基化异常多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会造成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失去了对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导致胃癌发生与进展;外显子2高甲基化与临床进展有关,可能为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GF-β1对91癌细胞株SNU-601/WT和耐药性91癌细胞株SNU-601/cis 2生长P16,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经TGF-β1处理SNU-601^ⅣT,SNU-601/cis2细胞作为实验组,未经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利用MTT法检测TGF-β1对两组细胞生存事的影响,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16,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SNU-601/WT。SNU,601/cis2细胞生存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SUN-601/WT。SNU-601/cis2实验组细胞内P16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强,而cyclin D1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TGF-β1具有抑制SNU-601/WT胃癌细胞和SNU-601/cis2耐药性胃癌细胞生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P16蛋白表达有关,而与cyclin D1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上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和49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的p16mRNA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1)胃癌组织中p16 mRNA和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0.8%(31/61),70.5%(43/61),而癌旁正常胃粘原阳性率均为100%(49/49),10例早期胃癌均有p16 mRNA的蛋白,而分化较差、浸润深层的癌细胞则  相似文献   

5.
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甲基化异常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应用甲基敏感酶(HpaII)和甲基非敏感酶(MspI)酶切,结合PCR扩增技术,对p16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的二核苷酸胞嘧啶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2异常甲基化分别为5例(25%)和9例(45%),正常组织未发现甲基化异常;14例高甲基化标本中,中分化胃癌4例,低分化7例,高分化1例;有2例存在外显子1、2同时甲基化异常,二者均为低分化胃癌,进展期胃癌(Ⅲa、Ⅳ期各1例)中1例呈现泳动易位;外显子2甲基化异常多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会造成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失去对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导致胃癌发生与进展;外显子2高甲基化与临床进展有关,可能为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重PCR技术分析了28例胃癌组织p16基因第2外显子缺失情况。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16基因第2外显子缺失率达14.3%(4/28),且伴有p16基因缺失的胃癌均有周围器官的转移。提示p16基因缺失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p16基因缺失患者易发生周围器官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胃癌p16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7例胃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44.8%,阳性反应以胞核分布为主,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高、中分化组的阳性率为53.1%,低分化组阳性率为34.2%(P〈0.01)。结论 胃癌存在较高比例的p16蛋白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16基因纯合缺失与突变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1(E1)及外显子2(E2),检测等位基因纯合子缺失;应用单链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E1、E2纯合性缺失分别为4例(20例)及2例(10%);SSCP未检出E1突变,E2有2例出现脉动易位的异常单链,其中1例(Ⅲa期,低分化腺癌)癌与癌旁组织均出现异常,2例异常标本均为进展期,LOH(+)胃癌。结论:p16基因异常是胃癌发生发展中一重要事件,突变多见于外显子2,可能与癌肿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胃癌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对53例原发性胃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p21^WAF1 mRNA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进行乙酰化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p21^WAF1表达率和表达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和癌旁组织。②p21^WAF1表达水平在分化较好和分化较差的胃癌组织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③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中有5例(5/7,71.43%)总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相应的癌旁和正常黏膜,甚至在检测水平以下。结论:胃癌组织p21^WAF1的表达降低至少部分归因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p16基因纯合缺失与突变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 1(E1)及外显子 2 (E2 ) ,检测等位基因纯合子缺失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方法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2 0例胃癌组织中E1、E2纯合性缺失分别为 4例 (2 0 % )及 2例 (10 % ) ;SSCP未检出E1突变 ,E2有 2例出现泳动易位的异常单链 ,其中 1例 (Ⅲa期 ,低分化腺癌 )癌与癌旁组织均出现异常 ,2例异常标本均为进展期 ,LOH(+)胃癌。结论 :p16基因异常是胃癌发生发展中一重要事件 ,突变多见于外显子 2 ,可能与癌肿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81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p16INK4a和RB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胃癌中p16INK4a和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7%(30/81)和42%(34/81);胃癌p16INK4a蛋白和pR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1)和90%(73/81).10例正常胃黏膜中均未检测到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而且其相应蛋白表达均为阳性.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但p16INK4a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及年龄均不相关.RB甲基化状态与pRb表达、肿瘤分化程度、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是胃癌细胞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RB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RB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胃癌p16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7例胃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44.8%,阳性反应以胞核分布为主,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高、中分化组的阳性率为53.1%,低分化组阳性率为34.2%(P<0.01)。结论胃癌存在较高比例的p16蛋白阴性表达,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p16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p16蛋白的高表达,可作为胃癌分化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癌手术前后血浆中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浆、对应原发肿瘤以及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检出状况,探讨其在胃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GR方法,扩增84例胃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癌旁组织、手术前血浆中pl6基因启动子区,以及上述患者中30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14~21天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区,以15例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方法检测产物.