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视觉电生理的关系。方法:将39例78眼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结果: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各证型组的P100潜时延长,与正常人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Ps波的改变基本随单纯期→增殖期的发展而减弱,增殖期趋向于熄灭,其中以血瘀气滞证偏多。结论:DR中医证型对P-VEP的潜时、波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F-ERG的b波波幅有一定影响,面中医证型各组间的b波无明显差异,血瘀气滞证对OPS波波幅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我们观察了60例(共120只眼)糖尿病人的ERG和VEP的改变。方法:采用AVES-2000视觉电生理仪(重庆康华公司)记录ERG和VEP。ERG的a波和b波测量按标准方法。VEP记录、测量按标准方法。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统计学处理:表中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个组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的ERG中a.b波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VEP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结论:ERG和VEP可作为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内统一的 DR 分期标准基础上,参照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临床 ERG 标准,检测 DR 各期48人81眼的 PERG 和 OPs,分析了 ERG 各参数在 DR 不同阶段时的改变特征,发现在 DR 早期即有视网膜电生理功能的异常。结合 DR 发病机理假说及 ERG 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作者认为:(1)在 DR 发病过程中,视网膜代谢紊乱所致的组织损害和神经元功能减退可能先于微血管损害;(2)DR 的 ERG 异常可能是视网膜代谢紊乱、组织细胞损害及微血管病变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3)ERG 部分参数在 DR 早期功能诊断上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收集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彩色照片,建立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视觉模型,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转诊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苏州地区糖尿病患者眼底照片,其中训练集(n=350)和内部验证集(n=100)照片来自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测试集来自苏州市立医院(n=200)。对眼底照片进行分类,分为DR无需转诊组和需转诊组。基于测试集表现评价模型分类能力,并与两名眼科医生进行比较。此外,采用Grad-CAM技术对计算机视觉模型进行可视化解释。结果 EfficientNet模型在各模型中表现最佳,且优于低年资眼科医生[准确度(Accuracy,ACC)为0.840,敏感度(Sensitivity,SE)为0.793,特异性(Specificity,SP)为0.859],但略低于高年资医生(ACC为0.925,SE为0.862,SP为0.951)。在EfficientNet模型的辅助下,低年资医生的ACC升至0.915,SE为0.828,SP为0.951。同样,高年资医生的ACC达到0.965,SE为0.931,SP为0.979。结论 基于深度...  相似文献   

5.
伊学 《大家健康》2016,(5):53-54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与同期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9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中共有3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39例为常见的糖尿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NCV的变化及MCV、SCV异常和上肢、下肢NCV异常情况.结果:比较结果发现,DPN组患者的MCV低于DM组患者与健康人群(P<0.05),且常见糖尿病患者的MCV低于健康人群(P<0.05);与此同时,DPN组患者MCV、SCV异常和上肢、下肢NCV异常现象显著于另外两组研究对象,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兔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一种兔出血性视网膜脱离 (hemor rhagicretinaldetachment,HRD)模型中的视功能损害 .方法 :12只健康青紫蓝兔 ,设立HRD组 (视网膜下腔注入 0 .2mL自体血 ) ,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组和假注射组 .于HRD建立前 2d ,建立后 3h ,1,3,7,14 ,2 1和 2 8d行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和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evokedpotential,VEP)检查 .结果 :HRD建立后ERGa及b波的潜伏期均延长 ,3~ 7d升至最高点 ,后有所恢复 ,但在 2 8d仍较正常水平延长约 5 % - 30 % .其振幅于 3d降到最低点 ,7d时略有回升 ,遂进入平台期 ,直至 2 8d约相当于术前的 5 0 %(P <0 .0 5 ) .RD组相应的各波潜伏期术后略有延长 ,1d后接近术前值 .振幅在术后 1d下降到最低点 ,与假注射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假注射组术后 3hERGs略有改变 ,而后恢复至正常值 .HRD组VEP的潜伏期和振幅值术后较另 2组分别延长和降低 ,3d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采用视觉电生理检查客观评价此模型的视网膜功能损害 ,证实HRD损伤是涉及视网膜多层的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分析 6 8例糖尿病人神经电生理变化 ,以探讨其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文 6 8例糖尿病均经临床确诊 ,其中Ⅰ型 7例 ,Ⅱ型 6 1例。男 43例 ,女 2 5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 48岁。糖尿病病程 6月~ 2 0年 ,平均 6 .8年。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者 38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四肢远端麻木、无力和烧灼感 ;查体 :有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者 2 9例 ,轻度肌萎缩者 8例 ,无周围神经临床症状者 30例。均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别选用正中…  相似文献   

8.
9.
