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76侧神经电生理做检测,正中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93.4%.正中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86.8%;尺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10.5%;尺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5_3%;腕部刺激拇短展肌DML传导异常为71.1%,小指展肌DML传导异常为1.3%。大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5%,小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各项电生理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判断腕管综合征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55例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以及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肌电图。结果:55例患者86侧神经做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87.2%和94.2%,尺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5.8%和12.8%,腕部刺激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DML异常率分别为2.3%和70.9%,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的EMG异常率分别为41.9%和4.7%,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等各项电生理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CTS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33例CTS中76%为女 性患者,共有病变51侧,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18例.以桡侧3个半手指为主21只手,5个手指均有症状30只手.临床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可向肘部和肩部放射.电生理检查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占96%,正中运动神经潜伏期(DML)延长占66.7%,运动传导速度(MCV)异常54.9%,拇展短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占33.3%.结论 CTS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上以手指麻木、疼痛为主要特点,活动和甩手可使症状减轻.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潜伏期和波幅,以及拇短展肌的肌电图(EMG)的变化。方法:对临床拟诊并经EMG确诊的CTS 42例患者的神经传导和EMG测定进行回顾。结果:本组42例CTS患者的主要异常表现为正中神经的SCV减慢、波幅降低、严重者波幅引不出来,尤以中指-腕的异常最为明显;正中神经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拇短展肌EMG表现为松弛时有纤颤、正锐波,部分有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蚓状肌-骨间肌法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作用.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的患者55例(84侧)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0例(50侧).采用蚓状肌-骨间肌法测定蚓状肌(2L)和骨间肌(Ⅰ)潜伏期(DML)及其差值(2LIDMLD),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此外常规记录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结果:正常对照组和CTS组2LIDMLD平均值及范围分别为0.13±0.07ms、1.07±0.55ms,CT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蚓状肌-骨间肌法和常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CTS,阳性率分别为85.71%和63.09%.结论:2LIDMLD是诊断CTS的敏感的的电生理指标,蚓状肌-骨间肌法为一种快捷方便、诊断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carpel tunnel syndrome,CTS)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严重程度CT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71例(122只手)CTS患者和年龄、性别与CTS患者匹配的16例(32只手)健康人,分析C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患者及健康人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进行常规神经肌电图检测、F波检测并根据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motorlatency,DML)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分析不同严重程度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的特点。结果 71例CTS患者病因以务农(33.8%)、家务(31.0%)及电脑办公族(7.0%)多见。病程12天至10年。CTS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F波传导速度(F wave conduction velocity,Fcv)、F波出现率(F wave present,Fp)、尺神经SCV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CTS组外展拇短肌神经源性损害率为46.4%。不同严重程度各组比较中,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MCV,正中神经Fcv、F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中,正中神经SCV、DML、Fp,尺神经SCV、DML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正中神经SCV、DML、MCV(腋-肘)、Fp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联合F波检测在诊断CTS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测在CTS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36例CT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进行分析,并在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检查分析结果基础上给予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18个月随访,按照感觉功能等级评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达88%。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用4倍放大镜选择神经束间松解)对术后手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22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与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大鱼际肌、小鱼际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22例患者中,双侧上肢均有病变者7例,单侧上肢病变者15例,共有29侧上肢病变。22例CTS患者中29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均延长,29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21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28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8条正中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1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强  于革会  白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47-247
资料与方法 2001年8月~2005年2月收治腕管综合征(CTS)患者26例,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50岁,病程0.5~1.5年。其中22例有正中神经支配区麻痛,以夜间痛为重,拇对掌、外展无力及大鱼际肌萎缩;4例仅为拇对掌、外展无力及大鱼际肌萎缩。肌电图检查:均显示拇对掌肌、拇内收肌、拇短展肌、笫1、2蚓状肌有周围神经受损的肌电出现,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延长。均诊断明确,根据Dellon等分类标准,均属Ⅱ型、Ⅲ刑,具备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NCS检测。记录正中神经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Amp)、远端潜伏期(Lat)、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Amp、Lat、感觉传导速度(SCV),同时进行PCBm肌电图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TS患者(100%)均出现正中神经传导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CMAP远端Lat延长(P<0.01),指3 SCV减慢及Lat延长(P<0.01),显示为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其中20例(29只手,45.3%)患者PCBm SCV减慢(P<0.01),Lat延长(P<0.01),提示PCBm损伤。结论: CTS患者常出现PCBm损伤,PCBm损伤可作为传统CTS神经电生理检测的补充,可做为CTS超出腕部损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腕尺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4月总结5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5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年龄24~58岁,临床特点为手小指及无名指无力、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肌肉萎缩,EMG、NCV检测,尺神经支配区手内肌纤颤波和正尖波等自发电活动,NCV减慢,腕部潜伏期延长。5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证实尺神经腕管部嵌压。结论腕尺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测定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 )临床方面以及神经电生理分析方面的特点。方法:选自我院2004-2013年收治的1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所有患者都是通过临床诊断以及神经电生理确诊,以回顾性的方法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15例患者检测肌肉共75块,结果显示如下:肌强直放电方式的概率达到100%,而拇短展肌强直放电概率则为91%,小指展肌强直放电概率为81%,胫前肌强直放电概率为57%,肱二头肌强直放电发生概率为24%,股内肌强直放电发生概率为19%。15例患者的肌电图检测结果中,有10例患者发现肌源性损害,其中胫前肌7块,肱二头肌4块,股内肌3块以及拇短展肌1块。结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在肢体方面,远端肌强直放电相对于近端肌强直放电来说,检出率明显高很多;对于上下肢的近端还有远端肌肉同时进行肌电图的检查,对于DM患者的确诊,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皮肤静息期(CuSP)是指疼痛刺激后出现的暂时肌电活动抑制,为间接研究小直径的A-δ纤维提供了可能。为了评估上述纤维在外周神经疾病中的作用,对40例对照者与40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以及1例正中神经外伤性横断患者的CuSP进行比较研究。根据患者的电生理学数据,将CTS患者分至3个不同严重程度的组中。在CTS患者中由第2根手指诱发的CuSP,其起始潜伏期在各组患者中都增加,各组患者小指展肌的CuSP持续时间均减少。在本项研究中,尽管修改了关于CuSP的一些参数,但是只有正中神经横断的患者未诱发CuSP。A-δ纤维是坚韧的,这可能是因为其…  相似文献   

15.