结果:84例患者样品中,原发肿瘤中存在pl6基因异常甲基化26例(31.0%),癌旁组织中阳性2例(0.02%),术前血浆中阳性12例(14.3%),15例健康人血浆检测均为阴性.患者血浆阳性者同时也存在对应肿瘤组织阳性.30例同时有手术前后血浆标本的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中,原发肿瘤组织中p16异常甲基化14例,其中6例术前血浆阳性,术后5例转阴.在检测样本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与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结果一致.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浆中可以检测到与原发肿瘤一致的p16异常甲基化,手术后血浆中p16甲基化状态的变化与手术治疗有关,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便捷的技术可以应用于PCR产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病理情况下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的情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法,根据5-甲基胞嘧啶与胞嘧啶修饰后的不同,设计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等位基因特异的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手术后53例不同临床病理类型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情况。结果:肿瘤组织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比例为占71.7%(38/53),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0%(20/25),腺癌占66.7%(10/15),小细胞肺癌占61.5%(8/13)。长期吸烟史与鳞状细胞癌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比例增高有关(P<0.001),与小细胞肺癌(P=0.293)、腺癌的(P=1.000)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关系不密切。肿瘤T分期与鳞状细胞癌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比例增高有关(χ2=8.719,P=0.013)。结论:肺癌瘤组织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肿瘤组织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发生率随TNM分期的提高有升高趋势;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吸烟有关,有长期吸烟史的肺癌病人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增高。肺鳞状细胞癌中随T分期增高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数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丁酸钠对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组培养的HeLa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丁酸钠作用72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的丁酸钠作用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水平及VEGF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丁酸钠不但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丁酸钠抑制VEGF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可能是其抑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7,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对产物进行突变分析,再与各生物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在34例胃癌患者中11例(32.4%)发生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与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检测胃癌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对胃癌的恶性程度、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DHPLC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观察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在 7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PCNA L I)做参数 ,分析 Cyclin D1 和 p16蛋白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结果 :1Cyclin D1 蛋白阳性率 :在胃癌为 6 7.1% ,在癌旁正常组织没有表达 (P<0 .0 1) ;在高分化癌为 42 .3% ,低于低分化癌的 80 .6 % (P<0 .0 1)和未分化癌的 87.5 % (P<0 .0 5 ) ;在 PCNA L I高组为 97.1% ,明显高于 PCNA L I低组的 6 3.6 % (P <0 .0 1)。 2 p16蛋白阳性率 :在胃癌为 40 .0 % ,低于癌旁的 6 5 .7% (P<0 .0 1) ;在高分化组为 6 9.2 % ,高于低分化组的 2 7.8% (P<0 .0 1)和未分化组的 0 .0 % (P<0 .0 1) ;在 PCNA L I高组为 17.7% ,低于 PCNA L I低组的 6 1.1% (P<0 .0 1)。 3胃癌中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均阳性的 5例 ,均阴性的为 0 ,前者阳性而后者阴性的 42例 ,前者阴性而后者阳性的 2 3例 ,二者间有非常显著的关联 (P<0 .0 1)。 结论 :1在胃癌中 Cyclin D1 过表达而 p16表达缺失 ,二者呈负相关。 2 Cyclin D1 过表达及 p16缺失均与胃癌的发生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并且也可能与预  相似文献   

18.
Replacement of the p16 gene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介导的p16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生长与致瘤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转染不表达p16的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对转染后细胞DNA、RNA和蛋白进行分析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 外源性野生型p16基因已整合入细胞并获稳定表达 ,表达有外源p16基因的细胞生长速度、集落形成率及裸鼠致瘤性均有部分抑制。细胞周期分析可见G1期增加 ,S期下降。电镜下超微结构出现生长抑制特征。结论 p16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为用p16基因转染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p53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吕有勇  李诤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11):679-682
为进一步明确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基因变异的规律,本研究以胃癌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体外培养细胞为研究体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DNA序列分析、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多项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60例胃癌、30例异型增生和33例肠上皮化生病变中基因的改变。这一结果提示p53基因异常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郑伯安  董全进  邓高里 《浙江医学》2002,24(8):462-464,I002
目的 探讨p16和nm23 -H1在大肠癌患者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菌抗生物素 -生物素方法 ,对7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p16和nm23 -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8 %和43.8% ;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p16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 (P<0.01) ;P16和nm23-H1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有转移者 (P<0.05、P<0.01)。p16蛋白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62.5 % ,而阴性者为32.7 % ;nm23-H1蛋白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65.6% ,而阴性者为26.8 % ,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生存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p16与nm23-H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 (r=0.416,P<0.05)。结论 p16和nm23 -H1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