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早期视觉电生理改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顾永昊  张作明  李莉 《医学争鸣》2002,23(11):990-993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病程早期的视网膜电图变化 .方法 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方案 ,采用 REPIport系统和银 -氯化银角膜电极以及不锈钢针状电极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 2 wk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 (scot- ERG)、振荡电位 (OPs)、明适应视网膜电图(phot- ERG)和 30 Hz闪烁反应记录 (30 Hz flicker) .结果 大鼠 scot- ERG的 a波和 b波和 OPs的 O2 波的潜伏期 ,在 1wk时 [a波 (2 7.2± 1.9) ms,b波 (72± 6 ) ms,O2 波 (38± 4 )ms],与未打药时相比 [a波 (2 4 .1± 1.2 ) ms,b波 (6 4 .6±2 .9) m s,O2 波 (34.1± 1.6 ) ms],显著延长 ,2 wk时潜伏期继续增加 [a波 (2 8.4± 1.9) ms,b波 (76± 10 ) ms,O2 波 (41± 6 ) ms],幅值一直没有显著改变 .结论 视觉电生理学检查特别是 scot- ERG和 OPs波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闪光视网膜电网(FERG),振荡电位(OPs)改变,方法:比较正常对照组15例30只眼和不同眼底分毋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49例98只眼的FERG,OPs的变化。结果:1.FERG:a波潜伏期:对照组与I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Ⅱ,Ⅲ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I级组与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I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a波振幅:对照组与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各级患者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b波潜伏期,除I级与I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显著;b波振幅;除对照组与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2.OPs潜伏期:对照组各子波与I级组以及OP1,OP4及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I级各子波与I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Ⅲ级组间差异显著,Ⅱ级与Ⅲ级组间差异显著。OPs振幅:对照组OP3与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余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除I级与Ⅱ级组间的OP4振幅差异无显著性外,各级患者组间的各子波振幅以及总振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FERG,OPs可作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客观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闪光ERG、OPs和图形VEP的联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F-ERG、OPs和P-VEP的改变情况。方法本实验分三组①观察A组单纯型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DR)患者22例(44只眼);②观察B组无DR的糖尿病患者42例(84只眼);③对照组正常受检查32例(64只眼)。所有 受检者均常规检测瞬态F-ERG、OPs和P-VEP,记录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①观察A组用F-ERG、OPs和P- VEP检测均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B组用F-ERG检测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用OPs检测发现第1、2子波波 幅明显降低(P<0.05),各子波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用P-VEP检测发现P100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降低(P< 0.05)。结论用OPs和P-VEP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时视网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252例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及有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QTcd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 而且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浓度密切相关; 有慢性并发症者QTcd与无并发症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结论 QTcd测定是评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损害简便、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陈果 《医学综述》2011,17(6):896-898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水平与功能发生的改变,它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的共价修饰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机制可能调控着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淋巴细胞组蛋白甲基化的改变,可能引起1型糖尿病。而组蛋白修饰的改变,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代谢记忆"的产生。因此,表观遗传研究有可能为人们阐明糖尿病的病因和其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医学综述》2013,19(5):914-916
糖尿病是最严重的内分泌异常性疾病之一,其危害主要来自高发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未见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预防成为重中之重。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识别和测量生物体整体代谢变化,揭示机体生命活动的代谢本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中,在疾病防治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杨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75-307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既属于内分泌疾病,又属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病因中与环境有关,而且患者的大多数时间多是在家庭中度过,所以饮食疗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显得既重要且易控制。本文将从简单介绍糖尿痛基础知识开始,随后展开一般患者的饮食疗法的误区,最后介绍合理化的饮食治疗方法和原则。给糖尿病患者提出健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眼、心、肾、血管和自主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同时对精子发生也有损害,主要为生精细胞增殖减缓或障碍,生精细胞数量减少,生精小管直径减小。引起精子发生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主要与高血糖状态下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细胞营养障碍和(或)高血糖诱发的氧化应激直接破坏精子发生相关细胞结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对比分析,比教HbA1C、LDL、TG、HDL、TC、PLT、Fib、BMI、高血压及吸烟史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糖尿病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TC、BMI、PLT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LDL、TG、HDL、Fib及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人事件相关电位的改变。方法 应用听觉oddball序列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方法对老年糖尿病人 (2型 ) 30例 (病人组 ) ,健康老年人 2 0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组较对照组P3 0 0 波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病人组脑CT检查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病变 (脑萎缩与腔隙性脑梗塞 )者 ,其P3 0 0 波潜伏期延长与波幅显著降低。结论 脑CT和脑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程度的了解 ,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广州市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越秀区20个社区居民共6551人进行调查,资料用EPIData建库,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筛选出知晓率与年龄、患病后主要就诊医院、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有关.结论 在重点人群中开展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腺移植对大鼠糖尿病的疗效,为胰腺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可行、稳定的模型。方法:将正常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右髂窝,建立胰腺移植模型,观察移植物的功能和形态以及受体大鼠的生存状况。结果:胰腺移植术后24小时,糖尿病大鼠血糖恢复正常。受体大鼠存活均超过一周。结论: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糖尿病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