杨继红  邢威  姚颖 《现代医学》2012,40(2):216-217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常规方法对206例CTS患者行肌电图(EMG)和神经电图检查。结果:共检502块肌肉,其中64例(31.1%)CTS患者EMG呈神经原性损害,表现为拇短展肌可见自发电位57例,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长62例,多相波增多59例,单纯相72例,混合相113例,干扰相21例。共检测神经1 338条,正中神经神经电图检查异常率为100%。其中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时(DML)延长214条(55.9%),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141条(36.8%),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325条(94.5%),诱发电位波幅降低265条(77.1%)。结论:CTS患者以中年以上女性多见,常为双侧病变,以右侧为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CTS较为敏感,表现为正中神经SCV轻度减慢或诱发电位波幅降低,正中神经DML延长,MCV异常,拇短展肌EMG呈神经原性损害。  相似文献   

16.
肘管综合征(Cubital0Tunnel0Syndrome,CTS)是肘管内的尺神经由于各种原因的挤压或压迫损伤引起的手指麻木、感觉异常或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慢性卡压综合征.通常依靠患者临床表现、肌电生理检查来确诊,对典型病例不难做出诊断.然而,由于其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靠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检查诊断CTS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研究表明,CTS患者的尺神经增粗是一个重要的病因[1~2].肘关节X线片尤其是尺神经沟轴位片可发现尺神经沟内骨质增生、变形、弓状韧带的钙化[3].所以,尺神经沟轴位X线可能会为电生理诊断CTS提供一定帮助.笔者收集了21 例肘管综合征病例, 均经手术证实.对比分析210例患者术前检查结果,探讨高频超声与尺神经沟X线及两者联合应用在CTS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腕尺管综合征的肌电图、神经肌电图表现。方法:对12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进行分析,并与12例正常肌电图(正常组)比较。结果:病例组与正常组比较,7例小指展肌记录尺神经腕部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衰减。5例第一背侧骨间肌记录,腕部尺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较健侧延长且波幅明显衰减。结论:肌电电生理检查对腕尺管综合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2种检测方法 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0例(50只腕)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18只腕经手术治疗)分别进行高频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按病程长短分组,统计在病程不同阶段2种检查的阳性率,手术患者则与手术结果 相对照,通过各检测指标观察和对比2种检测手段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结果病程0.6~1年的患者中,电生理检测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术前超声发现腕横韧带增厚(9例)、腕管内腱鞘炎(4例)、腱鞘囊肿(3例)、正中神经有瘤样改变(2例),手术证实与超声及电生理检测相符.结论 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2种检测方法相互弥补各自不足却不可互相替代,可从不同角度对CTS作出诊断和评估,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而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MEG)、手内肌末梢潜伏期(DML)、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测定,并作双侧对比.结果 7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66例(91.6%)正中神经腕以下SNAP消失或波幅大幅衰减;57例(79.1%)正中神经腕以下SNCV较健侧或正常值减慢;48例(66.7%)拇短展肌末梢潜伏期(DML)大于4.5ms;33例(45.8%)大鱼际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募集反应减弱.结论电生理检测能灵敏诊断腕管综合征,其灵敏性依次为:正中神经指到腕SNAP波幅衰减,SNCV减慢,拇短展肌DML延长,大鱼际肌失神经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40腕)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诊断CTS的认识.方法 对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电生理均符合CTS的3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对比神经电生理诊断.结果 患侧腕正中神经指1-腕、指3-腕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5-腕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感觉潜伏期、SCV、感觉波幅3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观察下40腕患腕正中神经回声均有不同程度减低,其中3腕轻度CTS超声下正中神经在屈肌支持带近端、远端及钩骨钩水平三者的横断面平均值<13mm2,余37腕正中神经在屈肌支持带近端、远端及钩骨钩水平3者的横断面平均值>13 mm2,其中有24腕伴有大鱼际肌的肌肉结构变形,有4腕伴有局限性积液.结论 超声对诊断CTS具有很大诊断价值,是对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不可缺的补充和验证,不仅能直观观察神经形态、肌肉结构,而且对正中神经卡压的局部病因和定位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